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创造性到创造性劳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

2021-01-31 15:48赵明霏
山东工会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重复性创造性劳动

赵明霏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8)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劳动者的创新创造能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要素,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标志。从宏观层面看,一个国家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系统构成要素之间协同共建的结果。由教育体系、物质支撑体系和创新文化等要素构成的国家创新系统,其完善程度和要素协同的质量决定了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2]。从微观层面看,创新活动和创新产品都是由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完成的。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能力是决定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

劳动作为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存在方式,既是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也是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创造知识并将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重要任务。创造性劳动意识、创造性劳动思维都需要经过长期的教育和培养才能形成,基础教育阶段是必不可少的过程。高等教育则要充分发挥其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肩负起培养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重任。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让学生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性劳动,这也是高校劳动教育不同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独特之处。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出发,从劳动的一般性出发探讨创造性劳动的特殊性,分析创造性劳动的特点与类型,并提出通过劳动教育培育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实践路径。通过跨学科的探索与分析,以期丰富劳动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容。

二、理论意蕴:从劳动的创造性到创造性的劳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进行如下界定:“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3]劳动作为人类能动的实践活动,不仅通过生活资料的生产从物质上保证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而且在劳动的实践过程中推动了人类智力的发展,增强了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能力。正如马克思所言:“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4]劳动过程中蕴含的智慧性和创造性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一)劳动的创造性

劳动起因于人类生存发展对物质产品的需要,是人类通过付出体力和脑力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人类在劳动过程中能动地改变他所生活的自然条件与环境,使之按照人的意志发生变化,以适应人类生存、发展对物质产品的需要。因此,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的区别就在于劳动是人类为改变外部环境,适应自身物质生活需要而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尽管动物可以做出一些类似人的活动,但是这些行为并不是它们的意志所为,而是在周围环境的刺激和逼迫下本能的生存竞争。人类劳动起源于制造工具,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意识始终起着支配作用,各类生产工具从无到有的制造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类劳动的创造性。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与自然界接触,产生了对自然的认识,这种认识经过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再应用于实践。这个过程的反复,使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和运用能力逐步提高,劳动的创造性也不断提升,自身蕴含的自然力能够以多样的方式改变外部环境,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产品种类的丰富,从而不断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此外,人类通过劳动还增加了彼此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建立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推动人类社会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5]

(二)创造性的劳动

虽然人类劳动具有创造性的一般特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劳动都可以称为创造性劳动。劳动产品是人类劳动的物化,是人类通过劳动对自然物质进行改造或创造的结果。根据劳动产品是否是先前已经存在的,可以将劳动划分为重复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如果说重复性劳动或模仿性劳动的本质特征在于复制和生产人类已有或部分已有使用价值,那么创造性劳动的独特性在于认识和掌握未知或部分未知事物,发现、发明和创造人类未有或部分未有新质使用价值[6]。因此,重复性劳动的成果主要是人类已有或部分已有使用价值,表现为劳动成果的量的积累。而创造性劳动更多强调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通过人类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最终创造或改进某种产品、技术、方法、思想、理论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劳动成果的质的突破。创造性劳动的成果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的创造,例如有形的物质产品,如指南针、电话机、内燃机、青霉素、计算机等物品的发明创造;也包括精神财富的创造,例如文学家的文学作品,音乐家的音乐作品,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马克思提出的剩余价值论等。

(三)创造性劳动的分类

人类进行劳动首先是源于自身物质生活的需要。人们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以生产物质生活所需的各种产品。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深化使生产过程中的剩余产品不断增加,使一部分社会成员脱离生产劳动,去从事物质生产以外的各种活动,例如认识自然规律及运用自然规律的科技活动、传播知识和启迪智慧的教育活动、获得以及维护人类健康的医疗活动等。因此,根据人类劳动形式的历史逻辑演变,可以将创造性劳动划分为创造性生产劳动和创造性非生产劳动两种类型。

