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美好生活的探索历程与经验启示

2021-01-31 04:52龚兴媛邝良锋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生产力马克思

◇ 龚兴媛,邝良锋◇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不仅需要克服现实发展水平的制约,更需要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寻找支撑点与落脚点。在建党百年之际,梳理中国共产党对美好生活的探索历程,系统展现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美好生活的中国化逻辑,对于新时代科学把握美好生活的内涵,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以及破解我国社会发展难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美好生活的界定

什么是美好生活,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虽没有专门阐述,但从他们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可看出他们眼中美好生活的基本特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人的发展层面构想未来社会。其一,美好生活存在于阶级平等的社会。美好生活首先要实现阶级对立的消除,消灭阶级剥削与压迫。因为只有“随着阶级差别的消逝,一切由这些差别产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也自行消失”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6页。。其二,美好生活存在于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消灭私有制和分工的前提,因为“只有交往和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这样普遍的程度,以致私有制和分工变成了它们的桎梏的时候,分工才会消灭”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42页。,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人们摆脱经济必然性即物质利益控制。其三,美好生活存在于“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③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683页。的“自由人联合体”。这个联合体“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实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20页。。可见,马克思的美好生活是生产资料的阶级平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辩证统一。

列宁以俄国的实践经验对美好生活展开探索。列宁认为美好生活首先强调经济实力强大,“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⑤列宁:《列宁全集》(第四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21页。,倡导尊重科学技术、尊重科技人才。其次,美好生活指社会平等,要使社会中“全体居民群众真正平等地、真正普遍地参与一切国家事务”⑥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11页。,实现“真正的民主制度,即一切劳动者的真正平等”⑦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3页。。最后,美好生活强调人民幸福,要“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福利和使他们获得自由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不断实现社会成员的充分福利和自由全面发展。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中不断探索何为美好生活、如何实现美好生活。首先,在毛泽东看来,独立自主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因为“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374页,第108页。,所以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运动,以革命的手段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自主。其次,美好生活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页,第316页。,要“通过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374页,第108页。。最后,美好生活需要制度保障,“只有完成了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页,第316页。。从最初的“梦想过一种新社会生活”到“改造中国与世界”,再到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⑫薛广洲:《毛泽东关于人类理想社会的哲学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6期。毛泽东将实现美好生活作为终生事业,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幸福、平等的新中国。

综上所述,关于“何为美好生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纷纷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美好生活不是凭空的幻想,美好生活扎根于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追求中,扎根于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坚守的初心和使命中。

二、中国共产党对美好生活的探索历程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直以来就秉持“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页。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实际上就是在中国实现一种美好生活的理想。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为实现这个初心和使命艰苦探索。

(一)对美好生活的初步探索

19世纪的中国人民深受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1页。。中国共产党人深感中国人民备受压迫和剥削,1921年中共一大就总结近代各阶级的救亡图存经验教训,提出要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此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社会革命纲领,到土地革命时期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帮助被压迫的农民在政治上翻身,到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对于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探索,再到解放战争时期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页。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这些革命历程都是中国共产党对美好生活的初步探索。最后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实现了人民对于国家独立、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愿望。1956年,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实现了人民对政治独立的需求,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奠定了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340-341页。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的落后以及生产力基础的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国家“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⑤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页。,并加快建立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消除阻碍实现美好生活的因素。

(二)对美好生活的发展与丰富

生产力的变革与发展是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调查显示,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43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更是只有134元。⑥《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质量明显改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四》,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8/t20180831_1620079.html.2018-08-31.尽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帮助中国人民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却依然面临着温饱不足的困境。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改革开放的创举,开启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的征程。邓小平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思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深化了对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的理解,并强调“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⑦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70页。。由此,党首先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人民实现富裕生活提供正确的指引。其次,摒弃了“贫穷是社会主义”的观念,重新阐释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5页。。最后,在政策层面上,以推广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开放经济特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举措实现人民的生活幸福。

改革开放重要举措,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极大提升。党和政府开始着眼于人民在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将社会发展方向由追求“量”转向“质”。一方面,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强调经济绿色发展。中国共产党以解决温饱、实现小康以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发展目标,以“全民共同致富”为追求,以巨大的物质财富将生产力发展推进到了实现人们“美好生活”的阶段,不断丰富了“美好生活”的内涵,为“美好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

(三)对美好生活的深化与扩展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表现为由过去满足基本物质文化的生存性需求向更高层次、更高品质的发展性需求的转化”②冯大彪:《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意蕴、当代价值与实现路径》,《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6期。。2018年,习近平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该“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简而言之,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包含着更加全面性、发展性和价值性的内涵。

第一,构建丰富繁荣的物质生活,提升人民获得感。物质生活是人类全部生活的基础,是人类获得解放的前提,新时代的首要任务仍然是经济发展。习近平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③习近平,刘云山,王岐山等:《中共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0页。。创新精神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协调即是注重发展的平衡性,绿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开放是参与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经之路,共享则指发展成果应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美好物质生活。第二,构建公平正义的政治生活,提升人民幸福感。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④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9页。。因此需要促进社会公正秩序的建立,更好地保障个人权利和实现自身价值,在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中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最后,构建和谐美丽的社会生活,提升人民安全感。新时代的和谐美丽生活以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和绿色发展为延伸。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国家安全屏障,也要坚持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观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的美好生活得到保障,以绿色美丽的生态环境让人民的美好生活可持续。

三、经验启示

实现美好生活是一个时代课题,既要展望未来,坚定远大理想,也要回顾过往,总结经验教训。回望中国共产党长达100年的探索历程,对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人民至上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结合

马克思指出,共产党同其他工人政党不同的地方在于:“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4页,第470-471页。。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以推翻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为奋斗目标。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标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习近平幸福观中的“人民创造历史论”“人民英雄论”等一系列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可以看出,党始终将人民放在最高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美好生活得以实现的最根本保障,但“美好生活”究其根本是人民大众的美好生活,是需要人民群众为满足自身需求、实现自身价值而进行不懈努力的。在一定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更具有根本性,没有人的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②魏传光:《“美好生活”观念演进之40年》,《云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因此,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望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能够凝聚中国人民的共识与力量,更好地实现美好生活这一伟大理想。

(二)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4页,第470-471页。。因此既要着眼于新时代条件下我国的现实情况、人民的现实需求,又要坚定对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年,意味着我国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人民的生存状态发生整体性变革,“人民过上了免于忧患、免于饥饿、免于困苦、有制度保障的小康生活”④项久雨:《美好社会: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展开与演化图景》,《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这也意味着人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得到历史性的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这些现实存在的社会条件,为我国向美好社会的迈进奠定了现实基础。美好生活脱胎于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现实反思,改善了以往建设中关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不合理之处,推动中国人民的生活不断接近“共产主义”所描绘的美好图景。

(三)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改革创新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是实现共产主义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是社会革命和自我革新的内在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富裕问题,将共同富裕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制度设计和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行了独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⑤秦宣,杨彬彬:《论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实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愿望;改革开放时期,以打破贫穷社会主义、平均社会主义的思想束缚为开端,针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展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改革创新,开启中国人民的富裕篇章。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人民美好生活注入时代活力,这些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都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强大助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初心使命与改革创新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只有一个始终坚守初心与使命的政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从“站立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才能以改革创新的伟大精神为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提供不竭动力。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共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寻找通往美好生活道路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不断满足人民在社会主义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探索也呈现出不断深化与发展的特点。社会发展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不会停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会一如既往地坚守初心与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继续怀揣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在改革与创新中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使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生产力马克思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抉择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