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运用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2021-01-31 23:02
宿州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河北课程思政红色

叶 蕾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000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巧妙而精准地融入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价值导向上同频共振、同向而行。河北省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地方组织的地区之一,也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主要战场,拥有丰富的革命精神与光荣的革命传统。其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时代新人的优质教育素材。可见,提炼与挖掘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政元素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切入点。

1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对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价值

河北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不仅有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有数量众多、分布较广的红色基地。据统计,在中宣部公布的428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河北省占据21个,具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其承载着爱国爱党、艰苦奋斗、谦虚谨慎、无私奉献等崇高品质,是本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思政资源。鉴于此,立足于河北省高校,充分挖掘与利用河北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政内涵与独特教育优势,无论对河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还是对提高河北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与水平都会发挥重要价值。

1.1 有利于传承与弘扬河北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的历史文化印记。要永久保持红色文化的活力与魅力就要使红色文化在与时俱进中得到传承与弘扬,而教育在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河北红色文化资源是河北人民在长期历史实践中积淀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比较有代表性与影响力的有西柏坡精神、太行山精神、李大钊精神等及其物质载体,这些都是对河北革命历史的生动记录,对河北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比如,闻名全国的革命圣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西柏坡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全国政治中心,党的主要领导人在这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也正是在这里开始了对新中国美好蓝图的勾勒。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包括“两个敢于”,即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这是河北特有的红色文化品牌,有利于提升河北的城市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因此,河北人民应守护好自己的红色文化根基,使之在新时代继续彰显精神力量。河北省高校理应自觉、全面梳理河北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提炼其精神实质并将其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增强大学生对本土红色文化的领悟和内化,激发大学生继承与弘扬本土红色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1.2 有利于拓展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

“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在于使课程教学的过程成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以及塑造人格的过程。它依托课程教学,在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及其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而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西柏坡精神、太行山精神、抗大精神等精神形态资源,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乐亭李大钊故居和纪念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等物质形态资源。均可成为河北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理论资源和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一方面,高校能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开设有关本土红色文化教育的通识课程、相关专业选修课程,做好对思政课程相关教学内容的补充与延展工作。另一方面,高校能以本土红色物质形态资源为载体,以实践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实地考察、参观体验中感悟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力量。通过这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相衔接与配合的教学模式,完善与丰富课程思政教学中对思政元素的融入途径,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充分拓展。

1.3 有利于增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河北红色文化资源所承载的精神与物质形态教育内容可以转化为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成为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对本土大学生进行政治导向、价值引领、道德示范的重要载体。同时,带有乡音乡情的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认知距离,使其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有利于增强河北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第一,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河北的英雄儿女——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而奔波操劳,最后在反动派的迫害下舍生取义。这是课程思政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素材,使大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革命战士,他们矢志努力于拯救国家与民族命运,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与崇高信念,自觉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第二,有助于培育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秉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克服了前进道路中的挑战与困难,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提出务必要保持艰苦奋斗作风,激励我们党继续顽强进取、走向胜利。在新时代仍然要提倡与传承艰苦奋斗精神,激励大学生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脚踏实地,不懈奋斗。第三,有助于厚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无论是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清苑县冉庄地道战遗址等红色基地,还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勇敢抗击日伪军等感人事迹都体现着河北革命先辈为争取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献身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大学生砥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2]。

2 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运用困境

河北红色文化资源是推进本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与教育内容。但是就目前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来看,二者的融合在学校、教师、学生层面都面临着难点与困境,主要表现在:

