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来劳动模范研究的回顾与展望*①

2021-01-29 02:43王霂凡
实事求是 2021年4期
关键词:选树劳模弘扬

王霂凡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芜湖241002)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以下简称“劳模”)作为劳动群体中的杰出代表,以价值恒久的劳动实践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成为引领“劳动最美丽”时代风尚的光荣旗帜。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界对劳模人物本身及其延伸概念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中,仅以“劳动模范”为主题词,检索到的相关期刊论文就有10 059篇,此外,每年还有大量有关劳模及劳模精神的研究著作,笔者目前检索到的相关研究著作也有450余部。这些成果中,有对劳模理论体系的研究,有对劳模先进事迹的记录,还有对劳模精神弘扬传承的研究,内容丰富、深入系统,但从历史维度整体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形象时代变迁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目前的研究也存在现象罗列及经验描述偏多、现代显现居多与未来趋势探析较少、多学科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梳理这些研究成果,不论是对劳模理论研究体系的改进和优化,还是对劳动教育的实践效果提升,都有鲜明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关于劳模的基础理论体系研究

劳模作为时代的行动标杆,一直以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当前,学界关于劳模之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本质规定、基本特征、时代价值三个方面。

(一)劳模的界定

从理论构建的角度讲,明确劳模的基本范畴是开展劳模研究的逻辑起点。纵观学界对劳模本质规定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作为一类人群而言,学者普遍对劳模人物加以肯定性描述。如有学者指出:“劳动模范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阶段,为调动和激发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创造性、历史主动精神,通过发现并开展选树先进典型活动而造就的优秀人物。”[1](P13)

作为一项荣誉称号而言,学者多围绕劳模的产生与发展加以界定。如有学者从“劳模”称号的产生过程出发,认为劳模是“经职工民主评选,有关部门审核和政府审批后被授予的荣誉称号”。[2](P1)还有学者从“劳模”称号的发展演进出发,认为“劳模是一个饱含时代情感的标签”,“代表着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最主流的价值取向”。[3]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言,学者多围绕劳模与文化的关系加以阐述。如有学者认为,劳模源于中国本土,属于一种“中国现象”,“是最具中国属性、中国品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精神”的体现,其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模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支撑。[2](P40)还有学者从劳模的文化价值出发,认为劳模群体代表的先进文化,不仅是职工文化的灵魂,也是宝贵的无形资源。[1](P182)

以上阐述从理论上界定了劳模的本质内涵,既深刻厘析了劳模与工人阶级、职工群众的内在关系,也体现了劳模作为一项荣誉称号的崇高性,代表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优秀品格,蕴藏着强大的榜样力量,更高度概括了劳模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代表着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劳模、领会劳模精神等实质内容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劳模的基本特质

通过梳理劳模的特征,我们能进一步深化对劳模人物内在规定性的把握,同时认识到劳模在社会历史中的重要贡献、地位与作用。关于劳模的基本特质,有学者从劳模的价值追求出发,认为劳模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除了具备普通劳动者的一般规定性外,还展现出强烈的先进性、主体性、超越性、创新性和奉献性。[4]其中劳模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其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中;创新性则以先进性为依托,具体体现在劳模的工作实践中,其秉持“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操守,将对工作炽热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与“精一行、钻一行”的创新意识相结合,造就了辉煌的事业。也有学者从劳模的劳动过程出发,认为劳模区别于普通劳动者的特征“在于对劳动的外在性的积极扬弃,实现为我劳动的价值复归”,[5]即劳模劳动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取物质价值,更在于通过劳动实现人生价值,追求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更多学者从劳模精神出发,认为劳模具有责任、能力、伦理三方面要求,“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构成了劳模人物的基本特性。[6]

概而观之,学界对于劳模基本特质的研究,兼顾了一般劳动者的普遍性质与模范人物的特殊性质,倾向于与普通劳动者的对比性考察。这种研究方式可以发现劳模与普通劳动者的差异,给予劳模特质更为丰富的外延。但相较于劳模本质规定而言,学界对于劳模特质的论述还较少,且大多从劳模精神出发概括,并未体现出劳模人物特有的朴素性、坚定性,因而关于劳模基本特质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丰富。

