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彭山模式”探究

2021-01-29 21:23郭晓鸣曾旭晖
商学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山区现代农业农户

郭晓鸣,曾旭晖,骆 希,王 蔷

(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师范大学 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6;3. 长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710064)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农情[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党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2月印发《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对如何扶持小农户、提升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能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等关键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将小农生产引入农业现代化轨道作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极其重要的决胜环节。与此同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并非一蹴而就。小农户面临着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约束,严重阻碍其有效融入现代农业产业前端[2]。不仅如此,小农户在市场交易的弱势地位也将长期存在。现实表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政策引导,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框架下,地方政府对于引导小农户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3]。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通过政府引导下的创新性实践探索,形成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彭山模式”,为全面深化这一重要领域的改革实践提供了典型借鉴。

一、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主要困境

我国是有着悠久农耕历史的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固本安民之要。尽管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小农户的规模、结构也在历史更迭中发生着演变,但小农户仍会大量且长期存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仍有2.03亿小农户,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4]。小农户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这仍然是我国当前的基本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小农户的有效融入和提升仍然面临诸多难题,因生产要素短缺和经营方式低效,即便从自给自足转向商品经济,大多数小农户依然难以实现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其中生产要素的土地供给、资金保障、生产服务、管理技术等方面尤为薄弱,发展的现实困境往往导致政策导向的目标偏斜,由此带来分散小农户与现代市场的对接变得异常艰难。综合而论,当前小农户面临的共同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

(一)土地要素供给困难

土地是小农户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大,多数地区耕地供给严重不足,土地规模化经营面临严峻资源约束。与此同时,地块分布零散加剧了土地供给的保障难度,土地细碎化构成土地规模经营推进的重大瓶颈[5]。此外,土地供给保障困难还体现在农户扩大生产规模时土地性质变更困难,难以获得配套设施和生产建设用地。

(二)产业资金支撑不足

就现实情况而言,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前期投入资金大大超出小农户的经济支付能力,这是多数小农户面临的共同难题。就金融信贷情况而言,针对农户的小额信贷及抵押贷款难以满足生产融资需求。一方面,在缺乏政策性支持和制度保障下,为规避风险,金融机构通常会避免直接贷款给小农户。另一方面,“两权”抵押尚处于试点阶段,缺乏统一明确的指导性法律法规,小农户普遍缺乏银行认可的有效抵押物,非试点地区金融部门无法通过常规手段对小农户进行抵押贷款,总体上难以满足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6]。

(三)生产性服务供给不足

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表明,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分工和社会化服务是必经之路。我国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明显滞后,在农机、劳务、仓储、冷链等生产性服务方面发展不足。这不仅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集体行动能力不足,集体经济的服务能力没有得到体现,特别是对小农户的生产服务更是瓶颈,普遍存在缺服务、服务贵的困境。

(四)市场抑制效应加剧

小农户普遍缺乏应对市场的能力。在小农户不断引入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和扩大生产规模过程中,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面临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也相应增加。由于小农户市场拓展能力不足,销售方式单一,只能驻地销售,缺乏议价能力,面临的市场抑制必然进一步加剧[7]。同时,小农户在食品安全控制和品种控制方面难以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直接导致其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五)生产技术提升面临障碍

小农户要实现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由于受到自身人力资本限制,小农户很难通过自己的能力来掌握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这导致小农户在产业发展中出现短期化倾向,如早采早摘,重品种更换,轻品质提升和质量追溯。我国原有的生产技术服务体系难以满足小农户发展生产的内在需求。

(六)支持政策存在靶向偏差

现实表明,在当前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支持政策上规模偏好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政策的逻辑是产业规模越大,政策支持力度越强,引致多个地区的产业发展一味追求土地集中连片,以期形成大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基地。这样的政策支持导向促进了外部工商资本大量进入并大规模集中土地,而不利于本地农户通过小规模的土地流转实现更稳定的产业发展[8]。此外,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也普遍存在向大规模经营的龙头企业和业主过度倾斜的偏向,对小农户的覆盖和带动明显不足,其急需改善生产条件的基本需求难以有效满足。

