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文化育人路径的调整与优化

2021-01-31 09:46魏顺光
惠州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育人学校

魏顺光

(惠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三全育人”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提出的教育新理念。文化育人不仅是“三全育人”体系中的应有之义,同时还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社会上的功利主义思潮和浮躁的社会心态影响着校园亚文化环境,高校文化育人体系中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通过对高校文化育人路径中存在的偏差和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一方面为高校文化育人的路径提供调整与优化的方案,同时也为“三全育人”体系的完善和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三全育人”视域中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价值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要求。2018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三全育人”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的育人要求,而且顺应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契合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规律。“三全育人”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对教育本质和育人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是教育主管部门在育人实践中贯彻党的育人要求,落实全新育人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具体体现。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血脉,是国民的精神家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基本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2]。文化育人是通过文化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贯彻党中央的“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接班人。高校是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和文化实践的基地,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高校文化育人在育人体系中具有关键性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了文化育人的重要性:“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2017年12月,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格局的要求,即“十大育人体系”。文化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文化育人是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推进学校各项育人工作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同志指出:“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3]。上述讲话不仅表明党中央对文化育人高度重视,同时强调了文化育人在高校文化育人体系中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高校应当将文化的育人价值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民族进步的动力和基石。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大使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关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完成。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国际形势风云激荡,社会矛盾层出不穷,新思想和新观念也不断冲击着当代大学生,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新发明新创新不断涌现的今天,在校大学生难免会眼花缭乱,迷失自己。在“三全育人”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在繁乱中不迷失方向,在诱惑时能够明辨是非,高校文化育人必须撷英咀华、取长补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学生,通过传授人文知识滋养学生的心灵、砥砺学生的品质。

(二)高校文化育人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引领性

1.文化育人在思想政治上具有引领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注意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4],强调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以及精神文化产品在育人中的功能和作用。“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出台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育人的首要任务。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高校的育人实践中应当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覆盖,通过大学精神的宣传、课堂教学的开展、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学生自我管理等方式方法开展全方位的文化育人活动,同时要利用各方力量打造协同育人平台,让文化育人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彰显文化育人的政治引领性。

2.文化育人在育人主体上具有引领性。高校文化育人的主体不仅包括高校管理机构、高校的领导者、高校管理者、高校媒体平台、高校教师,还包括高校全体学生。在上述育人主体中,人们首先想到的责任主体是指以党委宣传部为核心的高校管理机构以及校报、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学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其实在高校诸多的文化育人主体中,“关键少数”是指高校肩负重任的领导、言传身教的教师和表现优秀的学生。高校文化育人一方面要求“全员育人”,另一方面又要发挥“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和引领作用。由于领导干部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塑造了高校文化育人氛围,因此高校应当培育严谨正派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教风和乐学善思的学风,让“关键少数”在高校文化育人过程中充当“排头兵”和“领头羊”。

3.文化育人在育人内容上具有引领性。从文化育人的具体内容来看,高校文化育人要坚守大学文化的文明底线,倡导和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的先进文化,要抵制和批判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高校应当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思想教育,积极创新文化载体。高校文化应当是一种优质的文化载体,其文化功能贯穿于引导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德育过程。高校通过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引导学生对国家、社会以及学校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教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品行高尚的时代新人。

(三)高校文化育人在运行机制上具有高效性

高校要实现“三全育人”的教育目标,育人主体之间必须配合,运行机制上必须协同,育人内容上必须融合。高校文化育人运行体制的协同性是指高校应当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主旨和主线,统筹推进校内各部门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不同的育人主体之间协同配合,形成文化育人联动机制。文化育人机制首先体现在学校内部育人的协同,例如学校内部可以利用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等不同学科的优势,统筹推进科学技术研究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动,共同营造文化育人氛围,创建人文、科技和教育协同育人的新局面。高校文化育人还应当强化育人主体之间的协同,即高校管理者、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之间的协同。大学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中开展文化育人。高校管理者主要是通过制度文化建设来实现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同时通过弘扬大学精神来涵养学生。高校还应当调动校外的优质文化资源,实现校内与校外的协同,共同推进高校文化育人。协同联动的运行机制不仅克服了育人主体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同时在文化育人的内容上促进了人文社科同自然科学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了育人工作效率。

