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的价值认同路径研究*
——从“生产性保护”到“生活化传承”

2021-01-28 09:00靳璨梁惠娥
艺术百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苏绣生产性手工

靳璨,梁惠娥,2

(1.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2.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江苏 无锡 214122)

传统服饰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的重要范畴,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的价值存在于技艺本身与人类的相互关系中,包含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等,其价值呈现出了多样性、动态性、系统性的特征。[1]65-69在“非遗”传承保护的语境中,实现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的价值认同是技艺存续发展的核心机制。[2]49-55价值认同是指民众发自内心对技艺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和赞同,进而内化为理论自觉且最终外现为实践共享的动态过程。[3]79-83十多年来,学界朝着实现“非遗”价值认同的方向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其中,被官方认可的生产性保护策略持续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尤其对于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等具有生产性质的“非遗”资源来说,是实现其价值认同的重要方式。

当下,生产性保护实践中,民众虽然较好地了解与意识到传统服饰手工技艺具有价值,使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血脉不为当代人所忘怀,但是却没能形成民众对技艺文化价值内心自觉的高度认同,并外显为实践自觉的消费行为,呈现出“有价值不认同”的窘境。因此,在“非遗”生产性保护中,如何实现民众对技艺价值认同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为例,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生产性保护”的现状

江苏自古以来素有“锦绣江南”之美称,传统服饰手工技艺从最初的生活需要、装饰需要,到精神需要一直与江苏地域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在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承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地位。[4]471-472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非遗资源十分丰富,涵盖了手工缝制、手工纺织、手工印染、手工刺绣等众多服饰手工技艺品类。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苏绣、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宋锦织造技艺、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统棉纺织技艺、扬州刺绣、无锡精微绣等。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绒花制作技艺、天鹅绒织造技艺、色织土布制作技艺等。

学者陈文华指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特点十分突出,工艺传承和产品制作, 都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完成, 因此, 从生产性保护着手最能实现其价值。[5]87-91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属于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保护范畴,有着明显的“生产性”特质,因此,具备充分的生产实践依据和实施生产性保护工作的可行性。

何谓生产性保护?生产性保护一词是2006年王文章在其著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中首次提出。随后,在2012年文化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生产性保护的概念,即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6]学者游红霞认为,生产性保护是将非遗的文化价值物化为文化商品,促使消费者发生购买行为,建构文化认同,从而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过程。[7]14-20学者田兆元指出,生产性保护的本质属性是一种认同性经济,对于文化传承与文化认同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消费习俗是其核心驱动力。[8]88-96

从生产性保护理论及学术界专家们对其中价值认同观点的阐释来看,笔者认为,生产性保护是将技艺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使之产生经济价值促进技艺文化价值的接续,并在生产、流通、销售的整体性过程之中全程保护,促进民众对文化产品的购买行为,从而实现技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产性保护中实现技艺价值认同的实质是:通过民众购买传统服饰手工技艺产品的消费行为,形成其对技艺文化价值的消费认同,从而实现技艺价值的彰显与认同。

自生产性保护的概念提出以来,江苏积极响应,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均大力推动“生产性保护”并展开积极实践。目前,江苏地域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生产性保护的现状,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意义。

(一)主要的成效

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通过实施生产性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从技艺本体保护层面看来,生产性保护助推了技艺工艺的保护,从而使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服饰手工技艺得到了延续。如,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在生产性保护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从仅有南京云锦研究所一家生产性保护基地,于2018年新添了江苏汉唐织锦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万帛云锦织造有限公司、南京金梭云锦织造研究所有限公司、南京锦绣盛世云锦织造有限公司,四家生产性保护基地,大力推动了技艺传承人队伍的建设,使得技艺本体价值得到了保护与延续。[9]

