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新杰 裴泽庆
(1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研究生部 四川 成都610072;2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 成都610072;)
近百年的党的组织建设史表明,中国共产党一贯把组织工作作为伟大工程的重要抓手,确立正确的组织路线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强大优势。[1]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重要性愈加凸显,要求愈加严格,内涵愈加清晰。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牢牢把握建设组织体系这个重点,牢牢把握高素质干部队伍这个关键,牢牢把握各方面优秀人才这个支撑,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实践中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保证党的组织工作不断推陈出新、落地生根。中央政治局关于组织路线的集体学习,再次把学术界对组织路线的研究推向高潮,本文旨在对当前学术界关于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研究进行评价与展望,以期对其未来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概念分析法是学术研究最基本的方法,进行概念分析的目的在于向读者阐明其科学内涵。“是什么”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也是研究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根据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可以将学者们对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科学内涵的解读大体分为三类。
1.科学内涵六点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共109 个字,内涵极其丰富,有学者根据其对象内容将科学内涵简要概括为六点。肖霜把组织路线的科学要义凝练为“11211”①“11211”即“1 个全面”的指导思想、“1 个重点”的主要抓手、“2 个着力”的重要举措、“1 个坚持”的干部标准取向、“1 个保证”的价值归宿。,她认为,组织路线在思想理论层面定向、在现实路径层面定策、在选人用人层面定调、在功能意义层面定标,明确了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的目标指向、任务所向和价值导向。[2]曲文涛、邱蕊认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有六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包括核心问题、根本功能、关键问题、重要任务、基本原则、根本指向。[3]仰义方、戴立兴认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包括“一个全面贯彻”的根本方针、“三个基本点”的任务指向、干部路线标准的价值所向、“两个坚持”的目标导向等主要内容,分别明确首要问题、实现问题、原则问题、归宿问题。[4]
2.科学内涵五点论。秉持“六点论”的学者从“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概括,秉持“五点论”的学者则以目标为线索进行概论。王刚认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包含“一个指导思想”“三个基本点”“一个根本目标”。[5]何虎生从指导思想、工作重点、主要任务、重要标准、根本目标等方面解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并指出作为灵魂的指导思想是其他四个部分的理论、逻辑和价值起点,起着连接和整合的核心作用。[6]吴韩贵认为,四个“第一次”是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新概括,包括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布局、工作重点、用人原则、价值取向等内容。[7]
3.科学内涵简要论。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作为“四大路线”密不可分,除组织路线外,另外三个路线都有概括性强的简短阐述。韩强、李剑认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概括不如政治、思想、群众路线那样简洁明了,他们把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概括为“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8]
组织路线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为组织工作指明前进方向、阐明落实路径。高中伟认为,组织路线系统回答了组织工作的根本方针、价值指向、重点任务和目标导向等一系列基本问题。[9]刘吕红认为,组织路线是组织工作的“路线图”和“指示牌”,[10]突出了组织路线对于组织工作的导向、牵引作用。
李忠杰认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内容既坚持了一脉相承,又体现了与时俱进,并用“三个突出”来阐释组织路线的指导思想、工作范围和重点、着力点。[11]王少峰从“四大伟大”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现实意义。他认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准确把握了进行伟大斗争的现实需要,充分体现了建设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深刻揭示了推进伟大事业的核心保障,牢牢抓住了实现伟大梦想的动力牵引。[12]
综上所述,学者们在阐释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科学内涵时,不论以什么视角为出发点,一般都对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不同学者的分类和侧重点虽有不同,但对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的看法是一致的。概言之,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本质在于新思想引领,根本在于组织体系建设,动力在于高素质干部,关键在于优秀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全面推向前进,但还远远没有到鸣金收兵的时候。“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旧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时刻提醒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先进性、纯洁性是我们党的本质属性,随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飞跃,由富变强,“糖衣炮弹”前所未有地挑战着党的先进性,利益集团前所未有地弱化着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纯洁性的土壤仍然需要继续培厚。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掌舵“中华号”巨轮在新发展阶段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如何“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发挥组织工作的“水手”作用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曾一春认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习近平总书记对组织工作提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础上应运而生。[13]
1.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发展。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写的德文序言中提出:“这些原理的实际应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4](P248)新的历史方位要求我们从时代需求出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基础上,推进执政党的理念和活动方式创新。刘吕红认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党的组织路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来,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汲取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精华,不断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内容体系添砖加瓦。[10]
