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浩,刘 琦,宋彦彬,马 肃
榆林市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陕西 榆林 718000
近年来,锥颅血肿引流手术治疗幕上脑出血血肿量为15~30 ml的患者效果满意[1],恢复良好,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而术前CT血肿mark精准定位是影响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关键[2-3]。本研究旨在探讨锥颅单管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年7月自2020年7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首次发病,根据颅脑CT提示及多田公式测量血肿量约15~30 ml;(2)既往明确高血压史,但未规律服药;(3)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烟雾病、动脉瘤等出血者;(2)凝血功能严重障碍者;(3)脑疝形成者;(4)患有严重全身性疾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75)与B组(n=75)。A组中,男性55例,女性20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62.58±4.18)岁;出血量15~30 ml,平均出血量(15.15±2.08)ml;出血部位:脑室10例,壳核45例,脑叶20例。B组中,男性45例,女性30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62.54±4.21)岁;出血量15~30 ml,平均出血量(15.08±2.02)ml;出血部位:脑室12例,壳核48例,脑叶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B组采用术前CT mark定位血肿锥颅单管穿刺引流术。引流管型号:威高12/16号带导丝一次性引流套装。术前行颅脑 CT mark电极片标记血肿,扫描定位血肿范围。患者取仰卧位,局部麻醉+强化,麻醉满意后,头部偏向血肿对侧,根据术前CT mark标记精准确定血肿范围最大层面的穿刺方向、深度及位置,常规消毒铺巾,用颅锥经皮钻孔,将12/16号引流管以脉冲式缓慢置入血肿最中心位置,采用5 ml注射器弹性虹吸法缓慢抽吸术前预算血肿量的大部分血肿后,连接体外引流管,术毕,常规固定引流管于头皮。术后即刻复查颅脑CT,如遗留血肿量超过原血肿量的1/3,术后应用尿激酶溶解遗留血肿,夹闭4 h后开放。根据引流情况及动态颅脑CT血肿监测为依据,术后行脱水降低颅内压治疗,给予营养神经等治疗。A组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入院后动态性颅脑CT监测血肿变化情况,积极控制血压,同时给予甘露醇、甘油果糖、高渗盐水及营养脑神经药物规范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格拉斯哥(glasgow,GCS)评分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意识及认知,根据分值高低评估患者康复情况。观察被动关节运动时的抵抗力及关节活动度。肌力分级标准:0级,完全瘫痪,肌肉无收缩;1级,触摸或见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使关节移动;2级,肢体关节可水平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3级,肢体关节抵抗地心引力运动,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肢体可对抗阻力运动,但力量弱于正常;5级,肌力正常。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采用 Barthel指数评价生活能力,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B组患者治疗后GCS+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A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A组,平均住院花费少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A组发生癫痫3例,坠积性肺炎10例,尿路感染3例,深静脉血栓5例,褥疮6例,颅内出血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4.0%(33/75)。B组发生癫痫2例,坠积性肺炎3例,褥疮2例,颅内出血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10/7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突发起病、快速进展、神经功能损害严重、医疗费用高昂等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据统计,每年全球约200万~300万人发生脑出血,占所有新发脑卒中的10.0%~15.0%,存活者致残率达30.0%[4]。我国脑出血发生率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及其他亚洲国家,且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发展[5]。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关键为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清除血肿,解除压迫,防止继发损害,以改善神经功能的恢复。微创术可明显减少二次打击,达到精、准、快的同时,更好地促进病情恢复[6-7]。术前CT mark标记血肿可实现精确靶点定位[8],手术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弥补了常规开颅手术的不足之处。本研究中,B组患者治疗后GCS+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A组,平均住院时短于A组,平均住院花费少于A组,表明单管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确切[9-11]。
综上所述,术前CT mark标记血肿行锥颅单管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