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鹰
(惠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从铸魂育人高度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关乎国家千秋基业的系统工程。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大学生的精神获得感难以满足,仍然存在“到课率”“听课率”与“抬头率”差强人意,甚至“讲者滔滔,听者昏昏”等症候,这反映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有着深层矛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为此国家陆续出台了系列纲领性文件,指导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根本的价值遵循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键渠道,是当之无愧的“关键一课”。由于新时代大学生处于一个全新的时空语境,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精神获得感,科学引导其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建立,对促进大学生在追求自由全面发展中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意义非同寻常。为此,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进一步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供给侧的重要一环,改革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以“95后”“0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一代,有思想、有个性,然而,由于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相对匮乏,在数字化技术语境中,极易受“二次元”“低欲望”“佛系”“斜杠”“躺平”等多元亚文化浸染,往往将网络平台的负面、虚假信息视为揭示社会黑暗面的正义之声。此时,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必须彰显其应有的价值。纵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漫长演变史,马克思主义至今仍扮演着无可替代的关键角色。为了引导青年学子度过美好且充实的大学时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无旁贷,必须自觉铸魂育人,旗帜鲜明地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始终将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行动指南与实践路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下称思政课教师)充当的是燃灯者的重要角色,必须为新时代大学生筑牢科学的“三观”。“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尤其在后疫情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与国家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实时无缝对接,成为大学生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渠道,破除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的污名化,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思政课教师应自觉担负起新时代育人使命,坚守高校意识形态“责任田”,敢于亮剑,深刻揭披一些西方政客借“疫情牌”行“意识形态”战的图谋,剔除影响青年学子认知的杂音、噪音。
思政课教师充当的是唤醒者的关键角色,理应给新时代大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2],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伟大实践表明,必须理直气壮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之旅。然而,长期受功利主义的浸染,哲学社会科学容易被视为“无用之学”,地位相对有所下降,严重影响着青年一代的责任感与归宿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讲好中国故事时,应致力于引导大学生去读懂各种大考下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积极开展社会责任、道德伦理、批判思维等人文教育,从根本上杜绝不良亚文化的荼毒。
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关乎意识形态大局,更关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握规律、洞察需求,上好更有“温度”“深度”“高度”的金课,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智识、品性。
一是深刻把握青年学子成长规律。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聚焦国际国内形势,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度阐释。特别要结合“四史”学习教育,使大学生群体清醒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时代责任不再是空洞教条,青年担当不再是苍白措辞。如,从2020年初至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中,正是因为以“90后”“00后”为主力军的“逆行者”的最美逆行,才使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持续高涨,使广大热血青年忧患意识和使命感不断增强。
二是时刻洞察青年学子理论需求。“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培育有“有态度、有温度”的大学生,持续有效激发思政魅力。依照“配方新颖、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终身受用”的高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以贯之于教学全域,打造出有深度、有高度的思政“金课”,真正践行道由“课上”传递“心上”,理从“口头”直达“心头”,逐渐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巩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扣对、扣牢、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其一生成长夯实根基。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4]”,为更好地顺应“新文科”态势的发展导向,特别在疫情防控语境下,强力有序推进思政课教师的供给侧改革,使之真正回归到“教书育人”的本位,这是应然和必然的双重选择。必须从国际国内双重视野,把握新时代话语新体系,不断探寻教学改革新路径,努力使之成为兼具思想性和政治性、兼备理论性和趣味性、兼顾历时性和共时性的高效“金课”。
越是像处于中国转型发展这样的历史紧要关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与意识形态性就越发彰显。在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进一步要求立足中国立场作出自己的诠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思政课教师的特殊职责,决定了必须秉承正确的政治立场;必须成为党的信念的信仰者和践行者,坚持在党言党、在党为党,绝对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后疫情时代,为顺应国际国内的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定不移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真理,持续不懈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类新自由主义及历史虚无主义划清界限。毕竟,“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4]”,因为这事关把握方向与全局,是保持政治定力以及防范政治风险的关键。同时,“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5]”。要真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教师不但要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度的政治觉悟,还必须锻造与教学岗位相适应的政治素质。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从事的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固本”和“正源”的工作,广大思政课教师天然担负着对新时代大学生实施党的指导思想教育的政治责任,使命光荣且责任重大,时刻要以思想卫士的良好姿态,守护国家意识形态的大门。
