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孟夏
(大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1]。理工科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科研人才的培养,需要工匠精神助力;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工匠精神支持;工程建设人才的培养,需要工匠精神统领[2]。培育理工科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在个人层面有利于引导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有利于中国未来的产业结构走“创新”路、吃“技术”饭,更有利于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工科建设是顺应“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建设等提出的教育发展新模式、新构想。“新工科”这一概念自2016 年提出以来就很受重视,教育部组织高校进行深入研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形成了“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新工科不是局部考量,而是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今后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式[3]。因此,如何实现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2019 年12 月在“深化新工科建设座谈会暨卓越大学联盟高校新工科教育研讨会”上表示,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再造要与科技、产业、社会等体系再造对接,主动应变、积极求变,实现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与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交织交融,掀起新时代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同时,新工科的特点是迭代创新,要关注学科体系、教材建设、考核评价的改革[4]。由此可见,新工科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工匠精神的产生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分化越来越多,工匠作为一个职业团体,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维护职业信誉,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职业的道德规范,“崇德尚贤”成为中国早期工匠精神的伦理走向。与此同时,精益求精的技艺之巧也逐渐成了匠人毕生的追求。这一阶段工匠精神的主要特征是德艺兼修,崇尚以德为先。
我国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以血缘关系为标志的代际传承逐渐被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所取代,开始成为我国古代工匠艺人之间的承接体系和传承方式,起初以家庭为单位的技艺传授扩大到邻里之间,父子相传逐渐演变为拜师学艺。“所有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这些精工良匠们靠着上行下效的传承,在教授技艺的同时,也传承了崇严、执着、坚韧的精神特质。这一阶段是我国工匠精神的发展阶段。
几千年文化进程中形成的深厚底蕴,为当代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滋养,也为当代工匠精神的民族性提供了良好支撑,形成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1]。当代工匠精神不仅涉及到中国制造及其产品质量,更是人们普遍的职业和工作伦理的敬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不仅是工作者的优良品质,而且是一个民族对待工作的优良品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要求[5]。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将面临大调整,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世界各国都在调整产业结构。而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存在工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理工科高等教育不能完全匹配我国工业发展要求。新工科建设为理工科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为培养“大国工匠”和高层次理工科创新人才提供了模式创新。新工科建设在关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数字革命新特点的同时,更注重理工科大学生精神品质、思想道德、文化素养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其目标是培养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复合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
在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的背景下,新工科建设与工匠精神的培育具有内在的共性,出发点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都是为了高校理工科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加强对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新工科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外在要求。因此,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进行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能更好地促进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自2016 年以来,“工匠精神”连续五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它不仅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每一个社会人、每一个行业的需要。工匠精神的提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各个行业也掀起了一股践行和培育工匠精神的热潮。虽然对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已经起步,但这种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在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关注度普遍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工匠精神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了解。他们了解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网络和电视,而理工科大学生对文化类节目、时事政治类信息的关注度与文科学生相比较低,对高校开设的思政课和人文社科类论坛、讲座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甚至仅仅为了修完学分、考试合格,认为思政类学习虚无缥缈、枯燥乏味、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会真正、主动去接受思想政治类教育。
在对辽宁省部分高校的调研中发现,很多教授理工科的大学教师对工匠精神都知之甚少,更无法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将工匠精神的理念传递给学生。除了参加论坛、讲座外,学生在学校中接触工匠、劳模的机会不多,也不会主动在生产、实习的过程中了解企业文化、工匠精神等内容。
