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琳
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互联网成为亚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随着特定亚文化受众群体增加,其圈层必然会经历“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和与主流文化的“对话”与碰撞。
“Z世代”指1995-2010年出生的人群。联合国发布的人口调查统计结果显示,“Z世代”人口在2019年超过“千禧代”(出生在1980年至2000年之间的人群),占全世界77亿人口的32%,成为人口最多的一代人。亚文化是与大众文化相对的一种文化形式,且它具有的边缘性、颠覆性、批判性决定了网络必然成为其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对某种亚文化形式有偏好的人群聚集起来,便形成了亚文化圈层。
“Z世代”青年成长的过程中,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成熟,青年群体作为网络原住民,在网络上表现出极强的聚合性,且更倾向于利用亚文化表达精神追求与深层情感。所以,亚文化与青年群体产生了紧密联系,“Z世代”青年成为亚文化圈层的主体。
说唱是嘻哈(Hip-Hop)文化的一个分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纽约南部,初衷是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寻求个体的存在意义。说唱文化因为其具有的批判性和边缘性成为伯明翰学派研究的青年亚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因受众群体的扩大、地域的改变等发展成为多个分支与流派,并与主流文化形成抵抗。
说唱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由于说唱文化中带有的消极、叛逆、暴力等元素与社会主义制度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不相符,其在中国发展之初并没有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同,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抗。伴随着说唱圈层中富有影响力的人物出现,说唱文化受众扩大,圈层年龄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圈层年轻化的趋向愈发显著。随着中国“Z世代”青年队伍的壮大,多种亚文化经过收编后逐渐与主流文化进行和解、融合,说唱文化也从强烈的抵抗变为相对温和的抵抗形式,也受到主流文化收编,形成了当代中国说唱文化。
《说唱新世代》的总导演严敏作为励志体验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1-4季》的导演而被受众熟知。他不仅在节目综艺性的方面具有灵活变通的思维,还在赛制设置、角色选取、传递核心价值、融入民族文化的方面有自己独到的眼光与独特的见解,这也使《说唱新世代》开启了亚文化网络综艺的新篇章。
《说唱新世代》在赛制设置上别出心裁地打破了音乐类综艺导师选择选手的常规手段,结合了说唱中具有特色的“对战(battle)”“创作接力(cypher)”等形式进行赛制上的创新。比如节目组将第一期的候场室分为四个“象限”,根据对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将选手进行分区,分区完毕后选手需根据每个区的伴奏(beat)在两个小时之内和同一象限的人共同创作一首说唱接力。这个环节不仅能够在提问时穿插选手面试的画面,让观众对选手有初步的印象,还能考验选手的即时创作实力,其中产生的一些矛盾冲突也更加具有综艺效果。
此诗描写景物境界开阔,意境浑圆。诗歌的首联语言豪放而直白,有直指人心的力量。“眼界无穷世界宽”既是写山顶远望的景色,也是指豁达的心境和佛家所指的彼岸世界。颈联写山中近景,悬崖上的瀑布和苍翠的树荫,带给人清凉,也带给人澄澈的心境。颔联写来路的曲折,显出诗人心境与世俗世界的距离。尾联以飘渺的梦境结束,使诗作中的山水更显得飘渺空灵。在现实世界种种无奈面前,方干只能通过佛道麻痹自身,将情怀抒发并消解在诗歌之中。
不仅如此,《说唱新世代》还将音乐综艺与生存类综艺创新性结合起来,在节目中加入了生存机制。节目将废弃工厂改造成“说唱基地”,并把选手的住宿区分为四个街区,从“一环”到“四环”,住宿条件依次降低。每个选手都用一定数量的“哔特(谐音beat)币”“购买”节目组提供的音乐资源、继续在节目中“生存”的资格、住宿条件等。
赛制的创新是《说唱新世代》“新”的体现之一。它打破了类型综艺的定式,模糊了类型之间的边界。这种“跨界”创新给受众带来新奇的观看体验,增加了受众的黏性。
《说唱新世代》的总导演严敏在角色选取方面也眼光独到,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从节目整体呈现的最终效果来看,选手们作为说唱亚文化的传播主体,将自身的个性和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说唱亚文化的核心内涵展现在受众面前。对《说唱新世代》的选手进行调研后,可以发现选手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年轻化
《说唱新世代》的选手年龄区间范围在20-32岁,平均年龄在23-25岁左右,最大程度地贴合了“新”的特点,突出了说唱亚文化中倾向于年轻群体的一面。但节目并没有将年龄作为噱头大肆宣传,更侧重于用作品和实力展现当代青年的精神境界。