(三)劳模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7]劳模作为时代的楷模,对于国家、社会及个人具有强大的激励价值。纵观学界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视角阐述劳模的价值。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视角论述劳模的社会价值。如有学者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分析了新时期劳模的价值,指出劳模“强调一种精神上的榜样和模范,给社会一种道德感召,给劳动者一种精神激励”,不仅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也代表了创新文化的价值取向”。[8]也有学者从马克思关于人类劳动方式的论述出发,认为新时代劳模的价值在于“扬弃了资本主义劳动的外化性和异己性”。[9]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论述劳模的文化价值。如有学者从劳模精神与劳模关系着手,提出劳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确立了生动鲜活的人格典范和现实样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2](P37)还有学者从劳模精神的科学性和历史定位出发,认为劳模具有德育示范功效,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个体劳动社会化、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10]也有学者提出劳模以其“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思想情怀作引领,以“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行动表征作指南,以“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意志品质作表率,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高尚的劳动情感、锤炼坚强的劳动意志、提升创新的劳动素养。[11]

从经济学的视角论述劳模的经济价值。如有学者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出发,认为劳模一方面影响着东北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脉络,另一方面为推动东北经济转型升级集聚新动力。[12]也有学者从产业运行过程出发,认为劳模以劳动和智慧创造经济价值,向社会传授职业技能、贡献知识资本,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产业进步的中坚力量。[13](P95)

总体来看,学界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经济学三重视角分析了劳模的时代价值,使我们对劳模以及劳模精神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同时也为新时代从多学科、多视角进行劳模人物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在笔者看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评选发展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劳模”作为一种现象而言,不仅具有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工人阶级进行奋斗的历史,是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象征,具有一定的政治属性和时代属性,因而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和特殊的时代价值。

二、关于劳模的时代变迁研究

在新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无数甘于奉献的劳模,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付出、持续拼搏,以肯干、敢干的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生动展现了不同时代的绚丽底色和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为中华儿女留下了跨越时空的精神财富。从历史维度来看,学界关于劳模时代变迁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劳模变迁的纵向阶段划分和经验启示两个方面。

(一)关于劳模群体变迁的纵向阶段划分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劳模选树变迁展开了纵向研究,取得了相对丰硕的成果,具体来说劳模选树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迁。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有学者分析了中国劳模选树的缘起、发展与现状,指出劳模选树发展壮大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劳模的评选标准和队伍结构。[14]也有学者将新中国成立作为劳模选树的起源,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模呈现出“开国功臣”“知识化工农”的形象特征。[15]还有学者立足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劳动竞赛对劳模选树进行研究,认为在此期间上海国营工业企业的劳动竞赛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彰显了劳模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努力为国家多作贡献的精神风貌。[16]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有学者认为全国科学大会确立了“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方针,广大知识分子被纳入劳模评选范围,使得劳模评选制度产生了结构性转化。[17]也有学者立足于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对“富裕”的经济要求,认为社会中存在着“物质急遽现代化的现实情况和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之间的矛盾,树立模范典型人物成为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这一时期劳模呈现出人生榜样和改革先锋的形象。[18]还有学者对20世纪80年代劳模表彰制度进行了研究,指出这一时期面临着多元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相互激荡的挑战和压力,客观上激起了劳模榜样效应的发挥,使劳模表彰制度向更加规范严谨的方向发展。[19]

党的十四大至十八大(1992—2012年)。有学者立足于劳模评选标准,认为这一时期劳模选树强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作出重大贡献,体现了广泛的代表性和突出的时代特点。[20]也有学者将这一时期归纳为改革开放发展深入期,认为在这一时期劳模评选政策起到了动员令的作用,评选出的劳模从普通劳动者到高级知识分子,从体力劳动者到脑力劳动者,从技术工人到企业家、科学家,呈现出职业多元化的特征。[17]还有学者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代意义出发,认为在市场活力充分迸发的新阶段,不仅劳动的形式日益多元,管理劳动、服务劳动、科技劳动等劳动形式的价值被广泛认可,而且新世纪劳模群体的构成也有所更新,除了一般的物质劳动生产者、经营管理者、科技工作者和知识型劳动者以外,还出现了私营企业主、体育明星等。[21]