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6]用好的制度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学习工匠精神,是一个长期性、稳定性、全局性、根本性的措施。与德国等发达国家较为完善的工匠精神培养体系相比,我国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在培养体制方面,从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到大学教育,工匠精神没有完全渗透到学生的长期培养过程中。尤其是进入大学后,理工科大学生本应是工匠精神培育的主体,但部分理工科高校在培养计划中却没有加入工匠精神通识课程,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谈到工匠精神,也没有系统地梳理,只是简单介绍。其次,在教育体制方面,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模式是当代大学发展的要求,高校都非常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内容重构,但是,有些理工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投入为导向,全面协同机制匮乏,忽视了与学生成长紧密联系的人文精神的重要地位,导致人才培养片面化,与“新工科”教育理念不能对接。最后,部分理工科高校的校舍建筑、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等硬件条件,以及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后勤保障、学习生活环境等软件条件,不足以支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养成。
工匠精神尽管不是新时代的产物,而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积累产生的,但工匠精神这个概念确实近几年才回归社会。对工匠精神的提倡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手工业领域,理工科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学校和家庭,很难真正接触、体会、融入匠人的工作和生活,也无法真正在现实的情境中与匠人一起实际操作,感受精益求精的精神。仅通过几次讲座、手工展、实习,也因相对形式化、肤浅化,很难让大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全貌。
从国家层面看,虽然工匠精神不是新鲜事物,但这一提法近几年才真正回归并引起社会的重视。对于工匠精神的培育,国家层面没有制定完整的政策规范或者相关法律法规,如没有要求学校把它写入学生行为手册。因此,对在校大学生而言,工匠精神离自己的日常生活还比较遥远,是一种外在的“口号”式的存在。没有顶层设计,就无法为高校提供指导和根本遵循。
从学校层面看,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理工科院校设置的工匠精神课程模式多采用单调的板书授课或多媒体授课,实习、实践非常少;授课内容往往围绕着专业知识开展,而忽略了工匠精神的培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范畴,是与职业精神的培养同向同行的;对思政课和课程思政不够重视,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空洞乏味”“生搬硬套”“不实用”,有的理工科高校甚至完全没有工匠精神的相关课程。其次,教学评价体系单一。有些理工类高校对学生培养评价标准还是以理论知识和专业成绩占绝对比重,对人文素养和价值理想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忽视了高校塑造生命、塑造人才、塑造灵魂的全方位职能。
从教师层面看,教师的精神面貌、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起决定性作用。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才有说服力,让有理想的人谈理想才能打动人,要想培育理工科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必须有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素养的教师团队。有些理工科教师,自己对工匠精神的情感认同度都很低,更不会主动把工匠精神的理念传递给学生;还有一些讲授专业课的教师,把工匠精神简单地理解为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提高和创造精神的挖掘。教师作为工匠精神的培育组织者和实践者,内生动力不足,也就无法真正发挥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主导作用。
从学生层面看,理工科大学生对工匠精神学习主动性不高。客观来说,理工科大学生课业繁重,面对专业考试、英语等级测试、找工作、考研等压力,往往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主观来说,新媒体时代当代大学生接触信息的途径主要是网络,而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令人眼花缭乱,他们对体育、综艺、电影、音乐类节目更感兴趣,对《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国工匠》《匠心》等节目知之甚少,认为工匠精神只是制造业从业人员、手工艺人的职业选择和价值取向,或者只是一个专有名词,与自身没什么关系,对工匠精神没有认同感,不会主动去获取工匠精神相关信息。
部分理工科大学生受人心浮躁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学习浮于表面,缺乏钻研精神,及格“万岁”、得过且过;还有些学生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虽然学的是理工科,但是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希望通过考研转换专业,或者考取公务员进入管理岗位,而不愿从事一线技术工作;也有相当一部分理工科学生抱着“顺其自然”的想法,并不清楚日后步入社会将从事什么工作。这些想法不仅限制了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更影响了他们的职业规划和发展道路,从而对养成工匠精神并无太强的急迫感。
但凡能被提炼为一种“精神”,绝不是简单几个词语的堆砌,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具体表现。“工匠精神”也是如此,它是与时俱进的,能传承过去又能超越传统,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新旧事物的发展规律。
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工匠精神只是限定在某个特定的职业领域,如美术学、艺术学领域的精细手工制作、剪纸、刺绣、雕刻等传统手工行业。其实精益求精只是工匠精神的一个方面,工匠精神还包含一丝不苟、开拓创新、忠于职守等。或者说,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以工匠精神为标杆,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理工科大学生学习的是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天文、数学等专业,将来大多数会成为科学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今后从事的主要是机械、土木工程、建筑学、交通运输、材料科学等行业,这就更需要在其大学阶段培养过硬的专业技术、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报效祖国的人生定位,为今后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还有一些人在内容上没有厘清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新时代工匠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在价值上没有厘清敬业作为职业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所共同倡导的,在系统上没有厘清工匠精神传承的历史逻辑,将手工业时代的职业道德照搬到工业4.0 时代。这种对工匠精神内涵界定不全面、不清晰、不与时俱进的错误认知,忽略了当代大学生的现实诉求,无法使学生信服,以致于学生认为培育工匠精神对自身没有现实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7]教育是人心工程,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大众传播环境、家庭环境、朋辈环境形成了一个立体式的网络,这些环境对工匠精神的培育都起着重要作用。
