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少川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2020 年3 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劳动教育在教育原则上要坚持育人导向和体现时代特征,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教育,同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发挥协同育人作用[1],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深刻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科学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培养途径,是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不断发展的紧迫任务。马克思人学理论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从马克思人学本质论、人学需要论、人学发展论三重维度厘析新时代劳动教育“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可以为切实提高劳动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培养路径。
现实的劳动是人的生命的生产,是人的肉体存在的再生产,劳动教育首先要关注人的生存,传授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来获取生活资料的基本劳动技能。不仅如此,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生活和相互交换其活动,因而劳动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人与社会之间建立稳定和谐的关系。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56马克思这里所说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就是劳动。与动物的自然本能支配下的活动不同,人的劳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而从人的类本质即人与动物的区别来讲,人的一般本质是劳动。劳动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是人的生存之本,人通过劳动改造客观世界,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保证吃、穿、住和其他的必需品。然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并没有停留在只把人看作生物人的层次上,而是在承认人的一般本质的基础上,深入劳动内部去进一步揭示不同的劳动条件下造就的不同的个人,即“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35。因而,人在劳动中不仅通过改造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还调整着自身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劳动展现并改造自身对社会的观念。在劳动过程中,人从社会舆论、学校教育等途径,学习和吸纳劳动价值观念,通过自己的不断校正和调整后表现出来,而人所表现出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对人能否正确看待劳动的价值意义、能否与其他社会成员建立良性的沟通关系、能否在劳动中找到自我实现的路径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劳动教育需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劳动作为人的生存之本,在劳动社会实践中,人完成了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社会化过程,而劳动技能的掌握与否关系着能否顺利完成这一转变,因此劳动教育要以教授学生掌握生存性劳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目的,提高劳动能力;另一方面,劳动作为人与社会的连接点,展现着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劳动教育要以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为隐性目的,培养他们自觉的劳动精神,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自身与他人、集体、社会及国家间的关系。
劳动教育要根据人的不同发展阶段,循序渐进地教育引导大中小学生理解、体验劳动的永恒价值——生存。家庭是劳动教育的起始点,基本的劳动技能、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是从家庭开始养成的,并影响其一生。在针对大学生劳动习惯的调查中,“27.1%的受访大学生做家务时间都在半小时以内,有的甚至完全不做家务”[3],大学生的不良劳动习惯根源在于年幼时家庭劳动教育的缺失。因此,家庭要在孩子幼时启发孩子劳动意识、提高孩子动手能力、教育孩子养成一定的劳动习惯。学校是培养基本劳动技能的主战场。在小学教育阶段要传授基本劳动技能与知识,如定期开展美化校园、探望敬老院、社区服务等活动,扩大学生劳动的范围,教育孩子学习更多的劳动技能与知识。在中学阶段,要加强生产劳动基本技能训练,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接触现代先进生产工具,如带领学生去参观科技馆、了解先进的工厂机器以及举办科技类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社会是劳动教育的熔炉,高校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更多地深入到社会中,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接受锻炼,从而推动个人与社会共同进步、全面发展。要借助专业实习、实验、实训开展专业性劳动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劳动技能,为进入专门的岗位奠定基础;依托支援西部计划、教育扶贫等活动开展社会服务性劳动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感受劳动实践带来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提高劳动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强调“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养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4],这要求劳动要教育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生产都通过劳动来创造,且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普遍存在鄙视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的观念,认为只有“小人”才从事体力劳动,而“君子”则应“劳心”,且“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还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将劳动划分等级的传统劳动伦理观念,也影响人们进行丰富多样的劳动选择。目前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直相对缺乏培育劳动价值观的土壤。在学校教育方面,大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一方面受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长期脱离劳动实践,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另一方面,虽然有些学校开展了劳动教育,但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导致了“劳动一旦被受教育者看成是负面的心理体验,劳动的宝贵价值也就被完全遮蔽”[5]。受这种价值观影响的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会形成明显的劳动等级观念,将劳动划分为高贵和低级,若因自身能力不足,不具备成为“高级劳动者”的素质,在“低级劳动者”的圈子里会不断地自我怀疑、终日郁郁寡欢,最终失去劳动的热情,陷入劳动异化之中。因而,相比于劳动教育致力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者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才是劳动教育之树常青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6],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施行奠定了价值基础,大中小学要以此为出发点,构建具有内在生命力的劳动教育体系。中小学要适当增加学生参加体力劳动的机会,增加学生的劳动锻炼时间,让学生意识到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高校积极组织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社会是劳动教育的大熔炉,只有走进社区、部队、农村,才能感知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就业氛围,才能在内心深处扎根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劳动观念。除此之外,家庭劳动教育作为每个人都接触到的最早的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父母要培养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促使其在走向社会后,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的劳动素养,自觉承担对他人、家庭、社会应有的劳动责任。
