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 忧,潘全志,张 欢,吴小刚 (福建农林大学 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福建 福州 350002)
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东方园林的主要代表,中国古典园林尊崇“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思想,追求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精神境界[1]。在效仿自然风景的设计中,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建筑作骨骼节点,道路作脉络,植物造景作肌理,形成一幅浓妆淡抹的天然山水画[2]。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殷商时期的囿;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囿向苑转变;秦汉时期,皇家园林开始发展并且逐步形成“一池三山”的布局,同期,文人墨客开始效仿皇家园林修建私家园林;魏晋之后,古典园林经历了从“山居”到“园居”、由“可观可望”到“可居可游”的变化,而亘古不变的是造园者对诗意栖居的探究和追求[3]。隋唐统一后,在繁荣的经济文化推进下园林进入了全盛期,宋、元、明、清园林开始成体系发展步入成熟。园林反映了不同时代造园者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理念。中国古典园林经过3 000多年的历史演进,日臻完善,充分吸收了各时代政治文化思想、艺术、科技和自然观念的精髓[4],流传下来优秀的造园理念:“造园之始,意在笔先”、“因地制宜,统筹全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分隔空间,构园得体”、“起承转合,步移景异”等,这些理念展现了古典园林特有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虽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和表现手法等依然值得国内外学者研究和欣赏。面对经过不断探索、沉淀、传承的珍贵园林景观遗产,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和发扬,并进一步探索和建设美丽的乡村景观,从而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
英林镇地处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的南岸。在改革开放后,凭借地理位置和侨乡优势,依靠服装业和采矿业得到迅速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后,英林镇的镇政府举办“一村一景”景观竞赛活动,主要是使用乡土材料在原有的地形地貌上进行创作,本着功能性、乡土性、地域性、情怀性、造价低且易于后期维护管理进行设计,营造出绿色自然的乡村氛围。英林镇在3年内开展了六批“一村一景”暨英林心微景观创建活动,将闲置地块通过村民、学生导师、施工队三方联手营造乡村景观,在乡村景观建设上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并被评选为“2019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乡(镇)”。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经过在英林镇的多次实地调研发现,乡村景观建设中大量村民自发进行拆旧建新,这种大拆大建破坏了乡村景观的肌理和自然风貌,忽视了生态自然、地域风格和文化传承。因此,在乡村建设中,应注重宣传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造景风格,并结合当地地域元素,转变村民崇洋媚外、拆旧建新的思想,让其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当中。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进行了新建、改建、扩建,提升了乡村的生活质量,日趋完善的设施让村民享受了便利,但是也带来格格不入的新洋房、景观大道、大广场等突出气势宏伟的建筑。乡村景观最重要的是乡村文化的传承,在满足物质富足和精神饱满的同时,不应打破当地的自然生态、传统文化、地域特色等形成的乡土景观。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乡村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环境恶化非常严重,比如水土流失、雾霾天气等。农村建设中缺乏对自然因素的考虑,再加上一些项目日程紧张,任务繁重,片面追求形式美,从而忽视了农村景观自身的生态价值。
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写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古典园林受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影响,导致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5]。在文化内涵上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形成可持续发展观。随着乡村闲置地块的增加,土地日益破碎化,闲置地往往用来堆放废弃物。在进行设计时,应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减少人工干预,利用生态草砖、水循环以及动植物活动来减少项目完成后可能出现的景观反弹现象,从整体上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升乡村的生态效益。
