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毕业优秀人才入职教育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2021-01-30 03:48:51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优秀人才项目组毕业

王 帅

(中国共产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党校(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0012)

加强对新毕业优秀人才的入职教育培训,创新培训实践,使之尽快融入企业,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工作。近两年来,中国石化面向全球排名前30的世界顶尖知名高校招聘了一批优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为企业的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并针对这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开展了毕业生主题教育培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1 抬高起点,充分认识新毕业优秀人才入职 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是党的优良传统,做好新毕业优秀人才的入职教育培训工作,抓好源头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加强新毕业优秀人才的入职教育培训工作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国家的发展也好,企业的发展也好,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当一个企业的远景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以后,人才队伍就是决定因素。表面来看,企业的竞争是产品、服务、技术、市场的竞争,但说到底,根本的竞争乃是人才的竞争。迈进新的时代,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企业更需要忠诚、担当、创新、有为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在做好人才队伍存量文章的同时,更要做好增量文章,对新毕业优秀人才加强源头教育培训工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其次,加强新毕业优秀人才的入职教育培训工作是岗位履职尽责的需要。

无论是管理岗位,还是专业技术岗位,每一个岗位都有具体的履职尽责要求,对胜任岗位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综合素质都有明确的标准。刚刚离开校园、进入企业的新毕业优秀人才,对于企业来说还是一张白纸,对履行岗位职责的认知和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加之缺乏实践经验,若想要快速转换角色,融入企业,提升素养,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满足岗位履职尽责的要求,入职教育培训是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最后,加强新毕业优秀人才的入职教育培训工作是人才成长进步的需要。

新毕业优秀人才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基础理论知识扎实,视野开阔,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对个人的成长进步有明确的期望。作为企业的未来和希望,新毕业优秀人才的个人成长进步离不开组织培养和自我提高,想要获得更好、更快、更大的成长,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把个人的成长进步有机地融入企业发展中去。入职教育培训就是新毕业优秀人才个人成长进步的基点,是了解企业、认知企业、规划职业发展路径的主要渠道,是提升自我、筑牢快速成长进步基石的重要手段。

因此,要抬高起点,充分认识新毕业优秀人才的入职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不断创新,提升培训效果。

2 开拓创新,实现新毕业优秀人才入职教育 培训实践的多样性

针对新毕业优秀人才的实际情况,在毕业生主题教育培训项目中,注重培训效果,开拓创新,开发了以初心使命为主题,包含思想引领、企业认知、技能加持、作风传承等四大模块的培训内容,设置了理论学习、结合实际、案例借鉴、工具方法、学员研讨等五类课程,通过传统课堂讲授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培训,形成了三级的管理模式、共进的成长模式、多维的评价模式。

2.1 三级的管理模式

整个项目形成由人事部门监管、培训项目组直管、参训学员自管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这个立体的管理模式框架下,由人事部门提出管理原则、管理方向、管理意见,项目组制定具体管理办法,班委会(自管小组)实施管理举措,推动整个项目高效运转。

首先,“全员参与”激发班级自主管理的活力。培训班成立班委会、党支部,通过组织指定、竞聘和自主报名相结合的形式,组建班委会、支委会、管理小组和学习小组,对班级日常学习、生活、组织纪律、宣传、文体、党建等工作进行自主管理,全部学员参与到班级自主管理工作中来,做到了人人有角色、人人有责任,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全员自主管理理念。全员参与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为全体学员搭建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我的平台,更激发了学员们的管理潜力。

其次,《班级自主管理公约》明确学员日常行为的基本规范。为了确保培训班各项管理规定的有效执行和各项培训任务的圆满完成,营造严肃活泼、和谐高效的班级文化,明确培训班行为规范和学习竞赛活动标准,班长组织班委会成员共同研究制定《班级自主管理公约》,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班级自主管理公约》包括出勤规范、纪律规范、学习激励、宣传激励、学员评价、信息公开等7个维度12条约定。

最后,搭建班级信息交流共享的平台,建立班级日志。为了及时交流学习收获、共享各类培训资料,客观记录各位学员在培训全过程中的学习、成长情况,形成公正公开的透明管理,培训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建了班级微信公众号、开发了班级自主管理App,在这些平台上,学员们不但分享交流学习感悟、共享学习资料,同时也对培训管理建言献策。