二、彭山区探索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创新

彭山区是第二轮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也是四川省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区。针对小农户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性矛盾,彭山区大胆探索,重点突破,着力强化机制创新和政策突破,在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上取得了极为显著的重要进展,形成了具有广泛借鉴和推广价值的经验模式。进一步看,彭山模式的内涵特征可总结为:瞄准小农户现实需求,依托优势产业支撑,通过“系统要素集成、多元改革赋能、精准政策创新”三向发力,有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

(一)以扶持小农主体为关键保障要素供给

近年来,彭山区大力发展“大园区、小业主”,以园区综合发展促进多元要素向小农户聚集。由于彭山邻近大都市,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而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价值高,简单以土地流转、大规模经营方式发展农业面临现实困难。因此,彭山区在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保护农民利益为重点,通过政策创新,在不剥夺农户土地要素的前提下进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让小农户成为“小业主”,分享现代农业转型的红利。

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户持久增收,彭山区以园区为平台,建立财政投入股权化、集体建设用地入股等创新性制度,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方式,推进“农户+公司+园区”“农户+合作社+村集体”等模式,促进农民与园区共生共荣、长期受益、稳定发展。一是合理构建利益分享机制。在产业园区率先探索财政资金投入,形成固定资产有偿使用;探索项目资金入股,支持农户分享企业红利,仅果怡农业就带动54户贫困户参与公司年收益率6%的分红。二是创新产业链增值共享机制。新桥村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联盟公司、园区业主和社员等154名成员共同出资建立农产品集配中心,并进行股权量化,实现了多方共享产业链延伸的增值红利。三是促进农业产业联合体带动效应。以农业产业联合体为引领,培育壮大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系帮扶机制,带动农户发展葡萄、柑橘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覆盖带动农户6200余户、带动农户达85%以上,带动农民增收覆盖面达到90%。此外,彭山区还鼓励支持经营大户、家庭农场实现抱团发展,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成立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加强产业行业内部联合,共同开辟市场、共享市场信息、共同抵御风险。

(二)以本土精英为重点培育乡村多元人才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农业技术,更需要具备现代农业经营理念的经营者。为解决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人才要素不足的问题,彭山区高度重视充分利用本土人才资源,构建了以本土乡村精英为重点的稳定性人才培育机制。通过对乡村精英的重点培训和技术支持,并建立协会、联盟等专业性组织,为乡村精英开拓提升本地产业提供了重要平台。特别关键的是,乡村精英在自身实现发展增收之后,并非排他式的自我扩张,而是依托农村熟人社会网络,示范性地引领帮扶周边农户,形成效率更高和稳定性更强的乡村精英带动效应。

为了实现乡村产业发展中本土人才的梯队建设,彭山区探索了三级人才库机制。按照培育储备一批、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的思路,拓宽职业农民培育范围。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三级人才库管理办法》,将区内农村人才按照农业人才库(Ⅰ类库)、新型职业农民后备人才库(Ⅱ类库)、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库(Ⅲ类库)三种层级进行入库登记管理。通过层层选拔,Ⅰ类库涵盖农村创业兴业的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962人;Ⅱ类库涵盖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合格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骨干365人;Ⅲ类库涵盖取得农业主管部门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100人。在建立三级人才库的基础上,彭山区实行分类培育,结合人才登记情况,针对不同生产经营水平、专业技能水平的农村人才,分类制订培训方案和计划,全面提升农民从业能力。同时,按照“示范培训+分类培育+导师帮带”方式,遴选20名职业农民进行为期一年的精准化培育,提升综合素质,择优评选5名“寿乡田园名星”在全区通报表扬,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