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长河中不乏工匠精神。《诗风》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形容古代匠人在雕刻和打磨骨头或玉石过程中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日本著名企业家秋山利辉认为,匠人精神的源头在古代中国[8]。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但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粗放型特征,忽视了对精益求精精神的坚守,人们追求用最高的效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从而导致制造业灵魂丢失、境内高品质商品欠缺、技术工人的职业素养欠缺等,工匠精神被束之高阁[9]。同时,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导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社会贫富差距逐步拉大,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渴望快速成功、一夜暴富、高官厚禄,导致脚踏实地、勤恳工作、乐于奉献的人反而得不到社会的尊重。走捷径、成名要趁早的思想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盛行,工匠精神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逐渐被抛弃。
此外,很多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存在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的观念。“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孩子的读书是第一位的,一切为了成绩、一切为了升学。在封建社会,科举是老百姓出人头地最主要的途径,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观念更促使读书人十年寒窗,只为一朝中举,中举之后做官,做官之后避免过多的体力劳动。这种对职业道路的认知偏见,也影响了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法律是管理、规范、保护社会活动走向规范化的保障,立法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相关法律制度的支持是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有力推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创新已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知识产权逐步成为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和进行市场垄断的手段,知识产权制度因此成为基础性制度和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匠人和企业潜心多年打造的品牌、商品被他人剽窃或者另起炉灶、换汤不换药抢占“商标”,这对脚踏实地、呕心沥血、刻苦钻研的工匠和企业将会是致命的打击,初心难守,势必影响创新的积极性,工匠精神更无法弘扬。可见,只有加强制度化的国家顶层设计,充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才能避免工匠精神变成一纸空谈,才能为工匠精神保驾护航。
市场经济下,很多人受“短、平、快”思维影响,追求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有些急功近利。“工匠政策”“工匠激励”对激励匠人、技术人员持续练就过硬技艺将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首先,弥补社会保障中的漏洞,扩大医保覆盖面积、拓宽医保涵盖领域、调节职工收入分配结构等,不仅可以增强匠人的获得感、满足感,也可以改善社会对于工匠的看法。其次,薪酬激励、待遇激励固然重要,但荣誉激励也能鼓舞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对工匠们的肯定,不仅是对工匠精神的弘扬,也是对匠人莫大的鼓励。榜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榜样的力量无穷的。每一位获奖工匠所展现出的卓越匠心、精湛技艺以及执着坚守、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不仅为理工科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也可以激发青年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学校是高校培育人才的主阵地,教师是培育人才的主力军。从学校层面来说,可以从建立灵活适用的培育体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单一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加强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首先,从培育体系上看,搭建校企共同育人的平台,开展校企合作、实行产教融合,尤其是工科大学生,可以采用和企业联合培养、“定制式”培养的方式。如大连交通大学与中车集团相关企业共同选拔学生组建了“中车菁才班”,这些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被分别派驻到中车集团下属企业的设计、生产、技术等部门,进行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企业导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结对子,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生产实践。这样联合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更能够契合行业企业的需求,缩短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周期,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其次,从教学模式上看,可以将工匠精神与专业课、创新创业课程、实习、课程思政相结合。把专业课中的“水课”淘汰,打造“金课”,将工匠精神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逐渐纳入教学体系,拓宽理工科学生的知识面。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增加小组讨论法、寝室为单位演讲法、专题影视作品分析法等,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硬件设施。最后,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方面,要摒弃以往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形式,将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等量化计入学分,给予在德育考核、敬业奉献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物质和精神奖励。既要有结论性评价,也要有过程性考核。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团队协作能力和终生学习的精神。
从教师层面来说,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培育理工科大学生的工匠精神至关重要。如果教师自身对工匠精神不了解、不认同、不相信,就无法引导学生敬业乐业、精益求精、创新好学。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会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起到最好的润物无声的效果。目前很多高校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毕业即教书,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全无,影响了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育的引领作用。因此,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包括以“诚信文化”为核心的“匠德”培育、以“和合文化”为核心的“匠心”培育、以“求实文化”为核心的“匠行”培育、以“忧乐文化”为核心的“匠道”培育、以“创新文化”为核心的“匠术”培育[10]。鼓励理工科教师主动寻求自身发展和提升,考取技能证书和职业证书。鼓励教师们尤其是年轻教师“走出去”,建立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在原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丰富实践经历,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鼓励企业优秀人才“走进来”,积极聘用企业优秀技术人才作为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专题讲座,丰富教师队伍。