2.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虽没有直接提出“组织路线”的概念和系统的组织工作思想,但为其提出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者和坚定实践者,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进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开天辟地、惊天动地、改天换地,根源在于与时偕行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并将其运用于实践。郝欣富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组织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变化:固本培元、壮骨补钙,选好干部、激发活力,从严治吏、刷新吏治,强基固本、打好基础,广聚英才、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这都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发展。[15]
与时俱进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在思想路线的指引下,组织路线也不断推陈出新。王云强认为,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对组织路线的发展有过贡献,从探索确立到重新确立再到坚持发展最后到准确提出,新时代组织路线是对党的传统组织路线的继承和发展。[16]高中伟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明确提出“党的组织路线”的概念;新中国成立后,“又红又专”成为党的组织路线的凝练表达;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党的组织路线重新恢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明确了党的组织路线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确立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9]王定毅认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从党的组织路线历史中发展而来的。在革命岁月的洗礼中逐步产生,在建设年代的探索中曲折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丰富创新。[17]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背景的研究,有的是从理论角度阐述,有的是从历史逻辑梳理,虽然切入点不同,但都明确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根据新的世情国情党情对党的主张进行了创新发展,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把凝结着党和人民智慧的主张回馈人民。那么如何回馈呢?正如毛泽东所言:“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18](P139)回馈人民这项任务就需要组织路线这个“桥”和“船”。为了提高通行的效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我们党一直没有具体阐述却在实际中践行着的组织路线明确提出,从而明确了“桥”的“结构基础”和“船”的“材料构造”,促进党的主张加速回馈人民。
1906年,列宁明确指出,“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19](P341)突出强调党的组织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王刚认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理论逻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工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囿于历史条件,虽然没有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路线问题作出专门论述,但他们在领导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实践中认识到,无产阶级要取得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胜利,必须组织起来。[5]曲文涛、邱蕊认为,建立和巩固党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工作的首要任务,组织路线自始至终为政治路线保驾护航。[3]高中伟认为,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500年的框架下明晰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原则,将组织路线概念、基本要求、最终确立置于“三个伟大飞跃”的视角下,党的组织路线概念来源于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基本要求产生于实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最终确立依托于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9]黄佳慧认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组织建设理论,汲取了我们党关于组织工作的宝贵经验,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创新的形式对组织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贯彻的“纲”和“本”,是党的组织工作的根本原则和实践路径。[20]
裴泽庆、宁新杰认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理论逻辑体现在“四个突出”,即突出思想引领这个灵魂,突出组织体系这个关键,突出党管干部这个根本,突出集聚人才这个关键。[21]曾一春认为,“三个充分体现”构成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理论逻辑,即充分体现了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见、对时代问题的真知灼见,对未来发展的战略远见。[13]“仲祖文”认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明确了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和首要任务,突出了组织的基础性地位和体系化建设要求,揭示了选贤任能的本质要求,凸显了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了选人用人方针的守正创新,指明了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2]
归纳总结发现,学者们对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理论逻辑研究呈现多样性,有的是从政党组织工作的角度,有的是从内在规律的角度,但是最后都回归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上来。组织路线作为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需要透过现象究其本质,从政治、时代、目标三个维度进行逻辑分析,要厘清组织路线的本质所在、时代所向、目标所致:从政治维度上探求本质,其本质在于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从时代维度中寻找关键,其关键在于有正确思想路线引领;从目标维度里明确目的,其目的在于做好党的组织工作。
从“组织体系”这个概念的出现频率可以透视出组织体系建设的被重视程度,在十八大以前的党内文件和党的领导人讲话中很难发现“组织体系”这个政治词汇。蔡文华认为,随着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的召开,对组织体系建设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组织建设的系统性更加突出、更加规范,组织体系成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关键一环,为确保党的坚强领导落地提供了组织保障。[23]仰义方认为,贯彻和执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通过强组织、选干部、聚人才来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组织保证。[4]张荣臣认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求全党尊崇党章,增强“四个意识”,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决扭转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的现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强的组织力量。[24]
