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琼燕
(四川民族学院,四川 康定 626001)
民俗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背景和主要内容。对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民俗事项进行分析,是对作者知人论世、对作品深入理解的一条重要途径。刘禹锡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唐民俗,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民俗画卷,呈现了一个个中唐生活场景。本文拟以陶敏、陶红雨校注的《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1)文中引用除参考文献所列外均来自:陶敏,陶红雨.刘禹锡编年校注[M].长沙:岳麓书院,2003。中的刘禹锡作品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刘禹锡作品中的民俗事项进行分析,以期更深入地认识刘禹锡其人、其文及其时代,展示构成中唐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俗基础。
刘禹锡曾说自然环境和人文风俗是他创作的源泉(“为江山风物之所荡,往往指事成歌诗”《刘氏集略说》),《旧唐书》也说他在朗州的十年里“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由于诗文是刘禹锡表达理想、宣泄情感、寄托哀思、与人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比较真实地记录了他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历,其中有大量他亲眼所见、亲身经历过的民俗事项被作为诗文的书写对象呈现在世人面前。如刘禹锡对《采菱行》的注:“武陵俗嗜芰菱。……古有《采菱曲》,罕传其词,故赋之以俟采诗者”,就明说是在记述武陵地区采食芰菱的习俗。
刘禹锡作品中常引用一些属于典故的民俗事项,以营造叙事氛围、表现个人情感与志向。如《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重以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中描述洞庭湖时写道:“唐羿断脩蛇,荆王惮青兕。秦狩迹犹在,虞巡路从此。轩后奏宫商,骚人咏兰芷”,引用了后羿斩断大蛇、楚王射杀犀牛、秦始皇阻于风浪、舜葬于零陵、黄帝在洞庭之野奏乐、屈原在洞庭湖畔行吟等传说故事来展示洞庭湖地区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内涵。
由于民俗事项在展开过程中,往往会对参与其中的人的心理、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会导致人的情绪发生变化,故民俗事项往往为作家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较好背景。刘禹锡在对民俗事项进行书写、引用的同时,也将它们作为创作的背景。如《九日登高》:“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全诗没有具体描写在重阳节如何登高,而以登高为背景,慨叹自己的伤心之情。
刘禹锡从文人习俗、物质生产习俗、生活习俗、节日习俗、信仰习俗、丧葬习俗等六个方面完整勾勒了中唐民俗图景。
起源于战国纵横家的文人士子群体一直是古代社会的一大群体,“文人士子们虽然各具个性,虽然升沉穷达的际遇可以十分悬殊,但还是形成了许多相似相近的习性和作风,从而显示出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共同特征。从民俗学的观点视之,他们正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大民俗圈”[1],刘禹锡作品中有很多中唐时期文人唱和、送别、饮酒和题诗的习俗。
1.唱和习俗
唱和是指一个人做了诗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唐时文人间的唱和很常见,帝王和名臣也带头参与。如唐太宗曾写了一首宫体诗,叫虞世南作和。但虞世南却因该诗“体非雅正”,怕世人效仿,未作和诗。后来,唐太宗又作一诗,但此时虞世南已经去世,唐太宗感叹:“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朕此诗何所示耶!”便安排褚遂良在虞世南的灵座前把诗焚烧了[2]。