二、高校文化育人路径的偏差与问题

进入新时代,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各高校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成效,但是文化育人的现实困境同样不可小觑。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但是在新形势、新思潮、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部分高校在顶层设计、育人理念、主体责任和育人机制等方面却仍然滞后于时代发展,不能与时俱进,在文化育人路径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和问题。

(一)在顶层设计上“重管理轻育人”

高校的中心工作应当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展开。文化育人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构建“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5]。构建“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离不开顶层设计。囿于片面追求形式化管理,一些高校规章制度的重点倾向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而不是培养学生养成健康行为的方式。在教育实践中,部分高校在文化育人实践中仍然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文化活动的数量上,重数据重形式不重实效,考核时也没有围绕学生的文化素养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重点。

高校在构建科学的文化育人体系时,不仅要通过顶层设计来“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高校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利用文化“教育”学生,学校的中心工作重在“育人”而不是“管理”。高校应当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其内化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涵养为个体精神气质;高校应当秉持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科学构建文化育人体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人文和科学的交融,让“管理”和“育人”同频共振、相得益彰,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在育人理念上“重功利轻价值”

社会上功利主义思潮和世俗化的大众文化严重影响了校园亚文化环境,高校领导者、高校的管理部门、高校教师和高校学生均难以置身其外。浮躁的社会心态往往会致使文化育人主体在教育理念上发生偏离,在文化育人实践中育人主体很容易急功近利,在育人路径上出现偏差。

首先,从高校领导层面来看,随着我国高校竞争的加剧,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等领导层往往将工作重点定位于硕士点博士点建设、各项大学排名和排行榜、办学经费来源、“双一流”的创建、校园基建等等高校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诚然,上述关注点的确是制约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也是高校领导层的职责所在,从一定意义上讲,如果解决得好,是可以看得见的领导“政绩”。但是,解决上述问题并不是高校存在的目的和价值,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目的还是“育人”。高校领导层还应当投入时间和精力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和传播,对高校文化的内涵建设、校园文化的氛围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让学校的方方面面同文化育人协同起来。

其次,从管理部门层面来看,为了片面追求管理业绩,在文化育人方面,高校管理部门往往根据各自的理解和工作节奏自发推进,在文化建设水平和文化育人作用的发挥上各部门不能协同发力。一方面,管理部门在评估文化育人效果上往往追求数字上的提升,轻视了学生真正文化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在制定文化育人考核指标和建设标准上,也通常从有利于本部门工作绩效的角度进行设计,在文化育人实践中,又往往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部门之间明哲保身,相互推诿的现象在所难免。此外,部分高校没有成立专门的文化育人领导机构,往往由学校党委宣传部门负责学校的文化育人,由于缺少文化育人工作的统一规划,其他管理部门的配合力度也不够,文化育人工作在推进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再次,从高校教师层面来看,高校教师作为大学文化育人的主体应当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职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就是要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但是,受到社会上功利主义和绩效考核指挥棒影响,部分高校教师对文化育人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教师更愿意付出较多的时间用于完成课程教学和科研任务,轻视或忽略文化育人的现象比较突出,课程的思政目标难以实现。部分高校教师偏离了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和严谨治学的精神,在日渐疏远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教育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最后,从高校学生层面来看,在校大学生既是文化育人的对象又是文化育人的参与主体,但是受制于升学和就业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在文化育人方面往往显得比较被动。目前,“重理轻文”的观念在高校学生中盛行,他们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够带来直接利益,反而消耗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权衡利弊得失后,部分学生主动放弃了文化素质的自我养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学生也没有发挥文化育人的主体功能,部分学生兴趣不浓,参与度也不高。此外,网络、自媒体也消解了高校学生的文化育人主体功能,由于网络和自媒体监管的滞后性,一些不健康、错误的观念和思潮也会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