(1)在材料选取方面:选用地域性材料、就地取材、红砖古厝废弃砖瓦再利用。
(2)在设计构图方面:尽量采用自然式,不宜设置大规模的水景,容易藏污纳垢,滋生蚊虫,不利于后期维护和管理。
(3)在植物配置方面:应选用乡土经济植物,有利于减少养护成本。尽可能地效仿自然、将设计与自然相结合达到可持续发展。
“意”,可以看作是意念、意志或是意境。是造园前必须具备的指导思想、创作构思和造园意图,这种构思、意图是依照所造园林的性质特征、功能定位而确定的[6]。在乡村景观中,大多数案例是村民自发对家门口场地进行景观创作,往往只从功能性出发,没有造园主旨,以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保护和传承。乡村景观可以挖掘村落的历史文化、习俗信仰等提炼出一个主题进行景观创作。将乡村景观与古典园林相结合,不仅给传统文化带来新的活力,而且可以让更多的村民了解古典园林的优秀文化,激发村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保留当地传统建筑、历史遗迹、乡土农具等看得见的文化同时,还应挖掘传统技艺、人文历史、民间传说、风俗乡情等遗留于村民记忆里的文化,结合各村自身具备的特有文化,进一步强化地域氛围,增加乡村景观的文化内涵,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柯坑村的排球之乡,其设计采用排球的元素和纹理进行铺砖和小品的搭配,如图1所示。
图1 排球雕塑景观小品(柯坑村)
柳宗元在《永州韦使君新堂记》中,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原则:“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在节省劳力的基础上,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依据地形环境营造园林景观。园林的营造不是诸多造景要素随意堆砌、反复杂糅的过程,而是模拟自然,寄托志趣、移天缩地的过程。园林景观的布局应大体合理规划,局部细致处理,意境流转全园,从而达到统一风格贯穿和园林整体统筹的效果。乡村营建往往不具有整体性,闲置用地杂乱无章,再加上没有统筹规划,导致景观破碎化。应实地考察,因地制宜,统筹全局。根据乡村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村落街道等,遵循因地制宜的造园思想,形成乡村特色的梯田景观、丘陵景观等,也可高筑亭台,低挖池沼。在“一村一景”的实地营建中,大多数是200~500 m2的景观场地,使用旧陶罐、斗笠和草帽等一些村民经常使用但废弃掉的乡土农具,把古厝改造成村民聚会喝茶和聊天休闲的场所。因地制宜,还原古厝原有的活力。
园林布局在于“因”(因地制宜),造园艺术在于“借”。“借”是基于景象空间的引伸和扩展。古典园林所谓的以内借外,山借云海,水借碧空,东借旭日,西借余晖,以现代景观视角,即是汇集外围风景的基础上,利用造园借取手法,恰到好处地根据园址的地理条件加以修葺改造,使得景物相互之间形成关联,景观构成合理协调,视野丰富。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借景、漏景、障景以及夹景等手法可以应用于村落景观的空间层次,增加其艺术效果。在有限的场地上使用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使得乡村景观有别于城市景观,造就特色的乡村景观。
在中国传统园艺手法中,分隔空间分为虚隔法、实隔法。构园得体以现场地形、地势、地貌情况为前提,梳理场地的历史文化脉络,找出最能彰显地域特征的文化作为主题立意,与基地自身使用功能紧密结合,在单一景致中求得景色变幻。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观察和询问村民的需求,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在仅有的地块中多设置休憩设施,在美化乡村景观的同时也给村民提供休憩的空间,提高村民对地域文化的认可度,结合古典园林小而精的造景方式,营造满足功能性的小地块。如在设计场地预留菜地、设置茶桌座椅等,借助旧陶罐、旧瓷片等有地域特征的物件,修补残缺的砖墙形成一道特别的景观墙,对场地进行分隔,使得动静皆宜。
园林布局讲究有起有结,兼具开合,有放有收,兼具疏密,有轻有重,兼具虚实[7]。在不同大小的园林空间中,可以通过游园观赏中人们视线、视野、视角的反复挪移变化,使人们的心理产生变化。乡村景观虽然比不上中国古典园林中私家园林的小巧精致,皇家园林的辉煌气派,但也应体现园林的审美乐趣,形成一种动态的变化美,园景展示的顺序、时间和季节的交替,通过移动来达到视线的变化,如三欧村的“和谐园”进门是一道景观墙,墙背面为书籍样式,上面写着“亲仁善邻、和谐万邦”表明院子的中心主题。往里面走是一个棋盘桌,桌子旁立着一面“以棋会友、面象世界”的棋盘景观墙,将视线隔开,给下棋的村民一个安静惬意的空间。旁边还有景观亭可供村民休闲聊天。院子虽小却把空间划分明确、丰富了人在园林中的感受,由此获得景观的多变性和意境的连续性。如图2所示。
图2 三欧村“和谐园”
英林镇依据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政府扶持下大力开展“一村一景”景观建设活动,给20多个村庄先后添加了5~6处具有地域特征的景观小场地。但有些景观并不具备乡土性、地域性、情怀性、造价低且易于后期维护管理等基本条件,在建好后又重新闲置。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缩影,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秀的造园理念值得广为流传和借鉴。本文通过分析在乡村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学习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和理念,将优秀的古典园林的思想融入乡村景观中,在景观层面达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而且能够成为人们内心情感表达的归宿地,真正使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