刘禹锡的诗有很多是与他人的唱酬之作,他曾编为《彭阳唱和集》《吴蜀集》和《汝洛集》。从这些诗来看,引发中唐文人唱和的缘由有三:
(1)即兴唱和
这是受他人作品影响,有所感触,自发响应,从而作和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文会友的观念。如,据白居易《与刘苏州书》所言:“税驾十五日,朝殇夕咏,颇极平生之欢”,可知刘禹锡与白居易在洛阳聚会的十五天里,他们终日欢饮并相互唱和。
(2)酬答
这类唱和同于人际交往中的“礼尚往来”,是在他人赠诗后作和诗酬答。《彭阳唱和集引》中说刘禹锡与令狐楚“其会面必抒怀,其离居必寄兴,重酬累赠,体备古今”,数量多达百余篇。文人间的诗文酬答有时会往返数个回合。如刘禹锡曾向元稹赠送文石枕并作《赠元九侍御文石枕以诗奖之》;收到枕和诗后,元稹回赠一条壁州鞭及《刘二十八以文石枕见赠仍题绝句以将厚意因持壁州鞭酬谢兼广为四韵》;收到元稹回赠的鞭和诗后,刘禹锡再作《酬元九侍御赠壁州鞭长句》回赠元稹。
(3)受命唱和
指受他人所请而作和诗。如《吐绶鸟词》引文:“滑州牧尚书李公,以《吐绶鸟词》见示,兼命继声。盖尚书前为御史时所作,有翰林二学士同赋之,今所谓追和也”,说明该诗是奉李德裕的要求所作的和诗。
2.送别习俗
重欢聚、伤别离一直是中国文学的创作主题,在心理情感和礼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古人形成了一定的送别习俗。刘禹锡作品显示中唐送别一般有送别宴和赠诗留念两个习俗。
(1)送别宴
送别时一般都要为行者设宴践行,在宴席上要饮酒,并奏乐。但“今朝无意诉离杯,何况清弦急管催。本欲醉中轻远别,不知翻引酒悲来”(《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送别的酒和乐不是为了助兴,而是为了表达惜别之情。设宴的地点有的在私人宅邸,如裴度在长安兴化坊自己的池亭设宴送别到洛阳任职的白居易(《宴兴化池亭送白二十二东归联句》);有的在分手地点,“前时送君去,挥手青门桥”(《别友人后得书因以诗赠》)“鼎门为别霜天晚,剩把离觞三五巡”(《送李二十九员外赴邠宁使幕》)。送别官员,则会在分手处设帐篷安排宴席,所以才有“祖帐管弦绝”(《始发鄂渚寄表臣二首》)和“青帐联延喧驿步”(《别夔州官吏》)的场面。
(2)赠诗留念
分别时以诗相赠,用诗表达不舍之情,同时,对远行人表达祝福之意。如《送张工部入蕃吊祭》洋溢着对张荐出使吐蕃的激励之情,篇尾的“归来赐金石,荣耀自编年”更表达了希望张荐平安归来、立功受奖的良好祝愿。
3.饮酒习俗
中国的酒“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3]绪论,并形成了相应的饮酒习俗。较前代,唐人将文学与饮酒进一步紧密结合,出现了不少钟情于酒的文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文人特有的饮酒习俗,比较突出的有行酒令和歌舞助兴。
(1)行酒令
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包含着浓厚而广泛的文化娱乐性,是中国酒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3]178《夔州论厉害表》中说“龙朔中,壁州刺史邓弘庆‘平索看精’四字,堪为酒令。高宗嘉之,亦行其言”,表明酒令从宫廷到地方都很盛行。“唐代主要的酒令是:律令、骰盘令和抛打令”[4]。在刘禹锡作品中有律令和抛打令。
律令是“在宴会上宣布之后,对宾主来说,具有类似法律约束作用”的酒令[5]10。刘禹锡作品中的律令为文字令,即用吟诗填词的方法来行令。《扬州春夜李端公益张侍御登段侍御平仲密县李少府旸秘书张正字复元同会于水馆对酒联句追刻烛击铜钵故事迟辄举觥以饮之逮夜艾群公沾醉纷然就枕余偶独醒因题诗于段君枕上以志其事》这长达81字的诗题,类似一篇短小的记叙文,记述了刘禹锡在扬州同李益、张登等五人在饮酒时效仿南朝萧子良用“刻烛击铜钵” 来计时行文字令“联句”的事。“联句”是“两人或多人各拈诗句,相联成篇。……初无定式,可一人一句一韵、两句一韵或作到多句,后来渐固定为一人出上句,续者出对句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6]这种行令方式是文人间具有竞赛性质的文字接龙游戏,其关键是参加者的才气要势均力敌。如《春池泛舟联句》“凤池新雨后,池上好风光(刘禹锡)。取酒愁春尽,留宾喜日长(裴度)。柳丝迎画舸,水镜写雕梁(崔群)。潭洞迷仙府,烟霞认醉乡(贾餗)。莺声随笑语,竹色入壶觞(张籍)。晚景含澄澈,时芳得艳阳(刘禹锡)。飞凫拂轻浪,绿柳暗回塘(裴度)。逸韵追安石,高居胜辟强(崔群)。杯停新令举,诗动彩笺忙(贾餗)。顾谓同来客,欢游不可忘(张籍)。”是按“刘禹锡——裴度——崔群——贾餗——张籍——刘禹锡——裴度——崔群——贾餗——张籍”的顺序在进行诗句接龙。
