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2021-01-31 14:01李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氢氯吡硫酸格雷

李丹

脑梗死又称中风或缺血性卒中,属于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梗死是因脑组织部分区域发生阻塞,造成组织缺氧、缺血性坏死或病变,损伤患者的神经与脑部功能,发病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并且极易引发颅内压上升,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对其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1]。临床上常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脑梗死,但其起效较慢且难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研究发现,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颇佳。现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48~85(54.23±4.61)岁;经过脑部CT与MRI诊断其病灶发现,基底节区27例,腔隙10例,顶叶11例,颞叶12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8~85(53.12±4.39)岁;经过脑部CT与MRI诊断其病灶发现,基底节区26例,腔隙9例,顶叶15例,颞叶10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我院伦理委员会已经对本研究进行审批,并批准正常开展。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2014年版《脑梗死诊治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病例资料完整;患者或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不存在过敏反应;意识清晰。排除标准:脑出血;合并肝、肾功能严重疾病;治疗开始前7 d服用影响本次研究的药物;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

1.3 治疗方法 入院后,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脑细胞活化剂、钙离子拮抗剂、脑细胞保护剂等药物治疗,为脑细胞提供营养,改善患者的颅脑血供,降低颅内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广东闰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3881)100~300 mg温水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80029]75 mg温水口服,每天1次。2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5 d、治疗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5 d后、治疗1个月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IHSS)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共11个项目,分值为0~42分,0~1分为正常或近乎正常,2~4分为轻度缺损或小缺损,5~15分为中度缺损,16~20分为中—重度缺损,21~42分为重度缺损,分值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比。(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5 d后、治疗1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进行评分,包括大便、小便、修饰、用厕、吃饭、转移、穿衣、上下楼梯、洗澡10个项目,并采用不同的3种(0分、5分、10分)积分标准,总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高。(3)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眩晕、黑便、皮肤瘢痕。

2 结 果

2.1 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治疗1个月后,2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治疗15 d、治疗1个月后NIHSS评分比较分)

2.2 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治疗1个月后,2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治疗15 d、治疗1个月后ADL评分比较分)

2.3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χ2=3.927,P=0.048)。见表3。

表3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脑梗死即为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致死率与致残率,45岁以上的患者发病率较高,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且致死率与年龄呈正相关[2]。多因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脑部动脉发生血栓等状况,使血管发生阻塞或狭窄,脑部供血出现障碍,无法正常为脑部供血[3]。该疾病发病突然、病情发展快,前期症状不明显,仅出现恶心、晕眩、头痛等主观症状,当其发病且未得到及时救治时,会降低患者的肢体功能,严重情况下,可引发神经功能失衡或认知障碍,出现昏迷、偏瘫、偏盲,对患者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临床上治疗脑梗死目标是改善患者的脑部缺氧缺血情况,减少脑组织坏死,控制脑梗死各项症状。

目前常以抗凝药物治疗脑梗死,抗凝药物可有效降低脑梗死病死率与早期脑梗死复发率,减少脑梗死引发的心脏并发症,其常用药物为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本文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15 d、1个月后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说明阿司匹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生活活动能力。阿司匹林是一种环氧化酶类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可证实的一级、二级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抗凝药物之一,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该药进入患者体内后,可与环氧化酶中的COX-1活性部位多肽链上的羟基发生不可逆的乙酰化反应,从而抑制乙酰化环氧化酶,阻碍花生四烯酸与活性位点相结合,干扰血栓素A2合成,使COX失活,抑制血小板凝集与抗血栓,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神经功能[4]。本研究发现,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因为阿司匹林的剂量与方式不当,剂量过小难以使血管内皮细胞前列腺素(PG)合成酶发生作用,使抗血栓效果下降;剂量过大易引起皮肤瘢痕、肠胃反应,长时间应用会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中的PG合成酶,影响血栓的抵抗治疗。该药不能抑制血管内皮损伤时的血小板粘附,增加不良反应[5-6]。研究证明,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长期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几乎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得到保障。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可抑制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发挥抗炎作用,减轻脑梗死发生后炎性反应引发的眩晕症状。硫酸氢氯吡格雷可减少脂质与巨噬细胞,增加斑块内平滑肌,减少患者皮肤出现瘢痕,抑制血小板受体与ADP结合,阻断纤维蛋白与糖蛋白发生作用,阻止血小板凝集[6]。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15 d、1个月后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硫酸氢氯吡格雷是临床治疗脑梗死的新型药物,属于非竞争性ADP受体抑制剂,也是抗凝药物,患者开始用药并坚持每天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3~7 d时其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可维持稳定;患者病情稳定后坚持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1个月,其脑部出血状况与血小板凝集可于停药5 d内逐渐恢复正常。临床上以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因血小板凝集而发生的脑、心、动脉循环疾病,氯吡格雷在氧化作用下可形成2—氧基—氯吡格雷,经水解作用后产生硫醇衍生物。体外分离硫醇衍生物可与血小板快速、不可逆地结合,减少ADP与血小板结合发生的作用,抑制血小板凝集[7-8]。硫酸氢氯吡格雷具有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较好解聚作用,抗血小板凝集与抗血栓效果显著,该药可预防血小板受体与ADP结合,阻止糖蛋白与纤维蛋白的反应。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抑制血栓扩展,抗血小板凝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血液微循环,改善患者症状,保护、提升神经功能[9-10]。

综上所述,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氢氯吡硫酸格雷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硫酸渣直接还原熔分制备珠铁
Trichosporon asahii ankle cavity effusion infection in a patient with severe aplastic anemia
2019年硫酸行业运行情况
2018磷复肥硫酸大数据发布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硫酸很重要特点要知道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