其次,从技艺经济效益层面看来,生产性保护使传统服饰手工技艺以物化形式参与市场竞争,技艺实现了自我造血的功能,创造了丰厚的经济价值。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生产性保护单位无论是规模较大的公司、工厂,或规模较小的手工作坊、小型企业,基本都已经实现了市场化的生产。如,江苏地域历史上“一事三节”(即婚嫁喜事和春节、端午、中秋)之时盛行绒花装饰品。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南京、扬州地区绒花制作厂纷纷解散。扬州绒花传承人杨佳惠采取生产性保护措施与丈夫开办了佳惠工艺品公司,使得绒花技艺恢复生产,并通过商品对外出口,获得平均每年约三百到四百万人民币销售额,保障和改善绒花技艺生存条件与空间。[10]65-67又如,生产规模较大的苏绣技艺,目前,仅苏州镇湖就有400多家绣庄刺坊,有数万名绣娘从事生产工作,年产值达到了10亿元以上,年均增幅达16.5%,已成为苏州镇湖经济主导产业之一。[11]311-321

再次,从技艺社会效益层面看,生产性保护中,技艺产品通过公共文化领域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服饰手工技艺,潜移默化地使技艺蕴藏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深入人心。“独秀庄”张玉英大师和多名绣娘协作共同绣制了《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百鸟图》《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等多幅具有收藏价值的长卷,将中国传统水墨画与承古传今的苏绣艺术结合,达到了绣画一体,形神兼备的境界。大众传媒对艺术品的文化宣传,向世界展示了苏绣技艺之精湛,同时也让民众了解到了苏绣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已然成为了江苏地域的文化名片。

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自实行生产性保护以来,无论是技艺的本体保护层面,还是技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层面的成效均十分显著。然而,随着生产性保护工作的深入展开,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困境,尤其是技艺价值认同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其一,在生产性保护中往往是政府和企业唱主角,一些企业借生产性保护之名过度产业化、市场化运作,技艺文化价值被忽视甚至误解,出现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等状况。

以蓝印花布为例,蓝印花布技艺体现了南通百姓特有的生活习俗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冀,是南通地区人们从结婚生子到百年后事等各项民俗活动的重要文化载体。然而,原先倾注着民俗情感和艺术表达的技艺,在受到现代消费市场的冲击后,逐渐转化为商业工具。蓝印花布博物馆和旅游纪念品商店成为了蓝印花布的主要销售地点,消费对象常常是外地的游客而非本地民众,其文化本质和精神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一些商家打着“生产性保护”的旗号批量生产仿手工印染的蓝印花布,批发至江南各旅游景区中,甚至有企业为了压低价格抢占市场,不惜低质生产,使技艺丧失了本该有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品格。此时的蓝印花布与其说是一种“非遗”技艺,倒不如说是一种“促销手段”,这种一味追逐利润的价值转化方式会让民众对非遗技艺产生误解,消减其对纯手工蓝印花布的价值认同。

其二,在生产性保护中民众对技艺的保护十分被动,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缺少动力,没能形成良性循环的市场化态势,面临着流通渠道狭小的困境。

以苏绣为例,苏绣源于美化服饰的日用之需在生活之中被人们广泛使用。笔者调研过程中发现,苏州、扬州等地旅游景区中的刺绣店铺都以销售绣画工艺品为主,众多店铺中的绣品良莠不齐或是千品一面,除了能辨别出装裱方式上的区别以外,刺绣的纹样内容十分类似。少数店铺内售卖名家制作的高级绣画艺术品,绣工精美、成本高昂,但往往有价无市,鲜有人问津。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刺绣的服饰品开发,如围巾、耳环、手包等服饰配件,但设计品位与产品质量却完全不如在商场中同等价格购买的机绣产品。多数消费者表示苏绣名气很大,但对店铺内的工艺品不懂鉴赏,也只因旅游的缘故单次猎奇式消费低质廉价的工艺品与服饰品。除此之外,年轻人不愿意从事传统服饰手工技艺致使技艺传承后继乏人,成为了业内的普遍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技艺市场认可度不高所导致的。

由现状看来,当下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生产性保护中,政府、产业主体的引导和拉动,虽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公共文化领域使民众形成了普遍意义上对技艺价值的认知,但随着市场发展与新生代消费者的消费意识、特征的变化,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进入了发展瓶颈期,对手工技艺的价值认同与弘扬桎梏不前。