同时,彭山区紧紧抓住承担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任务的机遇,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的中流砥柱。截至2019年,分类分级累计培育962人、认定311人,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3家,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9个,全区新型经营性主体达到3600家。

(三)以乡土能手和合作社为主导供给技术

彭山区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整合和优化现有农技资源,以典型农户培育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小农户技术更新与变革,从而形成以乡土能手与合作社为主导的技术供给机制。彭山区在葡萄、柑橘等农业主导产业均有数量不少的土专家、乡土种田能手。一方面,彭山区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修订完善《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管理制度》,建立了农技人员与乡土种田能手农业人才“一对一”的帮扶制度,指导做好农业品种更新换代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同时,将农技人员对乡土能手的技术指导纳入年度考核范围。这些乡土能手在获得知识和技能提升后,成为彭山区更有效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依托。此外,彭山区还十分重视强化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技术服务功能,对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提供专项政策支持,使合作社真正成长为带动小农户改进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组织载体。

为推动农业人才职业化,加强职业农民与农技人员的对接,彭山区还建立了一套新型职业农民的认证、培训、激励、扶持制度体系,在技能培训、产业扶持、养老医疗保险、贷款贴息、学历进修等方面累计补贴资金达300万元,实现职业农民由户籍身份向职业身份转变,培育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了农业创新创业。为满足农业技术供给中对本地人才的巨大需求,彭山区计划在3年内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名以上。同时,将农业、畜牧、水产、林业等农业科技人员投放到乡村第一线担任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等职,允许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农业科技人员停薪留职进入农村投资兴业,充分发挥其专业技术特长和农业经营优势,引领农村产业兴旺和小农户发展。

(四)以内生性发展为导向推进社会化服务

彭山区十分重视以内生性发展为导向推进社会化服务发展,充分激发农户内生发展动能,重点构建低成本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通过国有农业投资公司实现对土地流转的管理与督导,为土地流转形成有效和高效服务。针对农村长期以来在土地流转方面存在的“农民怕业主跑路、业主怕农民难缠,政府怕无限兜底”等难题,彭山区创新“三级土地预推—风险前置审查—平台公开交易—出险应急处理”土地流转四步机制。此举通过全程高效服务、化解流转风险,达到“农民流转有收益、业主投资得效益、政府服务保权益”三方受益效果。全区目前实现规模流转土地16.5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流转率高达70%。

二是创新涉农补贴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模式,解决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缺技术、缺服务的难题。通过对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针对性补贴,降低了服务成本,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成长发育。目前,全区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65个,分别在土地托管、育苗育种、病虫害统防统治、电商物流、劳务服务等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提供专业化服务,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比较典型的有“三交界合作社模式”,通过社员之间代种代管方式,显著降低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成本。自2014年以来,全区用于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资金累计达到3000万元。

(五)以改革赋能为突破构建政策支持体系

彭山区以顶层制度设计保障要素系统供给,以多元改革协同推进形成政策的叠加效应,通过三级土地预推、风险前置审查、平台公开交易、出险应急处理等多元途径来构建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为了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彭山区进行了多元配套的金融支农政策创新,构建了传统农业保险、特色农业保险和水果收入保险的系统化政策支持体系。

一是探索创新土地流转“四步机制”。彭山区抓住“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机遇,构建土地流转的“四步机制、三方受益”格局,有效解决了农村无人种地、业主无地可种的“两难”问题,为全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坚实保障。“四步机制、三方受益”的土地规范流转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并写入全国人大修改的《土地承包法》意见。

二是创新家庭农场支持政策。为促进小农经营向现代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彭山区相继出台了《培育壮大农民专合社和家庭农场九条措施》《星级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等政策,重点培育壮大有发展潜力、有示范带头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是深化“两权抵押”改革试点。针对农村长期以来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彭山区借助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平台,构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产权交易—产权评估—风险缓释—产权处置—产品创新”五大体系,引导全区8家银行主动“下水”,推出产权+设施、产权+机具、产权+仓单、产权+订单等贷款产品16个,全方位满足农户贷款需求,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全区3年时间共发放土地经营权贷款1413笔,共计6.73亿元,形成了银行主动参与、农户便捷融资的良好态势。

