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娟
(中共新疆区委党校 政治学教研部 新疆 乌鲁木齐83000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主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及其话语体系的社会影响力。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更深层次的要求是要使社会大众能够体会领悟到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并将其作为分析和评判各类社会现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1]这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强化使命担当,对当前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有清醒的认识,从政治性、学术性、大众性相统一的角度提出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有效路径。当前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研究的角度是多方面的,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话语角度来研究的相对较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一套成熟的话语体系,其所呈现的是政治性、学术性、大众性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表达体现在其经典文本之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吸收经典文本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要关注其对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指导意义。
“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2](P48)加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必然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占指导地位,但现阶段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仍存在模糊认识。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模式”“北京共识”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的关注,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同时国内外也出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质疑的声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不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关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首先必须明确当代中国没有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但同时也不能回避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解答当今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理论品质要求通过适应不同时代主题来构建不同的话语体系,在内容形式和意义上彰显鲜明的时代特色。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与时俱进这两个方面需要通过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给予体现。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P9)什么是彻底的理论?如何掌握群众?理论所揭示的规律是通过话语表达告诉人民,并进一步说服人民,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掌握群众。“话语体系表面上似乎只是一个‘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实际上它涉及价值表达、思想影响和真理传播等重大问题。”[4]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利益格局等发生深刻变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必然趋于多样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正通过展示自己的“话语体系”影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提出严峻的挑战。
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交锋更加尖锐,话语权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但在当前国际话语权较量的总体态势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加上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宗教、人权等问题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干涉我国内政,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能够正视热点难点问题,建构正面话语,解构负面话语。
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主要视角有三个方面,一是从微观领域如高校思政教育、现代传媒在话语体系构建中的应用等具体方面进行探讨;二是从党和国家如何应对各类挑战、意识形态理论、顶层设计等宏观方面进行探讨;三是从历史维度即历史经验的现实借鉴来启示当今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路径。但目前来看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本身的话语体系研究相对较少。经典文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载体,它本身之为经典的意义也体现在文本话语体系的构建之中。马克思主义文本话语体系的构建呈现出政治性、学术性、大众性的有机统一,这也是这些经典文本在世界各国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原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在“西学东渐”时期,那个时期传入了各种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不是声音最大的,不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却能够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耦合的因素,也有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体现,但是从其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角度探究,这些经典文本中所体现出的政治性、学术性、大众性有机统一的话语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有很多,但是就其传播力和影响面而言,《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可以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恩格斯在《宣言》的导言中指出,《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2](P11)回溯整个《宣言》的传播史,可以看到不同主体在《宣言》的传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一是思想家,其中在《宣言》的传播中起到导向作用的思想家非恩格斯莫属,恩格斯所作的《序言》在肯定《宣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还根据《宣言》发表后的工人运动的历史,对《宣言》作了补充和修改。恩格斯对《宣言》的评价也非常高,在波兰文版的序言中认为,“近年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2](P21)二是政治家,政治家也对《宣言》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列宁评价:“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5](P93)斯大林称《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毛泽东指出他是读了《共产党宣言》之后才决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邓小平在1992 年“南方谈话”时说《共产党宣言》是他的入门老师。三是劳动者,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相比《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巨著,《宣言》以它的短小通俗更容易为劳动者所接受,因而得到广泛流传。思想家、政治家、劳动者三方对《宣言》传播的作用也能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学术性、政治性、大众性在这本小册子中的集中体现。通过《宣言》的文本话语分析,可以对这三方面的有机统一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宣言》旗帜鲜明地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公开表明共产党的性质、目的,是充满激情的政治宣言和战斗檄文,它在逻辑严密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同时表达方式又是大众化的,将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融入大众话语之中,做到有机统一,为我们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恩格斯在《宣言》的序言中阐述了《宣言》的命运和工人运动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表明了《宣言》的政治性体现为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无产阶级是《宣言》文本话语阐述的对象同时也是政治性宣传的对象。