1.实践维度:推动“作为一项具体工作的党的建设”工程化。[25]“四个伟大”是对中国巨轮何以破浪前行的科学解释,其中提供最大牵引力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刘伟以“四个伟大”为切入点,认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统揽“四个伟大”的必然要求,只有一以贯之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不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26]黄佳慧认为,推动党的建设发展需要系统的工作思路,这个工作思路由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来提供。[20]刘玉辉认为,以学习好贯彻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契机,不断完善和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全面优化党的组织体系、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组织面貌、组织功能,以坚强有力、高质量的组织建设和组织锻造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11]《墨子·尚贤上》有言: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田忠宝认为,干部处于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突出位置,应通过“干部工作五大体系”来带动做好党的组织工作。[27]彭金辉认为,应通过爱国奉献的优秀人才来推动党的组织工作。[28]
2.理论维度:促进“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党的建设”科学化。[25]近年来,党的建设研究成为显学,消除了“党的建设是否能成为科学”的疑惑。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完整表述出炉,标志着党的建设在政治化、专业化的基础上距离科学化又迈进了一步。何虎生、赵文心认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创新发展,必将在党的建设历程中彰显出与时俱进的力量。[6]“仲祖文”认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从顶层设计上完善了党的路线体系,使我们党四个方面带有根本性的路线变得完整起来,为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更强大的武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党的核心优势。[22]韩强、李剑认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规范内涵的提出完善了党的组织理论,加之已经规范的组织原则、组织结构、组织关系,党的组织体系理论最终形成,可以说,党的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正是以党的组织路线的提出与明确作为集中标志的。[8]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的重大政治论断,丰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组织保证,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实现长期执政提供了系统思路,进而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激发了全党的奋斗精神,不断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局面。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执政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分支,组织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一部分,拓展了执政党管党治党的途径,为世界各国政党推动组织工作、加强组织建设、完善组织体系、解决组织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自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以来,理论界的相关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2020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五个抓好”的基本要求,为学者们指引了研究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新方向。
第一,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组织、党员、群众共同奋斗的历史,是一部党重视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组织力量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组织路线,党的组织就蓬勃发展,党的事业就顺利推进;什么时候组织路线发生偏差,党的组织就遭到破坏,党的事业就出现挫折。”[29]这深刻表明了组织路线与党的组织、党的事业间的因果关系,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以从党史的角度深入探究这层因果关系。例如可以以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同志所言的“研究历史既要讲‘过程论’,还要讲‘主要作用论’”[30](P118)为研究方法,既注重“主要作用论”,又突出“过程论”,对组织路线的发展进行详细的历史考察。历史考察一旦清晰明确,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就会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有的之矢,其时代意义、历史意义就会得以凸显。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抓好”的基本要求,率先明确要求抓好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首次提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其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推进伟大事业提供坚强保证。“党建理论研究必须立足于发挥指导作用,着眼并服务于党的领导与党的执政。”[31]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大都局限于组织路线,较少涉及组织路线与党的全面领导的逻辑关系,下一步可以加强对组织路线如何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服务的研究。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29]目前学术界关于“造形”的研究较多,即建设什么样的组织、怎样建设组织,关于“铸魂”的研究较少,下一步应系统研究“铸魂”的理论指南,研究党的科学理论是如何指导组织建设,进一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丰富创造性;研究如何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
第四,关于党的组织制度建设,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对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发展完善的研究更是硕果累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详细阐明了组织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组织设置、组织生活、组织运行、组织管理、组织监督等,下一步可以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探索组织制度体系融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中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