生产劳动是其他各种劳动的基础。正是由于生产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为其他形式的劳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创造性生产劳动既包括创造和形成新的产品,还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工艺的改进和突破,例如生产工艺流程、加工技术、操作方法、生产技术装备等方面的生产技术的开发和改进。首位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女性技术工人黄金娟,通过创造性劳动完成的《电能表智能化计量检定技术与应用》项目成果获得了2017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一成果广泛应用于电力能源基础领域,攻克了传统电能表人工检定效率低下、质量控制困难等难关,首创了电能表计量检定智能化作业工法。她发明的同步接拆、新型封印、智能移载3 项技术,创建了电能表检定节拍测算工具与质量溯源方法,实现了电能表计量检定由人工作业向智能化作业的变革,使工作效率提升了58 倍。39 岁的我国最年轻大国工匠洪家光带领团队研发的“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削用滚轮精密制造技术”,通过发明多因素耦合振动消减方法、超厚阴模高精度车削方法等,使叶片滚轮精密磨削精度提高至0.005mm,合格率由78%提高至92.1%,为国家新型战机、大飞机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这些工作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通过他们的创造性劳动,为推动技术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造性非生产劳动包括文化、艺术、科学、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不同形式的劳动。例如,创造性科研劳动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规律的认识过程。科学研究的英文单词是research,从其构成上可以发现,就是反复(re-)探索(search),以求得对事物的真知,通过创造性劳动不断探索新规律、发现新事物的活动。例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将自己毕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杂交水稻身上,通过创造性劳动发明的杂交水稻让世界水稻产量总体提高了20%,使中国的水稻产量提高了50%,为粮食大面积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屠呦呦通过创造性劳动创制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被誉为“拯救2 亿人口”的发现。创造性艺术劳动则展现了人类在身体、智慧以及精神方面的发展追求。创造性艺术劳动不像物质生产活动那样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手段而存在,而是作为人类本质体现的目的而存在。艺术家和文学家通过创造性劳动创作的艺术和文学作品等,都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物化形式。

三、内涵特征:如何正确认识创造性劳动

劳动作为人类能动的实践活动,不仅通过生活资料的生产从物质上保证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在劳动的实践过程中推动了人类智力的发展,增强了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能力。创造性劳动通过人类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创造出无数种类的前所未有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劳动形态,创造性劳动既具有人类劳动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具有其独特性。

(一)创造性劳动的特点

一是能动性。劳动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活动。无论是创造性劳动还是重复性劳动,都是人类独具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人的意识始终在劳动过程中起着支配作用,正是人的思维和意识使劳动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因此,做什么、怎么做是在劳动之前和在劳动过程中由人的思维和主观意识决定的。创造性劳动来自人类思维的创造性,重复性劳动或模仿性劳动来自人类思维的重复性和模仿性。创造性思维决定了创造性劳动,培养和锻炼创造性思维对于能否进行创造性劳动至关重要。

二是实践性。创造性劳动是在劳动实践中完成的,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使创造性劳动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对象性相结合转化为有用的劳动产品。如果空有创造性的思维或者创造性的灵感,并没有付诸实践使其通过创造性劳动转化为劳动成果的过程,就不能将其称之为创造性劳动。光有想法没有行动永远都是空中楼阁,离开了创造性劳动的实践过程,再好的想法与灵感也无法转化为有用的劳动产品。只有通过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行,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才能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提高创造性劳动的能力与素养。

三是独创性。创造性劳动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不断推陈出新、破旧立新的过程。创造性劳动源起于创造性劳动意识,即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的一种求新求变和求真求实的意识。通过有意识地抛开以往思考类似问题所形成的思维定式,排除以往的思维模式对寻求新的设想的束缚,对传统的观点和固化的模式提出挑战和质疑,进而形成一种打破常规思维定式的创造性劳动思维,并通过独特、新颖的思维过程发现和创造新事物。创造性劳动作为生产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的使用价值的过程,独创性是其区别于重复性劳动的根本特征。

四是累积性。通过创造性劳动生产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重复、循环累积的过程。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无一不是在实验室进行过无数次重复性实验的结果。只有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才能发现更好的方法和路径,最后创造出新的产品、技术、方法或者理论。可见,创造性劳动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也是一个在重复性劳动和模仿性劳动过程中不断积累创造性因素的基础上实现创造的发展过程。

(二)创造性劳动与重复性劳动的关系

从劳动的一般意义上来看,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都是人类体力和脑力支出的过程,人类劳动的任何具体形态都要靠体力和脑力的支出来实现。在抽象劳动的形态上,无论是生产人类已有或部分已有使用价值的重复性劳动,还是生产人类未有或部分未有新质使用价值的创造性劳动,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劳动具体形态已经被抽去,留下的是人类劳动共同的、无差别的性质[7]。从劳动可以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二重性来看,正是在生产劳动中,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形成了商品价值。在劳动的抽象形式上,创造性劳动与重复性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如果说创造性劳动更多地表现为劳动产品的质的突破,重复性劳动表现为劳动产品的量的积累,那么重复性劳动是创造性劳动的基础,没有重复性劳动的量的积累就没有创造性劳动的质的突破。马克思对此指出,“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化为没有进一步的质的人类劳动。在前一种情况下,是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在后一种情况下,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8]由此可见,不管生产的是已有使用价值还是新质使用价值,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作为抽象劳动,都能够创造新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重复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都是创造财富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不能认为从事复杂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创造性劳动就比从事一些重复性简单体力劳动更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这些普通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对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国家富强所作的贡献、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同样值得全社会尊敬。