四是推行农业特色保险。针对农业靠天吃饭、市场风险大等难题,彭山区创新推出特色水果保险,覆盖全区葡萄、柑橘、猕猴桃等6万亩优势水果产业,农户只承担35%的保费,其余均由财政补贴。在赔付方面,自然灾害最高赔付达6000元/亩,并确保每亩经营收入不低于当年市场监测价格。彭山区财政累计补贴特色水果保险资金达到4000万元,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双保险”。

三、彭山区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突破性进展

彭山区以促进小农户现代化发展为重点的探索不仅取得了一系列制度机制方面的重要成果,更重要的是有效破解了小农户面临的诸多发展难题,在实践中全方位取得了极其令人鼓舞的突破性成效。

(一)实现产业园区发展与规模经营农户成长同步

彭山区构建了以大户、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整合全区葡萄、柑橘、蜜柚、猕猴桃等优势特色产业资源,形成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单元的12万亩优质农产品基地,获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产品1个,绿色食品认证5项,农产品行业金奖12项。近年来,全区累计实现集中流转土地16.5万亩,流转率高达70%,形成了“大园区+小业主”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截至2019年,全区共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300多个,其中家庭农场39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24个,种植、养殖专业大户2700个;带动农民发展各类优势产业7万余亩,占全区优势产业的50%以上。

相对于外来业主大规模圈占土地挤占农户利益的发展模式,彭山区在农业优势产业发展中特别重视对中小规模经营主体的重点支持,从而避免了对小农户的挤出效应。这种稳定和规范有序的政策支持与彭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十分契合。目前,以观音街道果园村为例,该村主导产业葡萄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下的农户占比达到97.9%,从全镇来看这一比例也高达92.1%。柑橘产业农户经营规模相对较大,以柑橘为主导产业的公义镇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下的农户占比为44.7%,100亩以下农户占比为74.4%,仅1户种植面积在500亩以上。这种“大园区、小业主”的经营模式非常有利于稳定农户投资预期,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实现农业生产转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通过农户之间地缘或亲缘关系建立起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扩展链,并且构建内生性低成本的服务体系,从而形成产业园区发展的适度规模聚集效应。在这一经营模式中,产业园区的发展与适度规模农户成长完全同步,其生产主体由核心农户构成,由此成为彭山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

(二)实现特色农业发展与家庭农业收入增长同步

彭山区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以葡萄和柑橘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首先,高标准编制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整合涉农资金近10亿元,高起点打造54平方千米的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彭山园区,建成高标准农田4.6万亩,旅游观光大道22千米,生产通道500余千米,沟渠600余千米,有效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其次,组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出台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举措,在土地流转、农机补贴、社会化服务、金融支持、品牌营销等方面,给予进入园区的各类业主提供全方位服务。截至2019年,产业园区共引进大小业主1200余个,并以此为核心辐射全区,形成以葡萄、柑橘、蜜柚、红心猕猴桃为主的6大优势产业基地,364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彭山区立足园区建设,打造地域公共品牌,实现所有农户受益。为强化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宣传,彭山区连续举办了十届葡萄节和两届农产品品质品牌研讨会,依托“农博会”“泡博会”等展会活动,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同时,全区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目前,产业园区主要农产品全部进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监管,监测合格率100%。通过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园区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协同发展的品牌体系,彭山区近年来共计获得全国葡萄金奖称号11个,彭山区葡萄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天鑫”蜜柚获得有机食品认证。产业园区规模经营业主已注册商标122个,注册商标面达到85%,年销售品牌农产品29580吨,品牌农产品销售收入占比82%以上。

