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培育视角下后搬迁时代长效减贫机制研究
——以昭通市靖安易地扶贫安置区为例

2021-01-31 10:12李娅蕾
昭通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易地贫困地区发展

李娅蕾

(昭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一、问题的提出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国家为了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政策,其要旨是针对那些自然条件恶劣,极度贫困地区人口,通过整体易地搬迁,实现“挪穷窝”“换穷业”,从而彻底解决搬迁人口的温饱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做了多次重要指示,坚定不移推动易地搬迁及后续扶持政策落地落实,将搬迁群众们最关心、最急迫的事情解决好。这也意味着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经进入了“稳得住”“能发展”的后搬迁时代,搬迁只是手段,脱贫发展才是最终目标。2015年,易地搬迁作为中央扶贫工作的“五个一批”重点工程之一开始启动,到2020年初,我国贫困地区已经实现了930万人口易地搬迁,基本实现了“十三五”制定的搬迁目标,“十四五”期间的工作重心是实现易地搬迁后做的“稳得住”和“能发展”,全面深入实施脱贫成果的巩固提升。

易地扶贫搬迁的艰巨性体现在其过程很长,情况复杂,易地扶贫搬迁要做的工作是系统性的,从前期搬迁的选址和规划,到村民的动员,政策宣传,迁入地的建设,以及实施搬迁的全过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同时搬迁之后的环境适应,如何建立新型社区和城镇,如何促进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建设,如何实现居民安居乐业和城镇现代化治理等都是系统问题。易地扶贫搬迁中,搬出来仅仅是第一步,只是解脱了恶劣自然环境对贫困人口的空间束缚。最关键的是在迁入地如何实现贫困人口的致富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的政策和措施开展探讨,实现搬迁农民的长期致富和安家乐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巩固脱贫攻艰战胜利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9年4月,习总书记在考察重庆时主持“两不愁、三保障”关键问题座谈会时强调,必须重视产业扶贫在稳定长效扶贫中的关键作用。党中央和国务院也通过出台法规政策等方式强化产业扶贫工在脱贫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如在《“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中央提出将产业扶贫作为“五个一批”扶贫工程中的首要位置,认为产业扶贫是帮助农民持续增收,稳固扶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之举。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最近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十三五”期间,扶贫龙头企业经营规模迅速扩大。2016年以来,从事三类行业的扶贫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分别增长40.1%、27.6%和36.2%,拉动扶贫龙头企业总体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3.3%,户均营收规模从2015年的1 044万元扩大至2020年的4 383万元。此外,2020年全年销售过亿元的扶贫龙头企业数量是2015年的3.3倍。在2020全年共完成脱贫任务的475万人口中,有超过352万户曾经参与过产业扶贫项目,约占总脱贫数的四分之三。根据农村部统计,截止2020年,全国范围内有超过90%的贫困人口参加了地方特色鲜明,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扶贫工程,这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贫困人口通过产业扶贫政策实现了脱贫致富。以上的脱贫攻坚优秀战果也证实了产业扶贫在脱贫工作中的决定作用。

昭通市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自2019年3月11日启动建房以来,用一年的时间建成跨县安置建档立卡搬迁群众最大的安置区。迁出6县(区)锁定搬迁群众9 115户40 00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 959户31 090人,同步搬迁户2 156户8 912人)。规划用地2 177亩,建成安置房149栋9 256套(卡户安置住房6 976套、同步搬迁户安置住房2 280套)。配套建设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中、中学、小学、幼儿园、水厂、污水厂、电、路、通讯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靖安新区于2019年6月28日首栋房屋封顶,2019年11月12日房屋全部封顶,2019年11月21日完成分房,12月18日启动搬家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6 840户30 496人搬家住进新房子,开启了崭新的生活,基本实现“搬得出”阶段目标,进入后搬迁时代,昭通市靖安新区如何从产业培育角度入手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后的长效减贫机制,迫切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通过产业培育实现长效减贫的作用探析

