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园林理水手法在现代乡村水景观中的运用研究

2021-01-28 06:48古坤鹏李夏颖倪海奔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福建福州350002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1年1期
关键词:理水造园水景

□□ 古坤鹏,李夏颖,倪海奔,丁 铮 (福建农林大学 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福建 福州 350002)

引言

近年来,“美丽乡村”政策普及至大大小小的村庄,给乡村的面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同质化建设严重、特色化建设不足[1],尤其是在水景观处理方面,虽然对污染水质采取了处理措施,但处理手法过于单一,导致现代乡村景观中水景观的营造普遍缺少地方特色。水景作为造园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素有“有山皆有园,无水不成景”之说,因而将水景打造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亮点至关重要。在中国传统古典园林造园中,岭南园林造园善于吸收外来的园林风格,多元兼容,理水手法更是丰富多样,其中大部分为规整几何形状的水池,如广州余荫山房中的石砌荷池,其形状是由多种几何图形构成。岭南园林因地制宜,兼容并蓄的理水特点是中国传统造园中地域特色风格的重要代表。因此,如何将传统岭南园林的理水手法运用到现代乡村水景的建设中,有效解决乡村景观建设现存问题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 传统岭南园林理水手法

1.1 宜曲则曲,合方则方

岭南园林中的水体形态受建筑物布局影响深刻,随着国内外的联系愈加紧密,中西方古典园林文化交织在一起,使得园内建筑形式新奇多变,如清代粤东的私家园林效仿江南园林,园内建筑精巧玲珑、随境而变,水体形态与建筑形式相契合;清晖园的建筑风格受西方影响偏向于几何形态,水体采用规整式的理水形式,将空间布局巧妙融合,营造出具有岭南地区特色的私家园林[2]。岭南园林地处亚热带,植物种类多样,园内四季花攒绮丽,水岸边的植物讲究与水体之间光影的明暗处理、色彩搭配等方式巧妙激活空间[3]。此外,岭南水乡园林水体的形态多以水塘和井水为主,并与江河相连。如佛山梁园的旧址是原陈家大塘,地势低洼、河涌蜿蜒,水通外江。在此条件下,梁园造园组景则在大面积湖池及国内少见的水网池沼中造园,创造出具有珠江三角洲特征的水乡园林;东莞可园基址位于莞城东江水系的冲积平原上,东临鱼塘,西傍东江,园林营造依靠鱼塘之水,北部建筑群沿塘而筑。岭南园林强调园林与外部环境、园林内部之间的关系处理,没有北方园林的中规中矩,也不具江南园林的严谨章法,而是讲究宜曲则曲,合方则方,利用设计手段回避缺陷或化害为利,求实重效,顺从人意,遵从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2 挖掘特色,讲究人文

水是孕育文化的摇篮,其留下故事也诉说着故事,岭南园林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对于理水十分讲究,更有“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的说法。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倾注了设计师的思想与审美。因此,岭南园林的理水造景也包含了人文思想与地方特色,具有多元化融合的特质。如广州的白天鹅宾馆是极具岭南园林特色的庭院,白天鹅宾馆里的故乡水是典型的崖瀑潭景观。崖瀑潭景观将岭南地形“缩龙成寸”[4],如图1所示(图片来源于百度)。其中故乡水的“故乡”正是广东,其中蕴含了园主对家乡的无限喜爱之情。故乡水的崖壁上种满了小而精巧的植物都是岭南地区的乡土植物,水潭内饲养着红色的鲤鱼,在广东地区红鲤鱼则有“年年有余”的吉祥祝福之意。将生活气息带入理水中,增添了园内的趣味性与地域特色性。岭南地区紧靠海洋,受海洋的影响深刻,发展成为开创进取、包容性强的海洋文化,中西方频繁商业往来的同时,也带来文化之间的碰撞。同时,岭南人对于这些文化并不是全部“拿来”,是在结合本土情况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文化特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形成了风格多样的岭南园林理水手法。

图1 故乡水图

1.3 形实皆丽,注重经济

岭南园林受重商文化影响,加之气候条件优越,理水时在水面或岸边常常种植形实皆丽的经济作物,将实用与观赏功能完美结合,经济作物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果树,宋代李清照曾在诗词中写道:“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此外,荔枝树是岭南园林内常见的果树,依水而栽别有一番韵味,苏东坡更是在诗词中感慨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二是药用植物,“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清代诗人石涛对荷花的赞美溢于言表。岭南园林在园内种植荷花作为水景时,在6月份莲子成熟之时可摘取药用。莲子有滋养补虚、清心解热等药用价值。岭南园林在保证水体美观的同时,通过种植实用类植物,拉近自然与人的距离。

1.4 布局适合,突出景观

岭南地区江流分支广布,园林设计师通常将水引至园内,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水景观布局。岭南园林的理水布局主要分为环水式布局与聚合式布局,环水式布局是将主景立于水中,水体将其环绕。该布局的优点在于突出主景,使主景成为视觉的焦点,水中的倒影更是为景色添加神秘与秀美。广东四大园林之一的余荫山房中玲珑水榭是环水布局的集大成者,园主邀请宾客们在此处吟诗作对,把酒当歌,感受着水榭前柱联所撰:“每思所过名山,坐看奇石皴云依然在目;漫说曾经沧海,静对明漪印月亦足莹神”的境界。聚合式布局是将水体引入中央,四周建筑围合,利用平静的水面增大视域范围,此种动势向心的主配手法能够将视线向中心的水景汇集,从而让游客在水波粼粼的湖面上心旷神怡。因此,乡村引水至景区时应选择合适的水体布局方式,并通过文字篆刻、雕塑摆放等方式将水景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使游客欣赏水景观的同时感受到当地文化的魅力。