2.2 共进的成长模式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以思想和行为转变为目标”积极推进班级学习,凭借各项创新实践活动促进全体学员的共同进步、共同提升。通过“每日有回顾、每周有总结、每月有规划”,形成了“人人贡献才能、人人发挥特长、人人共享知识、人人弥补不足、人人都有收获”的共同成长模式。为了提升学习效率,开展了每日学习感悟、专题研讨、课程回顾和读书分享等各类学习活动,激发学员结合组织需要和自身成长进行主动思考,在更好地消化吸收课程内容的同时,强化了学员对企业的认识,提升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改进了行为作风,加快了成长。

首先,日感悟周总结。要求学员结合当天学习内容,每天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学习感悟并提交到班级学习平台共享交流。周总结是要求每个人结合课程学习和主题研讨收获,写出一篇1000字左右的周学习总结,要求将每个课程学到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观点。周总结要体现出认识的变化或对某一个问题的系统思考。

其次,课程回顾。课程回顾每周举行一次,由学员主持,分课程要点回顾、小组研讨、小组总结发言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学员代表对本周学习课程的要点进行简要梳理,随后针对本周学习收获和应用思考进行分组交流研讨,最后各组代表在班级分享本组研讨成果。

再次,专题研讨。专题研讨采用结构化方式进行,研讨主题与培训模块内容相契合,分为“讨论—分享—集智—总结”四个阶段,层层递进,逐渐深入,形成了“口书结合,汇报方式多样化;脑体结合,展现形式多元化;激发主动,研讨参与全员化”的新模式。

最后,读书分享活动。读书分享活动分别采用“朗读者式”的嘉宾分享读书收获和集体听书并畅谈收获两种方式进行。读书分享活动让学员在阅读和分享中增进了解、增长见识和开阔思路,在思想交锋中明辨是非。同时,将读书分享活动与现场教学相融合,结合教学现场的所听所见、所感所悟,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籍进行深入交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2.3 多维的评价模式

实现科学评估是人才培训工作的一个重点难点,为了更全面、更客观、更准确地评价每一位学员,项目组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了创新实践。以项目组全过程跟踪观察、学员学习成果记录、学员班级贡献度记录、“一对一”全员谈话、全员互评与自评、项目组综合评述等方面为切入点,将项目组管理与积分考核纵向贯通,学员互评与个人自评横向融通,多维度、多角度叠加,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科学客观的学员综合评价体系。学员综合评价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个人表现五维分析、个人画像词云以及项目组综合评价。其中,个人表现五维分析根据学员自评、学员互评以及项目组老师评价的原始结果,从纪律性、学习力、组织力、技能与特长以及品质与性格等五个维度进行量化分析,最终结果以雷达图的形式进行展示;个人画像词云是对学员的特点描述,根据上述评价的原始结果进行关键词分析,抓取高频词汇,以文字云的形式展示;项目组综合评价是根据学员在培训期间的整体表现所进行的综合性客观评述。

3 学思践悟,力求新毕业优秀人才入职教育 培训的实效性

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系统的入职教育培训使新毕业优秀人才得到了切实的感悟、切实的提高、切实的收获,起到了奠实底、充足电、起好步的作用。所以,要更好地提升新毕业优秀人才的入职教育培训效果,就要从思想的高度和认知的深度两个方面来进一步着手加强。

首先,要持续强化理想信念的树立。理想信念决定着人生前进的方向,是人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提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把“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加强全国各族人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更是强调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培训中,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理想信念的加固加深。一是通过政治理论的传统课堂学习,来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消除心中的困惑、排除思想上的杂音,坚定理想信念;二是通过传统教育基地的现场教学,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前辈和领袖的足迹,产生情感共鸣,矢志不移,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

其次,要持续强化企业魅力的感知。企业是新毕业优秀人才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要多维度、深层次地了解认知企业,就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方面是要加强感悟企业文化之力量。深入了解把握企业的初心和使命,在思想上不断加深对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的感知,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不断锤炼企业的文化精神和作风形象,刻上企业的烙印。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领悟干事创业之途径。全面认知企业产业构成、经营实际、组织架构,明确企业发展的远景方向、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切实感悟到干事创业的正确途径和成事 之本。

猜你喜欢
优秀人才项目组毕业
CSCO生物统计学专家委员会RWE项目组简介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项目组管理实践
我们今天毕业了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36
毕业季
伙伴(2018年7期)2018-05-14 14:19:33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建立党委联系优秀人才工作制度
戴春琳 汇聚优秀人才
图表
中国民政(2015年2期)2015-06-26 13:49:30
高技能优秀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路径探索
出版与印刷(2014年2期)2014-01-03 07:4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