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应用

2021-01-29 01:03:47张晶
河北画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美术专业多元化美术

张晶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艺术类课程设置占据了整体课程的百分之七十,美术课程更是所有艺术课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工作者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即将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如何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进行改革,成为学前教育老师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一、明确教育目标的多元化

学前教育中美术教育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学期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和美术能力的高低,学前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其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极其严格,作为培育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教育机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必须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期培育出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美术基础扎实,美术能力较高的多元化复合型学前教育工作者。

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一)在探索中学习,通过活动培养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多元化教学方式的需求,所以我们必须探索其他的教学模式,而活动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实现极大的提高,通过开展教学活动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课程知识,在动手过程中实现动脑能力的提高,从而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进行不断的拓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组织创意美术大赛、美术展览等美术相关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在这些活动中展现学生的美术功底,并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二)在交流中学,积极加强合作

想要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素质,就必须要实现“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策略,将教学成果突出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要求到本专业进行实践知识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根据这些前辈的学习经验,从中学到一定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学前教育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学院还可以进行美术比赛,要求幼儿园园长担任评委,从孩子的角度来对美术作品进行点评指导,让学生在不同角度下掌握更多的美术专业知识。另外,每学期通过学生教育教学见习、实习或顶岗实习的形式,给老师和学生提供到幼儿园进行观摩学习的机会。在见实习的交流中了解美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并及时根据需要调整和修订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最后还要加强学校间的合作,定期组织不同学校的学前教育教师进行互相交流探讨,开展学前教育工作美术专业研讨会,为学前教育美术专业工作者搭建一个便于教师思想交流、科研探讨的工作平台。这种工作模式将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研讨会的形式,教师之间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开展默契的合作交流,领航全省学前美术教育。

(三)在实践中学,创设良好学习环境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的特点,所以在教学场所上,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在学校教室中进行学习,应该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场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本专业的学生特点,设定美术教学工作室或者实训室,在这个工作室内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模拟见习,通过这种教学场所,让学生在模拟见习中分析幼儿在美术学习中的特点,和孩子们互换角度,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进行幼儿美术方面的教学工作,从而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为后期的幼儿教学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丰富课程内容的多元化

(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模块化设置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设计,不同于专业美术课程设计,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可分为四个课程模块,分别为:美术基础造型、手工制作、美术教学应用和其他专业选修课这四部分,这些课程设计处于层层递进的关系,课程的难度逐步加深。在美术课程开设之初,可先进行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对学前教育的美术专业基础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开设手工制作课程的教学,因为手工制作属于实践操作课程,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懂得色彩的搭配等专业知识。然后进行美术应用模块的教学,这其中包含儿童画的欣赏、儿童美术技法的教学以及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等,而其他选修课程的设置,主要在于着重培养学生在后期幼儿园工作中的适应能力,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电脑美术设计、绘本美术等选修课程,来满足不同美术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设计中还要注意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渗透,重视艺术教育内容设计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二)传承的立场和发展的眼光

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不断重视,我国各大幼儿培育机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幼儿园各个教师想要实现自身职业生涯的突破,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美术教学能力,并将美术教学应用到幼儿教育工作中,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视觉时代已经全面到来,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现在提出最高的话题则是将艺术生活化,或者是生活化艺术,让艺术和生活不断融合,而学前教育的美术专业,也更要注重学生的个人成长以及情感的表达,通过美术教育,让他们与社会得以和谐相处,同时美术教育也要适应互联网“视觉时代”的发展要求,对美术教育系统进行改革,将美术教育的内容实现多样性,设计出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例如,可以将当地独特的美术类民间艺术引入教学课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当地的地域文化以及风土人情,还可以利用节庆文化和习俗进行幼儿园环创设计的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尝试。

(三)美术专业基础和学前实践应用相结合

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在于其后期的服务对象为学前儿童,他们对于色彩具有极大的兴趣,将美术专业技术与学前教育实践相结合,在进行美术相关的基础造型课程以及色彩搭配训练外,还要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可根据学前儿童的性格特点,开设适应幼儿园工作的卡通画以及手工制作等课程内容,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艺术发展潮流,在色彩课程中增加流体画艺术、湿拓画技法等内容。在手工制作课程中,可适当地增加陶艺课、造纸技法、服装设计、布艺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还要增加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课程,这类课程的开设可启发学生从审美的角度思考节庆日的环境布置,以及主题墙的板式设计、色彩搭配、制作内容,这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掌握的重要能力。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内容和生活及实践的联系,使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真正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服务。

四、师资队伍建设的多元化

想要实现我国幼儿工作的不断发展,就必须要保证拥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育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纯艺术专业学生的教育力度,让这些学生尽快地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适应今后在学前教育方面的工作内容。在日常课程中,可对学生实施课程模拟,并进行优质课比拼,加强幼儿心理、幼儿教育知识的集中培训和“传帮带”等多种途径提高美术教师的学前美术教学的专业化程度,使自己的教学内容贴近学前教育学生的实际。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从入学开始,会在学校进行3~4年的学习,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段教学时间,在自己的教学内容上进行深入的钻研,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在自己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创新,为学生呈现新颖的教学内容。

五、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不断提高我国学前专业美术教学的教学水平,就必须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明确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实施多元化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同时还要丰富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各学校教师之间进行教学经验的不断交流,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教学能力,进而将我国的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美术专业多元化美术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节能与环保(2022年3期)2022-11-24 13:25:57
创意美术
课改下美术专业班教学及管理的探究
少儿美术(2019年6期)2019-12-14 08:05:46
作品赏析(3)
艺术大观(2019年29期)2019-10-12 14:21:34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屈慧作品
多媒体设备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