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1-01-31 21:39章天金黄美凤孙友祥
山东高等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一流协同专业

章天金,黄美凤,孙友祥,王 琪

(1.湖北大学 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湖北 武汉430062;2.湖北大学 本科生院,湖北 武汉430062;3.湖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6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地方高校要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2][3]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涉及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习实训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等本科教学工作。当前,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均设有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专业,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转变,作为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地方高校,如何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综合性、地方性、创新性的高素质人才,是地方高等院校在深化改革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新时代地方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的主要问题

随着5G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等新技术革命和由此引起的产业技术变革,可以催生新业态、新产业、新行业,这就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挑战。随着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时代,地方高校的一流专业建设理念还无法完全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变革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方案与产业需求脱节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是学校组织本科教学的重要依据。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学用脱节,传统的课程知识架构、工程实践与行业结合不紧,存在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的问题,导致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双向不足,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和重视。

(二)专业目录与课程体系设计落后、学科交叉欠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专业设置过于陈旧,没有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频共振,且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更新不够,学科交叉与融合不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不足,支撑企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

(三)师资队伍水平不高,缺乏高端人才

地方高校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和学校办学平台偏低等原因,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人才竞争力方面处于严重的劣势,人才引进难度大,领军人才匮乏,且现有人才向高水平大学迁徙现象严重,师资队伍难以满足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的需求。

(四)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机制尚未形成

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依然存在,科学前沿和科研工作转化为教学内容、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验项目、科技创新平台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质推进与实施效果尚不理想,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足。

(五)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尚未形成

OBE理念推动了传统教育教学系统发生变革和重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产出/成果导向的价值取向、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近年来,在高校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种口号不绝于耳。然而,在教学工作中大部分的课程教学依然以教师为中心,研究型教学、互动式学习难以开展,教师对以学生为中心认识不统一,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和从知识体系为中心到能力达成为目标的转变还有一段艰苦的路要走。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专业建设任务

(一)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课程思政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4]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遴选一批学院开展“三全育人”工作试点,着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在精品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堂、课程思政优秀团队和教师三个方面,发掘示范性的育人经验和成果,深化体育教育、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研究出台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行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改革大学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试行日常体育锻炼“打卡”制。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基地,研究出台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推进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网格化管理,组织低年级学生开展校园劳动。推进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将实习、实训、实验室劳动等内容作为学生劳动教育工作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责任意识。

(二)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学生为中心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按照OBE理念重构课程体系,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拔尖创新型、卓越应用型和交叉复合型三型人才的分类培养。对接国家“一拔尖六卓越2.0”,整合学科优质资源,建立书院制,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本硕”和“本硕博”贯通培养制度。推进“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建设,开展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形成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办“双专业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试点班”,为学校实施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经验。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差异探索拔尖创新型、交叉复合型和卓越应用型三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成一批一流专业

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色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把建设一流专业作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工作。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主动布局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居民衣食住行需求的相关学科专业,加强学科专业顶层设计,做好专业的自主分类和规划战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之间的战略对接。在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上,一是要全面学习和贯彻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建设理念。二是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专业认证为抓手,强化优势专业,培育特色专业,扎实推进学校一流专业建设。三是要抓住“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等专业建设新机遇,以特色化和内涵式为双引擎,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5]

(四)拓展办学资源,构建协同育人模式

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健全培养目标协同机制,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与行业产业共同制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教师队伍协同机制,培育一支双师型教师团队,促进校企教师的双向交流,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拓展办学资源,推动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形成资源共享的良性循环机制。健全管理协同机制,推动“学校+科研院所、学校+行业龙头企业、学校内部跨学院协同”的多个协同主体,对人才培养协同管理,形成人才培养联动工作机制。