现代产业园区发展中,通常以外来业主大面积流转土地集中经营为主,园区内农民收入只能主要来自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与此不同的是,彭山区“大园区、小业主”的发展模式下园区中小规模农户仍是基本生产主体,并没有被排除在分享农业增值收益之外,而是通过多样化的政策支持为小农户发展特色农业创造条件,使其拥有稳定的农业经营收入,从而实现了特色农业发展与农户家庭经营收入同步增长的目标。目前,全区形成了70%的现代农业与30%的小农经济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带动16万农户增收。据统计,2019年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187元,高于四川全省平均水平14670元的37.6%。

(三)实现农业技术提升与农户经营能力改善同步

彭山区基于小农户农技推广的现实需求,重点选择本土性的高效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建立从外部农技专家经本土专家、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最后到小农户的农业技术推广链。通过多层级的技术渗透,强化技术示范和帮扶带动,小农户的技术水平和农业经营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彭山区针对传统农业经营面临的规模小、模式单一、方式粗放、技术滞后、农户经营能力低下、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难题,抓住改革机遇,创新发展理念,着力制度创新,构建了以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农户经营能力的双提升。

一方面,彭山区通过牵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农业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多元合作,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成果推广等手段,实现农业技术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另一方面,彭山区以生产标准化为驱动,按照“国家行业标准+生产实践经验+市场需求反馈”的三合一机制,明确各农业主导产业的生产标准和产品标准,全面建成农产品准入机制和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同时,彭山区通过建立家庭农场联盟,统一配送生产资料、社会化服务、技术培训,确保每一个参与农户的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放心,以此达到用市场方式倒逼生产标准统一的目的,破解了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有标不依、执标不严的难题,显著提高了小农户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四)实现农业政策创新与农户家庭经营导向同步

彭山区通过出台系列农业政策创新,构建了多元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形成了重点支持农户家庭经营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不论是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队伍建设,还是防范土地流转风险的制度设计、金融支农和农业保险政策、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彭山区的政策创新无一例外地都把对农户家庭经营的有效支持作为核心内容,充分体现了强化农业政策创新与促进农户家庭经营发展提升的基本导向,如出台的《彭山区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九条措施》,突出财政金融支持、优先配置设施用地、激励培育引进人才等政策重点;帮助解决农户经营中的土地流转、农场建设、金融服务等主要难题,并以组建家庭农场联盟方式为农业经营者之间的互助合作搭建平台。近两年来,彭山区集合多方资源,以项目为主要载体,实现对家庭农场的全面扶持;同时结合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协调8家金融机构进行授信,降低贷款利率,区财政给予50%的贴息补助,帮助全区家庭农场基本实现了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的应用,促进家庭农场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转变。

彭山区葡萄产业的发展是农业政策创新与农户家庭经营导向同步推进的生动典范。彭山区种植葡萄的历史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农户自发种植的露天葡萄为主。自2007年开始,政府将葡萄作为主导产业,以“大园区、小业主”为发展定位,采取多元举措持续加大投入,包括设立试点示范村、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邀请专业机构制定产业规划、出台配套的土地和金融政策等。通过多年持续的系统化政策支持,彭山区农户葡萄种植收益达到2万元/亩,在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开拓了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四、彭山区探索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经验启示

面对小农户发展的困难和挑战,彭山区持续不断地坚持改革探索,以保护广大农户的基本利益为基点进行体制创新和政策突破,在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方面取得了具有广泛影响的突出成效,探索形成了以下五点值得充分借鉴的重要经验启示。