从意识形态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政课教师必须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神圣性,在思想理论领域对林林总总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坚决进行入木三分的批判。毕竟,“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是直接而基本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性质的规定性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6]”。为此,特别在当下全球疫情防控仍然严峻的形势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牢牢把控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负责任大国的杰出的政治领导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在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
“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7]”。换句话讲,假如依然奉西方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为圭臬,不仅无独创性可言,而且会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失位”之虞。值得提醒的是,近年有个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打着理论研究和传播的幌子,天马行空、任意解读,以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为噱头,在某些方面出现了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背离马克思主义”现象。包括在新冠疫情期间,在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类似历史虚无主义、“政治保守主义”“普世价值”等精心设置的学术陷阱。虽然就学术自由而言,只要有助于丰富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都应该持欢迎态度,但对所谓的“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挟持疫情防控进行“反马克思主义”渗透等,包括对所有“舶来品”的借鉴,都必须坚持巩固而不是削弱、贬低甚至动摇马克思主义。须知,“教育就是政治。它既事关当下的政治,更塑造未来的政治[8]”,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真经”,全部的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并以其作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和方法论。鼓励针对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反思,“但要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的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不能把探索性的学术问题等同于严肃的政治问题,也不能把严肃的政治问题等同于探索性的学术问题[9]”。因为,这最终关乎到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关系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不容小觑。
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现在面临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化,它们往往不是按某一个专业出现的,也不是凭某一个学科就能处理的,“新文科”才应运而生。如何讲好中国“思政故事”,为中国教育深层次问题提供学理解释,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政课教师必须瞩目学术前沿,不能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这就必然“离不开厚重的‘三个积累’:一是文献积累,得道于心;二是思想积累,发明于心;三是生活积累,活化于心”[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的之一是通过理论熏陶与实践历练,让大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按照哲学家杜威的分析,教师不应当顺从学生的意愿去教学生想学的,而是要想方设法将学习内容安排成学生喜欢的东西。同理,倘若思政课教师自身还未能精准理解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自身尚且缺乏理论自觉,何以有效纾解大学生的思想困惑?
从科学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理论深、难度高的“大学问”,但是在今天的中国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由此,广大思政课教师“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7]。事实上,对思政课教师而言,相关教学的研究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研究,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甚至是高度重合的。思政课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潜心于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一个个具有哲学思辨的追问,一层层由具体到抽象的阐释,让看似枯燥无味的理论变得“有滋有味”“大有嚼头”,直击大学生的心扉。
直面事实的理论解析最有说服力。比如,抗疫涉及医学、公共卫生学、哲学、伦理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这绝非单一的思政理论课所能阐释与解决,需要构建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课程思政体系,在多维架构中渗透、融通思政教育,真正达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的。为此,广大思政课教师应把握好“四统一”,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4]。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敢于用科学的理论、立场和方法,积极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两者立德树人功效的“最大公约数”,最大程度地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健康有序发展和形成育人合力。
要与时俱进,注重供给目标精准化,力求解决能表征大学生最关心的社会难点疑点问题,确保授课素材的优质性和鲜活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上的重要讲话,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展示,也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提供了行动指南。思政课教师必须把它们充分运用于学科建设和理论教学,否则,就是最大的脱离实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也会沦为一句空话。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给大学生的不应当是一系列抽象的概念范畴,更不是强加于人的既定结论,而应是一种全方位的理性思维力的跃迁,即学会自觉地践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方法,以此洞察与反思当代扑朔迷离的社会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坚持以大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显得至关重要。那些灌输式的“我说你听”,鸡肋式的“独角戏”,只会产生“招黑”“唱衰”。特别在后疫情时代,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数字原住民”的网络技术优势及“圈层化生存”的人际交往优势[11],将疫情防控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和动人事迹等作为案例嵌入课程。