二、关于弥补“生产性保护”中技艺价值认同缺憾的思考

生产性保护的初衷是要实现技艺能够在当下生活之中可持续的发展,技艺得以持久传承应是依赖于传承主体(社区民众)参与的力量。从上述现象看来,当下的生产性保护中忽视了传承主体(社区民众),生产与民众的生活脱节,技艺产品生产与民众消费无法自主性的双向互动,导致了民众对技艺的价值认同存在缺憾。因此,当下的生产性保护仅仅实现了技艺传承的基本要求——阻止或延缓了技艺传承的中断,而没有实现技艺保护的根本诉求——实现技艺传承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才能弥补生产性保护中技艺价值认同的缺憾,笔者认为应正确认识、理解技艺的特质:技艺除了“生产性”特质之外,还具有“生活化”特质。

(一)技艺具有“生活化”的特质

回溯历史,传统服饰手工技艺能够生生不息,传承千年而不绝是因其具有“生活化”的特质:技艺源于人们的生活,满足于生活需要,凝结着诸多生活信息,表达着生活的意义与态度,是人们生活文化的再现。因此,技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一直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延绵存续。[12]81-87

1.民众对技艺的消费需求即是民众的生活需要

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在成为“非遗”之前,是先人们在江苏地域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为时下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先进文化。[13]49-54如传统棉纺织技艺(南通土布技艺)的勃然兴起与民众生活日用之需密切相关。南通土布技艺是我国700 多年棉纺织技艺唯一保存完整、流传有序、延续至今而宗脉未断的杰出代表。宋元时期,松江府乌经泥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后因鸦片战争,一度消亡。南通与松江府隔江相望,历史上受长江天堑阻隔, 战乱很少波及。稳定的社会环境与适宜的自然条件,使得南通地区迅速发展成全国著名的棉产区。乾隆《直隶通州志》记载:“沿江居民善种棉,所为布颇粗,然紧厚耐着,俗称‘沙布’。”棉布因粗厚坚牢、经洗耐着,成为了普通百姓日常着装的原材料。明清时期,南通乡间几乎每家每户都纺纱织布,棉纺织品近销苏、浙、皖、鲁,远销东北三省、西藏、新疆及南洋,年销量达1700万匹以上。百姓之所以“家家机杼”,是因南通土布顺应了当时社会民众最为基础的生活功用需要。[14]283-284又如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技艺,起源于美化生活的精神需要,被装饰于服饰之中,在吉祥文化的影响下,苏绣成为了民众“以绣寄情”对生活之美感悟体验的符号语言。明清时期苏绣生产逐渐成熟,品类不断细化发展,涵盖了日常服装、被面、枕袋、靠垫、荷包、扇袋等诸多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纹样题材包含了喜庆吉祥、求富求名、多子多福、延年益寿和驱邪避灾等内容。[15]30-32正所谓“百姓日用即为道”,苏绣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在于绣品多为生活用品,十分具有亲切感,且刺有民间流传的吉祥图案,迎合了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充满期盼的精神需要。

