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2021-01-31 14:01谭枝青刘锦兴余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颈动脉硬化

谭枝青,刘锦兴,余晶

2型糖尿病亦称成人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多于35~40岁后发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调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与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有极大关系,若治疗不及时,不仅会影响患者生活社会能力,还会危害患者身心健康[1-2]。二甲双胍是常用的降糖药物,对早期稳定患者血糖有重要意义。近期有学者发现[3],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血脂水平,稳定斑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本研究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云浮市中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男22例,女9例;年龄31~75(52.18±2.71)岁;病程1~7(3.54±0.26)年。对照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33~76(53.08±2.74)岁;病程1~8(3.63±0.34)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无药物过敏史;认知且精神状态良好;短期未使用相关激素治疗者;符合临床关于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脑外伤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者;合并严重肝肾异常或免疫障碍者;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者;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拒绝研究或中途退出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饮食指导,同时给予二甲双胍(北京圣永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8567,规格:0.5 g×48粒)首次剂量每次0.5 g口服,每天1~2次,此后根据患者血糖和尿糖情况调整用量,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2.0 g(4粒),分2~3次服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生产,规格:3 ml ∶300 U)0.5~1.0 U·kg-1·d-1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每天1~2次,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00182,规格:2.0 mg×12片)起始剂量每次1~2 mg口服,以后根据血糖逐渐增加至每天3、4、6 mg。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指标水平、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及不良反应(心脑血管事件)。(1)于患者治疗前后取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2)以常规超声诊断仪检测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情况,检查部位包括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起始段和颈外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颈动脉IMT>1.1 mm,颈动脉斑块情况:突出厚度>1.3 mm,以斑块纵切面测量斑块最大厚度(Tmax),同时计算切面最大面积(Smax)。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FPG、2 hPG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2.2 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TC、TG、LDL-C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2.3 治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测量结果比较 治疗前,2组颈动脉IMT、Tmax及S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颈动脉IMT、Tmax及Smax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测量结果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2组均未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改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构成包括血管平滑肌、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细胞内外脂质,而上述任何一种成分降低均会减少斑块体积。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降糖药物,临床多种研究证实,二甲双胍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且可改善炎性反应[5-6]。二甲双胍的药理机制主要是利用增加机体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率,由此降低机体肝糖的生成和输出。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最大的作用在于调整机体血糖的代谢。现代药理学发现,在肌肉组织中,胰岛素可增加糖原、甘油和蛋白质的合成及氨基酸的吸收,显著降低糖异生、脂肪分解和蛋白质代谢。学者发现,胰岛素在机体中的机制是通过甘氨酸替换人胰岛素A链上的天冬氨酸,并在B链末端增加2个甘氨酸,进而改变胰岛素分子之间的联系[7-8]。而皮下注射胰岛素则可稳定患者血糖水平,且由于其药性特殊不会存在峰值,可极大保证吸收的平坦性。陈亮等[9]研究发现,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改善患者氧化应激状态,降低血糖水平,对于早期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除证明上述结果外,还证实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由此可见,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值得肯定[10-11]。

综上所述,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指标,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