(三)在育人主体上“有参与无合作”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育人主体“全员”参与文化育人工作的参与意识得到了加强,“全员育人”中的主体缺位的现象得到了改善。然而,在文化育人过程中,育人主体之间还做不到齐心协力,经常发生“有心无力”或“有力无处使”的尴尬局面。“三全育人”要求文化育人主体应当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年龄因素和心理特征,分类别、有层次、抓重点、全过程、全方位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但是,由于学校存在条块分割管理,容易导致理念偏差、利益保护、各自为政等育人主体间缺少合作的现象。

其主要表现有:首先,学校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存在条块分割管理现象,各文化育人主体难以形成育人合力。例如,党委宣传部门负责学校宣传舆论,党委组织部门负责党建,学校团委承担青年工作,学校教务处负责全校的教学管理,高校辅导员分属于所在学院和学生处,主要承担学生日常管理的职责,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公共教学任务,上述职能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但是在文化育人实践中由于各主体之间的严格职责界限往往又造成了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的脱节,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偏离。其次,由于高校文化育人的效果难以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学校绩效考核的设计标准更多侧重于考核文化育人主体的个人绩效,因此育人主体出于个人绩效的考量也导致育人主体之间各自为政。最后,受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各育人主体之间缺乏统一的育人理念也导致文化育人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四)在育人机制上“重传统轻创新”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文化育人机制已经趋于保守,严重落后于文化育人的实践要求。其保守性主要表现为:其一,有些文化育人主体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育人活动的数量上,不仅缺乏育人理念和育人思路上的创新,而且缺少前瞻性的工作设想和体系性的机制建构。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部分高校注重有形的物质文化轻视内在的精神文化,重视流行文化而轻视传统文化,重视科学精神轻视人文精神。上述育人机制上的保守性不仅弱化文化育人功能,大学文化建设的效果也不理想。其二,在高校教师层面,由于高校更多关注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对高校教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师德建设的短板导致高校教师仅仅停留在“教书匠”的水平,而不是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引路人。此外,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中,高校应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全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传统文化育人平台,探索先进文化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的育人路径。目前,由于部分高校缺少有效的文化育人机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还更多的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

三、高校文化育人路径的调整与优化

针对目前高校文化育人中存在的偏差和问题,高校文化育人路径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高校首先要从顶层设计上作出优化调整,充分发挥高校育人主体之间的合力,同时联动校内和校外,更新育人观念,创新育人机制,构建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教师学生相互联动的文化育人工作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文化育人新格局。