2.生活之中的“文化空间”是技艺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

手工艺的文化空间是手工产品形成之后、有使用者参与、并进行某种文化活动时产生的“空间”。[16]119-123在相对闭塞的农耕社会中,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的文化空间历来都与民众生活之中多数民俗活动有关,如人生礼仪、百年后事、节日庆典等民俗活动,无论是活动场所的环境布置,还是服饰道具,无一不是传统服饰手工技艺产品。因此,周期性、时令性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活动,形成了传统服饰手工技艺传承发展的“文化空间”。如据《清嘉录》中记载:“在苏杭一带妇女制绣香囊绝小,内装雄黄,称雄黄包,系襟带之间以辟邪。”苏州地区在端午节流行身挂苏绣香囊,有驱邪免灾之意。南通民间婚礼习俗中,结婚当日,新婚床上,会有一床新的蓝印花布“和合被”,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新婚用的蓝印花布被不清洗,洞房初夜,赤裸的身体上会留下青蓝的花纹,象征一生相亲相爱,垫被图案一般是“和合二仙”,被面纹样是“麒麟送子”等情爱题材,期望早生贵子、和合一生。[17]114-115又如苏州民间,家中小孩过周岁时,会身着“绿竹红梅”“梅雀争春”“菊桂腾香”等图案绣制的百家衣,脚上则穿着寓意“聪(葱)明(夜明珠)伶(菱)俐(梨)”的绣花鞋,以寄托长辈的祝福。由此看来,端午节日、婚礼习俗、周岁生日等民俗活动是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在生活之中得以传承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空间在生活之中切实地维系着民众与传统服饰手工技艺之间的良性互动,凝结着民众对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的使用习惯,同时,技艺产品作为意义感知之物被使用和流通时,耳濡目染地发挥着教化作用,潜移默化地实现着民众对技艺文化价值的认同。

综上所述,传统服饰手工技艺因顺应了民众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而产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技艺的传承发展一直自然流溢在民众的现实生活之中,依赖于广大民众在生活“文化空间”之中切实参与和使用,因此,生活化传承是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续存发展、民众对其实现价值认同的不竭动力。

(二)技艺传承发展需紧扣“生活化”的特质

在当下生产性保护中,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面向的是消费市场,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民众的需求是消费的内因,生产也能够创造需求。当传统技艺以文化产品的形式出现时,技艺的价值认同是由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而实现的,意味着它的适销性要优先于技艺的其他品质。同时,技艺“生活化”的特质也决定了技艺需满足民众生活的需要,才能实现它的适销性。然而,当下生产实践脱离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之需,审美上无法满足当代人日常生活的审美情趣,没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之中得以传承发展的文化空间,便会让民众感觉技艺与自身并无关联,对文化产品没有需求,自然无法得到民众的消费认同。有生产、无消费的技艺保护,只能形成技艺的片面化保存,无法实现技艺的生活化传承。

因此,生产应建立在融入当代日常生活的基础上,激发民众的消费欲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造血”功能,促进良性竞争的市场化态势,成为技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文化产品无论在物质功能上,还是审美情趣上都需要找到适应于当代生活需要的新方式。当然,文化价值是生产性保护的核心,盲目的现代化发展或是过于追求短期效益忽视文化价值的生产,文化产品只能徒有其表而内无神韵,也不具备文化传承的价值。

综上所述,若要弥补生产性保护中民众对技艺价值认同的缺憾,生产实践应适应于当代民众的生活需要,紧扣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的“生活化”特质。

三、生活化传承:实现技艺价值认同的有效路径

实现技艺价值认同行之有效的途径便是在生产性保护之中,以生活化传承为导向,让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回归民众的日常生活,在当下衍生发展技艺与民众生活的深度关联。这种衍生发展是基于对技艺传承保护的基础之上,因此,既需要保持传统服饰手工技艺中的核心技艺及文化特质,同时需重新建立民众在当代生活之中对技艺的功用需要、审美需要、精神需要,激活技艺“生活化”特质,激发民众自觉自主的消费认同,实现技艺在生活之中持久传承。

(一)保持日用手工生产的基础上,创新当代生活功用需要

日用手工生产是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的技术本质。学者季扬中指出,手工艺原本就是日用之物,与‘纯艺术’不同,它的本源是日常生活需要。因而,无论如何创新,都不应丢弃其生活器物之本性。[18]59-65日用手工生产经世代相传才能日益臻于完善,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了手艺人对技艺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工艺追求,日用品与生俱来的亲切感维系着民众对技艺价值的认同。因此,日用手工生产在生产实践中不能中断。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对日用产品的购买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品位化的消费需求,更多注重的是日用产品的附加值。在生产性保护中,应更好地发挥手工制作对个性化消费需求具有敏捷的反应力、制作时间较长带来的技术含金量、以及心手合一赋予的人文关怀等优势,将手工制作与机器化生产相结合创新发展技艺的日用载体,使得技艺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营造技艺的亲切感。如:可以机器生产与手工装饰相结合,创新开发与当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现代服饰、现代家居、电子产品等日常用品,催生民众对手工制作生活用品的情感态度与消费行为,引导民众对技艺实现价值认同。