(一)减贫的长效性与可持续性

近些年,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已经赶超城镇居民,呈现了增长速度快,势头猛的良好局面,但是,我们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农村居民的收入高增长率主要依靠外来务工收入和政府的转移收入。真正依靠本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而脱贫的比例很少。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 189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131元,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通过分析发现70%都是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和政府转移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约占总收入的46%,政府转移收入为24%。由此看见,真正的农业产业收入占比不高。虽然农民增收了,也提升了生活质量,但是这种增收模式并不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因为外出务工的收入和政府可转移收入都属于外来收入,他们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当地的农业产业增收相比,其稳定性和持久性都不够,属于治标不治本的增收方式。而且,产业经营收入增长其实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一个事实是,在扶贫脱困的政策制定时,国家一直都非常重视产业扶贫的重要作用,也一直在积极推动各方力量,调动各种资源帮助贫困地区进行产业开发。但是在实际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很多贫困地区的产业开发都停留在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较低,质量意识差,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贫困地区的产品竞争力不强,无法在当前的商品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生产过剩,反而使得很多农民的前期投入无法转化为收益,影响了产业增收的效果。甚至有很多贫苦地区的政府为了完成产业扶贫的任务,对一些资源匮乏,不适合做产业开发地区强硬摊派产业开发的指标,导致不仅仅农民增收的目标无法完成,还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些现实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彻底消灭绝对贫困,同时治理相对贫困,必须重视产业扶贫的科学性、持续性和可行性。

(二)产业培育机制的构建

产业扶贫想要真正的发挥扶贫增收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做到产业兴旺,这也是后搬迁时代长久脱贫的重要举措。要想实现长效减贫需要重视产业培育和后续的产业发展,借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机遇,努力做到培育产业、发展产业,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的目标,这是构建长效减贫机制的根本途径。

第一,产业兴旺要做到主体多元。要实现主体多元,就要大力的引进一些优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与到扶贫地区产业开发中去,利用农产品开发企业的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结合扶贫当地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深化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同时带动当地居民就业,这样可以带动贫困人口的持续性脱贫,同时实现当地的产业多元化发展。

第二,成立农业合作社,以政府出面引导更多的家庭和人员加入到农业合作社中,发展家庭农场。有了外来的农产品企业的支持和农业合作社的帮助,可以形成内外联动的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局面。农产品企业带动,农业合作社帮扶,农民主体参与,能够真正实现各种力量的集聚,各种优势的互补和集体利益最大化,帮助实现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第三,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因为没有标准的扶贫创收模板,不同贫困地区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和特殊资源,只要因地制宜,立足本地化和品牌化,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乡镇产业和农产品品牌,利用好当地的资源优势,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真正的做到科学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将农民的脱贫增收工作做成常态化的工作。

第四,形成产社融合的新发展格局。产业化的发展固然是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强心剂和助推器,然而如果仅仅是发展产业而不和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生活相适应,产业发展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社产融合,实事求是,契合实际的发展产业。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农业指导意见中就提出了田园综合体概念,也就是乡村振兴必须做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统一,合理的优化产业布局,做到一二三产业合理分配和相辅相成。历史经验证明,发展田园综合体是真正的实现长久脱贫和农村振兴的必要条件。

三、通过产业培育实现长效减贫的实践探索

(一)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案例

维西县位于云南迪庆州,属于国务院扶贫办定义的深度贫困县,维西县的地理环境非常有特色,其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而且有着丰富的立体气候特色,其特产是中药材,其药材品种丰富,质量上乘,并且云药种植史源远流长。尽管自然条件优越且拥有丰富的云药种植历史,但是由于缺少长久的产业规划以及一直处于农民自发种植的低级阶段,该地的云药市场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云药产业链未能转化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在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之后,国家和地方政府持续的对维西县开展产业扶贫和政策投入。在脱贫攻坚的政策引导下,该地进行了中药材的产业升级。