我国对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还处于初始阶段,应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带领学生充分领会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又要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让理工科大学生在理性上认知工匠精神,在情感上认同工匠精神,自觉主动参与到工匠精神的培育中来。
首先,理工科大学生要在思想上认同工匠精神。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所倡导的专注细节、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笃实坚定、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寻求突破、锐意革新的创新精神,德艺兼修、利国利民的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一脉相承。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在思想上首先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在头脑中种下工匠精神的种子,用思想指导行动,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工匠精神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成为理工科大学生“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其次,理工科大学生要在行动上践行工匠精神。2019 年3 月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理论学习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11]。要把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实践”。实践不仅包括通过课本学习好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更包括通过实习、实验、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在社会的大熔炉中一步一个脚印,积累丰富的经验。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12]。实习、实验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极为重要。古时的鲁班、黄道婆、李时珍,新时代的袁隆平、钟南山、屠呦呦等,都是理工科大学生学习的优秀榜样。当前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活动有很多形式,如创新创业大赛、实践技能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可以以赛促学,使大学生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更加全面细致地学习和践行工匠精神。同时,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志愿服务、“三下乡”、贫困地区支教、企业实习、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更直观地感悟工匠精神,培养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品格,使工匠精神外化为行为举止,内化为精神品质。
教育活动需要依托丰富的教育载体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在融媒体时代,对大学生而言,工匠精神培育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载体,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依托校内外平台载体,广泛宣传和生动讲述工匠精神。当代大学生信息来源相对单一,主要依靠手机网络,而且他们更愿意转发、评论。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抖音账号、微博等渠道发布工匠精神的相关报道。融媒体平台在大学生中传播效率和普及率都是最高的,通过这些平台推介工匠精神,对大学生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同时,可以开发职业培训的新型智能APP,开展有奖答题、小组讨论、积分换购等活动,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增强了参与度。可以通过打造以“匠心工作坊”“多元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匠人工作室”“大国工匠”为主题的专场报告会等方式,邀请劳模、技术大咖走进校园,走近同学们身边,同学们可以近距离地和心中的“偶像”交流沟通。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新时代先进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建立校内校外育人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
二是组建宣传团队,增加学生参与度,利用朋辈教育增强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对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定位要从宣传者、教育者变为引导者、沟通者,注重学生的互动体验,以学生需求促进信息供给侧结构调整,使学生群体获得良好的参与感并乐于分享和再次传播。可以通过在学生群体中发掘有特长、政治素质过硬的学生组建宣传工匠精神的宣讲团、合唱团、创新团等,通过演讲、演唱、戏剧等表现形式展现工匠精神。这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特殊学习形式,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工匠精神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让师生在排演、观看的“沉浸式”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工匠精神的深度理解,使其发自内心地认同和践行工匠精神。
三是在涵养校园文化、营造校园氛围上下功夫。人类社会经历了口头传播、书写传播到电子传播、数字传播的过程,信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半径、文化普及与文明提升的程度,与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成正比。无论是印刷革命、耳机革命、遥控器革命,还是鼠标革命、屏幕革命,“内容为王”始终是信息传播的核心。校园文化尤其是理工科高校因地制宜的校园文化,完全可以跟工匠精神深度契合。如大连交通大学的办学历程,始终与中国铁路事业同呼吸、共命运,铸就了“崇严尚实,坚韧执着”的“大铁精神”,这也是学校的校园文化精神。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题,火车在轨道上奔跑,需要的是铁路这个大系统中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严格操作,程序不能被省略,标准不能被降低,来不得半点马虎。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和管理,没有踏实务实的作风,就无法保障安全。这与工匠精神倡导的精益求精、严谨踏实、忠诚为国不谋而合。在对学生进行入校教育和爱校教育时,可以把传承和弘扬校园文化与工匠精神相结合,融入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使校园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一代代学子身上绵延传承,历久弥新。
综上所述,新工科视域下对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能一蹴而就。要从国家和学校层面、教师和学生层面、教育内容层面、教育环境层面等多维度下功夫,引导理工科大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自觉站在时代潮头,听从时代召唤,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实现个人理想、个人价值的过程中,为中国工业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