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清华
(韶关市广播电视台 总编部,广东 韶关 512026)
2020年8月,《海报里的英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的特别节目》在央视综艺频道隆重播出。该节目聚焦抗日题材经典影片海报里的英雄人物,挖掘海报背后的电影故事和历史秘辛,重塑了一批更为灵动、契合时代主题的英雄人物形象,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节目在话语表达方面作出了较大的突破创新,对于其他主旋律节目创新表达形式和话语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细细品味探究。
当电视传播被视为信息沟通以及对事件的叙述传递时,它也是一种叙事活动[1]。叙事讲究表达技巧和形式创新,在萨拉·科兹洛夫看来:“电视叙事的独特之处表现在以下这一事实里,即所有的文本都被嵌进电视台节目表的元话语之中。”[2]《海报里的英雄》创新了表达形式,以高妙独特的表达技巧提升了节目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海报里的英雄》在节目形态方面具有独创性,被界定为“人文历史类综艺”。节目以主持人和嘉宾的谈话互动为主线,中间反复穿插各种类型的文艺表演,将专家访谈、情景剧、舞台剧、音乐、主题曲大合唱、诗歌朗诵等多种表演形式融合呈现。不同种类的表演形式极大丰富了该节目的视听内容,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节目气质。
节目借鉴了明星类综艺节目的成功经验和节目风格,邀请众多当红一线明星演员参与主持和演出,明星阵容极为庞大。其中缘由有二:其一,明星演员通常自带话题流量和粉丝号召力,邀请众多明星演员参与其中早已成为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的共同特征。一方面借助明星名气的加持,电视节目很容易在网络平台上实现造势宣传和口碑传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将主旋律电视节目打造得更具看点和趣味性,贴合当下年轻受众群体的观看欲求,充分发挥人气偶像的正面示范作用。其二,作为一档聚焦人文历史的综艺节目,《海报里的英雄》呈现的大都是20世纪生产的电影影像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与历史故事,所邀请的访谈对象也多是年过古稀的老一辈电影艺术家和烈士家属。而以青年演员的蓬勃朝气来中和这种历史岁月的厚重感,可以形成年龄层上的区隔,让节目更具活性和迸发力。同时,对老一辈艺术家和英雄家属的访谈也可以看作是新老两代人的对话,象征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和民族英雄的伟岸精神在新老两代人之间传承不绝。
蒙太奇是电影经典的艺术手法,意指通过镜头组接产生新的意蕴,揭示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感性表象理解事物的本质[3]。在叙事时,使用蒙太奇手法将不同场景拼接在一起,可以实现对时空的再造,赋予场景之间新的意义联系。《海报里的英雄》兼具历史和艺术两种属性,旨在以艺术性的形式表现历史。历史关照的是时间维度,而节目在现场融合多种艺术表达形式,因此更加强调舞台空间的布局谋划。如在第二集开篇,主持人江疏影漫步在经典抗日电影的海报长廊中,镜头跟随着她一路走过,直至她在长廊尽头翻开一本电影手记,古朴醇润的评弹乐声随之响起,此时江疏影抬起眼眸,仿佛看见了历史的倒流。其后,一幅炮火连天的战争序幕在她面前缓缓拉开,她仿佛迈过了历史的门槛,成为穿越时空见证历史的主人公。紧接着的是情景舞剧《守望》,江疏影穿行过历史的人流,深情地对望着南京大屠杀中的受难民众。随着灯光暗下,江疏影朗诵着手记,这一幕场景刚刚结束,而下一幕场景已在另一侧悄然拉开了。这种时空的交错纵横突破了以往抗战题材电视综艺节目的叙事结构,以电影风格的故事性讲述贯穿始末,极富创新性和颠覆性。又如在第五集中,节目以专家学者座谈环节孟祥青教授对左权将军英勇牺牲前牵挂妻女、遥寄家书的故事介绍为引,其后衔接左权将军之女左兰诵读家书的影像资料,接着又悄然接入“左权将军”的同声朗诵,电视机前的受众瞬间被拉入到下一段的情景朗诵中。无独有偶,在刘之冰饰演的左权将军朗诵完家书离场后,借助“家书”道具的“交接”,故事完成了新一轮的时空转换。以演员杨幂、霍思燕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国青年邂逅了这封“家书”,杨幂拿起书信,同霍思燕一起面对着镜头向以左权将军为代表的英雄前辈们作深情的“回信”。最后画面一转,直接切入左权将军之外孙沙峰、曾外孙女沙妍辰的深情告白,这时节目流畅自然地完成了左权将军爷孙四代人之间跨越岁月长河的话语交流和精神传承。这种虚虚实实来回切换的时空推演方式,实现了经典故事的新时代视觉创新影像表达,带领受众沉浸其中回味无穷。