第一,按照政府的科学指引,制定出了“一条主线,三个紧扣,五个紧跟”的药材产业发展策略。一条主线指的是以原生的中草药材的产业发展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延伸中药材产业链,做大做强该产业,保证该产业能够有效的带动当地的脱贫致富。三个紧扣所紧扣的内容,一是扶志,积极地调动当地贫困农民的积极性,做大做强中药产业;二是扶智,借着扶持中药产业链的东风,提升当地贫困村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养;三是扶制,从制度方面入手,积极去寻求更适合当地发展,更能带动农民积极性的好的合作方式和制度。五个紧跟的含义是指资源紧跟贫苦户、贫困户紧跟带头人、带头人紧跟合作社、合作社紧跟特色企业、特色企业紧跟市场行情。

第二,在制定好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后,当地政府就确立了以助力中药材的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建立起合作紧密的合作社,使得企业,村集体和参合的农民等联合起来,共同为了做大当地中药产业而努力。中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持,当地政府也调动了高校的科研团队,助力当地产业发展。维西县的中药材龙头企业是伟宏农特公司,该公司的发展历程,完美的呈现了一个农村合作社发展成为产销破5 000万的中药研发生产公司的全部历程。该公司尽管起步规模小,竞争力差,但是当地政府认为公司的负责人踏实肯干,有责任心,便调动一切资源为其解决了水电路等配套问题。而且在政府的指导下,该公司发展出了“公司+合作社(村集体)+产地+农户”的新合作模式,通过建立标准化的中药种植基地,订单保收,上门采购以及多产奖励等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当地村民的积极性和提升了药材的产品质量。

此外,公司不断地拓展药材的深加工能力,使得产品的竞争力明显提升,且有了较高的利润率。当地的中药材产业现在已经成为了持续性盈利,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核心产业,当地农民也实现了连年增收的目标。

(二)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食用竹产业友展案例

镇雄县是云南省昭通市的深度贫困县,“十三五”期间,全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达14 752户65 464人,此群体正是借助当地丰富的竹产品,政府开始主导竹制品产业链发展。但该地的竹制品产业长期处于粗放经营,效益低下的环境。在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当地政府以“大资源、大品牌、大市场”的可持续绿色竹产业链为目标,联合相关的竹产品龙头企业,制定出了“以笋用竹为基础,大力开发竹用品、竹文化产品”的发展模式。在竹产业链发展中,以“黑颈鹤”品牌等为基础,拓展了从竹种植,到加工,到产品创新和市场宣发的全产业链流程。通过退耕还林的资金和产业扶贫的专项资金支持,当地政府紧抓市场需求,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和品牌,做大做强了当地的竹产品产业链。比如当地的原生态“云笋”品牌,不仅获得了国家有机产品的认证,还将产品打入诸如海底捞等企业的产业链,甚至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通过统计,该竹产品提供了超过600个就业岗位,给每位工人提供了不少于2 000元的月收入。仅统计杉树乡,通过收购竹笋农产品就惠及了2 896名贫困户,为他们人均收入增加了近万元。

分析以上两个案例的共同点发现:他们都是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产业扶贫成功案例。其产业发展既有政府主导也顺应了市场需求,而且企业参与合作的模式也有差异。

四、对后搬迁时代的昭通市靖安新区产业长效扶贫的建议

习总书记在2020年3月6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提出要重视扶贫产业的长期持续性发展,要重视质量和效益。因此,必须充分重视产业扶贫的质量,使得贫困地区产业也能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创立优质品牌,形成持续性的产业活力。

张萃(2011)研究了产业结构的不同对脱贫增收工作的影响差异。他的研究表明,尽管三大产业的增长都能有效的促进农民增收,减少贫困,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远远高于第二产业。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不同产业间的劳动密集度和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都影响对减贫致富的带动作用。昭通市靖安新区在后搬迁时代通过产业培育实现长效减贫目的,应当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入手,一方面以当地农业产业资源禀赋为基础,发展农、林、牧、渔产业;另一方面发展劳动力密集产业,提升劳动者技能,增加贫困人口的工资性收入。