“到了唐代,由于酒妓和诗人的携手合作,用于劝酒、送酒的声诗,一变为载歌载舞的抛打令”[5]246。刘禹锡的《抛球乐词二首》,从内容来看,都是以酒妓的口吻在唱着劝酒。《唐音癸签》说:“抛球乐,酒筵中抛球为令,其所唱之词也”[7],类似于今天的击鼓传花。行抛球令时,除可抛五彩球外,也可抛花枝等。
(2)歌舞助兴
从《全唐诗》可知,饮酒时用歌舞助兴在唐朝比较普遍。“处处闻弦管,无非送酒声”(《路傍曲》)“今日便令歌者,唱兄诗送一杯”(《酬令狐相公六言见寄》)等对这一饮酒习俗有所反映。
4.题诗习俗
题诗,就是把诗直接题写在画、屏风、扇面、山石或建筑物的结构上。唐代流行在建筑物的墙壁上题诗,主要是因为诗往往是即兴而作,其形成具有临时性、突发性,故将诗写在墙壁上可以解决临时需要书写载体的问题,同时,有名人题壁,会为建筑物增色,可扩大建筑物的影响。
刘禹锡关于题诗习俗的作品较多,如《燕尔馆破屏风所画至精人多叹赏题之》说多人因欣赏并感叹一面破屏风上所绘图画的精致而在其上题诗;《答东阳于令涵碧图诗》中,东阳县令于兴宗将一埋没的奇境改建为风景怡人的“涵碧池”后,痛惜该地“不得有闻于时”,因此画了图来请刘禹锡题诗,希望以此来扩大“涵碧池”的知名度。
文学源于现实生活,物质生产是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活气息的优秀文学作品往往会或多或少地描写展示物质生产习俗。刘禹锡作品中的物质生产习俗有农业生产习俗、渔业生产习俗、采掘狩猎习俗、淘金习俗和商业经营习俗。
1.农业生产习俗
(1)烧畬
中唐的少数民族地区还存在“长刀短笠去烧畬”(《竹枝词九首》)“火种开山脊”(《莫瑶歌》)“照山畬火动”(《武陵书怀五十韵》)描写的“烧畬”这种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畬田行》写道:“何处好畬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下种暖灰中,乘阳坼牙孽。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完整地叙述了选址、钻龟、烧卧木、下种、耕耨的烧畬流程。
(2)种稻
我国很早就开始种植水稻,在距今7000-80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裴立岗文化期地层中就发现了大量水稻硅酸体和炭化稻米[8]。《插田歌》:“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齐唱田中歌,嘤儜如竹枝。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就展示了连州(今广东连州)春季插秧的生动画面。
(3)种水果
人类大约在6000年前就开始驯化栽培果树[9]。水果与文学也结缘较早,《诗经》中就有桃、李、梅、桑葚等十余种水果。“露变蒹葭浦,星悬橘柚村”(《武陵书怀五十韵》)透露出整村种植橘和柚的信息;“珍果出西域,移根到北方。昔年随汉使,今日寄梁王”(《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叙述了蒲桃(即葡萄)传入中原的大致情况;《蒲桃歌》叙述了将一株野生葡萄移到庭院里栽种的事。
(4)种茶
我国有悠久的饮茶和种茶的历史,中唐时期出现了世界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在此背景下,刘禹锡的作品也对饮茶和种茶有所反映。《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其五)》的“何处人间似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描绘了采春茶时的美景;《尝茶》的“生采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表明茶叶是相互馈赠的礼品;《为武中丞谢新茶表》和《为武中丞再谢新茶表》表明茶叶被皇帝作为赏赐品给重臣。《西山兰若试茶歌》比较细致地记录了山僧采摘屋后竹下莓苔地里的春茶新叶,为作者炒茶、煎茶,同作者品茶、论茶的场景,展示了比较温馨、淡雅的禅茶文化氛围。