人的劳动不仅是纯粹的个人生存需要,还是人与现实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劳动教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给个体发展提供了不同的社会条件,同时对个人的发展也提出了不同要求。我国现处于新的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急需创新型人才,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以此为导向。
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个人维持其肉体生命的“第一个需要”必须得到满足,而“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7],“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8],因为只有真正地摆脱了肉体束缚的生产,才是社会性生产。这种社会性的生产是人抛开满足自然肉体需要的简单生产劳动,转向为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去借助于一定的社会形式和社会关系进行的复杂生产劳动。因此,社会性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即生产过程不只是人的单方面无限制地对社会提出索取,也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动态需求来不断调整自身的需求结构,进而找到人与社会之间双向需求的平衡点。正如马克思看来,一方面,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和满足状况使人感觉到人是受动的、受限制的存在物,因而人的需要又使人表现为受动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人的需要使人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这些力量引发人的积极能动的活动和强烈地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因而它使人表现为能动的存在物。人的被动性说明人不是孤立的个体进行生产活动,人是社会存在物,是生活在社会关系网络中;人的能动性说明人可以调整自身的需求结构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可以变人与环境的不平衡状态为平衡状态。我国要实现2035 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社会各个领域急需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此同时,部分学生不充分审视自身的长处和短处,一味追求大城市广阔的发展空间,厌恶扎根基层的“局限性”发展。因此,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发展打好基础,同时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培育具有爱国爱民情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发动机。“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是心理学对创新能力研究得出的一个普遍性认识。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潜力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培养。1998 年教育部颁发的《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就已指出:“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9],这说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发挥深度挖掘学生创新潜力的作用,因材施教和“因时施教”,将学生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和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分层次、分阶段的劳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小学阶段,注重基础劳动能力的培养,举办多样化的劳动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发现创新点、创造兴趣,体验劳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进一步培养其劳动创新思维能力奠定基础。创新需要想象,需要学生打破原来的认识,重新组合信息重新界定问题。因此,在中学阶段,要积极引导学生接触先进的劳动工具,学习先进的劳动技术,培养学生在已掌握扎实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只能获得灵感,逻辑思维的加持才能使想象力变得真正成熟,进而落地生根。因此,在大学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通过学科课程的教授使学生掌握全面系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在社会中运用,实现创新思维向实际创新成果转化,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社会实践课程有利于学生将各种知识技能相综合,提高自身应对社会现实问题时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北京大学岳昌君等人针对2019 届毕业生就业问题所做的调查显示,2019 年高校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及部分发达省会城市就业的占比大,在西部或者农村欠发达地区就业的占比较小[10]。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是个人对城市发展空间大小的判断,正是因为这种单一注重个人发展的就业判断导致大学毕业生沉浸在大城市的迷茫中,失去了对自身价值的判断,这既不利于推动社会进步,也不利于个人发展。因而,学校不仅要让学生获取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培养爱国爱民的情怀、砥砺报国奉献之志,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需求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把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能满足于一时一事的是非得失的计较,应该着眼于人生前途、民族命运乃至人类发展前景的重大问题的关注”[11],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入新时代,我国虽然生产力水平获得重大提升,但仍处于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因此,劳动教育必须要实现劳动技能培养和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统一,实现劳动教育与民族的前途命运相统一。一方面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融入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注重激发小学生对劳动的热情和兴趣。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迷失自我发展方向,学校应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学科知识的同时帮助其认清时代形势,树立自觉投身社会服务和不断践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大学阶段的思政课堂要加强对劳动价值观念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感受劳动的魅力。另一方面,随着学生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劳动教育本质是实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结合需要通过实践的方式将学生的价值观念内化成学生的自觉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与劳动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借助劳动满足肉体生存的需要,也不能只看作为满足时代需求而发展生产力。