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重映的传播策略及思考

2021-01-30 15:14
视听 2021年8期
关键词:李焕英阿凡达情怀

钟 之

一、《阿凡达》重映的新环境

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于2021年3月12日在中国内地重映,首日票房约为2200万元,首日票房占比达到近32.6%,击败刚成为中国影史第二的《你好,李焕英》。4月5日,《阿凡达》在中国内地已重映25天,重映票房3.6亿元,内地总票房17亿元,全球票房突破28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一。十一年后的重映,《阿凡达》面临着社会环境、媒体环境等多方面的不同,电影本身及其传播形式更需要适应时代发展。

(一)社会环境

从2010到2021年,我国的观影氛围趋向活跃。2010年,《阿凡达》上映以后,我国的国产电影票房开始突飞猛进。首先,从电影技术的革命与更新看,影院建设开始出现差异化。在《阿凡达》后新建影厅也开始呈现出多厅化和全数字化的特点,大部分新建影城仅保留1个胶片厅(有的甚至完全舍弃),同时影厅内座椅的舒适程度和候场区的环境也在逐步提升。其次,影迷消费升级,宣发投入提升。当年《阿凡达》的宣传费用高达1.5亿美金,首映时该片在国内的宣传可谓是铺天盖地、无孔不入。从这一年开始,更多的非电影类公司开始进军电影行业。国内的一些老牌电影公司也开始投资制作高成本的“大片”,同时在宣发费用方面做更大的投入。从这一年起,国内的电影市场有了长足的进步。影院“大片”增多,观众的热情愈演愈烈。从2021年3月上映的影片票房来看,《人潮汹涌》《唐人街探案3》《日不落酒店》的单日和当周票房都低于《阿凡达》。重映的电影所需的宣传等成本要比新上映的电影低很多,但《阿凡达》这部十一年前的“老”电影却获得了更高的票房、更多的利润。由此看来,中国电影市场上缺少的不是观众,而是更好的影片。

(二)媒体环境

十一年间,技术在不断进步,新媒体发展越来越快。新兴影像媒体对传统影像媒体产生冲击,电影院不再是人们观影的主要场所,观众可以方便地选择新媒体平台观影。其中,许多影院被新媒体平台分流。2020年10月在爱奇艺iJOY悦享会上的最新数据显示,人们用手机、平板和智能电视观看影片的收视率大大提升,更多专为新媒体播出的影视内容开始出现。此外,线上娱乐方式各种各样,观众可利用碎片化时间在流媒体平台上观看网络电影、追剧、看综艺、刷短视频等,这些都对观影人群产生了分流。所以,在新媒体已经崛起的年代,《阿凡达》这样的经典影片的重映,不仅仅是靠营销手段和特效吸引观众,更多的是让人们看到影片传播的内容。

二、《阿凡达》中“陌生+熟悉”化的传播

电影作为大众艺术形式,与受众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阿凡达》的重映,通过“熟悉”与“陌生”两种形式展现。电影的“熟悉”化能让观众投入自己的情感并迅速融入其中;而“陌生”化可以使受众带着一种好奇心融入观影氛围。通过这类传播形式,影片能够借助重新定位市场、开拓发行营销渠道、二次创新内容的传播策略,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重新定位市场

经历了火爆过头的春节档,市场最终从喧嚣归于平静。延长放映的《你好,李焕英》继续刷新票房,剑指“影史第一”。一些新片考虑到票房,纷纷把档期锁定在五一黄金档。夹在春节档与五一档之间的3月、4月,成了相对“真空”的地带。这时大众“熟悉”的《阿凡达》突然宣布重映,吸引了不同类型的观众。首先,影片吸引了当时还未出生和上幼儿园的新生观众。影片对于这部分观众来说就是“陌生”的。其次,当年的观影条件和高昂的票价让很多观众放弃了观看。《阿凡达》上映时最高票价被黄牛炒到上千元,而且各种媒体和网友都在议论这部电影不去影院看没感觉,甚至不看IMAX都没意义。再加上对盗版市场的打击,让更多观众难睹潘多拉星球的芳容。在十一年前花高价看《阿凡达》成了一种时尚和消费热潮。还有一部分观众是为了重温经典,再次体验影片中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事。中国电影也要学会重新进行市场定位,通过传播,展现跨文化的电影价值,引起不同国家观众的共鸣。

(二)发行营销策略

十一年前《阿凡达》的发行就运用了许多营销传播的方法,如今的重映更注重回归,把“熟悉”化的电影变成“陌生”化,再圈一波粉。首先,《阿凡达》选择恰当的时间段上映。如果《阿凡达》重映选择春节黄金时期,将会遇到很多新电影的影响。如《你好,李焕英》在影片上映前的几个月,从“云路演”、综艺节目、春晚等多重渠道进行宣传,电影的营销策略做得很充足。其次,《阿凡达》通过互联网让中国观众更快地了解海外文化,进行电影跨文化的网络营销。2021年重映的《阿凡达》打着全球票房“影史第一”的口号,虽然宣传费用不多,但线上线下的营销推波助澜,让“熟悉”的电影再次回归公众视野。最终,让很多观众走进电影院看电影,不单是看电影特效或明星,而是看故事内容。电影让观众找到自己的影子,抓住观众的心。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和许多观众的内心达成了共鸣,做到了明确的电影文化传播。