2 乡村水景观现存问题

“美丽乡村”大时代背景下,许多地方开始建设本村的景观,其中包括水景观,但在追求“美丽”的同时,部分地区缺乏适合地方建设的指导规划,导致水景观建设与本土发展融合不佳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是乡村水景观过度改造,乡村为了与城市发展相契合,常常模仿城市人的生活习性,复制城市建设的理论建设乡村,未能因地制宜的建设体现乡村特有水景观空间,从而产生景观过于单一和同质化严重问题。

(2)对于地域特色与人文景观的挖掘不足,围绕水的民俗文化挖掘不够深入,使本地村民与外来游客无法在水景观中感受到其历史文化的特有韵味。

针对以上问题,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尝试利用传统岭南园林理水手法与现代乡村水景观的营造相结合,并对其具体应用进行探究。

3 岭南园林理水手法在乡村水景观中的运用

水景观营造是涵盖人文特色、建筑设计、园林设计与水利工程等多学科汇集的景观建设,也是乡村景观建设发展的重要一环,因而应以理论指导作为设计基础,以有利于乡村水景观健康而有序地建设。传统的岭南园林是一代代人民在造园过程中非凡智慧的结晶,融入了许多景观问题的解决之道,也渗透了岭南地区特有的文化与地方特色。

3.1 巧借自然

岭南园林受自然因素、远儒文化及务实文化的影响,设计师在建造水景时会综合考虑周围的自然环境,尽可能地将其纳入视线内,并根据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而调整。

水体是无形之物,以几何形式与周围建筑相结合,并使用造景手法突出水景的自然与优美,通过对景、框景等艺术手法与其他造园要素如水体、建筑等进行错落有致的交融,形成景观一体化的空间。目前在乡村水景观营造过程中常常出现元素构成混乱复杂的情况,围绕水体生搬硬套过多,则大大破坏了景观艺术价值。“宜曲则曲,合方则方”是岭南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理水的核心思想[5]。

3.2 经世致用

岭南园林造园所体现的是一种“务实”、“经世致用”的意境,是由功能、成本与美观等多方面考量的综合体,该意境同样渗透于理水之中。

中国传统园林对于池岸的建造方法一般是土岸或石岸,岭南园林的规模相对较小,池岸主要使用直立式石岸构造法,该做法能有效节省园内用地,也能加固建筑的稳定性。另外,岭南地区雨季水患严重,采用土岸容易引起土坡滑动,而石岸能够防止雨水冲刷,提升岸堤的稳固性;土岸与石岸在建造过程中相对简单与低价,在综合考虑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后乡村池岸构造为合适地选择。

乡村水景观周边植物的种植存在片面追求外观的问题,常常导致后期维护无法跟进而成为时效性极短的景观。在水景周边植物种植、池岸构造讲究美观的同时,还应注重其实用性,如种植可食性植物、药用植物和常绿植物等,以免“一次性”景观以及后期维护成本过高的情况发生;同时也满足岭南园林形实皆丽的审美要求。

3.3 文化渗透

园林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精神诉求,也是精神的物质载体,园林中寄予的归属、牵绊、悠闲及认可是人们建造园林的核心。岭南园林将独特的地域文化渗透到理水造景中,并巧妙利用隐喻手法灵活而形象地唤起人们的归属感。白天鹅宾馆的“故乡水”正是将文化渗透到理水中的典型例子,撷取了岭南典型的壁下寒潭、溪旁乱石、山间沼池与水中洲渚的山水意象,这种直观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让大众体验到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用简单的形式隐示对岭南的喜爱与归属之情。目前乡村的水景常出现“照葫芦画瓢”的形式,不顾地方风情将其他设计搬运到场地中,破坏了乡村与人文之间相互协调融合的共生关系。在乡村水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归纳出乡村特有的文化和民俗并提炼成为有形的景观符号,如水体界限的元素构成与形式、水面上的建筑、桥、雕塑、置石、景观小品等注入文化内涵,使村民或归乡人在水景中得到高度共鸣。

4 结语

千百年来,水常作为立村之源,乡村往往因水而生,因水而盛。水景无疑是城市人乡愁的纽带与村民归属感的依托。当乡村水景的营造处于急于求成时,容易陷入片面追求外在形式的表达而忽略对其实用功能、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的需求。针对以上问题,分析了岭南园林理水所蕴含的因地制宜、注重经济、讲究人文等特点,并探讨了运用于乡村水景观营造的具体措施,为乡村水景的建设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历史传承性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理水造园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壹 造园·纳瑞集祥
赵延年与裘沙及王伟君的鲁迅作品插图之比较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理水》中大禹前后期形象对比分析
解读《理水》“油滑”的人物形象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