《海报里的英雄》以话剧、歌舞、诗歌朗诵等多种表演形式创新了电视文艺形态,蕴藏着丰富的电视节目视听表达技巧,展现出了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其在视听元素运用层面的创新性和独到性集中体现为以下两方面:
一是在色彩运用方面,节目组大胆地运用了强烈的冷暖色调对比。在色彩心理学和美学领域里,冷色一般具有阴冷、灰暗、失望、悲观等多重象征意义,而暖色则代表着温暖、热烈、希望、积极的人文关怀。冷色在视觉上呈现出收缩感,常给人以压抑束缚之感,而暖色则给人以扩张性的感觉,常用来暗喻冲破牢笼拥抱希望的身心体验。在第一集的情景舞蹈《壮士悲歌》中,节目巧妙而鲜明地将冷暖色调进行对比运用。红蓝交融的画面中,五位壮士在狼牙山前奋勇抗争,阴沉的蓝色营造了肃杀压抑的气氛,红色则暗指战士心中喷薄而出的仇恨怒火,配合一杆残破的红旗迎风漫卷,揭示出五位战士誓死不向日寇屈服的坚定信念。抗争何其残酷而剧烈,战士周身笼罩着一层血色的光芒,这血红是永不折逆的民族气节,是战士生命的鲜艳!又如在第四集的舞剧《八女投江》的演绎中,同样体现出色彩对比使用的妙处。舞剧一开始便是鲜明的冷暖色调对比,配合舞台制造的烟雾,冷暖光线的颜色如同水汽一样氤氲在一起,将战场上的波谲云诡、迷雾重重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是在声乐运用方面,节目灵活运用背景音乐辅助叙事,对传统音乐曲目进行艺术化的改编演绎,形成了极具震撼力的声乐效果。在节目中,背景音乐的节奏一直贴合着节目的情感起伏规律,或舒朗婉转或紧张激烈,或引导抒情或重在渲染,音乐段落层次感鲜明。如在第三集短剧《黄桥记忆》中,背景音乐跟随着故事主人公兰子的心境变化而不断切换,将人物的情绪通过音乐的形式予以渲染加强,展现出了极高的音乐把控力。不仅如此,节目还改变了传统电视节目的声乐组合套路,将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声乐节目进行组接,实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联动效应。如第二集中以古色古香的评弹乐声作为衔接,牵引出气氛紧张的情景舞剧《守望》,完成了现实和历史时空的过渡;第四集片末,诗歌朗诵《梅岭三章》后接大合唱《新四军军歌》,突破常规,以陈毅元帅所作诗歌中蕴含的慷慨激昂的思想气概为铺陈,赋予其后大合唱的情境性意涵。
鲜明的话语风格彰显着电视节目的个性,使节目更具辨识度。好的电视节目往往有着自成体系的话语表达。《海报里的英雄》的话语风格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话语与文本、语篇密不可分,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下的具体的语言交际事件,作为一个动态交流的过程,话语对社会实践和社会秩序的形成具有建构作用[4]。《海报里的英雄》响应时代号召,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的历史节点,将镜头聚焦于抗日救亡的民族记忆。节目没有沉沦于民族危亡、同胞受难的悲剧式叙述,而是着重提炼国家精神,树立英雄典型,展示民族气概。节目中存在大量情感化的渲染和叙事,但是这种情感并不是悲观消极的,而是悲壮的,是英雄式的,充满着感召时代的正能量。不同于以往的抗战主题电视节目,节目没有刻意描画战场搏杀的惨烈,淡化了死亡的血腥气和残酷性。在表现抗日战士牺牲的时候,人物脸上并未流露出丝毫的恐惧,相反节目以艺术性手法来表现革命战士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大无畏气概。如第三集中《无名战役》运用电影的表现手法讲述了新四军和日军“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故事,剧中的老于在为战友石头挡下敌人的刺刀后壮烈牺牲,死前谈笑从容;而石头原本是一名沉浸在恋爱相思中的新兵,在经历队友全部阵亡的激战后,面对日寇的刺刀也吟诵着“朱老总”的诗句和敌人同归于尽。这种不沉沦于悲剧,而着眼于刻画人的精神品质的情感导向符合新时代主旋律的话语表达风格,透射出当代国人昂扬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