强化科教协同育人。加强与各类科研院所协作,建设若干个“未来技术学院”,提高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依托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搭建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将前沿的科研成果设计成本科教学实验项目,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推动学校科研实验室逐步向本科生开放,为更多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依托工程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创客实验室和创客空间等学生科学实践和创新创业平台,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加强与行业产业协同育人。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抓手,探索构建专业教育新模式,推动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化与行业产业的融合,着力打造新工科背景下的“产业技术学院”,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深入推进学校和新闻、法律等实务部门协同,将法学教育和司法实践紧密结合,实施学校与法治实务部门协同培养计划,培养卓越法治人才;适应新媒体在新技术变革环境下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深入推动宣传部门与学校共建新闻学院,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完善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搭建师范专业创新实验区,培养卓越教师人才。利用协同育人机构及行业内教育培训资源,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五)开发一流课程与平台资源,打造一流教学团队

优化专业内部课程结构,加强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加大优质在线课程和教材建设的力度。以“互联网+”“智能+”等现代技术为手段,重点支持建设有特色有优势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大类课程和专业核心课,实现共建共享。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沉默状态,焕发课堂生机活力,重点支持建设围绕四新学科专业改造的课程,公开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质量优秀奖以及教学技能大赛获奖者主讲课程。深度推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融合,解决真实实验项目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等问题,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重点支持解决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问题的项目。

完善政策制度,激励教师投入本科教学,保障高层次人才配备到本科教育。加强教学团队负责人选拔培养,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在职培养、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水平,着力培养或引进国内国际知名的教学名师、教学团队负责人,打造一批教育教学能力过硬、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

(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智慧教育与管理服务体系

重塑教育教学形态。深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实施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工程,提高教师教学信息化水平与应用能力。加大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五年内建设一批智慧教室、虚拟录播室和微格教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供硬件支撑。深度推进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以促进知识更新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以此为基础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方式。[6]积极探索案例式、问题式、课题式等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适应学生自主性完成整个学习过程的“互联网+”教育教学新形态。[7]

构建智慧教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学校数据治理,构建学校教务信息主数据和共享数据平台,形成学校教务数据资产,为学校教学管理决策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支持体系;新建自助打印系统、实验管理系统、实验室预约系统、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和实习实训管理系统等多个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智慧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信息化、精准化和个性化服务。

推进湖北高校“楚课”联盟建设。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统筹规划楚课联盟高校共建量大面广的通识课、优质专业课、荆楚文化特色课程。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教研交流、教学能力竞赛、教学改革案例评选等活动,共享教研数据、协同教师跨校备课,培养一批慕课教学名师,形成一系列教学改革案例群。建立联盟高校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管理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分析、用户画像等模式,协同提高省内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七)开放育人,培养国际化人才

提升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主动响应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深化国际合作育人,推进学院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在相关领域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等实质性交流合作。设立国际学生奖学金,扩大国际学生规模,实行国际学生和国内学生的趋同管理。加大双语课程建设力度,建设若干全英文授课试点专业,保证国际学生培养质量。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本科教育外部专家评估、咨询机制。鼓励学院参与国际主流专业认证,提高毕业生质量的国际认可度。

引进国外著名大学优秀师资、课程、教材等优质教学资源,开设系列国际化课程,拓宽学生国际化培养视野与路径,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依托海外孔子学院/课堂及国家汉办各类教学项目,扩大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派遣规模。

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实施“青年骨干教师海外留学计划”、“管理干部海外培训计划”,扩大教师队伍中45岁以下具有国(境)外留学、访学和研究经历的人员比例。引进一批优秀的外籍教师到学校参加本科教学工作,打造一批国际化课程和专业师资队伍。

(八)强化质量文化,健全多元质保体系

构建“标准-执行-评估-反馈-提高”闭环持续改进机制。贯彻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完善以学校为主体,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行业部门、社会机构等共同参与、协同育人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本科教育质量标准,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建立健全本科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与规范。构建以“组织保证、标准齐全、过程监控、实时反馈、持续改进”为特征的本科教育质量保障闭环机制,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提升质量意识,培育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文化。

建设本科教育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校级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对接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完善各类本科教学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和发布制度,使本科教学状态和教育质量的监测信息化、常态化。引入多终端教学质量管理平台,改革评教模式,通过即时性、阶段性和结果性教学质量评价,广泛开展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及时改进教师教学工作。实行学院年度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制度,编制院、校两级年度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并公开发布,主动接受全校师生和社会监督。

