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及推进策略

2021-01-31 23:10
关键词:通识育人思政

张 海 军

(陕西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持续聚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继续推动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的形成,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确保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全面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育人成效。在这一精神引领下,2020年4月以来,国家课程思政建设相关指导性文件相继出台。先是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的总体要求,接着教育部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进一步深化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指明了工作方向。可见,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回归本心、立德树人的应有选择,也是党和国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宗旨的意志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加快推动“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建立,不仅是全国高校要勇于担当的历史责任、光荣使命,也是全国高校要积极完成的政治任务和时代课题。作为地方高校,应该正视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及时更新观念、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找准突破口,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开辟出“大思政”教育的一片新天地。因此,有必要在深入分析地方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和推进策略,以便切实推动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落地、做实。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出现于2014年之后,源于上海相关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对全课程育人的探索,其目的是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孤军奋战的“孤岛”困境,尤其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 “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之间实际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其方式是开发利用相关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充分发挥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为此,上海大学率先推出《大国方略》中国系列通识课,将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和通识课的知识传授同向融合,凝心聚力,打造出了课程思政的系列精品。之后,上海各高校相继跟进,陆续开设了一大批“中国系列”通识课程。上海高校的成功实践对于落实高校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形成各门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合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新时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抓手,激起了全国高校的兴趣,并引发了习近平总书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关注和肯定,并迅速将之上升为国家战略。

随着课程思政的成功实践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其热度和关注度越来越高。关于课程思政核心理念的概念界定,学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迄今为止,依然存在着争论。总结起来,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是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不是新开一门课程,也不是把所有课程都上成思政课,而是应在所有学科课程的课堂上,充分且深入地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现出这些课程的道德教化、价值引领功能,并将这一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高校全课程育人的协同效应[2]。

二是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落实所有学科课程协同育人的教育体系。这种观点认为,绝大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既没有尊重和体现思政课的“育德”中心地位,也忽视了其他课程的“育德”功能,这必然导致高校思政课长期处于独自“育德”的困境之中,削弱了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作用。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体系的安排上,应建立“一个中心,三个层次”的课程教育体系,即思政课居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依次居于圆心的外层,共同构成更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学体系同心圆[3]。

三是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关系的辨析中界定课程思政的内涵。认为思政课程即目前高校开设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典型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意识形态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主干和主体,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包含的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属于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主的课程,传递自身所承载的知识和理论应以显性的方式进行,若是承载课程思政功能,则应该以隐性的方式,间接地、内隐地将施教主体所认可、倡导的道德规范思想认识和政治观念有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并最终传递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主体,使之成为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4]。

在梳理学界关于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之后,本文认为,所谓课程思政,就是统筹高校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政课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课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学校所有学科、所有课程为育人载体,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育人理念和实践活动。科学把握这一内涵,要求高校在建设课程思政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建设课程思政不是抛开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另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要发挥好五门思政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应有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将其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去。

二、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

无论从先行者的成功实践经验,还是从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课程思政的探索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各地发展既不平衡也不充分。一方面,以上海为代表的发达地区高校,课程思政的探索起步早、投入大、成效显著,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和经验;而一些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由于办学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追赶任务重,以至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难以突破,甚至还没起步,处于观望彷徨之中。另一方面,由于课程思政是高校育人的一项系统工程,贯通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等,需要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因此任重而行远;各地高校多是结合地方资源、校本资源、人才资源等已有禀赋来推进本校课程思政工作,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都还不够全面和充分,远未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方案。因此,作为地方高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必须抛弃简单复制他人模式的幻想,应结合实际,自力更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思政建设之路。而这首先需要找到并找准课程思政工作难以有效落地的症结所在,开方抓药、治病救人,之后才能走出困境,轻装上阵,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持续发展。

1.对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认识误区

长期以来,部分高校对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误解。实际上,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干课程,本身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具有阶级性、政治性。思政课首要任务是解决“为谁主张”“为谁服务”的价值追问,要将党和国家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传递给学生,继而对学生进行道德教化、价值引导,使其更好地成长成才。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知识性、真理性[5]。思政课要切实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科学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讲深、讲透、讲活,要用真理的“甜味”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同时,思政课教师要紧跟时代,走进学科前沿,把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让思政课引领潮流,更有学术味,更有穿透力。要准确理解、科学把握思政课的内涵和价值本真,这两方面必须统一起来,知识是价值的载体,价值是知识的灵魂。然而,不少人往往把二者割裂开来,认识不到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价值。尤其是在我国普遍分专业培养的教育模式下,专业课教师惯常陷入知识传授高于价值引领的误区,偏重知识与能力的传授,忽视或者忘记价值引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纯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认为自己只要把知识教好就行,不愿意甚至排斥育人责任,甚至在课堂中有意无意散播不当言论,事实上造成专业课程不仅不能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甚至出现部分专业课堂对思政课程进行稀释、消解的不良现象。可以预见,若思想上不能正确理解思政课程,不能正确理解其他课程同样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责任,又如何能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价值和意义,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之中?实际上,不论是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还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层面来看,从根本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行之有效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都显得尤为重要[6]。可见,欲得课程思政建设之全功,教师意识必须先行,只有首先破除固有的思维陈见,唤醒所有教师的育人意识,才能真心情愿、实实在在地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真实落地,健康发展。当然,消除误解和偏见不是一时之功,走出认识困境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找到一个好的突破口,以绵绵之力铸久久之功。