(二)保持传统技艺特色的基础上,拓展现代生活审美需要

传统技艺特色是服饰手工技艺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技艺风格,具体表现在传统技艺产品的形态、纹饰、色彩、材质等方面。传统技艺特色的形成是手艺人在生产过程中将对地域生活之美的感悟体验与美好向往附着于技艺之上,通过大量的实践,自然而然地创造出独具地域特色的且相对稳定的技艺“范式”。一项传统服饰手工技艺能够流传至今,其技艺特色得到历史上不同时代人的认可、欣赏、接受,因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如,丝缕和谐的苏绣技艺,配色上清新淡雅,纹样表现上体现文人清淡幽雅的意境之美,整体呈现出“精、细、雅、洁”的技艺特色。不同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的技艺特色各有千秋,成为了人们对技艺文化特质识别的关键。因此,当下生产实践,不能丢失了技艺特色。

在生产性保护之中,将服饰手工技艺的传统技艺特色致力于当代生活环境之中进行整体观照,技艺生产需在当下审美层面开拓现代性、普适性的价值。具体来说,以苏绣技艺为例,在保持传统技艺特色的前提下,充分考察和尊重当代民众的审美喜好,对技艺所体现的传统形态、纹饰、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选取和提炼并转化为资源,通过现代设计的手段使之与当代审美和平共处、相互滋养,使技艺产品在当代焕发新生。针对年轻群体可以通过延续技艺清新淡雅的配色,创新款式、衍变纹样创造“苏绣国潮”风格的服饰品。针对具有人文艺术修养的高知女性,将苏绣技艺中“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传统图案创新性转化。通过小型化、别致化、轻定制化设计将其手工定制在袖口、衣领、门襟等服饰局部抓住消费者“精雅品位”的审美需求。

(三)保持技艺文化空间的基础上,重塑当代生活精神需要

传统服饰手工技艺在相应的文化空间中流通对精神价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空间能够使得这些延绵不绝的民族精神和情感品性,不断化做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成为维系地域文化发展的重要纽带。这种精神的力量之无穷大,是人们对技艺价值认同凝聚的根本。因此,技艺精神价值的传承是我们对技艺保护的核心目的。

在生产性保护中,可以通过修复技艺与文化空间之间的关系,重塑适应于当代生活的精神价值,从而激发人们自觉自信的购买行为,促进江苏传统手工技艺在未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首先,通过民俗空间的当代“赋值”,合理保护技艺的精神生产以及美好生活愿景的载体性意义,使其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如,合理保护一些与传统服饰手工技艺密切相关的节日庆典与民俗仪式,建立公共性、开发性、易全民参与的文化场所。通过视觉化设计将手工技艺中所蕴藏的精神元素融入文化场所之中,构成了技艺传承的生活场景。使技艺产品在这样的生活场景之中生产、推广、销售,增加当代人对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精神内涵的体验感。其次,在当下挖掘能够融入当代生活的技艺新文化空间,塑造技艺流行的新风尚。如,技艺大多传递着美好的寓意,在当代生活之中可以通过发掘新的民俗事项赋予技艺产品“以物寄情”的新生力。

四、结语

承上所论,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是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在生产性保护中,实现技艺的价值认同实质是由民众对技艺文化价值的消费认同决定的。因此,以生活化传承为导向,保持核心技艺与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建立技艺生产与民众日常生活需要之间的深度关联,是实现技艺价值认同的有效路径。以此路径,便可重新激活技艺的“生活化”特质,使文化产品满足民众日常生活的需要,重构技艺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最终使民众切实地参与,积极地消费,实现技艺在生活之中的持久传承。

猜你喜欢
苏绣生产性手工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苏绣,“秀”出奇迹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基于SVM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藕合评价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手工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