2.1 高校尚未形成本土红色文化教育的课程育人合力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是“课程”,通过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各门课程具有的育人功能[3]。因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推动各类课程之间形成本土红色文化教育的合力是提升育人实效的必然选择。但现实是,大多数高校对“课程思政”的实践处于摸索阶段,全课程育人理念尚未落地生根,导致思政课程与非思政课程难以协同,高校各类课程间应有的红色文化育人合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河北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课程思政”课程体系构建中缺乏科学、整体规划。通识课程一般是指除专业课程之外的基础教育课程,通识课程更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广博性与普适性,使学生在拓宽知识视野的同时成为兼具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完全可以成为通识课程目标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学资源。但是目前河北红色文化资源在本土高校通识课程建设中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河北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思政素材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教学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面临的难点亟待解决。具体而言,体现在对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运用方面二者存在融合障碍,即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元素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转化为教学内容,并通过怎样的教学方法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只有破解这些难题,河北红色文化资源才能在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中发挥育人价值。另一方面,作为为“课程思政”起示范引领作用的“思政课程”,其在运用河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学时也存在整合与开发不足、追求形式而忽略内涵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不利于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提供方法论的指导。由此可见,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实现协同发展,形成全课程红色文化育人合力的目标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2 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是教师,在明确课程思政教师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负有重要使命的基础上,提升其红色文化素养便至关重要。所谓红色文化素养是指通过学习红色文化相关知识体系之后内化为稳定的道德品质、思维方式并体现在日常行为习惯的精神特质。课程思政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主要表现为掌握红色文化理论知识、具备红色文化传播能力以及拥有红色文化品格[4]。

部分课程思政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多为自身专业背景的内容,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不够,当然也对红色文化理论知识涉猎不足,对河北红色文化资源及其背后的红色历史、红色精神缺乏了解。红色文化知识底蕴的缺乏直接会导致课程思政教师红色文化传播能力的欠缺。主要表现在:对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河北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元素把握能力不足;结合课程内容挖掘河北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元素并整合成教学内容能力不足;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探索河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能力不足。除此之外,部分课程思政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与日常生活中通过言谈举止体现的道德品质、人格修养、职业素养与红色品格还有一定的距离,故而无法引导大学生领悟与内化红色文化精神。教师只有夯实自身的红色文化素养,才能在课堂内外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育人元素润物无声地根植于学生内心,确保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落地落实。

2.3 大学生对本土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有待增强

红色文化认同是指其对红色文化在认知上了解、在情感上悦纳、在意识中深化并且最终转化为行为导向。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5]。但是现实中部分大学生存在红色文化认同危机,这无疑成为“课程思政”教学有效展开的制约因素。

首先,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在观念认知上比较模糊。高校的红色文化教育尚未形成长效机制,在整体规划与具体实施细则方面存在缺位,因此大学生接受的红色文化教育是零散式、拼凑式的。他们普遍对红色文化的基本内容、基本特点、历史意义、当代价值等重要问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也有的大学生虽然对红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不够科学、不够客观,甚至存在误解与曲解的情况。大学生只有对红色文化有准确与全面的理解,才可能认可与接受课程思政教学中渗透的红色文化教育。其次,大学生缺乏对红色文化的情感体验与内心感受。新时代的大学生成长于和平稳定、物质充足的大环境中,缺少对革命战争年代艰苦生活的直接体验和感受,部分大学生认为以革命为基调的红色文化距离今天的生活太过遥远,只是将其作为历史记忆,因而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地采用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必然无法真正感染学生,无法消除其对红色文化的陌生感,最终红色文化教育只能流于形式。最后,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行为养成还有待加强。一些大学生对主动、自觉践行红色文化行为的意识比较薄弱。比如对红色文化活动缺乏参与热情。对此,河北高校只有在确保大学生深刻认同本土红色文化的基础上,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才能显著提升。

3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有效运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实现路径

在构建“大思政”格局的背景下,河北高校要充分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优势,努力破解其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与困境,真正实现红色文化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3.1 优化课程体系,发挥课程协同育人效应