2.课程思政的建设主体不明晰

由于没有明晰课程思政的建设主体,导致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权责不明,有利益时一哄而上,无利益时相互推诿,导致工作难以有效展开或是展开了也不能强力推进,推进了也难以取得实效。如此这般,再恒远的价值目标,难以落实到行动中,也会消弭人的热情,使它的实现变得遥不可及。

如前所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不同的角色定位、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同的职能,不能简单地将课程思政看作是思政课程的升级版、替换方案,更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思政课程的建设主体一般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而课程思政涉及所有学科、所有专业、所有课程,是一项更为系统的工程,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能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机构,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须明确责任,深度参与,协同共建。比如建立校党委领导下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局,教务处、宣传部、人事处、学生处(工作部)、团委等相关部门和教学单位工作联动,协同合作,共同建设,才能真正确保课程思政建设有人负责、有权负责,有人追责、有权追责,从而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3.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功利化倾向亟待扭转

在建设课程思政过程中,有的高校为了迅速落实上级部门课程思政的相关精神和要求,不仅在短时间内就推出了一些贴着课程思政标签的通识课、专业课,而且还邀请媒体参与其中,大肆宣传,这样做是过犹不及的。因为这样做一般很难从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高度去全盘谋划,也很难做到顺应课程思政建设的客观规律去推进实施,而且由于只在课程形式上玩花样,重形式、轻内容,不致力于调动专业课、综合素养课教师教书育人意识,深挖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师只能在课堂上生拉硬拽,这样不仅干扰了正常的课堂知识传授,也起不到让学生真心受益的育人效果,反而会起到很坏的示范效应,影响到课程思政的可持续发展。还有的高校为激励和推动课程思政工作,采取多方举措,加大投入,划出专门经费,设立课程思政专项课题或奖项,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但部分教师在思想上未必理解也未必看好课程思政,只是为了获得项目和成果奖励,做些精致的表面文章,这样打造出来的项目和成果缺少灵魂,流于形式,这一做法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帮助其实也是十分有限的[7]。

三、通识课程:推进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和作用

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的推动下,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各高校积极实践,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得以全面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呈现出持续加强改进、不断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然而,在一些地方高校,却仍然存在对课程思政认识程度不一、实践力度不一的现象和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高校在落实课程思政工作过程中,面临或认识不到位,或责任主体不明,或流于功利表面的现实困境,以至于课程思政工作还停留在政策和文件上,难以有效突破,难以实实在在落地。既然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面临着短期内难以有效克服的现实困境,那么,作为地方高校,我们是否可以先试点再推广,由点到面,梯次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不论是从当年上海高校的“大国方略”课程,还是从随后其他高校的成功实践,都可以看出,地方高校要寻找推进课程思政的突破口,都可以落脚到通识课程上。

通识教育虽然起源于西方,且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化发展,概念也一直争论不休,但归结起来,通识教育都是围绕“公民教育”这一主旨,为“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8]而展开的。目前,各层次高校均已在探索中开设了各具特色的通识教育类课程,这些课程与专业课程相对应,已经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1)我国大多数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公共必修课”和“素质教育类选修课”两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理论、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计算机基础等。素质教育类选修课主要包括技能课程和特色课程,技能课程如社交礼仪类课程、就业指导类课程、家庭教育类课程等,特色课程如结合校本资源、区域资源的文化历史通识课等。在专业化办学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下,通识教育可以很好地弥补“隔行如隔山”的缺憾,打造国家和社会急需的“通才”,因此,通识教育课程成为连接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也是课程思政建设中可供选择的突破口和现实路径。