新时代以来(2012年以来)。有学者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劳模评选历程,认为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时代新潮流,劳模评选更加重视科学技术人才以及具有国际意识和眼光的模范人物,劳模结构更具时代性特征。[22]还有学者在分析新时代劳模评选标准变化的同时,指出新时代劳模“更加强调其坚定的政治信念、扎实的群众基础、突出的工作业绩和广泛的社会影响”,重视劳动本质的回归。[15]也有学者认为新时代劳模充分发挥了价值表率与精神楷模的作用,旨在回应时代呼唤,给予个人人生定位、价值引导,这一时期的模范人物具有贴近生活的特征。[18]

综上,关于劳模选树的历史进程研究,学者们以历史维度为视角,以时间线为主轴,深刻分析了每个历史时期劳模选树的标准、劳模形象的特征等,论点清晰、论据充分,但也存在对各个时间段劳模形象结构把握不清等不足。为此在梳理劳模选树历程时,不仅要掌握各个时期国家的大政方针、劳模选树标准,还要以数据分析的方法整理各个时段劳模群体的人员结构,总结不同时期劳模选树的变化,更要及时了解劳动教育的相关政策,明晰社会劳动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劳模选树历程的梳理更具意义性和合理性。

(二)关于劳模时代变迁的经验启示研究

劳模顺应时代发展,其选树的时代变迁规律为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提供了经验与启示。针对现有成果,梳理如下:

一是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选树始终直面时代和社会关切,立足于问题意识和实践逻辑,并随着社会政治局势、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指向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发展趋向。有学者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学习、选树模范典型人物的经验出发,认为不同时期的劳模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他们既继承了之前时代劳模的优良品质,又彰显着时代变迁的精神特质,印记着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新中国精神谱系的淬炼、丰富和发展。[18]还有学者认为劳模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融合,体现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昭示着时代前进的方向。[14]

二是契合社会道德建设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选树始终重视考察劳模的道德品质。如有学者认为劳模选树对于塑造中国共产党形象、增强国家凝聚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这些榜样的形象塑造与精神气质的变化,凸显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变迁以及在此过程中对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的全面性认知与科学性把握。[23]另有学者认为劳模选树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部分,以鲜明的政治立场为“明大德”指明了方向,以崇高的道德自律品性为“严私德”树立了理念引领。[21]

三是因应主导价值诉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选树的发展变迁过程体现出中国主流劳动价值观念的变化。如有学者从劳模形象变迁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关系出发,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模选树变迁反映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变化,通过劳模形象的建构达到了思想引领、行为塑造、维护政权稳定等目标。[24]还有学者认为劳模所具有的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和劳动观、道德观,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与时俱进、顽强拼搏的崇高品格,同时凝重而又简洁地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代的思想观念与情感表达,赋予劳模文化独具一格的引领价值。[13](P24)

综上所述,关于劳模选树变迁的经验启示研究,学界既从时代发展潮流、模范道德建设方面释义了未来劳模选树发展的趋势,也立足于社会主流价值诉求,认为劳模用价值恒久的劳动实践践行了劳模精神,为劳动人民提供了行动指南,逻辑清晰、立论充分,但是关于劳模选树对于新时代语境下劳模精神谱系的构建、新时代劳动者的榜样示范、未来劳动教育的引领等方面的论述仍处于浅尝辄止的阶段,缺乏深入的研究与突破。

三、关于劳模精神的弘扬传承研究

劳模精神是劳模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勇立潮头的伟大精神力量,激励着劳动人民以行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学界主要从国家、社会、学校三个层面考察了劳模精神的弘扬路径。