组织多元化本科教育质量评估。开展学院教学状态评估、专业评估,完善自我评估类型。积极参加本科教育质量外部评估,组织实施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师范类专业认证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毕业生就业与发展质量进行常态监测,动态掌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从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切实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8]

三、湖北大学一流专业建设成效

(一)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日益牢固

湖北大学以“双一流”和“四新”学科建设为契机,制定了《湖北大学一流本科教育实施方案3.0》,从立德树人、课程改革与教学、教师评价与激励、学生考核与评价、科教协同与产教融合、国际化等9个方面确定了新时代本科教学的基本任务。近年来,学校领导坚持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作为中心任务来抓,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本科教学工作,三年来,学校共召开53次校长办公会议,其中讨论与本科教学工作相关的议题有16次,占比30%;召开80次校党委常委会会议,其中有7次讨论了与本科教学工作相关的议题,占比8.8%;本科教学工作相关议题数量占总议题数量10%。近三年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26次,研究本科教学工作,部署本科教学改革任务。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定位明确,在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时,把本科教学经费和与之相关的各项教学设施建设经费作为预算安排的重点,近3年,学校教学经费投入呈逐年递增趋势,年均投入本科教学经费10972.26万元,基本满足了师生对高质量教学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为了有效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质量为王、公平为要、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建设理念,学校制定了《湖北大学“金课”建设实施方案》,有规划、有重点地分类建设五类“金课”,打造“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五类“金课”群,按照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两性一度”要求,遵循国家、省级、校级有关课程建设标准,抓好“金课”的建、用、学、管、赛、评。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深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重点关注课程团队、课程内容与资源、课程教学设计、学习支持与学习效果、建设措施及效果。截止2020年7月学校已建成通识课程群、专业课程群、学科拓展课程群、新生研讨课、科学实验探究课等校级五类“金课”500余门,省级“金课”25门、国家级“金课”3门,覆盖全体本科生的通识课程群、研究性课程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三)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智慧教学模式与环境基本形成

重塑教育教学形态。深度推进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构建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探索案例式、探究式等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适应学生自主性完成整个学习过程的“互联网+”教育教学新形态。2018年湖北大学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本科教育“12310”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和参与深圳大学主持的《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获第八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构建智慧教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学校数据治理,构建学校教务信息主数据和共享数据平台,形成学校教务数据资产,为学校教学管理决策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支持体系;新建自助打印系统、实验管理系统、实验室预约系统、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和实习实训管理系统等多个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智慧教务管理服务体系,为全校师生提供信息化、精准化和个性化服务。

推进湖北高校“楚课”联盟建设。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统筹规划楚课联盟高校共建量大面广的通识课、优质专业课、荆楚文化特色课程。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教研交流、教学能力竞赛、教学改革案例评选等活动,共享教研数据、协同教师跨校备课,培养一批慕课教学名师,形成一系列教学改革案例群。建立联盟高校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管理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分析、用户画像等模式,协同提高省内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四)一流专业建设成效明显,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升

湖北大学现有77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采取“余量消减、存量升级、增量优化”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专业体系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大类招生和培养。近2年我校调减了一些人才供给产能过剩、与产业发展脱节的专业8个,布局增设了信息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新工科专业和文物保护技术、数字出版专业等应用文科专业。以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为引领,制定了《湖北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设计了《湖北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指标体系》,明确一流专业建设内容和验收标准,提供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截止至2020年7月,学校立项建设校级一流专业43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通过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形成一流专业建设集群,带动其它相关专业建设发展,形成学校高质量、有文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流专业建设体系。

四、结语

一流本科建设是高校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会议精神的重要抓手,是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切实推进“四个回归”,实现本科教育内涵发展的行动指南。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从专业建设层面要突出一流本科专业示范领跑作用,引领带动地方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地方综合性大学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猜你喜欢
一流协同专业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