其一,有利于课程思政的快速开展

不同于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师观念的相对固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灵活、课程多样,更能“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9]。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繁荣大发展的机遇期,另一方面大学及其课程也遇到了多元价值的冲击和挑战。通识教育课程在把握和应对这一机遇和挑战时更具优势,可以为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做好排头兵、探路人。同时,我国高校的通识课程大都是自由选修课,这能更好照顾到学生的意愿,倘若能有意识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必将更好发挥出通识教育课程隐性育人的重要作用,达到春风化雨,育人无声的效果。

其二,有利于课程思政的体制构建

开设通识课程的教师大都是各学科的领军人物和教学名师,他们有能力、有技巧、有情怀,既能争取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又能够游刃有余的增强课堂的正向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满足学生的真正需要,达到以文化人、以德垂范的育人目的。这不仅有利于学校不断完善通识教育的课程审查管理机制,也便于学校按照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在选题、师资、授课方式方法上制定可操作的体制机制,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同时示范带动其他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向这一方向发展。

其三,有利于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

全面推进学科课程思政就是要在办好思政课的前提下,其他各门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0]。在课堂教学中把育德和育才统一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10],才能构建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心圆,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的最优解。可见,评价课程思政的效果,关键要看各门课程在完成自身知识传授本职使命的基础上,是否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正向价值引导,这一评价应该体现为知识性评价与价值性评价的深度融合,同时体现价值性评价对知识性评价的统领。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作为一种开放互动性较强的课程,不仅注重知识的整合,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拓宽其思维宽度,而且注重培育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理想信念、伦理道德,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学生知识学习和生命成长的现实生活中去,从而自然实现“知”“行”合一,成长为社会主义有用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因此,通识教育课程本身即承载着育德和育才相统一的评价价值,是实现知识育人和立德树人相统一的课程思政设想的有效途径。

四、以通识课程为课程思政建设突破口的推进策略

通识教育是有别于“专业性”和“技术性”教育的“通才”教育,它更加注重“非职业化、非功利性的、可凝聚共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11],因此,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育全面高水平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前所述,无论是上海等高校的成功经验,还是通识课程本身的优异禀赋,都证明了高校通识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中具备着独特的优势,可以利用这些优势率先在通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尝试。具体工作如何开展,本文提出以下策略:

其一,重视通识课程教师的选育

以课程思政为引领的通识课程改革成效如何,关键在教师。只有配备优质教师,且主讲教师始终坚守育人初心,既重视知识传授,又注重价值引领,方能发挥好通识课程春风化雨的育人作用,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如果在开设通识课的过程中,高校主管部门在审查选育阶段不注重或忽视考察主讲教师的师德和初心,难免有部分教师仅凭兴趣或者为了解决自己的工作量问题来开设课程,这样就很难发挥好通识教育育人的应然作用,更谈不上担当课程思政建设突破口的重任了。

其二,重视校本资源、地方资源的挖掘

地方高校的通识课程建设,应重视校本资源、地方资源的深度挖掘,精心设计,打造出具有辨识度高、特色鲜明的通识“金课”。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教学情景,发挥好教学与育人兼具的课程思政功能。一方面,每所高校都开设有自己的通识课程,这其中相当一部分通识课程本身已经有长期传承和发展,积累了丰厚的学术底蕴,甚至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这些课程只需要求其进一步彰显课程思政理念引领,就可达到“三全育人”的目的,高校应该加大对这些课程的配套支持,确保出品牌,发挥示范推广效应。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开设随意,效果不明显的通识课程,可由一些新设课程取代。新设课程时,应考虑到地方充盈的教育资源和区位特色,这样的通识课才能得到各方面的广泛支持,也才能得到学生及更广泛受众的真心喜爱。

其三,重视厘清通识课程边界,整体规划课程体系

比较高校课程体系中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分类,可以发现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一表现与目前学界对通识课程的边界存在争论,看法难以统一的实际是一致的。比如相当一部分高校将五门思政课并入通识教育课大类管理,这是有争议的。反对者认为,这样做,“不仅影响了我们对通识教育的探索,也模糊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建设”[12]。本文认同这一观点。从这一观点出发,现行大学课程设置中,应将五门思政课与通识课区分开来,厘清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专业课各课程之间的关系,整体规划好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做到以通识课程为突破口,后续带动专业课程,逐步落实课程思政的建设任务。

其四,重视政策导向,构建完善的运行保障机制

以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为引领,推动通识教育建设改革,需要持续的政策导向、健全的制度机制保障。一方面,高校党委要从全局着手,立足长远,制定导向性政策,引导和激励学校所有相关部门、所有教师投身其中。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确保其持续运行的制度机制。比如应建立推动这一工作的指导性的领导机构,确立以教务处牵头、教学院系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建立由人事处为主导的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由教学督导评估部门为主导的考核评价体系等。

猜你喜欢
通识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