这其实就是一种全新的“研究型”教学,使大学生成为课程的真正主人,将抗疫中对生命、对家国的困惑与教师一道,展开“苏格拉底式”的逻辑论辩,逐渐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效。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文科”建设已进入实施的关键阶段。不得不正视的是,人文学科普遍面临受限于知识“科学化”范式的主宰,不仅与知识“功用化”背离,也与知识“产品化”背离。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亟待找到痛点、疏通堵点、焊接断点,才能使之真正成为造就国之栋梁的“能量枢纽”。对于思政课教师,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已显得捉襟见肘,还必须养成跨学科的人文自觉,既掌握经典文献,又熟稔政策方针。不但要担当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之职责,更要肩负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之使命。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如何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变化,怎样在社会转型中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有利条件,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发展,这些新时代诉求都要求思政课教师“真正成为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12]。身负立德树人使命的思政课教师,应当清楚,年轻人由于缺少生活真切的体验,又没有确立坚定的信念,往往陷于抽象思辨的泥沼而无法自拔。
“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1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鲜活的思想宝库,社会实践则是不竭的活水之源。思政课教师必须站在人民群众立场,深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第一手材料进行整理归纳,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课堂教学吸引力。扎根大地,重视文本,才能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境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内容的层次与内蕴。只有从马克思主义这个活水之“源”出发,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才能使马克思文本研究真正转化为“四个自信”的有力注脚。
从“新文科”视域分析,思政教育的灵魂,在于“守护人性”或“培根铸魂”。为此,思政课教师要学会设身处地将学生观点包容进去,站在教者和学者二方的双重立场来看待大学生的学习,让自身的期望能融入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大学生“抬头率”“点头率”低,主要源自大学生内心的抗拒和倦怠。为使课程真正“入脑、走心”,思政课教师应当走出单一的、僵化的“驯化”“漫灌”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权利意识,启发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善于在“平凡处”挖掘不平凡的价值,善于在“普通人”中发现不普通的生命意义,善于在“小人物”中发现真正的“大我”。既激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池春水”,有助于大学生切实增强获得感,又畅通了育人的“最后一公里”,使之在智性之旅中兼顾人格的健康成长。
新的历史时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凸显共建、共享、共生的重要意义,教育也是如此。无论是出于“供给侧改革”还是基于新文科建设的考量,都需要紧扣新时代人文精神的主题,作出契合当下的意义阐释。为了从学理上深刻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向全世界充分展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魅力,思政课教师必须志存高远、胸怀大局,既要充分掌握本土,又要放眼国际,搭建有广度、有温度、有方向、有力量的传播矩阵。培育既有笃定的民族观念和爱国情怀,又有辽阔的全球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的时代新人,这样的“新青年”才能积极主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象是“人”,关键是“思”,重点是“政”,讲政治是具体且生动的实践,思政课教师一定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4]。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增强把握大局的能力,即要站得高、看得远。怀着长远的考量而构筑“道统”的堡垒,要投身于实际的历史处境中,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以保有从事教学科研和灵魂拷问的思想能力,否则便是对时代不负责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固然也是一门带有缺憾的艺术,但是“一个人有无尖锐犀利的眼光,有无开阔广大的眼界,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15]。一名好的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引领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职责,需要自觉运用关怀伦理于教学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关怀理想与关怀能力为目标。在新时代的多重挑战下,更应该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共鸣点、情感触发点而精准发力,提升大学生的理论获得感。从供给侧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在于供给内容的针对性和供给方法的互动性,为此,思政课教师亟待树立大局观,聚焦于新时代大学生必备品格及“眼光”“眼界”的养成,以便早日更好地让中国话语“走出去”。
“站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时刻关注青年学生发展需求,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抓住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关键着力点[16]”。思政课教师务必要不断加强吸纳新知识、把握社会新动态、掌握科技新手段,既重“理论教化”,更重“观念内化”。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术”“学”“道”于一体,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广大教师更应当顺势而为修炼内功,不断精进个人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自说自话”的独幕剧,而是“思想至上”的去标签化,既不可失位,更不能缺位。必须始终坚持铸魂育人这一根本方向,在“活”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努力创新,实现供需协调。将“顶天”与“立地”“虚拟”与“现实”“大道理”与“小故事”相融合,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变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注释:
①早在2019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3.18”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20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6号),各省和各个高校也随即出台类似《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1)》等文件,这些对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均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改善了思政课的实际举措和扎实成效,更好发挥了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不可替代作用。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再次重申以培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教师为目标,着力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切实增强使命感、认同感、获得感,以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