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古文诵读的教学方法分析

2021-01-28 09:02:28马福腾
考试周刊 2021年105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摘 要:诵读属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若没有诵读,学生不能准确把握语言的抑扬顿挫。培养小学生的诵读能力,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保证学生准确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情感。新课标要求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素养,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须正视小古文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采取灵活使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保证学生可通过诵读品味小古文蕴含的情感及内涵。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古文诵读;教学方法

一、 引言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学生在此阶段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其日后的学习及发展。小学生年龄较小,其好奇心、探究欲较强,因而对传统神话故事、成语典故的小古文极具兴趣。在此情况下,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小古文诵读教学,以培养学生诵读能力、情感及内涵感受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文化底蕴、语文素养的目的。

二、 小古文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一)弘扬民族文化

语文教学中,语感是重要的教学因素。教师可通过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把握程度评估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训练学生语感,以提高学生语言基础,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养、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须重视培养学生小古文誦读能力,通过诵读小古文培养学生语言素养。通过此种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小古文是我国古人创作的文化瑰宝。不同古诗文蕴含的道理、作者期望表达的情感不同。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人生的起始阶段,通过诵读小古文可弘扬我国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及民族责任感。

(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普通话是我国法定通用语言,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可掌握人际关系正确处理方式、语言沟通技巧。虽然古诗文与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有一定差别,但是古诗文是我国语言的源头。学习、掌握小古文诵读方式,感受小古文中蕴含的情感及道理,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益。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古文诵读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诵读小古文,学生可感受古诗文的美,陶冶学生情操。同时,通过诵读小古文,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审美能力等。在小古文诵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语言审美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言核心素养。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古文诵读教学现状

小古文是语文教材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语文课程改革视域下,教师需重视学生小古文诵读教学,培养学生古诗文语感,保证学生准确把握古诗文内涵。与此同时,可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在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部分语文教师对小古文诵读教学重视不足,基于应试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更为重视学生是否掌握字形、字义、可正确默写小古文。虽然采用此种教学方式可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但是并不能提升学生语文知识储量、提高学生内涵素养,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无益。另外,仅对小古文死记硬背将影响学生学习兴趣,这与素质教育理念相悖。

四、 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古文诵读的教学方法

(一)灵活使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为保证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古文诵读教学效果,需保证学生感受到文言文、古诗文的美及乐趣,激发其诵读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文教师需依据语文教材,适当为学生讲解与小古文相关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典故、作者生平事迹等内容,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其诵读兴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这些内容,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另外,学生在了解小古文相关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典故、作者生平事迹等内容后,有利于学生感受作者创作时的感受,这对保证学生准确把握小古文的中心思想有益。例如,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司马光》一课时,备课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互联网、语文教学资源网站搜集相关介绍、历史资料、时代背景、图片等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教学课件,可实现延展文章背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教师在正式为学生讲课之前,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司马光砸缸的动画片,以保证学生了解整个故事情节。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其对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在播放完动画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简单地叙述其观看到的故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几张故事插图,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找到描写插图场景的语句、关键词。要求学生有感情地阅读文章,引导学生正确表现故事中蕴含的人物情感,这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有益。与枯燥的讲解相比,此种教学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保证学生有效诵读小古文

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了解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基于此角度开展教学活动。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对学生进行深入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意义,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情感,缩短教材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伯牙鼓琴》一课时,可为学生诵读描写景物的文章,要求学生依据教师诵读的部分,运用自己的想象,画出相应景物。教师可将所有学生的作品都展示出来,由学生自己投票选出画得最好的作品。通过观察绘画作品可发现,每个学生的创作都不相同,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每个人的创作理念、创作形式都不相同,最重要的是有人可以欣赏我们的作品,就好像钟子期与俞伯牙一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钟子期和俞伯牙之间的情感。学生可通过诵读文章,准确了解文章中描写的内容,这对提高学生对小古文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有益。

(三)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掌握小古文中的内涵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自主诵读小古文,保证学生充分感受小古文中蕴含的情感。通过反复诵读小古文,学生才可充分掌握文章蕴含的情感。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把学生诵读、情感感受结合在一起。简言之,要求学生以带感情的方式多次诵读文章,并熟读、背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求学生诵读小古文的原文,感受整篇文章的美感。在诵读的同时,学生可积累语言,提高其语感。例如,在为学生讲解《伯牙鼓琴》一课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互读此文章,即一名学生读另一名学生听的方式,通过此方式可保证学生准确掌握古文中的字词读音,这对学生更好地掌握古文有益。在学生互读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点名要求学生诵读古文。在学生诵读完毕后,教师需要点评每一名学生的诵读情况,也可鼓励其他同学评估学生诵读情况,学生也可对自己的诵读情况进行自评,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可保证学生准确掌握文章内容及蕴含的情感。教师在为学生示范性诵读时,可选择适当的音乐作为配乐,以引导学生正确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及情感变化,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除此之外,学生可进行自由诵读,发现学生在诵读中存在问题时及时进行点评及指正,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比赛,通过比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诵读积极性,还可引导学生感受古文中蕴含的情感,掌握古文正确的诵读方式,感受古文内在魅力等。

(四)为学生推荐文章培养学生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为提高小古文教学效果、保证学生正确理解小古文,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搜集、整理多个小古文,要求学生诵读这些小古文并感受古文中蕴含的情感。学生通过多次诵读小古文,可逐渐形成一定的语感。语感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古文的阅读及理解程度、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为保证教学效果需指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实践。通过实践,可保证学生掌握正确方法,提高学生小古文诵读能力及情感感受能力。例如,为提升学生小古文诵读能力,教师可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小古文,指导学生诵读这些小古文,以培养学生语言、情感体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可为学生推荐《王戎不取道旁李》等类型的小古文,以培养学生语感。

(五)深度提高学生对小古文的体会

通过反复的阅读,可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感受。通过反复诵读小古文,可保证学生准确理解小古文中蕴含的情感、道理等。与初中、高中階段的小古文相比,小学阶段小古文比较简单,理解难度比较低,但是其中隐含了丰富的道理。在学生熟读小古文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深入分析并感受小古文,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在熟读小古文之后,学生可充分理解小古文的含义及蕴含的情感,同时这对提高学生小古文诵读能力有益。

五、 结语

总之,小古文是语文教材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学习文言文、古诗词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文化底蕴,同时可弘扬我国文化,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为保证学生能充分理解小古文中蕴含的道理及情感,需提高学生诵读能力、情感及内涵感受能力。教师需充分理解并深入挖掘文章内容,重视培养学生诵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感,以保证学生深入理解小古文,仔细品味小古文蕴含的情感及内涵。

参考文献:

[1]陈晓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分析[J].文存阅刊,2020(2):60.

[2]陈伟.小学语文古诗文吟诵的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9(3):44-45.

[3]李艳香.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分析[J].课外语文,2019(8):7,9.

[4]杨文艳.小学语文课堂古诗文吟诵初探[J].小学生作文辅导:三四年级版,2019(11):31.

[5]杨晶晶.小学语文“小古文”朗读教学探究[J].启迪与智慧:少年,2020(2):68.

作者简介:马福腾,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康乐县附城学区小沟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