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之杰,黄 木
(武汉轻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2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迭代升级,网络设备的移动互联,人类社会呈现数字化特征。在当今时代,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包括饮食、购物、教育、医疗、运动等,都以数据形式展现,实时获取的数据被记录并存储于服务器。大数据成为新时代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技术创新,如何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各个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探索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思政教育新路径,已经成为必然。
大数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为社会生活提供海量资源和技术手段,其无论从资源还是技术层面,都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大数据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带来了三重机遇,即数据赋能、精准推送、相关性分析。
科技是时代的表征,时代是科技的温床。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已表现出纷繁复杂的态势和多元聚合的趋势,在现代科学领域能够聚合多样化科技形式的核心就是“数据”。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计算机普及应用后,人类的社会生活、科学研究等范畴的信息均以数据的形式存在。以资源定位来说,如同石油是工业社会的重要能源,大数据则扮演着信息社会举足轻重的“新能源”,其随着社会生产生活而源源不断的产生,可资挖掘、提取、运用和循环。大数据具有诸多显著特点,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立德树人活动提供了条件,比如数据容量巨大、数据类型多,使得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更加丰富多样,而数据传播迅速和真实性等特点则赋予教师教学活动以实时性和客观性。
大数据的海量数据资源赋能高校教师,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助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在校园内产生的学习数据等,以其规模性的存在为学生“个人画像”。譬如,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超星学习通,聚合学生的上课打卡、问答互动、随堂测试、考试评价等各项学习信息,便利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把握,在疫情等特殊时期更加显示出强大的作用。关于学习之外的诸如生活、医疗、运动等信息,则为教师跟进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特质、健康情况提供了辅助,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以往依赖于历史经验和感性体验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开始转向基于实时产生的数据。思政教师基于真实记录的信息开展教学,无疑是对纯粹经验式教学的突破和革新。
大数据的功能日益强化,缩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鸿沟,同时也适应了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新要求,匹配了思政教育对象的精神需求。在网络产品铺天盖地,电子设备无处不在的当下,根据学生上网、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积累的信息,大数据技术可分析其浏览偏向和兴趣喜好,以非模式化的大数据展现学生模式化的思想特征、行为特点。“90后”“00后”青年学生的个性特点突出,“青年时期是人的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不少学者据此称青年期为‘狂风暴雨时期’‘危险期’‘紧张期’等,因而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充分注意青年的心理特征”[2]。故此,作为教师要掌握青年学生的心理特性,了解其精神动态,跟进其成长阶段,大数据的精准推送功能则为满足学生的思想政治需求提供了潜在可能性。
进入新时代,大数据满足青年学生日益增长的思想政治需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精准识别学生的时政要闻偏好,精确匹配个性化定制栏目,以满足学生吸收政治养分、学习政治知识的需求。就智能手机而言,在学生运用微信平台关注各类时政要闻公众号,浏览国内外政治新闻的同时,大数据技术根据学生的话题喜好和人物喜好,会自动推荐相关的时政类公众号,以便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政治视野。另外,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各类软件,比如百度,会持续推送学生感兴趣的时政新闻,扮演学生的课堂外“思政课教师”角色。另一方面,大数据能够及时抓取学生点击的不良网站,过滤对学生有害的网络信息以及一系列不适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新闻资源。譬如智能杀毒软件,不仅起到消杀网络病毒的作用,还与互联网企业的病毒库实时联结,与有关部门形成大数据联动,对于传播虚假消息、煽动暴力反动、有违公序良俗的新闻予以及时屏蔽和消除,有效管控学生的“朋友圈”“直播群”“新闻眼”。总体而言,从识别需求和管控负面两个方面,精准推送满足着学生的思想政治需求。