2. 渔业生产习俗
中唐时期的江南有不少地方 “户算资渔猎”“拥楫舟为市”(《武陵书怀五十韵》),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渔业,众多的船临时聚在一起形成集市;“渚居鲜食,大掩水物,罟张饵啖,不可遁伏。显举潜缒,昼撞夜触,设机沉深,如拾于陆。彼游鯈之琐类,咸跳脱于窘束,虽三趾与六眸,时或加乎一目。亦有轻舟,轩轾泛浮,拖纶往复,驯鸥相逐”(《楚望赋》),描写了人们居住在水中小块陆地上,吃的是江鲜(游鱼、三足鳖和六眼龟),用张网、垂钓、放驯鸥等方式去捕鱼。
3.采掘狩猎习俗
农业社会中,采掘和狩猎如渔业一样在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特别是在一些种植业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熏狸掘沙鼠”(《蛮子歌》)反映了中唐朗州(今湖南常德)少数民族捕食野猫和沙鼠的事情,《连州腊日观莫傜猎西山》则比较详细地讲述了刘禹锡在连州城上看到的莫傜(古瑶族的一支)在山上狩猎的情景。
4.淘金习俗
《浪淘沙词九首(其六)》“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描绘了淘金女结伴在江边淘沙金的习俗。《楚望赋》中的“求金渚涘,淘汰瀺灂。流注濻沱,繁光熠爚”和《武陵书怀五十韵》中“披沙金粟见”书写了淘金时沙去金现的情景。
5.商业经营习俗
唐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商业贸易的发展则推动了集市的兴盛。《观市》对市场中的物品摆放、交易者的神态和市场的全貌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描写,是研究唐代商业习俗的重要资料。《观市》表明唐朝有比较严格的市场管理制度:遵从 “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周礼》)[10],士大夫没有特殊的缘由不能到市场游览观看;天上久不下雨时,地方官常常会遵从《礼记》故事,把市场搬迁到其他地方(“又不雨,遂迁市于城门之逵”);有“市籍者”即是有商人户籍的人才能入市交易;交易时间是在中午,停止交易时间是在傍晚(“鸡鸣而争赴,日午而骈阗……交易而退,阳光西徂”),因唐代规定市场“常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科击钲二百下散”。
在《昏镜词》中,卖镜的镜工为了满足购买者“求与己宜”的心态,针对相貌美貌的人才会用成像清晰的镜子的消费心理,为适应数量较多的不美的人的购买需求,“列十镜于贾区,发奁而视,其一皎如,其九雾如”,做来卖的十面镜子中只有一面能清晰成像,其余九面只能照出模糊的影子。
1.城市生活习俗
唐朝出现了不少大城市(何一民估计开元年间长安城的人口可能达到了181万人左右[11]),刘禹锡作品对城市生活习俗有所展示。《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同用家花车斜四韵)》依次叙写了帝王、传说中的西王母、宰相、节度使、贵戚、公侯、京兆尹、刺史、道士、山林隐士、商贾、豪士、贵胄、新及第进士、年轻妇女、未婚少女、佛寺、高僧、菜农和稚子等群体的生活场景,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城市生活习俗图,其第二十首:“何处深春好,春深幼子家。争骑一竿竹,偷折四邻花。笑击羊皮鼓,行牵犊颔车。中庭贪夜戏,不觉玉绳斜”,描写了几个小孩争抢竹竿当马骑、偷着采摘邻居家花、笑嘻嘻地敲羊皮鼓玩、牵着犊颌车四处走,在中庭玩耍到深夜的情景。《和乐天鹦鹉》《和裴相公寄白侍郎求双鹤》表明有养鹦鹉和仙鹤赏玩的习俗。
2.造园习俗
“园林可以说是唐人思慕山居愿望的一种补偿,它实现了仕与隐的两全。”[12]中唐很多园林设计十分精美。如《裴祭酒尚书见示春归城南青松坞别墅寄王左丞高侍郎之什命同作》中“……野彴度春水,山花映岩扉。石头解金章,林下步绿薇。青松郁成坞,修竹盈尺围。吟风起天籁,蔽日无炎威。危径盘羊肠,连甍耸翚飞。幽谷响樵斧,澄潭环钓矶……”对裴度墅里的园林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描写。
3.酿酒习俗
