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民,闫智敏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27)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形成了劳动教育的历史传统,积累了劳动教育的丰富经验。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张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这一重要指示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基本方针在新时代的全面贯彻,体现了劳动教育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教育战线推动革命建设事业的重要方针。这一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的革命目标、建设任务、改革内容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的劳动教育模式。回溯中国共产党推动劳动教育发展的百年历程,不仅有助于把握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主题演进,而且有助于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事业的逻辑遵循,从而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肩负起领导工农群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重任。为凝聚工农阶级力量,培养投身阶级斗争的共产主义革命者,中国共产党立足革命根据地,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实践形式,借助一定的劳动政策、土地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实施劳动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组织、联系、教育工农群众的过程中,劳动教育作为深入工农群众内部、启发工农阶级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培养了共产主义革命者,形成了以革命宣传和生产实践为载体的劳动教育模式,为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凝聚了强大的阶级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党统治下的教育政策将工农群众排除在外,地主和资产阶级把持教育,压制民众的革命思想。在这种反动的文化教育政策下,工农群众盲目无知,阶级意识蒙昧混沌,阶级力量虚弱散漫。为了对工农群众进行思想启蒙,动员他们参加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共产主义教育活动,以不同方式深入工农群众内部,培养为共产主义事业坚决斗争的革命者。
劳动教育作为唤醒民众阶级斗争意识的基本方式和手段,在培养社会革命力量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组织高度重视联合工人阶级。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各地纷纷成立工会组织、设立劳动补习学校,并通过印发宣传刊物、示威游行等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使工人受到共产主义精神启蒙教育。中华苏维埃时期,党中央明确提出:“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27页。。文化教育事业作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的重要保障,不仅为工农群众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还帮助引导无产阶级革命者投身社会革命。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一切机关学校部队,必须于战争条件下厉行种菜、养猪、打柴、烧炭、发展手工业和部分种粮”(3)《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11页。,要求抗日战争时期群众教育必须为长期战争和根据地建设服务,坚持培养投身革命的无产阶级战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劳动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中国共产党以培养无产阶级革命者为目标,推动劳动教育初步开展。在劳动教育的探索中,党领导各地工会组织,启发劳动群众政治觉悟,唤醒劳动群众阶级意识,进而塑造其阶级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共产主义信念坚定、革命意识坚决的革命者。
工农群众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力量,是革命生产的劳动力源泉,引导工农群众投身社会革命、参与阶级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阶段联合工农群众的根本目标。中国共产党结合工农阶级生产生活实际,在满足工农群众发展利益的同时,开展全方位的劳动教育,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培养阶级力量。
中国共产党为启发民智民能,凝聚社会生产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一是开办工农群体的补习学校,提高工农群众文化素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各地开设工人夜校、工人补习学校、工人图书馆等,培养工人革命力量。中华苏维埃时期,列宁小学、补习夜校等教育阵地坚持劳动和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保障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受教育权。延安时期,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完全小学、冬学等教育机构合理分配劳动生产和文化教育时间,既引导工农群众参与生产,又坚持提高群众文化水平。二是创办政治宣传刊物,启发工农阶级觉悟。在引导工人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宣传刊物发挥着重要教育作用。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期间,《劳动周刊》《工人周刊》《新青年》《前锋》等刊物以生动事例、充分理据,对工人阶级进行理论灌输,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三是解决工农劳动利益问题,激发群众生产热情。中华苏维埃政府的经济生产政策围绕工农群众的核心利益,通过分配土地、改善生产条件、调剂劳动力等方式解决民众生产难题,激发民众生产热情,在充分改善民众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促进苏区经济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劳动教育坚持为社会革命的阶段性目标服务。中国共产党围绕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主要社会矛盾和社会任务,通过制定工人运动方针、阶级斗争路线、文化教育目标,以劳动教育为开展形式,调动工农阶级力量,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斗争。
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新民主主义斗争作为工农群众劳动教育的最终目标。建党初期,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大会宣言中对工人阶级提出“我们要即刻联合起来,组成一个阶级的强固的紧密的阵线,向着资产阶级和压迫阶级为不断的奋斗”(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68页。,明确了无产阶级劳动群体的革命目标,指明了劳动群众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得到自身地位的改良和解放。中华苏维埃时期,党中央基于自身政权的阶级性,明确提出“武装劳动民众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国民党”“发展工人的革命积极性,组织工人的这种积极性到伟大的革命战争中来”(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09页。,确立了教育劳动民众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基本路线。延安时期,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毛泽东指出:“变成参加革命的公家人,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好比民兵变游击队、游击队变成正规军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一样”(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15页。,自然而然地引导民众参与社会革命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标。总之,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工农群众参加劳动生产、学习文化知识,一方面是为了启发工农群众的使命意识,为培养革命阶级基础作准备;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革命根据地的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为革命斗争做必要的物资积累。因此,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在阶级力量和经济力量两方面为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积蓄了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统筹领导我国社会建设的各项事业。为促进新中国各项事业有序发展,培养一大批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大潮的社会新人,党中央积极谋划教育事业,制定系列政策推动劳动教育全面开展。这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劳动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各行各业的有力建设者为目标,形成了以劳动技能培训和大规模建设运动为主的劳动教育方式,在巩固社会主义新生政权的同时,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