大数据技术助推高校育人模式革新,提升教育服务水平。传统教学信息的统计往往是基于抽样分析,而大数据视域下的教学统计则是基于大样本乃至全样本的分析,因而,大数据能够有效规避抽样分析的局限性,使数据与数据、数据与思想、思想与行为之间形成联通。在服务学生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方面,大数据的可及性还表现在它提供的全新的思维范式,其内含的相关性分析,对高校育人的因果性分析进行补充,形成相关性分析和因果性分析良性互动,进一步夯实教育服务的科学理性基础。大数据的相关性分析逻辑,区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因果推演、由因及果的思维逻辑,囊括着学生兴趣、情绪、思维、行为、表情和运动等所有与教育相关的可能因素,以全链条式的相关分析结构展现着学生图景。
高校基于大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在提升思政育人服务水平上,主要优势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借助于相关性分析,综合学生在校内产生的各类数据,全面研判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概况,为思政育人服务提供个性化背景材料。现阶段,高校普遍采用校园卡管理,学生的刷卡数据、借阅信息、饮食消费、水电使用等都囊括在系统中,再加上超星学习通和中国大学MOOC等软件使用数据,高校有能力有可能打造更为精准的学生“个人画像”,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贴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另一方面,根据大数据的相关性分析,高校可以实现更为精准的教学服务评估,以学生的实际行为数据反馈思政育人效果。高校在海量数据赋能教师、精准推送满足学生之后,展开切实有效的教学服务评估,则成为必要的和必然的路径。与思政育人具备一定程度关联的各类信息数据,多维度呈现学生学习情况、行为轨迹等,从各个侧面评估着高校育人服务的效果和水平。
作为教育资源的大数据以及作为技术工具的大数据,在给高校立德树人活动带来多重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多重挑战。无论是数据资源固有的缺憾,抑或是管理方式的嬗变,现阶段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三重挑战,即信息偏差、痕迹异化、工具理性。
毛泽东指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3]。大数据技术发展至今,以其数据体量大、数据类型多、应用价值高等诸多特点而备受关注,并且在与高校教育融合发展中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然而,大数据的计算高效率而非精确的特征,在为容错机制提供可能的同时,也为信息偏差埋下了伏笔。大数据的海量数据尽管在规模上比小样本更具说服力,尽管在统计学意义上显现出一定的“全样本”形态,往往容易被忽视的,却是其自身的有用数据和无用数据的叠加,或是价值数据和垃圾数据的混杂。从这一点来看,大数据的高效运算建立于信息海量与信息偏差之上,在矛盾体中不断革新着技术本身。此外,大数据内含的信息偏差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大数据只能抓取用户愿意展现的数据,只能截获网民可能提供的痕迹,只能收集学生部分呈现的信息。大数据无法从源头上掌控数据的输入,为其不完备性和信息偏差埋下了伏笔。
“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不同在于人的心理可以上升为意识,再在意识的基础之上,经过理性思维上升为思想。”[4]高校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事立德树人的崇高事业,其中很重要的内容,是以理性精神培养学生的美德和思想。大数据以科技理性的形式影响着高校思政教学,将理性精神渗透到教师思维里去,同时,大数据的信息偏差又误导着教师的理性判断,消解着教师的价值理性。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应当是理性之教师培育理性之学生的活动,而大数据技术仅仅是可资借鉴的教育手段和教学资源。在培育青年学生的道德理性、政治理性、法治理性、人格理性等诸多维度上,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大数据给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理性影响,同时认识到信息偏差阻碍着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意识到信息偏差给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带来的风险挑战。
在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中,网络留痕已然成为新常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渐趋成熟,对于用户各类数据的归并、整理、搜集愈来愈全面和高效。在大数据视域下,众多用户的点击、浏览、转发、点赞、保存、搜索等行为都表现为“痕迹”,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对于用户的数据管理也即是意味着痕迹管理,用户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特质最终都回归于大数据语境下的痕迹集。关于掌握用户痕迹的普遍化现象,有研究就指出,“百度的伟大和可怕之处就在于,与每个人都建立了数据接口,打开了个人隐私之门;而微信的伟大和可怕之处在于,将现实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整体搬迁到网络”[5]。作为我国互联网巨擘,百度和微信运用大数据技术在痕迹管理方面已经走在前列,并打造着巨大的用户生态圈,基于用户痕迹推出新产品和新应用,适应年轻群体的数据消费需求。然而,在高校教育方面,痕迹管理将工作牢牢聚焦于学生有意无意产生的各类痕迹,融汇学生这样和那样的行为轨迹,在一定程度上则存在着数字化学生、物化教育对象的潜在倾向,异化着学生的个性行为,同化着学生的发展。