唐朝私人酿酒的习俗十分普遍。刘禹锡曾问白居易“君酒何时熟?相携入醉乡”(《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并且“酒法众传吴米好”(《酬乐天谢衫酒见寄》),认为江苏一带的米最适宜酿酒。也有人酿葡萄酒,“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蒲桃歌》)。
4.赏花习俗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赏花了,往往还对花寄托了一定的情感。唐代,赏花的习俗随着诗的发展进一步传开。《百花行》描写了长安城百花开放的景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赏牡丹》《蔷薇花联句》《和郴州杨侍郎玩郡斋紫薇花十四韵》《和乐天燕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花》等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唐人栽花赏花的习俗。
在赏花时,形成了一些与花有关的民俗,一是饮酒赏花。“今日花前饮,甘心醉数杯”(《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和《花下醉中联句》说明已养成边赏花边饮酒边作诗的习俗;二是形成了关于花的传说。如《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花下有游仙二绝》记载了传说中的花仙。
5.取水习俗
水是维持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物质,围绕水形成了很多习俗,其中就有以取水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取水习俗。《竹枝词九首(其九)》中“银钏金钗来负水”,描写了夔州山居人家的妇女背着木桶到河边取水的情形;《机汲记》说:“濒江之俗,不饮于凿而皆饮之流”点了取井水(“饮于凿”)和用流水(“饮之流”)两种取水方式,并详细介绍了工匠如何“用机以汲”,实现用机械的方式来汲流水,将汲起来的水用打通竹节后连接起来的竹竿送入院内,达到了“走下潺潺,声寒空中,通洞环折,唯用所在。周除百沃盥以蠲,入爨而锜釜以盈。饪□之余,移用于汤沐;涑浣之末,泄注于圃畦”的原始自来水系统的效果。
刘禹锡作品中涉及的节日有元日、上巳、寒食、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日,因寒食、七夕、重阳和腊日主要是写作的时间背景,故不论述。
1.元日
“元日”作为新年第一天,有规定的民俗。《元日感怀》“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提到了在元日有烧“燎火”(爆竹)、儿童穿上彩色新衣、亲友相互拜年等习俗;《元日乐天见过因举酒为贺》中说:“与君同甲子,寿酒让先杯”,“寿酒”指元日喝的酒,按习俗是从年纪小的人先饮起。
从《为李中丞谢钟馗历日表》《为杜相公谢钟馗历日表》可知,元日,民间有更换新历日、钟馗像的习俗,皇帝利用这些习俗赐给臣下历日、钟馗像以作慰勉。
古人重视元日的气候状况,把元日降雪作为祥瑞之兆,一旦发生,就会向朝廷奏报,如《为京兆韦尹贺元日祥雪表》。
2.上巳
农历三月上旬巳日,在魏以后以三月三日为上巳节。这一天,人们要到水边清洗尘埃,以除去不祥(即祓禊)。《三月三日与乐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饮各赋十二韵 》中“洛下今修禊,群贤胜会稽。盛筵陪玉铉,通籍尽金闺。波上神仙妓,岸傍桃李蹊。水嬉如鹭振,歌响杂莺啼。……棹歌能俪曲,墨客竞分题。翠幄连云起,香车向道齐。……”记述了开成二年三月三日,刘禹锡与白居易、李钰、裴度等在洛水边祓禊、会饮、唱歌、作诗时见到的热闹景象。
3.端午
端午节最显著的习俗是包粽子和赛龙舟。《武陵书怀五十韵》的“练叶慰忠魂”写了中唐武陵地区人们在沅水中投粽子纪念屈原的习俗。《竞渡曲》比较完整地记叙了一次端午节赛龙舟活动。比赛时,岸上彩旗招展、参赛龙舟队奋勇争先、胜者欢欣、败者懊丧。赛后,女子在水中嬉戏。
4.中秋
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是赏月。《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对作者八月十五夜赏月时看到的月光做了描写。