国家层面的弘扬路径。劳模精神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诠释,也是中国伟大精神谱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动体现,为此必须从国家的高度讲好劳模故事、传播好劳模声音。有学者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认为劳模精神具有独特的中国属性、中国特色和时代意蕴,应切实构建“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物质上保障、权益上维护、管理上科学、舆论上引导”的立体保障体系,以劳模精神的先进性、科学性熏陶广大劳动人民,实现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的目标。[4]

社会层面的弘扬路径。劳模精神的弘扬离不开社会层面的广泛宣传和传播,有学者认为应充分挖掘网络资源,拓展讲好劳模故事的载体,结合时代所需充分利用大数据、文艺创作、影视作品等传播方式,使劳动人民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等途径聆听劳模事迹,感悟劳模品格。[11]还有学者从工会建设的角度,认为各级工会应把握契机,树立劳模典型、创建劳模文化品牌、设立劳模创新工作室,注重在工作中激发劳动情感、提升工作效能。[25]

学校层面的弘扬路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劳模精神的培育不仅要从国家、社会层面做起,还应从学校层面落实。有学者从教学实践出发,认为劳模精神应融入高校的三个课堂:理论课堂、实践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在第一课堂的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第二、三课堂拓展劳模精神培育的载体和形式,以实现学生知和行的辩证统一。[26]还有学者从教学方式出发,认为劳模精神培育应注重运用实践教育的形式,通过邀请劳模进校园、建立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等活动提升劳模精神培育的实效性和趣味性。[27]

概而观之,学界从国家、社会、学校等多个维度探析了劳模精神的弘扬路径,兼顾了国家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相统一、舆论宣传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精神激励和实践育人相统一的多重特征,为弘扬劳模精神提供了参考路径。但在笔者看来,弘扬劳模精神不仅要注重国家制度层面的保障、教育理念上的与时俱进以及弘扬形式上的创新,更要明确弘扬劳模精神的主体和受众,这是弘扬劳模精神的基本前提。针对不同的主体和受众,劳模精神的弘扬路径也应有所不同,例如针对劳模本身而言,劳模精神是其先进事迹的精神呈现,在新时代下劳模应以榜样身份对广大劳动群体起到示范作用,“把取得的荣誉作为新的起点,努力在新的征途上再创新业、再立新功”。[28]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应端正劳动态度,通过持续不断的思想理论学习、感悟分享和办实事志愿活动,将劳模精神作为自身奋斗的精神源泉,提高对劳模精神的理论认知、锤炼践行劳模精神的意志品质,进而强化树立劳模精神的实践行动。对于普通劳动者和青年学生群体而言,弘扬路径上也应有所改变,要立足于不同人群身份和工作方式,厘清弘扬劳模精神的基本思路。

四、关于劳模的未来研究展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劳模及广大劳动人民提出了许多期许,劳模的内涵及外延受到了学界更多的关注,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研究成果,比如,对劳模的内涵界定、基本特质和时代价值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的时代变迁阶段划分及经验启示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劳模精神的弘扬路径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以上研究基本涉及了劳模的理论及实践向度,在为学界探析劳模时代变迁历程、启示和劳模精神的弘扬路径提供思路的同时,也为培育劳动者的劳动情感、锤炼劳动者的劳动品格、塑造劳动者的劳动行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助力。但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如何从把握规律层面而非经验总结的维度探讨劳模产生、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系统性、常态化地建构劳模学科知识体系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难题,需要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拓宽劳模的理论研究视域