作为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方法,对于学生的痕迹管理能够提高个性化思政的水平,引导教师因材施教、因人施策。过度的痕迹依赖和密集的痕迹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着学生的自由发展,异化着学生的个性培养。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痕迹信息的过度依赖,形成以痕迹为导向的备课教学模式,存在着将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简单化的倾向。诚然,青年学生的部分学习活动和生活动态均可以通过大数据予以截取,他们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等移动终端遗留的数据,可作为教师教学备课的参考资料。但是,学生的思想观点、道德意识和精神追求很多还无法被记录,留下的痕迹只是被纳入数据过程的一部分信息,难以勾勒学生的精神全貌。另一方面,学生对自身痕迹管理的信赖,会自我异化为一种数字化个体意识,将自身人性的世界简化为数据堆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谋求青年学生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活动,而将所有意识和行为的依据投射在单向度的数据上面,是一种明显的物化,将学生个性全部囊括在数据中,异化着学生的个性发展。
生活世界的信息化和数据化,是人类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发展科学技术的必然结果,从历史的维度来看,是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信息文明的阶段性特征。正如哈贝马斯指出,“相反,研究科学和文学的关系问题,只是抓住了一个更加广泛得多的问题中的一个问题,即:如何能够把技术上可使用的知识转化为社会的生活世界的实践意识”[6]。以数理统计来说,大数据将以往的抽样统计推进到全样本统计,将科学研究的范式革新为更为精确的方式,使得人类对研究对象的判断更为切近真实。以人文社会科学来说,大数据的数理逻辑及相关性分析,以实证主义研究的品质吸引着众多研究者,将其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中。另外,大数据内在地追求客观数据,基于质性分析下的量的维度,追求样本分析下的完备性,涵盖各种非结构化数据等科学特性,影响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当今人文社会科学,对高校育人方式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大数据的兴起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相关学科发展的产物,其技术本质上带有计算思维、工具思维的特点。在高校教育中,与大数据的工具理性明显对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在新时代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集中体现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提升自我修养,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方面,大数据在教育中的日益强势,潜在地演变为一种“数据至上”“数据主义”的技术理性。数据化的刻画、数据化的分析、数据化的研判等教育行为,正以精确计算、精巧雕琢的方式侵蚀着思政课堂的人文属性,以工具崇拜遮蔽着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大数据对高校师生生活世界的占用和监管,消解着生活世界的自在空间,解构着思政教育的生活话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渐趋偏离美好生活旨向。总之,大数据隐含的工具理性忽视了教育的美好生活价值,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须攻克的难题。
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新时代,大数据在赋能教育的同时潜藏着信息偏差的问题,在精准推送信息的同时又带来了痕迹管理的异化难题,在开展相关性分析的同时易陷入工具理性的藩篱。面对大数据带来的诸多挑战,高校需要抓住机遇,以全新的路径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进入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亟待落实。思政教育方法的局限性与大数据信息的片面性,两者共同诠释着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性。正是由于大数据获取数据信息的片面和偏差,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特性予以弥补和规制;也正是因为传统思政教学的方法受限,育人局限性凸显,才使得大数据技术走入思政课堂,助力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水平。大数据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驱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有其技术创新的一面,还有其理念革新的一面。大数据正是从技术创新和理念革新的两个方面,为高校立德树人事业提供着动力,驱动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方面,就大数据技术创新而言,数据化的逻辑与立德树人的逻辑在表面上并没有关联性,但却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共同指向“生活世界”中的人。正如胡塞尔所言,“作为一个实在,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7]。生活世界中的学生群体以其思想行为数据,被教师经验地感知到,从而为立德树人提供基本依据。另一方面,就大数据理念革新而言,数据化本质上所体现的创新文化内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内容是高度契合的。“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8]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保守,方法的局限性,在大数据视域下的数据化思维理念中,能够寻找到一种新的提升路径;数据化内在地片面性问题,则从反方向倒逼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人文培育,丰富立德树人内涵。