另《踏歌词四首》中有三首:“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和“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记述了朗州妇女中秋夜在大堤上或者是载着桃树柳树的田间小路上踏歌的事。踏歌,就是踏地为节而歌,“南方风俗,中秋夜妇人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最为盛集”[13]。
1.宗教信仰
刘禹锡作品从两个方面告诉我们中唐人信佛、信道。一是与僧人和道士的密切交往。刘禹锡有26首诗涉及与僧人的交往,其中有名姓的僧人有鸿举、广宣、君素等22人,还有一位没有名姓的会医眼的婆罗门僧人。对僧人的称呼有上人、禅师、法师、师、头陀、僧。刘禹锡有4首诗涉及与道士的交往,提到姓的道士只有薛道士、王道士和张炼师。中唐时期的人往往游移于佛、道之间,既吃斋念佛,也修道炼丹。二是居家修行比较常见。《乐天少傅五月长斋广延缁徒谢绝文友坐成暌间因以戏之》对白居易在家进行长斋时的场景作了细致描写:“一月长斋戒,深居绝送迎。不离通德里,便是法王城。举目皆僧事,全家少俗情。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宾阁田衣占,书堂信鼓鸣。戏童为塔像,啼鸟学经声。黍用青菰角,葵承玉露烹。马家供薏苡,刘氏饷芜菁。暗网笼歌扇,流尘晦酒铛。不知何次道,作佛几时成。”斋戒期间,深居简出,清心寡欲,请僧人到家念经做法,主食茭白、葵、薏苡、芜菁,接雨水来烹煮食物,绝饮酒。
2.巫术信仰
刘禹锡的作品中多次提到占卜,其《辩易九六论》专门论述用易经占筮。“灼龟伺泽”(《楚望赋》) “钻龟得雨卦”(《畬田行》)中的“灼龟”“钻龟”是用烧灼龟甲的方法来占卜是否下雨。《何卜赋》中“楚人俗巫而好术兮,叟有鬻卜而来思”,说楚人信巫并且喜好占卜,有专门靠卖卜为生的老人;《阳山庙观赛神》的“荆巫脉脉传神语”,说巫师是神与人沟通的桥梁。
3.祭祀
《楚望赋》详细描写了“……投粔籹以鼓揖,豢鱣鲂而如牺。蟠木靓深,孽妖凭之。祈年去厉,蠲敬祇威。击鼓肆筵,河旁水湄。荐诚致祝,却略躨跜……”的祭祀祈福场景。当时的祭祀对象种类繁多,被《南中书来》称为“淫祀”,如“竹节”“梁松”“梁国三郎” “马少游”“韩信”“巫山十二峰”“盘瓠”等。
祭祀的时间有固定的,也有不固定的。固定的如祭社神的社日,据《荆楚岁时记》载:“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14]社日一般在立春或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故分春社和秋社两种。《秋日送客至潜水驿》中的“神林社日鼓”是秋社的击鼓声。临时的祭祀如《和河南裴尹侍郎宿斋天平寺诣九龙祠祈雨二十韵》和《为京兆韦尹贺祈晴获应表》,这是两起与降雨有关的临时性祭祀事件。
古人认为祭祀是神圣严肃的事,故在祭祀前要沐浴更衣、吃斋、思虑纯正。如《问大钧赋》的“有事于社,前一日致斋,孤居虑静”和《和河南裴尹侍郎宿斋天平寺诣九龙祠祈雨二十韵》的“有事九龙庙,洁斋梵王祠。”
4.传说
《巫山神女庙》记述了巫山神女和楚襄王的传说;《潇湘神二首》书写了舜帝与娥皇、女英二妃的传说故事;《望夫石》对《太平寰宇记》中记载的当涂县望夫山:“在县西四十七里。昔人往楚,累岁不还,其妻登此山望夫,乃化为石”[15]这一传说做了讲述。
丧葬是人之大事,从刘禹锡作品中有一定数量的悼亡诗文,而且他能在晚年以比较平静的心态写下自己的自传《子刘子自传》。刘禹锡作品中的丧葬习俗主要有报丧、送葬和归葬、立碑、撰写祭文。
1.报丧、送葬和归葬
《令狐仆射与余投分素深纵山川阻修然音问相继今年十一月仆射疾不起闻予已承讣书寝门长恸后日有使者两辈持书并诗计其日时已是卧疾手笔盈幅翰墨尚新律词一篇音韵弥切收泪握管以成报章虽广陵之弦于今绝矣而盖泉之感犹庶闻焉焚之繐帐之前附于旧编之末》一诗的诗题中记述了报丧用“讣书”的事;《伤韦宾客缜》中“何人动素车”的“素车”是送丧时友人乘坐的车;《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描写了臣民为德宗送丧的场景,送葬时挽柩者要唱歌表达哀思,即“楚挽咽繁声”。
对于客死异乡的人,往往会返葬原籍,如《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三首(其三)》“返葬三千里,荆衡达帝畿。”
僧人的丧葬与普通民众有很大的差异。《唐故衡岳律大师湘潭唐兴寺俨公碑》记述了智俨和尚圆寂时的情景,“元和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中夜,具汤沐,剃颐顶,与门人告别,即寂,而视身与色,无有坏相”,显得十分从容安宁。
2.立碑