(三)二次创新策略

《阿凡达》曾经获奖无数,重映又引世人瞩目。电影的虚与实吸引观众流连忘返、乐在其中。《阿凡达》的首次创新成绩就来源于技术。酷炫的3D影像到现在仍然是业界标杆。但《阿凡达》重映的二次成功来自于电影本身的故事。我国早期电影《霸王别姬》《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及今年的《你好,李焕英》都是从故事内核出发,打动观众。目前,国内电影各种形式的改编以及一些无厘头、过于夸张的艺术,都只能一时影响到观众,无法长久留存。反倒是国外的电影在中国场场卖座,让我们看到了《阿凡达》的创新精神。

三、《阿凡达》中故事与情怀的传播

从电影技术的另一面来看,是情怀和故事。《阿凡达》的重映,再次在中国市场收获近4亿的票房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它自身魅力的呈现。

(一)故事隐喻的表达

尽管《阿凡达》主要突出热带雨林景观,部分取景灵感来源于张家界,影片实质上是一部美式西部片,表现的是一场美国拓荒史,亦即白人对印第安族群的暴力驱逐史。影片中,纳威人的莫西干头、发辫、衣饰等,无不沿用了印第安人的习俗。而用手指蘸白色颜料涂于纳威战士身上,几乎就是印第安战士战前以猎物鲜血涂面仪式的变体。本质上,《阿凡达》是将《与狼共舞》《燃情岁月》等西部片的精神内核换上了科幻片的外皮。历史上,白种人对印第安人施行的是几乎赶尽杀绝的种族大清洗政策。而在《阿凡达》中,导演卡梅隆试图借助电影的形式,除了进行反思与忏悔,更意在探讨出一个暴力手段之外的种族、文化融合方式。不过,相比于传统的美式西部片,《阿凡达》在内核上更进一步。影片既给了殖民者的反思心理,也给被殖民群体制造了一个幻梦。《阿凡达》故事中蕴涵的表达,都是向观众传播它的内在价值,就像在故事的结尾处,我们看到了主人公将要开启的新人生。

(二)真挚情怀的展现

重映虽然可以吃经典红利,但面向的依旧是小众市场,情怀、致敬的元素大于商业。根据猫眼智多星提供的数据,《千与千寻》重映后,评论集中在“喜欢宫崎骏”“经典动漫”“音乐好听”等层面上。情怀让中国观众走进影院。灯塔数据显示,《阿凡达》受众男性比例占61.8%,明显高于女性38.2%。76.1%的受众拥有本科以上学历,62.5%的受众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可以发现,此次重映的主要受众依然是精英和白领阶层,下沉程度不够。电影宣发的工作本质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部电影,并愿意为之买单。所以,即便像《阿凡达》《指环王》这样在中国有众多粉丝基础的影片,重映依然要考虑市场拓展和宣传策略,找到与当下观众的共鸣。《阿凡达》当年的万人空巷,不仅仅是电影技术与变革的力量,而且在于《阿凡达》展现了真挚的情感。《阿凡达》重映,此时电影技术已有了更高突破,但大家还是愿意为它重新走进影院。它的成功在于技术层面的革新,但离开了“爱”的内容核心,技术再新颖也难以获得观众的共情。像《你好,李焕英》一类的电影,在电影技术层面并不先进,却依然能收获观众。《你好,李焕英》是从真实生活中取材,加以主创个人的切身体验与艺术转换,从而创作出的电影作品。它含有导演真情的流露,也离不开演员“自带光芒,本色出演”。其中,“好哭”冲上热搜,是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观众。或许,《阿凡达》的剧情与技术放在今天都已不足为奇,但“爱”却一直都在,也永远能打动人心。无论是人间常见的父母之爱,还是异族相恋的“畸形”之爱,就像《水形物语》所揭示的,爱如流水,形状万千,不论何种姿态,都会温柔地抚摸我们的心灵。《阿凡达》的精雕细琢是工匠级别的,每个镜头都充满海量细节并追求极致的视觉呈现。无论是美轮美奂的外星奇观还是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都是言语难以形容的极致享受。电影的情怀真挚,带给我们的是一次新的生命体验,如梦如幻。

四、结语

《阿凡达》最成功的地方正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融合,从没有一方压倒了另外一方,反而彼此承接,像杰克操控的阿凡达与魅影的融合。回顾《阿凡达》,能量平衡转换,如同潘多拉星球生命树的体现。所以,不要想着改变纳威人,而是成为他们的一员。《阿凡达》重映,通过重新定位市场、多方面的营销策略、它本身的故事与情怀,让观众看到了电影艺术的跨文化价值表达。无论技术、平台如何进步,好的故事与情怀的基本要求不会变。《阿凡达》重映高票房现象也在提醒国产“大片”:利用各种噱头、强大的资本炒作虽然也可以获得高票房,但时间以及观众可以证明,经典就是经典,永不会是昙花一现。

猜你喜欢
李焕英阿凡达情怀
你好,我的“李焕英”
《你好,李焕英》 观后感
重返阿凡达
《你好,李焕英》:如果这就是TA想要的呢
你永远是我心中的女神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迪士尼版图再次扩充 米老鼠“收编”阿凡达
“五老”情怀
《阿凡达》PS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