正如国内专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核心在于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尤其重视学生所遭遇的各种现实问题及其真实体验”[9]。高校及教师要做到关心学生状况,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就必须依托于大数据,探索“数据+思政”的新路径。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掘大数据的资源禀赋,探索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思想行为规律,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在“数据+思政”的教学模式下,高校应当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巩固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地位,以课程为体,以数据为用。结合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和资源禀赋,高校应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转化为更多更丰富的“精品课程”“思政金课”,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思想政治需要。
高校在探索“数据+思政”新路径的过程中,还必须注重三个层次的“数据提取机制”的建设。第一层次,高校要开展与有关互联网企业的沟通,加强校企合作,打通校内校外数据壁垒,为数据提取机制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要结合学生产生的校内数据,扩展数据延伸链条,与使用率较高的软件进行资源共享,诸如微信、微博和抖音等,能够展示学生生活动态和思想面貌,与学生校内数据一起勾勒更为精准的“个性画像”。第二层次,高校在建构数据提取机制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区分优质数据和劣质数据,过滤重复性数据,筛查敏感信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资源。作为数据提取机制的第二个层次,区分和筛查数据的质量,进行有用性、可用性等价值判断,可以节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脑力负担,提高“数据+思政”的精准程度。第三层次,高校要树立差异化的数据提取理念,找准学生习惯模式,实施“一人一策”的数据提取方式。在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千篇一律已然不适应学生多元化的教育需求,数据提取方式也不能单一固定,而是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需求。
区别于模糊化的思维方式,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经验则偏向于精准化。那种泛泛而谈、坐而论道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而发生改变。高校教师为适应青年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要以精准化思维引导个性思政教育实践,提供个性化的思政服务,满足学生日益增长而又渐趋多样的精神文化需要。有研究者提出,“在把握现实的科学方法上,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认为的现实是本质和实存的统一,同时又赋予经验事实优先地位”[10]。马克思承认现实是本质和实存的统一,放置在大数据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学生实存个性的特质,共同建构了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规定性。同时,马克思也赋予经验事实一定的优先性,意味着记录学生个性事实的数据痕迹,作为经验事实是可以并且应当被运用于个性思政教育实践的。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以精准化引导个性思政的实践,可以从两个方向的路径予以探索。一方面,以精准化信息推送带动教师精细化教学服务,用人性化的思政教育弥补数据的僵硬不足。随着大数据功能被智能手机软件应用,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学生呈现出变化态势中的个性发展。学生的阅读倾向个性化、分享习惯个性化、思维特点个性化、交流行为个性化等,为教师开展个性思政教育搭建了广阔的舞台。高校可运用大数据的精准推送功能,满足学生的思政阅读需要,为学生定制私人化的思政大餐。另外,数据化的单一倾向、鲜活不足等缺陷,则呼唤教师在思政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以精准化的方式输出“一对一”的人性化关爱。另一方面,精准化的学生画像和精确性的思想辅导,规避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异化,防止将教育对象简单的数据化,从而推动个性思政健康发展。基于痕迹管理的教学实践,存在着异化教育对象的可能性,而精确的思想辅导则消除了异化的可能性,降低了物化学生的概率。
高校以精准化的理念指导个性思政的教育实践,应当依托“精准+模糊”的实践路径,全面把握精准化教育的实质。一方面,教师以海量的数据实施精准的教学实践,提升个性思政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精准地靶向学生的思想顽疾,精确地输出个性化关怀,精细地落实个性思政的教育任务。另一方面,高校须以模糊的方式处理涉及数据安全的问题,用模糊化方式保护学生的个性隐私,合理隐藏不应当展示的部分数据。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用大数据技术研究学生个性特点,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同时不能忽视隐私的保护,及时屏蔽敏感信息,依法依规隐藏隐私数据,切勿将学生所有的数据都精准化,做到该精准的精准,该模糊的模糊,在教育实践中始终遵循“精准+模糊”的理念。