碑志是刻于石碑上的文辞。碑志文可分为纪功碑文、宫室庙宇碑文和墓碑文。用于丧葬的墓碑文记述了死者的生平事迹。墓碑文写好后,需刻在墓碑上以传于后世。立于墓穴之前的碑叫墓碑;立于墓前道路上的碑叫神道碑,立神道碑从唐开始。立碑有严格规定,《高陵县令刘君遗爱碑》记载的“大和四年,高陵人李仕清等六十三人,思前令刘君之德,诣县请金石刻。县令以状申府,府以状考于明法吏。吏上言:谨桉宝应诏书,凡以政绩将立碑者,其具所纪之文上尚书考功,有司考其词,宜有纪者,乃奏。明年八月庚午,诏曰:可。……” 该文对因政绩而立碑的程序:民请、县申、府考、尚书考功、有司考词、上奏和下诏做了详细叙述。
碑往往可以重刻。《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中“朔方徙岁行当满,欲为君刊第二碑”表达了计划为吕温重新刻碑的愿望。
3.撰写祭文
祭文一般语言精练,篇幅简短,偏重倾诉哀情,涉及生平功德亦是为追忆,饱含感情。刘禹锡有 11 篇祭文,篇篇都感情真挚,发人肺腑,特别是《祭柳员外文》抒写因挚友柳宗元逝去的哀痛之情,极具感染力。祭文可以自作,也可以请人代作,如《代裴相祭李司空文》。
在文学史上,刘禹锡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千百年来人们接受了他的作品,也接受并传承着他的作品中的民俗事项,很多事项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习俗的一部分。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刘禹锡对中唐民俗的完整勾勒所取得的成就对我们有以下启示。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的一生从中央到地方数次反复,足迹遍布大半国土,常常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民俗差异,常常因俗生情,产生无限感慨。由于刘禹锡始终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能用比较先进的哲学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能因比起兴、即景生情(这也可从他常常将诗的诗题写作长题窥知),没有空乏议论、无病呻吟的现象,即使是描写秋天的作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二首(其一)》)也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积极情绪,故被称为“诗豪”,并能在以吟咏风土为主要特色的“竹枝词”的创新上作出重要贡献。
刘禹锡认为“见志之具,匪文谓何?”(《献权舍人书》)指出缺乏思想性,于“道”无补的文学作品是没有价值的(“道不加益,焉用空文为?真可供酱蒙药楮而耳”《刘氏集略说》)。因此,他写文章往往追求有所寄寓,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竹枝词九首》的序告诉我们,虽然夔州民众唱的《竹枝歌》语音村鄙难懂,但含思宛转,反映了男女爱情,于是刘禹锡效仿屈原依沅湘巫词创作《九歌》流传荆楚大地那样,创作《竹枝词九首》,并教会唱歌的人去传唱,使后来的人听见巴地民歌知道其来源。同时,刘禹锡很注意词语的选用,主张“为诗用辟字,须有来处”(《刘宾客嘉话录》)。正是在精品意识指导下,刘禹锡创作出了大量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的优秀作品,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使自己创作的作品,特别是竹枝词广为流传。
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不同的民俗,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于文学创作,是千百年来中国文学发展传承并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文学能凝聚人心的重要因素。在新时代,广大文学工作者应积极学习借鉴前辈的成功经验,把丰富多彩的民俗放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去正确认识、书写和传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