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2021-01-29 01:03:47徐莉
河北画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因缘佛法佛教

徐莉

西南民族大学

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行业、旅游业、零售贸易等行业均受到较大促进和推动,很多和佛教相关的饰品、各式器皿等已经逐步走进寻常百姓家,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在佛教中独有的纹样装饰和各类人物形象也日益普及。佛教文化中的各类工艺品除了给观赏者带来巨大的视觉体验外,还给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了众多的设计素材,对于目前的艺术设计的推动力不容小觑。

景观设计这门学科在当代发展得非常迅速,良好的景观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表明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大量高超设计手法和先进技术被设计师运用,创造出各式形态和构思奇妙的景观作品的同时,我们却发现,当代景观已过分趋于形式主义而缺少内涵了。景观设计本源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园林艺术则受山水画和田园诗的影响而产生,其作用是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引导人们对自己本性与本心进行寻找。这几门学科所具有的共性的文化内涵与佛学中的一些思想是非常相近的,我们经常用“富有禅意”“禅味十足”来评价中国的古典园林景观,从这一点,也印证了二者的相通性。佛法无边,关于当代景观设计的发展问题,我们可以从佛法中得到一些启示,这启示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佛法思想“缘起”和环境设计中的环保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是佛法中“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因果之律。缘起,即世界上的种种事物既非凭空而有,也不单独存在,万物依靠因缘条件和合,彼此相互依存地处在一张因缘果报关系网上,一种现象既是前因的果,又是后果的因。缘起论可以解释一切人类社会的问题,又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指导,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缘起的观点给了当代景观设计者非常大的启示,其中树立景观设计中的环保意识是最为关键的。人本是自然界的一员,应当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然而在追求经济效益时,人们往往会忽略对自然的关心与爱护。根据佛学中的缘起论,人和自然中的飞禽走兽、一草一木都是因果关系网上的一部分,任何一方都无法摆脱这种相互束缚,相互制约,同时又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应该明白,对自然界其他生物的伤害不能够给人类带来长远的利益,这是一种“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整体共存状态。

景观设计是一项人与自然打交道的工作,与自然环境联系最为紧密,故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和制定正确的环保对策对景观行业来讲极为重要。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曾经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以此营造我们希望看到的人工景观,如利用高反光材料建造的带有光污染的摩天大楼,侵占草地耕地筑起的私人园区等,这些景观破坏了自然的和谐。因缘果报,自然以灾害的方式对人类进行了报复。有了切实教训,人们发现了破坏生态平衡的弊端,逐渐有了环保意识,“低碳”“可持续”已成为全世界讨论的话题。但目前,环保更多是停留在意识层面,缺少真正的解决方法。在我国的某些地区,因受到“环保”这一大的时代背景的影响,机械地种植大量植被,使该地区的绿化率非常之高,事与愿违的是,大部分地区仍是连续几年水土流失严重。究其原因,还是对生态的理解过于片面。佛法中的因缘起落是一个宏观状态,各种因缘果报相互交织,彼此关系错综复杂,一个结果往往由众多的因缘导致。同理,生态是一个系统,单纯地认为绿色就是生态的观点肯定是错误的。诚然,我们很难找到全部问题的诱因,但至少应该有一种全面而深入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若改造城市景观时设计师多与生态学家和环境学家沟通,用生态学的观点进行设计,城市会健康的多。

二、佛法思想“心识”和环境设计中的意境

心识是佛学中的精神,是眼、耳、鼻、舌、身和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和法六尘产生的识的功能作用,我们可将其粗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讲的“意识”。然而与唯物派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不同,佛法中认为“万法唯识”,即万物均是心识所变现,为主体心识所觉知,这观点正逐渐被大众和科学界所接受。因“万法唯识”,故世界万物万象中心识是最为完善和殊胜的,它可以创造出无暇的价值和境域。希阿荣博堪布曾说,我们寻遍整个世界,发现佛法可以让我们的心得到安乐,其根据就是因为佛法中的心识观。这一点,放入现实生活中也不难理解,有句话叫“心静自然凉”,意即只要心如止水,在炎热的夏天也可以感到清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乐观的心态可以使人远离困境。

心识的重要性在景观设计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园林景观设计师都知道,中国园林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种意境的实质是一种心灵体验,即人们在某处人造景观中体会到了天然的震撼力和归属感。佛法认为,人人都有一颗本心,只要明心见性,即可成就佛境。佛境是自然无碍,不受任何外在事物或人为意念束缚,受其影响,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和园林的设计者在造园布景时均以“天然”为美,这种审美追求在当今景观设计中同样是适用的。当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对安静、远离喧嚣的处所格外向往,无论室外景观还是室内居所,若能营造出“宛自天开”的自然意境,引领人们的心境趋向平和与恬淡,使人的心灵获得稍许宁静。

三、佛教艺术对现代设计影响的具体表现

(一)对当前艺术装饰的影响

考虑到佛教艺术对当代设计的重要影响而言,主要体现于艺术装饰上。对于装饰而言,在佛教中基本通过纹饰这种基本结构组成,同时也是视觉传达艺术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当代的平面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佛教艺术中,佛教的纹饰基本以佛教人物形象和佛教传说故事为基本线索。依照不同的装饰物,佛教图案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唐代以来开始用的变化多端的“卷草纹饰”是佛教使用中最具代表性,也是中华名族对外来文化去粗存精的重要表现。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佛教饰品进入国内,逐渐改变了之前呆板的外形,我们先人用其伟大的智慧将中国传统纹饰中云气纹水波纹行云流水般的气势注入佛教的卷草纹,最大程度上让国人可以接受和鉴赏。

(二)对艺术设计思想的影响

除了在装饰上有显著影响以外,现代的艺术设计中的诸多现象也是来源于佛教艺术中,大酒店的佛教设计理念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脱离于但是又原发于佛教艺术的创作元素和题材传递着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包含了广泛的艺术美学价值,是古人为我们遗留下的宝贵财富。本文仅是以无锡灵山元一希尔顿逸林酒店为切入点,从艺术创作、创作具体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佛教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和发展引导,对现代设计的本土化、佛教化进行了些许探索。

猜你喜欢
因缘佛法佛教
只一缘
荷城文艺(2022年3期)2022-05-30 01:58:42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天中学刊(2022年2期)2022-04-27 06:03:56
“三个女人一台戏”之《啼笑因缘》
金桥(2021年11期)2021-11-20 06:37:34
佛教艺术
Uneker torolkitu xani tuuji《因缘品》中的密教元素
卫拉特研究(2020年0期)2020-01-19 01:21:00
最上乘的艺术,皆来自佛法
艺术品鉴(2019年8期)2019-09-18 01:23:02
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因缘及其价值生成
吉祥“三宝”棕胸佛法僧、蓝胸佛法僧、三宝鸟
旅游纵览(2017年7期)2017-07-12 18:27:09
爱你(2015年19期)2015-11-17 11: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