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伦
摘要:生物探究性实验涉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概念较多,是开展探究活动的基础,而实验设计是验证假设的灵魂,遵循探究性实验的基本原则,可增强实验结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实验模型的构建体现在实验中要遵循的科学原理就是实验的原理,对实验结果的理性思维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规律性联系”就是探究性实验的实验结果,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知识和经验的贮备,智慧和创新精神的升华,这正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理念。
關键词:探究性实验;明确;把握;设计;区分;遵循;构建;达成;理性思维;反思
现行高中生物新课程,突出体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实验专题是科学探索的重要手段,而实验设计正好体现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为此笔者对生物探究性实验专题教学做了如下思考,旨在对生物探究性实验专题教学提供参考。
一、明确探究性实验的基本概念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而事物变化的结果都是有一定原因引起的,而这个“一定原因”往往包含多方面的因素,所以事物变化结果与其原因的关系可用f(a,b,c、d……)=y表示。f表示引起事物变化的原因,y表示事物变化的结果,控制b、c、d等变量在各组实验中保持一致,就可以通过事物的变化,来确定a变量与y变量的对应规律。
在只探究a变量与y的对应规律为目的的实验中,把接受f(a,b,c、d……)变量处理并发生一定变化(y)的事物叫做实验对象,即指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材料。把处理实验对象的a变量叫作自变量(也称为实验变量),自变量在实验中是可以人为调节的。把f中除a以外的能引起实验对象发生变化,但与实验目的无关的b,c、d等变量称作无关变量因其导致的实验对象的变化称作额外变量。如果实验只探究a变量与y的对应规律,则在实验中要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使无关变量在各组实验中保持相同。
二、把握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
因影响实验结果的往往有多种变量,所以实验中只能一个变量对应一个因变量。例如,为了获得“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实验,可设置三组实验,变量分别为低温(加冰块),室温(37℃)、高温(沸水浴),这三种条件变化就导致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活性也随之变化,谓之反应变化,从而解释了实验变量(温度变化)与反应变量(酶之活性)的因果关系。
三、设计实验,控制无关变量
实验设计的程序为:提出问题,形成假设,选择变量,分析结果,这就贯穿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一)控制无关变量 控制无关变量
就是使无关变量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或各组实验)中保持相同。例如:“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试管洁净度,唾液新鲜度,淀粉的纯度和浓度,温度处理时长等。因此实验时三组实验要等同均衡并稳定,否则干扰实验结果,造成误差。
(二)设置对照,调节变量
要在控制无关变量的基础上,调节自变量是使自变量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不尽相同。因自变量的调节方式不同,实验对照的类型也不尽相同。
(三)区分对照类型
1.自身对照 实验和对照在同一实验对象上进行,其目的是观察实验对象本身实验的前后变化加以对照,不另设对照组。例如,“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观察”的实验中,实验对象是植物细胞,自变量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实验组即实验后细胞的质壁分离状态,对照组为实验前细胞的正常状态。实验结论为高浓度状态下导致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2.空白对照 两组实验对象和无关变量都相同的实验,一组有自变量处理,一组没有自变量处理,没有自变量处理的实验在自变量上是“空白”的,这样的实验就属于设置空白对照的实验。例如,在“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否产生淀粉”的实验中,实验对象为“饥饿”后的叶片,光照是自变量。实验过程为将“饥饿”后的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则遮光的一半叶片在自变量上空白的。经过实验后检测,曝光一半的叶片中有淀粉,遮光一半的叶片中没有淀粉,对照比较的结果,证实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的结论的可靠性。
3.相互对照 意为不另设对照组,只对两组或几组实验都用自变量进行处理,但自变量对各组实验的处理有所不同。例如,有的是自变量的物理量(如质量、大小等)有所不同,有的是自变量的种类或处理方向上有所不同等等,然后,对两个或几个实验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来得出结论。这样的两个或几个实验组就形成相互对照。例如,在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中,植物是实验对象,光照强度是自变量,在各组实验中,都有一定强度的光照处理,但处理各组实验的光照强度是不相同的。
四、遵循实验原理
开展探究性实验的方法:用一定的自变量处理实验对象,记录实验对象发生的变化(因变量),寻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如何处理实验对象?如何实验和记录因变量?如何设置对照等,都需要遵循该实验原理的科学性。
五、构建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模型
六、达成探究性实验的目的
从模型图可以看出,探究性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调节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客观记录实验对象发生的实验结果(因变量),由此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实验结果中寻找自变量的联系与因变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这个“规律性联系”就是探究性实验的实验结论的理性思维达成。
七、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理性思考
(一)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是对实验中的因变量的客观真实的记录。实验对象发生的因变量往往有多方面的信息反映出来。实验者在实验中收集的观察或测量的实验结果即为实验数据。其主要内容是记录的一项或多项因变量的信息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归纳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研究的发现与总结。要根据实验结果即实验数据得出,务必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也就是构建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构建模型的工具主要有记录表、柱形图、曲线图等。数据经图表处理后就成为模型,模型能使学者清楚地看出它们存在什么特点、本质、规律和趋势,发现实验数据所反应的问题,以便得出实验结论。
八、学会探究反思
(一)构想假说
通过实验结果归纳的实验结论,通常是一个推测性解释。而这种推测性解释其实质是假说,例如:当你观察到一个探究性实验的实验结果以后,你可以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说性解释,而在构想假说时,需要严谨的推理,更需丰富的想象,与一般的推测性解释不同,假说是否正确,必须经实验验证,只有被实验证明是正确的假说才能形成理论。
(二)归纳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反思
对实验现象的客观记录是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的主观能动性思考才是实验结论。正确的实验结论才是科学,而实验结果就成为科学结论的实证。两者的特点和关系归纳如下表:
总之,在探究实验,得出实验结论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丰富的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大量实践操作经验素养,更需要从实验现象中寻找本质规律,最终上升到对实验数据的理性认识。
参考文献:
[1]范龙华.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