劳动过程就是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过程,劳动教育应有助于劳动者对自身做出正确的认识,在劳动中找到自我实现方式,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的本质为根本的发展,具体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2],具体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首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3]人的劳动能力发展虽然包含多方面,但主要指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因而劳动教育首先就要进行体育和智育,通过劳动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通过劳动技能的传授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由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转变为养成主动习得知识与技能。其次,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劳动总是在社会之中进行的,劳动能力的形成、发展和表现都离不开链结的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良好与否首先取决于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是否遵守伦理道德,因此要严格遵守社会中的伦理道德并将其转化为个人品德修养,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最后,人的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总是与人的个性发展分不开的,人的个性就是人的个体性,就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和他人相比的不同特性,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独特性。在劳动过程中,这种独特性表现为人作为劳动的主体可以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工具和改造对象,因而要将美育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使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美的双手。总之,劳动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互相交织,有机联系,形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培养体系。
劳动教育是全面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相辅相成,“德智体美”因劳动教育有了更具体的实现方式。在我国,将“劳”加入人全面发展体系之中是一个历史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9 月10 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4],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引导学生重视劳动的价值。由此,以马克思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为根源的“劳动教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发挥“劳”对“德智体美”的作用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坚持以劳树德。在劳动教育中加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等相关内容,对学生观念的形成进行引导和规范,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解决学生“怎么看待世界”的问题。其次,坚持以劳增智。将知识和劳动结合起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推动实践的发展,同时也促使实践推动理论积累与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改造世界”的能力。再次,坚持以劳强体。劳动教育和体育教育密不可分,身体素质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因而要将劳动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并设定考核标准,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为学生“看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体能支撑。最后,坚持以劳育美。美育与其他四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因而在劳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注重学生在“看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精神塑造。总之,将德智体美教育融入劳动教育之中,既是对劳动教育本身的有效加强,也是对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
“五育并举”全面融通了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字的加入,其目的是以劳促全[15]。劳动教育融入德育和美育,将社会道德规范和美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和审美标准,劳动教育与智育、体育相结合,推动学生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和劳动技能水平逐渐提高,具备较强的劳动能力可以进行多样化的劳动选择,从而充分发挥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最满意的劳动活动。“学生所从事的劳动越符合他们的心意时,创造性的天地越广阔,那么这种发展就会越充分”[16],但劳动教育的价值不止于此,更高的价值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自觉地体验到劳动所带来的尊严、幸福感和价值感。换言之,劳动教育既要使受教育者掌握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技能,又要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为何而生的乐与趣。
劳动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思索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不断增强对自身主体性的认知,促使学生养成快乐劳动的态度和自觉劳动的习惯。一方面,要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实现劳动教育的“因材施劳”。教师要在讲授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拓展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知识储备,同时鼓励并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为以后的快乐劳动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开展与劳动相关的兴趣小组、俱乐部活动等,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劳动能给人带来快乐。值得注意的是,课下实践活动要保持连续性和经常性,并将其制度化为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条件,目的是使学生体验到在快乐劳动中还可以获得奖励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总之,在劳动教育中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感受、生活体验、实践经历的教育价值,充分引导学生通过不断的尝试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认识到自我的发展方向并进行调整,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进行劳动,这样的劳动就不是违背意志的“苦差事”,而是自我满足、自我肯定、洋溢着满足感的活动。只有培育学生对劳动的内在热情和积极性,才能建构具有内在生命力的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之树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