2.高学历化
《说唱新世代》的赛制设置对于选手的创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这也决定了学历成为相对重要的参考标准。据不完全统计,选手中有20位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包括休学、在读),占所有参赛选手人数比重为47.61%。比如直火帮Feezy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学习应用数学专业并辅修哲学,他的歌词在理性与哲学思辨中达到平衡,充斥着未来感与科技感。AK刘彰就读于纽约大学修数学与经济双学位,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的歌词中有直击人心的感性。此外,拥有国内大学学历的选手中,有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工商管理人力资源专业的斯威特Sweet、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二在读的迪木等。
3.非职业化
该节目大大降低了职业rapper的选取比例,职业多样化在节目中得到了体现。如生番Spam(刘悦)曾在晋级感言中透露自己本职是商场销售经理、TangoZ(钟祺)的职业是空中交通管制员等。正是因为非职业化的选手构成,节目中呈现出的作品才表现出因社会视角不同产生的多样性,迎合了节目“万物皆可说唱”的标语,体现出说唱文化不设限的圈层特点。
1.为社会发声
说唱在诞生之初便肩负着表达自我、抨击社会不公的使命,因此说唱圈层逐渐形成了为社会发声的共识。如圣代的《书院来信》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巧妙地以藏头诗的形式用第一人称描述了一个在豫章书院的孩子写信向父母求救到放弃的心路历程;总决赛中圣代、陈近南、Feezy合作的《美杜莎庄园》以希腊神话为载体,隐晦地揭露了当代职场女性遭受到的不公与骚扰,尖锐地正视社会现实,发人深省;Subs张毅成的《画》,用现代诗体裁的歌词构建出想象中的乌托邦,但“画里是乌托邦,画外是现实”,乌托邦的美好更从反面表现出社会现实并非如此。
2.宣扬爱与和平
作为口号,“love&peace(爱与和平)”频繁出现在说唱作品中,是节目核心内涵与深层意义的凝练表达。而这与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平等”相符合,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艺术领域的传播。第三期节目中,“汽油队”按照节目中的选择结果,对90年代流行乐队Beyond的名曲《AMANI》再创作成说唱歌曲《WE WE》,延续了原曲呼吁资助非洲难民儿童、呼唤世界爱与和平的创作初衷。队员分别以世界各地区居民的口吻创作说唱歌词,表达对世界和平的期盼。最后的大合唱寓意全世界人民共同携手,终将迎来世界和平的和谐景象。
说唱文化进入中国后被收编的重要体现之一是圈层受众自发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说唱。一方面,将地域特色融入舶来亚文化,更易于被本土受众接受,有利于圈层影响力的扩大;另一方面,两种文化的碰撞与结合也促进了各自的繁荣与发展。
1.伴奏
《说唱新世代》的音乐导演在制作歌曲时,有意识地利用传统民乐营造氛围。如第三期节目中将选手分为若干小队分别创作歌曲,这些作品中大多数都融入了不同的民乐元素。如《懒狗代》中用鼓乐作为节奏,气势恢宏,层层递进,表现了三个人之间从矛盾冲突到并肩前行的心路历程;《飞鸟》在节奏明快的电子乐中加入了古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个霸王》改编自京剧《霸王别姬》,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此基础上加入的现场管弦乐团的伴奏更渲染了这首歌悲壮的氛围。
2.歌词
选手Gm仙的风格是地道的国风说唱,他在代表作《掌斗剑》中虽使用电子合成乐,但用富有江湖气息的唱腔和剧情感极强的歌词营造出了浓厚的武侠氛围;生番Spam(刘悦)的作品《而立》中使用了古筝采样作为伴奏,搭配“历经化蝶破茧,而立当前,举杯送流年”的歌词,表达了自己在而立之年对人生的感慨,形成一种根植于中国传统的独特风格。
方言说唱也是说唱中国化后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其中,川渝方言因为其语言特性而在方言说唱中独占一席之地。《说唱新世代》中有十余位选手来自川渝地区,他们也多次尝试将方言融入说唱作品中。比如施鑫文月的《丁丁猫儿(四川话,意为蜻蜓)》结合了四川方言与地道的英文表达,用支离的意象营造了一个奇妙的幻想世界,表达了对已故外婆的思念。除了川渝方言,来自浙江杭州的TangoZ(钟祺)创作的《love paradise》将吴越地区的吴语运用到说唱中,描摹出充满梦想与希望的家乡,让听众对杭州心生向往。
作为传播说唱亚文化的网络综艺,《说唱新世代》的创新路径在于将音乐(说唱)综艺与生存竞技类综艺有机结合,集娱乐性、音乐性、个性化为一体,为年轻人打造用说唱表现个性、为社会发声的平台;同时将说唱亚文化中敢于揭露“真实”的一面保留,去除不符合主流文化的部分,也体现了当代说唱亚文化抵抗与收编的结果。如同节目在第一期中告诉观众的那样,新时代的声音不再是舶来文化的影子,也不仅仅是对经典的遵循和模仿。青年亚文化网络综艺还有更宽广的创新路径可以探索、更多元的内涵可以被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