《宣言》将无产阶级作为政治性宣传对象就必须阐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是什么。《宣言》首先基于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考察人类社会,发现“(从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2](P7)接着阐述现在社会存在的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及其历史命运,得出“两个必然”的结论。“两个必然”具有深刻的政治性,内含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对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生存状况的不满,要求得到解放。《宣言》中所表达的资产阶级是先行社会革命再行政治革命,而无产阶级是先行政治革命,必须要通过阶级斗争夺取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走向下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从这个角度分析,《宣言》中的政治性和学术性通过无产阶级这个内核有机统一起来。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爆发革命,这就必然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论述革命领导权的问题,形成以无产阶级为对象、以领导权为核心的政治话语。《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所探讨的领导权,一方面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权。无产阶级作为最先进和最具革命彻底性的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和主要依靠力量。《宣言》中阐述:“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2](P38)这个革命阶级在现代社会中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它是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主要依靠力量且始终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只有在工人阶级政党即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才能实现有机统一,才能坚持革命正确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权问题。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2](P41)这是建立、维护、巩固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的实践需要,是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如果在革命中已经夺取政权的无产阶级一旦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已经取得的革命成果,就会如同巴黎公社那样毁于一旦。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对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领导,这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和根本保证。
作为一种学术性的话语,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任务首先从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开始,这个任务要求必须对资本主义话语体系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资本主义话语体系是由资本所规定的,资产阶级获得绝对话语权,无产阶级被代表、被规定的一种话语体系。话语体系本身是作为解释现实,赋予社会实践价值和方向的术语群落。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要构建无产阶级话语体系,就必须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中的术语,即在概念上高度把握共产主义的规定性原则。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序言中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科学革命意义作出评价:“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6](P32)《资本论》中剩余价值、劳动二重性和工资这三个范畴,是恩格斯称谓的马克思经济学“术语的革命”之标志性范畴。《宣言》中文本话语的学术性阐释也是以“术语革命”为呈现的,《宣言》中阶级、所有制、自由这三个范畴,构成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要旨。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术语革命”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种是创立新术语,如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社会形态等。马克思创立新术语的典型代表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在这两大发现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二是沿用德国古典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的旧术语表达新的内涵,如阶级、所有制等。阶级和阶级斗争并非马克思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阶级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但马克思对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加上了新的内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7](P106)在《宣言》中马克思围绕阶级形成了具有严密逻辑关系的术语群落,《宣言》的正文部分也是从阶级斗争开始阐述的,从人类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从无产阶级革命到无产阶级专政,直至实现“无产阶级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的脉络逐步展开的。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下,阶级并非一个单一的政治或经济术语。阶级的划分标准并不是完全由经济地位决定的,但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目的是消灭私有制,可见阶级与经济是密切相关的。列宁曾经指出:“进行政治分析首先应该提出阶级问题。”[8](P79)如果共产党人没有马克思阶级分析方法和无产阶级的立场,就会被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所干扰,看不到现象背后的本质,分不清政治是非,认不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无法准确把握前进的方向。
在《宣言》的文本之中,蕴含着一个包括所有制结构、所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私有制、封建地主所有制、资产阶级所有制、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等的术语群落。马克思语境下的所有制是沿用了近代资产阶级具有一般性的术语表述,但赋予了该术语新的内涵。《宣言》基于对不同术语概念界定的基础之上在第二章针对资产阶级所认为的财产和共产党人所认为的财产的区别进行分析,提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2](P42)并在《宣言》第四章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说明共产主义并非要消灭一般的所有权,针对的根本问题是所有权背后的社会制度,即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
《宣言》对未来共产主义阶段的描述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认识的基础上推导得出的,并没有明确指出共产主义阶段具体是什么样的,但却出现了另一个重要的术语“自由”。在分别由阶级和所有制为中心所构建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和所有制理论的基础之上,马克思得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作为一种积累起来的力量支配着资本主义体系中的每一个人,包括资本家,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每一个人都是不自由的。而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应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也就意味着自由,即社会主义的原则。《宣言》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句话,[2](P51)常常被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表述之一,但我们要把握马克思语境下的自由和自由主义的本质区别。《宣言》这句表述的前一部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2](P51)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没有这个制度前提,只谈“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只是用西方话语解读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要对马克思主义“术语革命”有正确的认识必须把握原创术语与流行相似术语之间的本质区别,注意分析借鉴术语中的合理和不合理因素,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中新的内涵。
作为一种大众性的话语,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宗旨是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马克思语境下的“自由发展”和资产阶级打着“人类”旗号、掩饰真实意图的自由发展不同。《宣言》中指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P51)这一思想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毕生所写的全部著作中,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每个人的发展是作为摆脱了阶级对立的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那种不关心人民大众生活境遇的“主义”,必不是马克思主义,人民大众必然会对其“敬而远之”。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把人类解放作为其最终目标,马克思本人在中学时期就树立了为人类而工作的理想,《宣言》的阐述也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生产生活”现状的关注,深切表达了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也正是因为以“每个人自由发展”作为其最高目标,《宣言》得到了当时想要改变生活状况的广大无产阶级的拥护,马克思主义和现实的工人运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9]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崇高理想和追求目标,仅有对这个目标的认识是不够的,必须为之行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其依靠的主体力量是人。要说服行动的主体,必须选择适合主体的表达方式,即用大众话语来阐述马克思主义才能被人民群众掌握和运用,并变成物质力量。《宣言》的篇幅短小、语言通俗且具有感染力,是当时的无产阶级能够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马克思、恩格斯在揭露“封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时指出,这样的社会主义,“为了拉拢人民,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做旗帜来挥舞。但是,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都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一笑,一哄而散”。[2](P53)文章生动活泼,且兼具嘲讽。马克思、恩格斯善用短句表达核心观点,如《宣言》第一章开篇“至今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2](P27)简单明了地表达了阶级斗争观点,之后展开论述,使得当时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无产阶级也能够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实质。马克思对工人阶级状况的分析非常贴近工人阶级的实际生活,“工人领到了用现钱支付的工资的时候,马上就有资产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房东、小店主、当铺老板等等向他们扑来”。[2](P35)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使得广大无产阶级能够接受并得到其支持和拥护。《宣言》以朴实的语言向世人证明了理论必须要符合民情、贴合民意才能深入民心,这也是其成为“经典”的关键所在。