(一)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需要深化联动性配套改革

促进小农户发展转型需要对其所需的劳动力、土地、资金、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如果仅是强化单一要素供给而缺乏有效整合,可能导致转型的效果和持续性受到影响。彭山区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充分利用各项试点改革,统筹实施农村产权制度、职业农民、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以及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等多项改革内容,发挥改革的协同效应。其经验表明,通过联动性的配套改革破解小农户发展中要素供给的关键瓶颈,并以政策的协同形成资源要素的集聚效应,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重要路径。其中,彭山区通过同步推进补齐农村合作金融短板和推进农户住房财产与土地权益市场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主体与农民合作社主体信贷难与抵押难问题,以及鼓励地方农村信用社或农村商业银行与当地的农民合作社进行组织合作,通过允许小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开展信用等级评定、风险保险标单抵押等多种形式,弥补小农户贷款信用不足等创新举措,均对其他地区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具有借鉴价值。

(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需要系统性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人口比例仍然很大,仍然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然而,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农业劳动力对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适应能力较低[9]。这一客观现实决定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必须以系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重要支撑。彭山区的经验表明,以内生性发展为导向构建系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可以激发农户发展动能,且能以较低成本实现社会化服务的高效供给。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各地应以扶持小农户发展提升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模式,支持本地能人、农民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为区域内优质社会化服务的供应商。鼓励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托管、代耕、统防统收等生产性服务,探索以组建劳务合作社、劳务输出公司等形式加强社会化服务供给。鼓励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参与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承接本地农机使用、疫病防治等生产性服务[10]。同时,可积极对接中化农业等农业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构建多层次、多主体、系统化的社会化服务供给体系。

(三)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需要加快标准化全产业链体系建设

尽管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各类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但回归到农业生产供给产品的本质,能够稳定向市场供应优质农产品仍是评价农业产业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如何通过标准化的品控管理保障生产者能够持续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如何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品控体系以保障农产品的标准化、高品质,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亟待破解的关键性难题。彭山区近年来在农产品初加工、仓储、物流环节的持续投入,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优质优价倒逼农户强化标准化生产行为的激励效应。从更大范围的农业发展来看:一是应高度重视以标准化为导向深化农业全产业链分工,梳理标准化生产和供应的关键环节,制定覆盖从生产到流通环节的完整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二是应整合外部专家、本地农技人员、本土专家共同参与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的制定;三是应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在带动小农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农民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农产品仓储、冷藏、初加工等设施的支持力度,建设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标准化生产体系。

(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需要高度重视农户集体行动赋能

提升小农户集体行动能力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关键。彭山区经验表明,在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尽管单个农户在有效的扶持下,可以实现持续的规模扩张和效益增长。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小农户单家独户生产面临的制约愈加突出,必须以强化集体行动抱团发展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持续发展。对农户集体行动赋能应重点聚焦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化小农户集体行动组织载体的培育,加强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的培育,充分发挥其对分散农户的联结、组织和服务作用,使其真正实现“为农服务、教农学技、带农入市、助农增收”。二是强化小农户集体行动能力,实施针对小农户的能力建设行动,强化小农户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和市场意识,提升其经营管理、市场对接、集体议事决策等能力[11]。充分调动乡村精英的发展积极性,发挥其在集体行动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强化小农户与其他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优化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与小农户的合作机制,鼓励以股份合作、保底分红等多种方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

(五)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需要探索跨区域合作发展路径

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是小农户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由于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对小农户发展要素的供给必须突破单一行政村、单个合作社的边界,应以开放性的视角,通过跨区域的整合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的要素聚集。彭山区的经验表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应着重从两个方面探索跨区域的合作发展路径,一是跨区域的主体联合,支持小农户跨村、镇组建合作社与联合社,更大范围整合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在农业先行区,可探索农业经营的异地发展模式,本地种植能手在当地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要素受限的情况下,可通过向土地资源富集地区输出技术、劳动力的方式,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空间。二是跨区域的行业性联合,支持同行业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组建家庭农场联盟、合作社联合社,推广“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的产业化联合体模式,促进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在资源利用、资产租赁、经营业务等领域建立多样化、深层次的合作机制,实现多元主体的资源融合,有效发挥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支撑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山区现代农业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现代农业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修梯田》
山区
粮食日 访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