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新篇章。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借助苏联经验,不断探索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思索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的育人方略。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纲领提出:“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9页。这一重要内容规定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基本性质和主要任务,明确了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融入国家发展大潮,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克服了建国初期国家人才短缺的困难。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和国家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1957年2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6页。。这一方针将劳动者作为人才培养的落脚点,突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也强调了社会主义国家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性质。面对新中国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党和国家以培养饱含社会主义建设热情的生产建设者为目标,系统实施劳动教育,既拓展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育人维度,又解决了国家成立初期建设人才短缺的问题。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25页。。这一教育方针正式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事业的基本原则,要求全国教育机构和教学组织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坚持边劳动边学习的教育模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的教育方针,既有利于解决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现实问题,也有助于学校与社会加强联系,使学校教育和工农业生产在联通互动中得到提升。
为坚持在生产劳动和知识教育中培养投身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劳动者,中国共产党结合社会生产实际,领导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劳动教育。一是鼓励知识青年回乡参加农村生产实践。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国家通过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使知识青年成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生力量。这一举措既锻炼了知识青年的劳动能力,又极大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建设运动的发展,帮助农村完成了扫盲任务,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二是成立专门的劳动技术培训学校。中等技术学校、农民技术学校、农村中学等是消除文盲、提升民众劳动技能的重要培训场所,这类学校采取半工(农)半读的教育和劳动制度,同步推进消除文盲与提升民众劳动技能的教育工作。三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政策安排,引导城市青年上山下乡。为缓解初中和高小毕业生升学、就业压力,党和国家从1956年起分批组织大规模的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事生产劳动。这一举措促进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结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开发建设边疆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青年和全国人民不怕艰险、不辞辛劳参与工农业生产劳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分子不断劳动化,工农群众不断知识化,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生产建设的劳动热潮。
劳动教育是适应国家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国家崭新的工作起点,中国共产党通过依靠人民、引导人民、组织人民,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建设活力来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劳动教育作为动员和培育社会新人的重要方式,配合国家生产建设需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整体发展。
1950年,时任中央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人民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一文,明确阐述了我党劳动教育方针,“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10)钱俊瑞:《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人民教育》1950年第1期。。党的教育方针规定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取向,对巩固和发展新中国各项基本制度有着重大意义。坚持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就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培养投身建设事业的社会新人。1956年,我国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促使社会任务发生变化,发展社会生产力,搞好社会主义建设成为这一阶段的中心工作任务。劳动教育配合这一经济建设任务,鼓励劳动民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展身手,培养了一大批为国家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干部和人才。毛泽东曾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6页。生产建设是这一时期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劳动教育以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为中心,积极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大力倡导劳动生产。劳动教育的积极开展,推动了国家各项事业的有序进行,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
随着“四人帮”被粉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为培养适应改革开放潮流的新型社会主义人才,中国共产党推动劳动教育融入现代化教育体系,在巩固和强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促进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劳动教育作为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努力将培养新时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目标,以强化劳动能力和知识素养的素质教育为开展方式,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优秀人才。
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国家遭受沉痛打击,各项事业亟待重新调整、恢复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肃清“左”倾教育思潮的影响,重新阐述毛泽东教育思想,提出了新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方针。为培养一大批勇立改革潮头、适应开放环境的创新人才,新时期的教育方针紧扣国家时代发展主题,被不断细化和调整。
1983年9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示。“三个面向”的提出为新时期人才培育提供了方向指引,标识着新时期人才标准的全面改革。新时期人才培养在适应现代化建设新环境、国际开放新趋势、创新发展新要求的同时,以全新的教育格局培养开拓进取的新型人才。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确立了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新时期教育方针在坚持“三个面向”的基础上,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22页。,具有献身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新型人才理念。这一教育方针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人才需求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人才的培养不再局限于社会主义觉悟和基本劳动素养的要求,而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和思想观念的培育。新时期的人才只有兼具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才能在改革开放的发展大势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勇于开拓,引领激发社会新的经济发展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以密集劳动、要素投入为驱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渐向创新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劳动力开始服务于高科技产业,并逐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体现出劳动价值的市场差异。面对这一形势,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7页。因此,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劳动教育也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中得以创新。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需要解决好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能力教育与知识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