从现有研究来看,关于劳模的界定、特征和时代价值,劳模形象的时代变迁以及劳模精神的弘扬都有所涉及,但是从理论视域来看,关于不同时代的劳模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劳模自身的“变”与“不变”以及劳模文化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拓展。就此而言,学界未来应拓宽关于劳模研究的视域。首先,研究劳模这一理论范畴,应划清劳模时代变迁的不同阶段,提出各个阶段的划分依据,将劳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或教育载体进行研究。其次,研究劳模这一理论范畴,还应对不同时期劳模现象进行理论概括,探析劳模与国家意识形态,劳模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劳模理论的逻辑体系。最后,研究劳模这一理论范畴,还应从实践的维度进行理论创新。劳模所特有的实践品格决定了构建劳模理论一定要根植于丰富的社会实践中,以实践作为理论研究的现实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征程中,正是因为劳动才筑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道路。劳模作为劳动者的杰出代表,扎根于实践,尽管在百年实践中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反映出不同时代的价值取向,但内蕴的精神实质始终未变。学界应分别以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辩证思考劳模的“变”与“不变”,进一步从规律总结的角度揭示劳模产生的必然性和应然性。

(二)增强劳模理论研究的系统性

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面临着如何将理论转换为人民精神和情感认同的难题,而劳模以其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培育提供了有力契机,也使讲好中国劳模故事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趋向。既往研究过多关注劳模现象的表面解读和劳模精神弘扬的单一路径,甚少关注劳模的内在特质、初心建设历程,也很少关注劳模精神弘扬的特殊性,难以达到对劳模现象的系统性认识。就劳模现象的解读而言,从理论上建构劳模学科成为理之必然。明确劳模现象产生的逻辑起点、基本历程,辨析劳模人物、劳模现象、劳模文化、劳模精神等学术词汇,揭示不同时期劳模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贡献,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劳模现象产生的实际经验与未来趋势,是实现劳模研究学理化和系统化的必要前提。与此同时,劳模的研究应实现现象罗列向经验总结的转化、理论堆砌向理论体系建构的转变、“历史经验总结向历史事实、现代显现与未来趋势高度统一的全方位转向”。[1](P2)就劳模精神的弘扬而言,从实践上创新传承路径成为道之所趋。当前关于劳模精神的弘扬研究大多集中在高校教育层面,对其他社会成员,例如中小学学生、党员干部、工人群体以及社会其他工种的劳动人民关涉较少。未来劳模研究应秉持系统论的观点,兼顾到社会群体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地提出劳模精神的弘扬路径。

(三)促进劳模研究的多学科资源融合

劳模的先进事迹和不同时代的形象特征既反映了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前进,也展现出新的内涵和时代指向。对于这些内涵和指向,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解答。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劳模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劳模的职业日益多元化、高知化,从普通劳动者到高级知识分子,从体力劳动者到脑力劳动者,从技术工人到企业家、科学家,这就决定了劳模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密切的联系。基于此,劳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必须关涉到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以及哲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目前虽已有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视角出发的劳模研究,但成果寥寥。未来研究应秉持多学科视角,从“多角度、多维度、多层面”探析劳模及劳模现象。[29]例如,从政治学而言,应重点探索劳模的意识形态属性、政治影响力;从教育学而言,应重点探析劳模对于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引导力、劳模故事在学生教育中的应用以及劳模精神的弘扬传承;从历史学而言,应重点研究劳模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包括其时代背景、历史演进、经验总结等。在多学科视野之上,劳模研究连同其他学科经过系统化的梳理形成“劳模+”体系,有利于拓宽劳模研究的知识视野。

总之,新时代以来,学界积极构建劳模的理论研究体系,既有关于劳模的本质规定、时代特征、历史价值的研究,也有对劳模时代变迁历程及经验启示的探索,还有对劳模精神弘扬传承的探析,使劳模的理论研究更具逻辑化、体系化,也为新时代“讲好劳模故事”提供了启示。然而当前研究仍存在现象罗列及经验描述偏多、现代显现居多与未来趋势探析较少、多学科整合和学科壁垒并存等问题,今后,劳模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上问题,在劳模精神的历史赓续中把握好劳模的先进本质,进一步增强劳模的价值影响力。

猜你喜欢
选树劳模弘扬
首发集团工会启动第四届“首发工匠”选树工作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论高速公路国有企业先进典型的培养、选树和宣传
以企业文化形象大使选树推动矿山精神文明建设
排排坐,数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