从语义学上说,仪式是指“一系列正式的、具有可重复模式、表达共同价值、意义和信念的活动”[5]。仪式具有神圣的原始属性和现实意义上的社会联结属性,而仪式化的事物常能引发人们心理上的尊崇感,为具有共通意义空间的人们编织强有力的连接纽带。《海报里的英雄》节目中,有着大量仪式化的符号内容。现场的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舞美设计和不同类型的表演内容无一不是经过精心打磨而成的,具有浓重的仪式感。例如每期节目都以特邀主持人漫步走过电影海报长廊为开篇,以主观化的视角镜头模拟人从电影海报长廊走过时的观感,使受众仿佛身临其境,形成了一种参观的仪式感;长长的走廊上有序陈列着一件件和电影相关的历史文物,墙上的每一幅海报都代表着一段影像记忆,镌刻着深刻的历史印痕,连同节目中舞台表演所使用的道具一起构成了实物的仪式感;节目里的大合唱、集体朗诵、情景舞剧、短剧里多次出现的符号化表演细节(如短剧《归来》里葛振林和宋学义对着空荡荡的悬崖祭奠牺牲的战友时做出的告慰、洒酒、痛饮、敬礼等一系列行为动作)共同构建了表演的仪式感。这些充满仪式感的话语表现成功塑造了节目的品质品格,在搭建起节目共通意义空间的同时也赋予了节目一层神圣庄严的仪式色彩,带给受众沉浸式的强烈视觉感受和思想体悟。
随着媒介传播环境的更迭,人们的审美习惯不断发生变革,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已成为一种潮流,但同时也带来了受众思想日益浅薄化、娱乐化的隐忧。《海报里的英雄》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追忆历史,传扬文化,创新形式,体现出了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
2014年我国通过法案确立每年的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6]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铭记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海报里的英雄》与时俱进,确立了正确的政治价值导向。节目以戏剧化的视听表现手法将日军的滑稽丑陋和抗日战士的英勇顽强、机智团结作了鲜明的对比。如第二集改编的短剧《地道战》以一段日军的舞蹈表演作为开始,阴冷的舞台灯光下,日军以极度浮夸搞笑的肢体动作出尽洋相,搭配诡异的背景音乐,将日军阴险滑稽的气质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地道战》中的人民群众是勇敢团结、机智活泼的。节目注重塑造英雄人物形象,赋予英雄人物以新时代的生命力,以更加理性正确的政治导向加深民族记忆,传承民族精神,传递出了积极向上的新时代精神面貌。
《海报里的英雄》有着完整严密的历史架构。节目同时关照三个时间维度的社会历史,这在抗战主题电视综艺节目中是罕见的。节目观照的第一个时间维度是现实(即当下)的时间空间,这以专家学者、明星嘉宾在舞台现场的即时互动、在海报长廊的漫步闲谈为表现,这个环节是真实发生客观存在的,不掺杂演绎虚拟的成分。观照的第二个时间维度是抗日电影的内容本体和创作历程。节目回顾了这些经典影片的影像资料,邀请当时的电影创作者到现场座谈,围绕着电影海报的艺术设计和电影的创作过程发掘出许多第四代、第五代电影人成长的故事细节。观照的第三个时间维度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史实,这其中包含了经典英雄故事的重现和平民英雄形象的树立。从重温经典影片到追溯重演历史故事,再到呼应“抗洪”“抗疫”的时代主题,节目由海报这个“面”出发进入电影,由电影揭露真相,回顾人类历史上的灾难,构造一个充满厚重历史感的立体空间,描绘出完整的立体的历史谱系。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意涵,研究抗日题材经典影片就是研究文化本体。《海报里的英雄》节目形式新颖,综合了多种电视文艺形态,采用戏剧表演、影像拍摄、人物访谈与静物展示等形式进行内容呈现,将经典的电影桥段改编为情景剧、歌舞剧,实现了电视节目艺术形式的创新。例如对《酒神曲》的改编就使得原本气质粗烈、土味十足的民歌民谣变得灵动圆润、雅俗共赏。节目借鉴《见字如面》《朗读者》《信·中国》等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主题聚焦风格,以电影海报代替了词赋家书,旨在研究海报本体,读解电影影像,进而揭秘历史,弘扬民族文化,传承英雄精神。而有所不同的是,《海报里的英雄》创造性地用“演绎”取代了“朗读”,解决了如何复现电影影像的难题,且“演绎”的形式丰富多样,艺术价值极高。可以说,《海报里的英雄》在节目形态上的推陈出新是我国电视行业积极创新的重要文化成果,其在艺术表现上的造诣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体现出了崇高的文化关怀和艺术使命。
《海报里的英雄》生动细腻地重新演绎了抗日英雄的感人故事,向受众传达了更为深刻的英雄精神。节目在表达技巧、话语风格、内涵价值方面的创新,打破了主旋律节目话语表达的常规,为我国电视节目创新主旋律表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