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善于开拓创新的技术人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劳动教育在校园实践中做出了新的调整。一是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在现代化教育中的高度融合。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强调新时期的教育要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4)《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7页。,这体现了新时期劳动教育对脑力劳动的重视,打破了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的僵化认识。在教育实践中,党和国家也不断推出加强中小学劳动课程建设的相关意见,将劳动技术课作为现代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将劳动教育融入道德教育,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1985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明确要求学校“在初中和高中的最后一年都要安排必要的时间对全体学生教授职业生活知识、劳动纪律、劳动安全”(15)张健:《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996-997页。等相关知识。这一要求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德育体系,体现了劳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在新时期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基本的劳动规范已经成为每一个劳动者日常行为的必要常识。三是将劳动教育与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为社会输送高水平创新人才。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科教兴国”(16)《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5页。应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此后党和国家围绕这一战略做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将劳动教育融于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教育的全过程。如高校通过加强高新技术研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通过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造就新时期高水平创新人才,这些措施都极大创新了劳动教育的开展方式,为社会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
如何从“文化大革命”的重创中走出来,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全国人民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下整装待发,重燃对生活和未来的希望,在改革开放的春潮中贡献智慧和力量。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0页。。这一文件明确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科技体制改革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依据,确立了人才培养直接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线。因此,劳动教育也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而不断丰富完善。
为了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的高速发展,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劳动教育承担着新时期传授劳动知识和技能、普及劳动纪律和法律、培养劳动精神和品质的任务。一是劳动教育通过向民众传授劳动知识,提高民众的劳动能力和素养,提升社会大众的劳动生产力。二是劳动教育通过向社会各界普及劳动纪律、劳动法律,引导民众学会保护自身劳动权益,遵守国家相关劳动制度和法律,从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三是劳动教育通过培养知识青年的劳动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推动高校新兴产业技术的研究进程,促进社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时,劳动教育也培养出民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劳动品质,促使民众以高昂的劳动姿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过长期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劳动教育发展的崭新目标。为完善现代化育人体系,劳动教育重新回归教育方针,凸显了劳动和劳动精神在当前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全体人民接续奋斗而实现的朴素愿景。
时代呼唤肩挑重任的建设人才,也呼唤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变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教育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8)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9页。,作为新时代教育事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教育改革重心的偏移,劳动教育逐渐被弱化和边缘化,这使社会上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这一现象不利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也不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建树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更不利于新时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因而,在全党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下,劳动教育在当前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重新得到巩固,成为“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劳动教育不仅在体能素质上培训青年能劳动、会劳动,在思想认识上鼓励青年热爱劳动、崇尚劳动,还在价值观念上启发青年奋进有为、实干兴邦。在中国共产党探索劳动教育的历史过程中,劳动教育汇聚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培养了一批又红又专的国家干部、技术人员和劳动民众。新时代劳动教育重新回归教育事业的重要位置,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劳动规律的新型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体格强健、智能高超的劳动大军。
现代化教育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育格局实现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提升。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张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这一重要讲话,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并举”,形成了新时代“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总要求,丰富和完善了新时代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育人方式,是对当前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化。
劳动教育在“五育并举”的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人才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通过明晰劳动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确立劳动教育的协同主体,全面系统地阐释了新时代大中小劳动教育实施的相关要求,为各级各类教育组织推进劳动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学校要发挥劳动教育的主要作用,不同学校根据不同情况完善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劳动素养综合评价制度,带领学生在社会劳动中增长才干。新时代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反映了劳动教育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积极作用,广泛而深刻地开展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长期努力中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复兴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事业同样围绕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本线索展开。在中国全新的历史发展方位上,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承担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遵循着引领青年在国家发展大势中实现梦想、贡献社会的根本目标。当前,劳动教育在培育新时代劳动者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民族复兴的重大使命,开展一系列有益于青年健康成长的教育活动。一方面,劳动教育通过思想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为社会营造以劳动为荣的良好风气;另一方面,劳动教育通过劳动实践帮助青少年强健体魄、增长才干、塑造精神,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直接影响新一代青年人的劳动能力和素养,塑造青年的劳动价值观,为青年投身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基础。新时代的发展与青年群体密切相关,千千万万的青年将全程参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历程。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通过劳动教育的实干磨砺和精神引领,培养青年为民服务、奋发有为、艰苦奋斗的坚定意志,引导青年发扬前辈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才能激励青年更好地担当起使命责任,发奋贡献青春力量。
总之,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的百年历程,既是推动教育救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教育兴国的不懈奋斗过程,也是不断优化解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命题的历史过程。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之际,中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取得巨大成就。新时代劳动教育经过历史的积淀、时代的洗礼,形成了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教育模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精彩篇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