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 莱芜技师学院
近几年来,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采取鼓励扶植措施,使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中等职业教育的大门向任何一个有意愿的初中毕业生敞开,这种低门槛性也使其教育对象的水平参差不齐。就学生主体来看,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群体,他们大多是被中考所淘汰的,总体来说他们的学习自觉性较差,自控能力较低,他们在进入职业院校之前往往是家长、老师、学校眼中的问题少年,所以会存在着极度的失落和自卑感。再者,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这个年龄段的少年恰巧是处于心理上的逆反期,做事一意孤行,对于老师、家长的教育更是绝对的拒绝,所以这种偏执与叛逆也使中职学生与家长、老师和社会呈现出一种对立和敌对。正是由于中职学生在心理上呈现出来的特殊性会给中等职业院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一些其他院校没有的问题与挑战。
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存在管理体制僵化,在管理上它们是落后与时代发展的,是与中职学生的思想观念相悖的。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都普遍偏小,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比较任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方,个体差异性较大,成分又较为复杂,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总体来说他们属于思想较为活跃的群体。但大多数中职院校在管理上并未认识到这点,而是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完全照搬高校管理守则、管理条例,深陷于过去传统教育的窠臼不能自拔,采取粗暴地严肃地训话式的方式来管理。用70后,80后的管理理念来对待今天的90后,沿用过去的管理经验。很明显这种不结合当代中职学生特点的管理理念、管理意识是很难取得突出效果的。
中等职业院校一般都采取以辅导员或班主任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的辅导员或班主任是与中职学生接触最为频繁也是最为亲密的一线学校工作者。但是一些中职院校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辅导员队伍或者即便有也因数量上的不足而给中职院校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困扰。据笔者了解到大多数中职院校由于师资上的匮乏,多是任课教师兼任辅导员工作,而这些所谓的“辅导员”却很少有参加过入职培训的,这些教师除承担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参与学生管理。还有一些职业院校为节省开支,聘用一些临时工或对学校招生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本校留校生,可以说他们在辅导员这条道路上只能算是半路出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曾对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的人员提出相关要求,要求这些人员必须具备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应素质,并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或思想政治等的学习背景。很明显与日益扩招的中职学生数量相比一些学生教育工作者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是达不到要求的,学生教育工作者自身的高工作量、低待遇也会影响他们在学生管理上积极性与创造性。
中职学生是一类特殊的群体,这种复杂特殊的现实状况,使其管理上存在各种问题与隐患,许多中职院校为了维持校园的稳定,确保校园的安全,会从源头上杜绝各种隐患的发生。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的中职院校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严格管理”的方式,诸如强制学生早上站操上早自习晚修,除节假日外的任何时间都不得随意外出,早上有起床铃晚上有熄灯铃,更有甚者连吃饭上厕所都有自己规定的时间段等。当然,不可否认上述规章制度的确取得了一些成就,对于保障学校安全稳定和学校的学风建设都有一定的促进。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上述所谓的“规章制度”不仅是学校管理者意志的一种呈现,更是对学生实际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种不自信。用“以严管理”代替对学生的疏导教育,用“高压政策”贯彻德育的施行,久而久之只会激发学生与学校、老师间更大的矛盾,爆发更严重的后果。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政策和财政上都有所倾斜和扶持。尤其是2007年,国家为保证中职院校的生源,对在校生提供生活补助,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等。这些都为中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我们长期持有“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老子更是将职业技能看做是“奇技淫巧”。加之现在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前还是要看个人的学历,在单位晋升时也要把学历的高低作为标尺。在这种极度扭曲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一些中职学生易存在自卑心理,产生心理上的障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是一个“失败者”,“被遗弃者”,自我暗示为“上学就是为了混个毕业证”,久而久之就会自暴自弃,得过且过,自由散漫直至自我放纵。
其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整个社会以一种开放式的、国际化的态势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在看到改革开放带给我们进步和推动时,也要看到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下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对我们思想和精神文明的侵蚀。特别是近年来信息化高速发展,互联网资源无处不在,网络犯罪、网络暴力、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充斥着整个互联网,使人们难辨是非,难分真伪。更有一些学生沉迷于网路,沉浸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中,难以自拔,流连忘返。而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16岁,正处于青春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个时期恰恰又是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表现由单一向多元转化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一些腐朽的思想,网络上的一些虚假的信息、形形色色的观念、思潮、道德认知、行为选择会给生理、心理和世界观尚未形成的中职学生带来一些影响。这也给中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不少中等职业院校目前存在师资资源匮乏的现象,尤其是缺乏“双师型”的教师。还有一些学校的人才管理机制并不健全,学校的服务意识,奖励机制不到位、不健全都给中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产生了不好的影响,造成人才的流失,使本来就紧张的师资资源更加雪上加霜。