通过分析《宣言》文本的特征,可以看到只有坚持对阶级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才能全面理解无产阶级政权的历史使命,学术为政治提供支撑,即学术性与政治性相结合。马克思曾经阐述过这种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关系,即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二者体现为一种引导力。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马克思在《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2](P41)《宣言》中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而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建立在对“新的历史事实”即三大工人运动分析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政治性的核心是革命和领导权的问题,而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就必然要求政治性要通过大众性的表达方式,激发无产阶级和普通劳动群众的认同。告诉他们,你们不是天生受剥削受压迫的,现在资产阶级已经走到了尽头,你们要起来斗争,建立新社会,并告诉他们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必然会实现的。通过这样站在人民立场的通俗化表达,大众的认同会转为大众的行动,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由此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宣言》这样的大众性表达又转化成为现实的政治运动,具有了政治性。这种政治运动的胜利一步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为以人类解放为旨归的大众性提供了实现的条件。其文本话语的政治性、学术性、大众性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整体性的一种呈现。
当前,西方蓄意制造政治与学术的割裂。一方面通过学术话语权消解政治话语权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把马克思主义看作纯学术研究,淡化其意识形态属性;另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归入意识形态话语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被架空,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学术性,主张用西方的学术话语代替马克思主义。这些做法都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构建产生了消极影响。通过对《宣言》的文本分析,把政治性、学术性、大众性有机统一于一个文本主体中,做到良性互动,这是当今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关键所在。
当前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构建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方面过度强调学术话语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认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政治话语的任务就是入决策、入路线,这两个方面的认识误区导致了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脱节,难以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贡献智慧,增强学术对政治的支撑力,增强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为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提供学理支撑。《宣言》若没有唯物史观宏大的理论视野,没有马克思在《宣言》写作之前深厚的理论积淀,没有学术思维和理论框架的建构,是无法讲清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逻辑的。
当前,学术对政治解读的重点应在如何理解中国发展实践上。一些人热衷于用西方话语对中国发展实践进行解读,某些西方话语有其特定的语境和含义,难以解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实践,简单地搬用,只会造成削足适履的严重后果。我们应以《宣言》“术语革命”为借鉴,体现其科学性、严密性、整体性、传承性等特点,将世界潮流、时代气息、中国风格有机统一,形成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话语体系。
当下马克思主义研究往往囿于理论思辨,欠缺必要的“政治立场”和深邃的“政治头脑”,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要采取不破不立的方针。一是要进行思想斗争,划清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其政治性的最重要体现就是在重大原则上,在有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上必须旗帜鲜明。列宁指出:“维护这个具有起码理解力的人都认为是正确的理论,反对毫无根据的攻击,反对败坏这个理论的企图,这决不等于敌视任何批判。”[10](P96)对于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马克思主义不去掌握,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就必然去掌握。因而当前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要增强政治敏锐性,旗帜鲜明地与错误思潮进行斗争。
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具有使命意识,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有了这种使命感,就会以严肃的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自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西方多次举行大规模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的讨论,这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也已真切感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著作对资本主义的深邃批判和科学预见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在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会对世界各国人民产生极大的鼓舞,这也是历史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思想武器,它不仅是一种“学术”,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必须把这种学术化政治化转变为与人民亲近的“学养”。马克思主义从为人类解放出发的价值旨归,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一种作为人民“学养”的社会功能。《宣言》将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价值旨归赋予大众化的表现形式,使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念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以实现其“大众化”。这样的理论与那个时代的无产阶级是最为亲近的,因此才能够与工人运动的命运相联系,最终能够影响世界,改变中国。但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马克思的这一教诲,把马克思主义仅仅理解为纯粹的“学术”,而忽视其作为“学养”的社会功能。只有能够承担“学养”功能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成为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要求在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将落脚点放在“以人民为中心”上。
以人民为中心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一是坚持将人民群众作为话语体系的中心。想人民群众所想,研究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其话语体系中频繁出现的词汇。只有通过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人民认同感建立的基础上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二是坚持大众化的表达方式。马克思主义要变成人民群众所掌握和运用的理论武器,就必须防止用纯学术话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阐释,就必须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的学术性和大众性对接和融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以朴实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潜移默化地融入社会大众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达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政治性、学术性、大众性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