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慧婷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自2012年启动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发展历程和谈判内容一直关注不断。Kenichi(2015)分析了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协定的重要性,计算出关税的取消和非关税措施的减少将对区域经济产生有利的影响。Lee & Cheong(2017)基于OECD的国家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RCEP贸易集团出口中的区域成分,研究结果表明,RCEP成员国之间有着较强的贸易联系,尤其表现在中间品贸易领域。Belinda等(2018)特别研究了日本在RCEP谈判中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作用,并发现日本通过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逐渐取代美国和英国在全球知识产权体系中的地位。Hiro & Ken(2018)认为,美国退出TPP将加快RCEP谈判进程,并计算出东盟主导的RCEP将提高东盟国家的整体福利。
国内学者也高度关注。张茉楠(2019)提出,一旦RCEP生效,必将简化原产地规则和相互认可等机制,并大幅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亚洲区域价值链会变得更加紧密且稳固。平力群(2020)指出,RCEP签署后,RCEP的制度保障将为该区域提供更加稳定且具有可预期性的经济环境,从而有利于增强在该区域内构建生产网络的信心,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区域内各国的社会总福祉水平。冯紫洋(2020)指出,RCEP旨在该地区创造一个自由、便利和竞争性的投资环境。
早在19世纪,金融风险的概念就在国外提出了。Williams(1964)认为,财务风险在某一特定情境中,就某一事项的实际水平与预期指数存在的偏差,若偏差指数较高,则代表该事项发生不利后果可能性较高;若偏差值较低,则代表存在的不利后果可能性较低。Wachowicz等(2017)提出,财务杠杆影响公司的财务融资。公司的融资规模越大,公司的财务风险就越大。Carolyn等(2017)认为,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与管理过程的最终目标是为企业价值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障。
国内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主要从刘恩禄和汤谷良开始。刘恩禄和汤谷良(1988)定义“财务风险”是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有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向德伟(1994)总结出企业财务风险其实就是财务成果的风险和财务状况的风险。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上的不确定性。蒋琪发(2000)提出,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它是指企业因筹资活动而引起的收益不确定性,以及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和投资人报酬的风险。
国外对于对外投资财务风险的研究起步较早。Mirvis(1992)& Jeff(2015)认为,企业对外投资失败是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认识不够充分。Robert(2012)认为,企业对外投资无法顺利进行,财务整合就会引发财务风险。Ivan et al.(2017)对跨国并购行为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跨国并购中如果涉及大量的现金支付,会对被收购公司造成财务风险。Beata(2017)提出,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并购的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并购完成后能否在经营活动中获得利润,二是并购后获得的收益是否大于并购前的投资成本,三是两家公司在并购活动中是否能充分融合对方的企业文化。
国内对于对外投资的风险研究起步比较晚。张琦(2010)提出,加入WTO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更加频繁。大量的结算业务加上经常性项目和资本性项目的进一步开放,企业会产生汇率风险、表外风险等财务风险。庞明川(2012)认为,对外投资存在不确定性,面临的风险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刘明佳(2016)认为,很多企业对于海外投资的税务风险意识不强,对外缺乏风险评估,资产风险较大。除了以上提到的风险外,杨少波等(2019)提出,企业对外投资还要面临一个资金回收风险。
Lane等(1986)设计出COX模型用于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Fant等(1992)使用神经网络法构建风险研究模型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识别。T.L.Saaty(2013)采用层次分析法能研究财务风险与财务报表的关联性。Hwang(2015)采用资本定价模型进行风险识别研究。Holzhauer et al.(2016)将因子分析应用于数据分析。
国内对财务风险识别的研究从2008年开始逐步增多。朱永智(2008)通过现金流量的基本组成、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比较分析、现金流量比率分析来识别财务风险。曹兴等(2009)引入VaR参量,构建以VaR参量为主要衡量指标的财务风险预测回归模型。廖淑霞(2013)提出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该分析法能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来进一步评分调节权重,实行动态跟踪评价。蔡梅(2017)将定性识别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其中定量分析采用4种模型进行分析。严良等(2019)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下的DE-SVM财务预测模型有助于提高对财务风险问题的识别。
Khan(2016)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对企业所面临的一切风险进行系统、全面管理的方法。研究发现,国际和本土监管压力的不断加大、企业绩效不佳等因素,会促使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财务风险。Kim et al.(2019)也发现国家监管政策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及时关注政府的动态并做出相应的调整。Mazurina et al.(2019)以马来西亚2010—2016年的前1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ERM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风险控制和管理过程中,盈利能力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显著,这为马来西亚上市公司认识到公司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供了依据。
国内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比财务风险识别要稍微早一些。刘芳等(2016)提出,要结合COSO风险管理框架,企业可以从构成要素和涉及的流程、部门角度来对风险进行评价和防控。于新花(2009)提出,要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分散投资风险以及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来控制财务风险。刘荣欢(2018)提出,要加强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意识、全面实施预算管理、拓宽融资渠道的建设以及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李苑苑(2018)具体从企业的融资风险问题、资金流动性风险和资金运作风险三个方面提出控制策略。
国外学者从早期就对财务风险识别、控制和对外投资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是我国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才产生的新课题,国内已有很多学者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财务风险采用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对企业的风险控制建议。这是一个旧的研究问题,但是结合2020年11月15日刚签署的RCEP协定,这个目前最大的经济贸易区对我国对外投资的企业有很多不确定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