高校只有通过构建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才能凝聚课程育人合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6]。其中首要也是最关键的是高校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对各类课程明确定位、分类推进、统筹建设[7]。一是充分发挥思政课程“铸魂育人”的主导作用,这是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前提。思政课程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主渠道”,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关乎红色文化育人实效。要不断开发、整合与优化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内容,使河北红色文化资源在本土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被充分运用,实现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的延展;要丰富与创新河北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程中的运用方式与手段,可以通过采取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式,使用慕课、微视频等新型教学手段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与吸引力。二是充分发挥通识课程的人文精神浸润功能。高校要在通识课程的建设价值标准中凸显其育人使命,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加强课程的开发与课程内容的丰富,同时也要培养高素质的通识课程教师团队,致力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提升其人文素养。河北高校可以在全校通识课程体系中设置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综合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尝试编写一部具有河北本土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识课程校本教材,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本土红色文化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对河北红色文化资源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高校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通识课程的育人要求,将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相关内容巧妙无痕地融入课程教学。由此可见,强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也是提升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三是充分彰显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高校要在遵循各门专业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以立体化渗透为思路,将红色文化育人元素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有机融入课程教学。首先,优化教学内容。河北高校要在整合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元素的同时把握其与各门专业课程的耦合度,找准其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最佳切入点,从而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情感认同。其次,改进教学方法。河北红色文化资源与专业课程只有实现“基因式”融合,才能发挥润物无声的育人价值,这就需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环节,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改变传统思政教育的理论灌输,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从而更好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以英语专业为例,教师在训练学生英语口语时,可选取河北杰出的革命先烈——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勇事迹作为材料,让学生进行英文演讲,这既可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又能把红色文化精神潜移默化地传达给每一位学生。

3.2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红色文化素养

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是高校所有教师的责任担当,鉴于课程思政教师红色文化素养比较薄弱的现状,高校应该从理论素质、教学能力、思想认知三方面着力提升其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发挥河北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能力,以激发课程思政教师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

首先,夯实课程思政教师红色文化理论基础。高校可以通过召开面向课程思政教师的河北红色文化专题报告会或系列讲座、组织课程思政教师参加河北红色文化专题的实地或网络培训班、鼓励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课程思政教师研读红色经典书籍等方式增强其红色文化知识储备,使广大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对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形成历史、主要内容、表现形式及当代价值有一个系统、清晰的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理论功底,这是课程思政教师将河北红色文化资源与课程思政教学有机融合的重要逻辑前提。其次,切实加强课程思政教师的红色文化传播能力。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教学指导。可以整合全校优质师资资源,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加强思政课教师与非思政课教师的互助协作,并通过定期组织关于河北红色文化资源与课程思政教学融合的专题培训、开展示范性教学、集体备课等方式培养课程思政教师的红色文化传播能力。另一方面,要完善激励考核机制。高校可以将体现课程思政教师主动提高红色文化传播能力的相关行为纳入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绩效奖励的考核指标,以调动其积极性。比如积极参与河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教改课题和教学设计竞赛、发表相关论文等。与此同时,教学督导组也要落实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的监督,及时给出评价反馈以督促其改进加强,从而提高课程思政教师提升自身红色文化传播能力的自觉。最后,引导课程思政教师树立红色文化品格。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带领课程思政教师进行红色旅游,也可以利用校园环境建设河北红色文化景观。通过这种实践体悟和氛围营造的方式使课程思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洗礼,汲取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养分,进而内化为红色品格,更好地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感染与教化学生,提升河北红色文化育人实效[8]。

3.3 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程度,既是其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应有之义,更是检验高校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标准。前述可知,红色文化认同的生成逻辑是要经过认知—情感—意识—行为的运动过程。其中,作为中间环节的情感与意识对个体认知地树立、内化与行为的自觉生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培养红色文化认同的关键。情感与意识是一种非理性因素,仅仅依靠知识传递无法引发价值观共鸣,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深化感悟,升华认识。可见,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不能只局限在理论传授,一定要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发挥实践育人的重要价值。河北高校要积极探索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实践教育的教学体系,要完善与加强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实践环节,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增强对本土红色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一方面,在学科课程中科学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时可以充分挖掘与利用课程的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在立足各门课程知识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把关于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内容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对河北红色建筑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革命遗址的建筑测绘,了解建筑设计初期的情形及历次重大整修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探寻革命遗址背后承载的红色历史,从而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记忆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创新红色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形式。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受体系化知识框架的局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依托红色文化教育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除了参观考察红色基地等传统活动形式,高校应该拓展与创新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加红色夏令营,参加烈士陵园扫墓活动、探访革命前辈等。通过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与熏陶,从而增强红色文化认同。

4 结 语

在“大思政”背景下,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将课程思政教学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是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思路。河北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利用其对本土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北高校应在遵循学科性质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本土红色文化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课程层面要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在教师层面要凝聚协同育人共识,在学生层面要努力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如此,河北红色文化资源才能真正在本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实现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河北课程思政红色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追忆红色浪漫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孙婷婷
The Shortage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