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中职院校由于自己辅导员的有限往往是任课教师兼任辅导员,兼任班主任,一个辅导员要带三四百人,而且这些人大多是一些经验不足、社会阅历不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年轻人。还有一些中职院校规定新入职的教师第一年必须担任辅导员,一年之后再重新调整岗位。也就意味着辅导员在刚刚与这三四百人建立感情,了解到各自的性格特点后就不得不因为工作调整的原因而被迫分离。所以辅导员这个队伍流动性是极大的,工作是极其不稳定的。这种流动性、不稳定性对教师的成长发展是不利的对学生的发展更是不利的。所以管理上不能各个方面都兼顾,存在“漏洞”存在“死角”也就在所难免了。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扩招。进入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的整体素质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在我们身边我们也会经常看到中职院校的学生其实思维是很活跃的,兴趣也很广泛,对一些新鲜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但他们在中学阶段长期形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使他们在面对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时会表现出散漫、冷漠和毅力、恒心上的缺乏。加之,很多中职学生在中学时期就是“问题少年”,老师眼中的“头号公敌”,所以久而久之老师们也放弃了对他们的管教。家长的娇生惯养,学校老师的不管不问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中职,长期以来的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也使他们在进入中职后依然无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表现出极度的自由和散漫。
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发展到今天让我们看到很多的问题和难点,很明显过去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于当下。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是一批个性张扬,思维多样,个体意识强烈的90后。过去“一刀切”“一切从严”的管理理念只会让他们产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
因此我们在中职院校的管理中要转变管理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关注他们的个性特征,增强学校的服务意识,营造轻松的、鲜活的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范围。要做到这点一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包括学习的场所、自然人文环境,舒适的适合学习的图书馆等等,满足学生看书学习的需求。再者要有个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中职毕竟不等同于高中、初中,学生需要有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而不是每天定点上下课、休息、吃饭。让学生有一个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段,或上自习或看书或参加社团活动或锻炼身体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造就丰富多彩的学生。最后,创新管理理念还要在人格上尊重和信任学生。不能因为他们学习能力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就各种言语讽刺各种挖苦讥笑。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的情感的诉求,用自己的爱心、耐心、恒心、毅力真诚的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安心、放心。只有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信任,他们的学习、管理上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被激发出来,潜能才能得以发挥。
班主任、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又是和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一线工作者,他们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学素质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一个好的班主任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方向和抉择。因此中职院校需对辅导员或班主任的素质和个人人格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除了要求他们具有高尚的个人情操、人格魅力外更要有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背景。能够面对复杂的、多变的外界状况,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整体规划的能力。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首先要强调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要公正公平地使用自己的权利与职责,做到一视同仁;其次,要强调专业素质的培养,要具备一些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强化管理能力的培养。
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面对这样一批学生,教育管理方法也要有所创新,采用多种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潜移默化的渗透学校的管理意识,决不能照搬传统教育的窠臼,简单地采用严肃的训导式的谈话。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利用各种资源教育学生。如: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术活动、课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满足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的需要,提高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班主任要有对学生三年或者五年发展的整体的规划,大一可以适应新生活,发展人际交往为主题,大二致力于专业成长,着重以自我发展为主题;大三则要有一个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或找工作或继续深造继续学习,并确定自己的目标;大四则把重点落实在找工作就业等等。并针对这些既定的规划主题对症下药,利用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开展一些辅导。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校文化呈现多样化和特色化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利于学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
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动态的工程。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善于抓住各种资源,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家长、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参与管理的格局,从而达到教育管理上的合力。使学生的精神风气、道德素质能有层次的、系统的有条不紊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