(一)在第一产业培育方面

第一,发展竹笋深加工和竹制品加工产业。与靖安新区接壤的大关县及靖安镇竹子种植面积已达20余万亩,而且种植面积逐年在扩大,每年鲜笋产量达8 000余吨。拓展竹笋系列产品深加工产业。

第二,利用当地特色的地理条件,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的新模式,带动农民致富。引进江夏吉之汇、恒大农业建设蔬菜大棚3 408个,建设海升胡萝卜2 000亩、粤旺食用菌200亩,不断衍生农特产品产业链,把产品深加工、细加工作为下步农业战略规划,通过此类由龙头企业带动,将分散的土地集中利用,把分散的贫困户组织起来抱团发展,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有效解决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进一步拓宽了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渠道。

第三,昭通地区的马铃薯种植具有非常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公认的“马铃薯高原种薯之都”。马铃薯与昭通已经构连起了割不断、离不开的紧密联系,而且马铃薯早已成为昭通人民生产生活的一个部分,融入了昭通人的血脉和文化之中。如今的昭通,马铃薯不仅是百万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支撑,更是加速发展的希望所在。靖安新区产业发展应该既统筹长远发展、又兼顾现实需要,狠抓工农贸多元化发展,除了部分已建成的3万余亩马铃薯良种扩繁和种植基地外,还应该继续加强产业化建设,不断提高马铃薯产业附加值,形成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加快推进昭通马铃薯产业走出去,是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

第四,发展现代化生猪和肉牛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扶贫产品向品牌化、绿色化转变,提升扶贫产业竞争力。加快贫困地区产业提升,提高扶贫产业的附加值、市场竞争力,根据市场动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换,是确保产业扶贫获得持久经济效益的关键。要大力探索和推广“种养结合”和“长短结合”的农业新模式,整合农业细分产业的互补优势,将种植业、养殖业等相关联的产业有机衔接,通过传统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提升增值空间。

(二)在第三产业发展方面

第一,成立以产业示范站为基础的科技扶贫制度。依靠产业示范站,贫困地区农民能接受专业化的农业技能培训,能更好的接触和学习农业科技技术和接收农业信息服务,这种科技扶贫制度既能帮助他们致富,还能提升他们知识技能。其次,要重视科技先行,以教育为重,努力发挥高校资源在科技减贫的重要作用,通过投入更多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让知识为贫困地区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第二,开展招商引入和本地培育相结合的第三产业发展模式,吸引当地人口就业。要坚持内生培育与外部引进同步推进,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带贫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型经营主体。在内生培育方面,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专业合作社、特色产业联盟等方式培育新型集体经济经营主体,大力发展连片种植、规模化种植,积极吸引贫困人口就业,帮助他们劳动致富。在外部引进方面,要把握中国相对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加强区域间产业协作,发挥比较优势,引进带贫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企业。深圳龙岗·百色靖西跨境合作产业园主要承担粤商跨境产业转移、跨境产业合作等口岸综合服务,引进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6家,提供超过1万个就业岗位,为边民当地就业创造平台。

第三,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完善职业培训服务体系,改进办学模式、培养方式,培养符合贫困地区产业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与产业工人。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加快实现区域产业升级和劳动力结构调整相互促进,关键在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与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对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要开展专业化技能培训,因材施教。加强培训前的市场调研,根据贫困地区劳动力特征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优化技能培训项目,确保贫困劳动力能够学有所用。建立有弹性、多层次、可选择的培训机制,尽可能方便贫困劳动力参与技术技能培训。

五、结论

综上所述,2020后中国减贫形势的新变化,对国家减贫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提升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立足转型中国相对贫困问题的“自性”,探索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建设,开启了中国减贫事业的一个崭新阶段。

针对昭通市靖安新区减贫事业,需要不断结合自身实际现状,吸收先进的产业管理经验,同时借助“十四五”规划的政策支持及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吸引更多的力量参与到扶贫开发事业中,才能针对性的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长远目标。

猜你喜欢
易地贫困地区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