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1-01-29 08:07江苏省兴化市戴南董北实验小学陈学兰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2期
关键词:动手注意力三角形

江苏省兴化市戴南董北实验小学 陈学兰

小学数学课程知识点相对抽象,学生理解难度较大,不利于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引导。因此,教师应选取一些生动、真实的案例来融入课堂教学。案例教学模式的引入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一直保持在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的大脑随着教师所举的案例不停转动,更加不容易开小差,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同时也更容易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准备案例——探索学习新知识

在教学当中,教师要提前准备好真实、生动的案例,让学生进入教师营造的故事情境当中,引导学生根据案例引发思考。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案例的多样性,多运用一些不同的案例,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面。教师也可以选取一些比较经典的案例,这样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初步接触“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三角形呢?学生思考和想象后说出自行车、篮球板、电线杆……从而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举例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伸缩门、三角凳、瓦房的屋顶、晾衣架……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把新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以后在生活当中只要一见到有关三角形的物体,就会勾起学生对于三角形学习的相关记忆,可以让学生把新知识记得更加牢固。

二、学生动手——发现新的知识

学生的求知欲源于对一件事物的兴趣,要想让学生认真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就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其中的乐趣。数学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至关重要,让小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更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量一量等,从活动当中获取感性的认识。这样不但可以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而且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但是观察能力相对来说就比较弱。针对下面这一题目,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拿出剪刀和纸来实际操作一下,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第一排第一个小葫芦是由第二排第四个得出来的;第一排第二个找房子是由第二排第一个得出来的;第一排第三个小人是第二排第五个得出来的;第一排第四个松树是由第二排第三个得出的;第一排第五个是由第二排第二个得出来的。这样一来,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回课堂上,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鼓励学生——培养创造能力

对待小学生,不能少了鼓励。学生说对了就要给予肯定、表扬,犯了错误就要及时纠正。小学时期是给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这时候教师应该及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出相应的反应。引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这一知识点时,年、月、日是常用的时间单位。这时教师可以举例:“一年有365 天,一年有12 个月,那么同学们,你们的生日都是在几月几日呢?你们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呢?”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课下学生回到家也会问起父母的生日,加深课堂上的学习印象,更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是让学生在特定的时间里面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共鸣,让课堂不再是枯燥老套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和学生成为良师益友。

猜你喜欢
动手注意力三角形
我也来动手
让注意力“飞”回来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画一画
动口不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