四、推进路径:在高校劳动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

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高素质劳动力的代表,其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能否更好地匹配产业发展方向和未来工作岗位需要,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加速应用,劳动方式变革难以避免。人工智能凭借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处理能够高效完成重复性劳动,通过海量大数据不断训练和自我学习,提出全新解决方案,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进而对生产、管理、研发、营销等诸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变化的能力、交流协作能力特别是创造性劳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更要学会知识拓展和思维发散,用创新性思维来面对问题,用创造性劳动能力来应对变革。创造性劳动能力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对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大脑思维能力和劳动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与简单的重复性劳动不同,创造性劳动在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或新理论的过程中要以掌握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只有通过对已有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加工,才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使用价值。因此,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建立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端正的劳动态度、优良的劳动品德、良好的劳动习惯与从事创造性劳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术、智力等因素有机结合,真正有效提高大学生完成相关专业工作的创造性劳动能力,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树立创造性劳动正确的价值导向

思想决定行动,树立什么样的劳动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劳动的态度和行为。高等教育不仅包括知识能力的学习与提高,同时也是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品质等方面塑造和形成的过程。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首先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结合唯物史观教育和劳动科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的真理性意义,真正明白“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的道理,真切体验在劳动创造中“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幸福感。例如,我国的“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在从事核武器研究的28 年间,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以及武器化,到新一代武器科研攻关,都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探索性研究工作都是他亲自把关。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呕心沥血、隐姓埋名,甘当无名英雄,将自己的智慧、幸福以及生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中国的国防事业。他与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为世人留下了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锻造了“以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协同攻关、求实创新、永攀高峰”为主要内容的“两弹精神”。正是在这样的劳动价值观指引下,无数的科研工作者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志向与民族复兴紧紧联系起来,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伟大奋斗中,真正实现了创造性劳动的价值。

其次,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还应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认识到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者在创造价值的社会生产过程中依然发挥主导作用。尽管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机器代替人类完成很多工作,科技进步使生产力各要素发生很多新变化,但是并没有改变劳动创造价值的本质,创造价值的社会生产过程仍然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结合并发生作用的过程。其中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观因素,在社会生产中起着主动作用,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归根结底是因为人工智能体现了人类智慧对自然客观规律的把握和利用能力的提高。机器人所掌握的各项劳动技能,是由人对其所设计并输入的程序而显示出来的,是人类智慧和能力不断进步的作用和体现,人工智能的发展始终没有脱离“人”这一最关键因素。因此,要教育大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实践锻炼中主动培养创造性劳动意识,提升创造性劳动思维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掌握创造性劳动的方法与技巧,不断培育大学生“热爱创造”的真挚情感。

(二)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掌握创造性劳动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知识是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基础,创造性劳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技术、技巧之上。大学生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既要通过各方面知识的学习构建合理完整的知识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还要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以及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技术、技巧的能力。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是构成大学生知识结构基本框架不可或缺的三类知识。完成创造性劳动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其他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基础性知识不仅包括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内容,还包括诸如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常识类的事实现象类知识、作为思维方法的哲学知识、规范人们行为方式的伦理道德和政策法规知识等。大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其他基础性知识的掌握,最终的结果就是知识面狭窄、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活动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缺少一些必要基础理论知识修养,这必然会影响其创造性劳动能力的提升。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必须要全面掌握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构建合理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完成创造性劳动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高校专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重要渠道。实验教学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辅助,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理性知识的理解,实现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融会贯通;实习实训是通过认识性实践教学理解专业知识、熟悉专业设备和掌握操作技能的专业教学环节,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所从事工作的内容和对工作人员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技术应用能力。高校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不断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步伐,准确把握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在实践中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

(三)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在创新创业中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

随着国家层面对高等教育的创新战略要求,大学生已经走上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大舞台,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创新创业平台,在创新创业中培养创造性劳动意识,掌握创造性劳动思维方式,将创造性劳动知识运用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尝试不同的创造性劳动方法,最终培育和提升自身的创造性劳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创业才是创造性劳动,或是只有成功地创业才是创造性劳动。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注重对想象力、问题意识、批判精神的培育,创新精神可以体现在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创造中,而不仅仅是创办公司。创业教育则是培养大学生对社会经济,尤其是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新商业模式的认知能力,能够敏锐地捕捉商业机遇,从而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的生产发展实践当中去,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尽管我们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但是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为了让每个大学生都成为“老板”,而是培养创造性劳动意识和思维,掌握创造性劳动方法,在创新创业中真正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猜你喜欢
重复性创造性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化学分析方法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的确定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热爱劳动
论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