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勤
(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郑州450012)
围绝经期功血即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且频发、子宫不规则出血等,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的正常生活。近年来,我国女性更年期呈现年轻化趋势,围绝经期功血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常用手术或激素类及止血类药物治疗,宫腔镜电切术因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术中仍会产生大量出血,可引起患者贫血,故有研究表明,手术治疗辅以药物治疗可促进患者转归[1~2]。本研究旨在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2019 年1 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78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 例。观察组年龄41~53 岁,平均年龄(46.78±2.35)岁;病程 5 个月~2 年,平均病程(1.24±0.37)年;38 例单纯性增生,1 例复杂性增生。对照组年龄42~54 岁,平均年龄(47.24±2.67)岁;病程6 个月~3 年,平均病程(1.27±0.48)年;37 例单纯性增生,2 例复杂性增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妇产科学》[3]中相关诊断标准,经宫腔镜检查确诊;年龄40~55 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精神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患者取截石位,行硬膜外麻醉。向宫腔内注入5%葡萄糖,膨宫压力取90 mm Hg,电凝功率为40~55 W,电极切割功率为80~100 W。对患者外阴处及阴道实施常规消毒,使用Hegar 扩张器扩张宫颈口,置入宫腔电切镜,对于子宫内膜肥厚的患者,先撤出宫腔电切镜,进行刮宫薄化内膜,再置入宫腔电切镜。按照环形的顺序切除后壁、左前壁、前壁及右侧壁的宫腔内膜,最后切除下方宫底内膜,最后电凝创面。术后予以患者3~5 d 抗感染治疗,告知患者禁止性生活2 个月。
1.3.2 观察组 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手术操作步骤及术后干预方法均同对照组,术后给予患者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20010633)治疗,10 mg/次,每晚睡前口服,连续用药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4]。有效:治疗后患者无月经(0~1 块卫生巾 /周期)、点滴月经(2~5 块卫生巾 /周期)、少量月经(6~15 块卫生巾 /周期)或正常月经(16~25 块卫生巾/周期);无效:患者出血量无明显变化。(2)激素水平。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液5 ml,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中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3)贫血指标。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分别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红细胞计数,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激素水平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激素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激素水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激素水平指标比较()
时间组别nFSH(U/L)LH(U/L)E2(pmol/L)治疗前 对照组观察组39 39 t P治疗后 对照组观察组39 39 t P 3.78±2.04 3.74±2.06 0.086 0.932 3.62±2.13 3.01±2.01 1.301 0.197 6.74±3.14 6.64±3.07 0.142 0.887 6.36±2.48 5.97±2.37 0.710 0.480 311.43±38.21 310.52±50.76 0.089 0.929 305.91±40.65 287.95±42.94 1.897 0.062
2.3 两组贫血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贫血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贫血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贫血指标水平比较()
表3 两组贫血指标水平比较()
血清铁蛋白(μg/L)治疗前时间 组别 n 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对照组观察组39 39 t P治疗后 对照组观察组39 39 t P 2.74±0.30 2.72±0.34 0.276 0.784 2.81±0.35 3.24±0.43 4.843 0.000 70.12±13.12 69.64±13.04 0.162 0.872 72.44±12.56 81.03±13.23 2.941 0.004 7.24±4.67 7.18±4.52 0.058 0.954 7.46±4.38 9.86±4.53 2.379 0.020
有研究表明,血管形态异常、纤溶活性增强、局部前列腺素生成异常等是引发围绝经期功血的主要因素,其发病机制是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功能衰退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异常,机体内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失衡,出现月经紊乱和子宫异常出血等一系列症状[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表明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有利于减少患者出血量,治疗效果较好。宫腔镜电切术可抑制子宫内膜再生,防止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后脱落引发的子宫内出血,具有创伤小、疗程短、恢复快的特点。虽然宫腔镜电切术优势突出,但治疗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灌注膨宫液时,速度控制在240~260 ml/min;切除宫底内膜时,切除部分包括基层下1~2 mm 的肌肉组织[6]。术后6 h,患者必须卧床休息,之后可在护士协助下翻身,避免剧烈活动,若是患者疼痛剧烈,可适当给予镇痛剂,另外患者需保持外阴部清洁,避免发生感染,术后患者仍会有少量阴道出血,但若阴道出血量较大且腹部疼痛,需及时通知主治医生[7]。米非司酮是一种强抗孕激素,可以与孕酮受体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相结合,因其对孕酮受体亲和力强于黄体酮,可竞争性的阻断孕酮的生物活性。对于蜕膜组织,米非司酮可促使绒毛继发性变性,降低人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增加内源性前列腺素分泌,引起蜕膜组织坏死[8~9]。此外,米非司酮的副作用较小,常见的有恶心、呕吐、晕眩等,无须额外治疗[10]。因此,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可切除异常增生的子宫内膜,确保子宫内膜不再异常增生,并且不良反应少,降低对患者正常生活的影响。综上所述,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有助于阻止子宫内膜再生,减少异常出血,疗效高于单一采用宫腔镜电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