(一)坚持整体性原则,优化学校顶层设计

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内涵丰富、灵活多变。高校应当统一部署学校文化育人工作,建立由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学校应当在坚持整体性原则的前提下优化顶层设计,在组织保障、机制构建、实施方案和主体责任等方面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确保学校文化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1.做好文化育人工作的整体部署。高校文化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其一,应当坚持育人主体的整体性。高校文化育人要求全员参与,高校领导层、管理部门、高校教师、全体学生均为育人主体,需要人人参与,同时,与高校教育关联的社会主体也应当参与到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中来。其二,应当坚持育人体系的整体性。在实施文化育人过程中,高校文化育人主体不仅要积极参与育人实践,同时还需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参与文化育人工作。高校管理活动、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自我管理等方面均应当整体设计、整体运行,在育人过程中还应当对育人体系进行整体性调整和优化。其三,应当坚持育人内容的整体性。文化育人涉及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大学精神、管理制度、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等等均会成为文化育人的内容,因此高校在开展各项工作中均应当做好文化育人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2.强化文化育人工作的组织保障。鉴于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学校应当成立由党委宣传部门负责牵头的文化育人领导工作机构,为学校的文化育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文化育人领导工作机构的负责人由学校党政一把手担任,成员包括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的党政领导。学校文化育人领导工作机构可以充分整合校内校外各方面力量,形成“领导机构负责统领、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全体成员协同参与”的文化育人体系。文化育人领导工作机构要对学校的文化育人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整体设计,每年要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讨学校文化育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疑难问题,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解决。学校各二级工作部门应当成立由部门党政领导亲自参与的文化育人专门机构,按照学校文化育人的统一部署,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全方位开展文化育人工作,从而形成上下一体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3.构建部门联动配合的运行机制。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联动配合是文化育人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因素。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联动配合运行机制,学校应当制定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理顺工作流程,落实工作责任。在文化育人领导工作机构完备、部门责任明确的前提下,学校还应当出台配套的考核机制,对于在文化育人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对于没有完成考核目标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提出批评意见。只有科学合理的的运行机制才能激励文化育人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各方资源高效完成工作任务。联动配合的运行机制能够调动工作部门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探索新方法,在育人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协同育人工作能力,形成全方位文化育人的工作合力。

4.编制文化育人工作的规划方案。高校应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务院关于文化育人的各项工作部署,将文化育人纳入学校育人工作总体规划,制定专门的文化育人专项规划,配套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行。编制规划方案应当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育人的内容要丰富。除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外,还可以将富有教育意义的区域性文化作为文化育人的内容。其次,文化育人的措施要有可行性。文化育人本身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文化育人的规划方案不能流于形式、止于口号,要将学校文化育人工作的方方面面落到实处。规划方案应当在大学精神、管理制度、师风师德、校园环境、学生行为等方面进行细化规定,力求文化育人规划方案具有可操作性。最后,规划方案的时间跨度要长短适中。文化育人规划方案要同学校的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文化育人的愿景和目标应当同学校的教育发展相互协调。

5.落实文化育人工作的主体责任。学校在顶层设计中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各育人主体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文化育人工作。党委书记和校长是文化育人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还是学校文化育人的引领者和重要推动者,党委书记和校长对于文化育人的重视与否直接关乎文化育人的成效。在文化育人顶层设计中,党委书记和校长要推动学校文化育人规划同学校教育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坚持统一部署、统一谋划、共同推进。学校管理部门应当将文化育人工作融入到学校管理和制度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学校政策、管理制度、工作推进、校园服务和校园建设等方面,都能够与文化育人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彰显文化的育人功能。高校教师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弘扬者,还是高校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是高校文化育人的核心力量。高校教师应当通过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通过教学和科研发挥文化育人主体作用。高校学生也是文化育人的重要主体。高校学生要发挥行为文化育人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的行为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文化育人顶层设计中,高校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文化育人主体进行严格考核,落实文化育人主体责任,推动文化育人工作走上正轨。

(二)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完善文化育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紧跟时代的步伐,出台了一系列文化育人政策文件,文化育人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发展,育人形式也不断丰富。但是,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育人环境也发生了改变。坚持与时俱进原则,更新文化育人理念,在育人平台、育人模式、育人方位等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是当下高校文化育人所面临的必然选择。