高校在推行“精准+模糊”的精准化个性思政实践过程中,为了保护学生隐私,维系数据安全,应当形成切实可行的“条件约束机制”。在大数据的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精准施教”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张力,也即是说,教师在施教过程中需要精准到何种程度,才不至于造成侵犯学生隐私的风险。这里需要阐明的是,前述提到的并非造成侵犯学生隐私的事实,而是潜在的危险。高校要以隐私保护和关键信息模糊处理为导向,设置思政大数据的“条件约束机制”:数据申请人约束、数据内容展示约束、数据信息使用约束。一方面,高校要设置班主任、辅导员以及思政课教师的数据申请访问权限,每一个申请人仅根据工作需要设置部分数据访问权限,而不是全部数据权限。另一方面,高校要规范数据内容的展示,扎紧内容约束机制的笼子,以清单明细的方式呈现能够展示的学生数据。最后,高校还要注重数据信息使用的约束,一部分数据使用在课堂教学,一部分数据使用在学生思想辅导等,都要有更加明确的约束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活动,也是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的统一。在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规律性日益凸显,聚合学生德育数据,研判学生行为动向,并以相关性分析补充因果性分析的教学思维,这些都是大数据提升高校思政科学化的明证。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是其价值性的集中体现。大数据的科学化特点,在探索大学生思想道德规律,选择适宜新时代的育人方法上,正是不可或缺的。高校投入大量的设备、引进先进的科技,培训业务精湛的教师,提升教育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归根到底还是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价值目标。
高校以科学化的大数据追求学生的美好生活目标,要实现这一价值旨归,存在着两个方面的路径选择。一方面,持续挖掘学生数据的价值,提升相关性分析的有效性,推进高校思政育人服务,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丰富资源的学生数据,记录并积累着学生的课堂互动、考试测评、图书借阅、运动健康等动态,潜在地建构着内涵丰富的高校育人参考数据库。此外,挖掘鲜活的行为数据,提升相关性分析水平,基于学生的各种行为关联展开精准育人,持续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高度凝练大数据的科学理性精神,融合高校的“理性思政”与“感性思政”,充分平衡高校思政工作的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高校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广大学生实现美好生活目标,要以更符合教育规律性、更适应科技新趋势的路径整合精神文化资源。
此外,在大数据赋权赋能日益强势的时代,高校要坚守美好生活的价值旨归,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人文化”的路径。一方面,高校应以科学化为引擎,推动实现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助力学生体验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大数据的相关性分析潜力,能够赋能教师更好地扮演学生的生活导师,深度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积极回应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另一方面,教师须葆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情怀,充分彰显高校思政课陶冶情操、滋养心灵的人文属性。高校教师作为立德树人的直接参与者,在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同时,要时刻检视大数据的负面效应,防止思政教育出现“数据至上”“技术至上”的倾向,规避教学活动趋于机械化、刻板化的可能。高校教师既要有大数据隐含的理性精神,又要有观照学生心灵的人文情怀,从而以“科学化+人文化”方式实现美好生活价值。
高校在遵循“科学化+人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同时,需要防范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科学至上”“数据至上”等观念的滋生。随着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地位日益强势,事物发展的本性会导致其逐步侵占原属于人文关怀的价值话语。高校应完善“价值表达机制”,探索灵活畅通的学生价值诉求表达方式。“价值表达机制”既是“条件约束机制”的后一环节和程序展开,又是“数据提取机制”的前置环节,即一定是基于良好的价值表达机制的数据提取。
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新时代迫切需要积极运用大数据开展科学育人。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大数据的产生可谓是正逢其时,它不仅作为一种前沿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施加影响,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作为一种新型思考方式或思维理念革新着人类的社会意识。从现阶段大数据的功能来看,海量的数据、精准的推送、相关性分析等实现着对高校育人的革新,在提供教育便利的同时,也潜藏着诸如信息偏差、痕迹异化、工具理性等不利因素。高校教育者要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抓住大数据带来的机遇,打造“数据提取-条件约束-价值表达”的闭环机制,直面大数据带来的挑战,以数据化的方式实现政治的理想,以精准化的方式传递教育的温度,以科学化的方式追求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