1.构建媒体融合发展的网络协同育人平台。在网络和自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学习、消遣和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也相应的成为思想文化前沿阵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都会主动在网络中寻找答案,同时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敏感话题时刻也会反过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困惑。从学生心智成长的角度来看,占领网络阵地,发挥网络和自媒体育人的优势,做好文化育人是当前文化育人战略调整的重点内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对网络文化育人作出了科学部署和规划。各高校应当构建以自媒体为主的网络育人平台,在育人主体、文化内容、媒体融合等方面同学校的育人机制进行融合发展。在育人内容上,高校要将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构建网络文化的主旋律,让自媒体和其他网络媒介共同营造高校文化育人环境,让网络文化发挥铸魂育人的功能,影响学生、熏陶学生,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2.完善满足学生个性化诉求的文化育人模式。为了改变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普适性的文化育人模式,高校应当适当采用个性化的文化育人模式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文化诉求。例如,在文化育人实践中,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工作目标,设置不同的育人内容。高校管理部门应当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育人方案,高校教师也应当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文化育人内容。对于刚入校的大一学生,文化育人的工作目标是让学生尽快调整心态来适应大学生活,重点在于大学生涯规划和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针对大二和大三学生则应当在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渗透文化育人的内容。大四的毕业生面临着考研、就业等多重压力,文化育人的内容也应当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辅导、科学研究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男生和女生也可以设置不同的文化育人模式。只有将个性化的育人环节有机结合,才能增强文化育人工作模式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3.拓展校内外多方联动参与育人的空间维度。“三全育人”要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回应“三全育人”的要求,在文化育人领域,高校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拓展育人空间维度:一是要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动功能,从整体育人的角度加强育人实践。传统的文化育人空间多局限于校园内,但是随着学生的活动空间在不断的流动之中,仅仅依靠校园内的文化育人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全方位的育人要求,要整合学生的活动空间,营造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二是要将思政教育同专业教育联动起来,强化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近年来,国家加强了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高校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兼顾思政教育,在教育实践中课程思政已经发挥了文化育人的功效,但是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的联动和融合仍需进一步加强。三是要拓展线上文化育人空间,融合线上和线下教育资源。高校可以创建文化专题网站、学生互动社区、贴吧等,营造线上文化育人平台,同时要发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务工作者、辅导员、学生骨干等文化育人主体力量,实现线下教育同线上教育的融合发展。通过上述空间的拓展,高校文化育人的格局将由“单一方位”向“多方协同”转变。

(三)坚持核心价值导向,创新文化育人机制

推进高校“三全育人”,就是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各项工作,高校文化育人也理应如此。高校文化育人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秉持文化自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创新文化育人机制,形成党建引领文化育人格局,构建长效文化育人机制,不断优化文化育人路径,提升文化育人成效。

1.坚持核心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6]。推进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就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于文化育人的全过程,要以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核心工作任务,在文化育人体系上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人格养成等教育目标的一体化。高校文化育人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坚定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文化育人过程中,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育人导向,将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合格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同时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有机整合起来,构建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目标体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2.形成党建引领格局。教育除了要明确“培养什么人”,还要明确“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始终要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文化育人工作的各领域、各层级和各方面。首先,在工作机制上,要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将党建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文化育人的工作目标。其次,要把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同学校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构建文化育人工作体系。最后,高校要配齐党建工作队伍,强化文化组织保障,落实文化育人工作责任,形成以党建为抓手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一体化育人格局。

3.创建长效育人机制。文化育人工作具有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育人成效慢等特征,需要经过全过程、全方位的努力和实践才能见到育人效果。因此,高校需要在文化育人机制上进行创新,要从长远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精心谋划和布局,加强学校顶层设计,统筹安排学校各项工作。首先,凝练与弘扬大学精神文化,引领学生。大学精神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传统,彰显着一所大学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需要长期的历史沉淀,不能一蹴而就。其次,长远规划、精心布局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熏陶学生。由于大学物质文化同大学精神文化共同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因此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高校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将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协调起来,让二者相互相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再次,构建规范、稳定、完备的制度体系,影响学生。高校要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围绕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目标、机构设置、管理机制等方面制定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制度体系建设应当同高校发展保持一致,不能朝令夕改,应当具有稳定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最后,持续创建并保持良好的校风,涵养学生。教风、作风、学风既是一所大学校风的具体体现,也是大学行为文化的直接展示,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育人成效的直观反映。良好的大学行为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一代代师生员工在教学、工作和学习实践中严格操守、发奋图强,磨砻淬砺的过程,是长期历史沉淀的结果,因此,高校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不可操之过急而要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育人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学校推介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