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赋能哲学社会科学新发展
——第三届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综述

2021-01-28 22:41张艳艳阮正浩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3期
关键词:邮电大学社会科学舆情

张艳艳 阮正浩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建党即将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推进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开展多学科、多视角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10 月11 日至12 日由重庆邮电大学主办,重庆邮电大学互联网大数据舆情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探索》 编辑部、《党政研究》编辑部、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联盟协办的“第三届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在渝隆重召开,来自重庆、江苏、江西、四川、湖北、北京等11 个省市的100 余名专家学者出席。

开幕式由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游敏惠教授主持。重庆邮电大学党委书记李林在致词中表示,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基于百年党建数据,借助大数据技术取得样本,整体把握党建的发展历程、主题分布、变化趋势,充分挖掘隐藏在大数据之下的用传统研究方法不易发现的内在规律和隐秘关系。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曾维伦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科学开展大数据化研究、准确依托大数据发展规律、加强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路径。重庆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保海认为,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求我们推进国家治理观念的时代化、国家治理目标的合理化、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化、国家治理方式的智能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为党和人民的思想智囊团,不仅要有形而上的理论追求,更要有形而下的应用目标。

一、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批判重构

在大数据技术全方位、多层次的介入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南京大学蓝江教授的主题报告为大数据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批判理论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考。

蓝江教授以“大数据时代与批判理论的重建”为题进行发言,他指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存在两种奇怪现象:一是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与时代脱离,二是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分离。这两个奇怪现象给予我们两方面启示:第一,我们要及时更新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的思维,让哲学真正面对时代、回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拒绝让哲学成为“死”的哲学、博物馆式的哲学;第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在传统的启蒙时代积累的对“人”的概念的定义可能已经过时,我们需要对“人”的概念进行全新的界定和深层级的解读。最后蓝江教授认为,大数据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造成了大数据的工具性与“人”的自主性之间的矛盾,我们不仅要在大数据时代下保持“人”所特有的自主性,而且还要积极在当今时代中寻找“人”的评价基础。

二、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发展

当前,大数据技术已经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将会不断地对思政课教学的发展提供技术赋权和增能。与会专家对大数据技术助力思政课教学,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给予了肯定。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教授在“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中指出,大数据时代下主体融合势必会成为未来思政大课堂的发展趋势,我们要积极实现由传统的单线串联向多线并联的思维观念的转变。吴满意教授认为,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介入下,我们要突破传统的思政课堂主客体严格的界限,实现真正的主客体互化和全域扩展,真正营造大数据下的民主化、个性化、自主化的思政大课堂。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洁教授围绕“大数据助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相关问题进行了发言。郑洁教授认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利用大数据体量大、速度快、多样性、准确性等技术优势,为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助力支持。郑洁教授还提出,要通过加强理想教育、厘清教育对象需求、丰富文化校园活动、推进教育网络化等多个方面的工作,促进高校意识形态的发展创新,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大数据技术在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同时,也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文章写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高级编辑张金岭老师在以“大数据时代理论报纸文章的新闻性”为题的发言中,从报纸理论文章的动态及时性、现实针对性、政治权威经典文本解读的准确性以及引用资料的精准性四个方面,为我们如何写出高质量的理论文章提供了方法指导。

三、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网络舆情发展研究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西方媒体乘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发展的快车对我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渗透与干涉,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发起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如何建立高效有序的网络监管、营造健康良好的外部环境成为当前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首要任务。清华大学王传利教授和重庆邮电大学社科处处长谢俊教授就此作出了积极的思考和探讨。王传利教授指出,大数据下的信息传播具有传播形式更加便捷、传播内容抓点巧妙和社会问题政治化等特点,而媒体政党化等现象则更加凸显了网络舆情管控已然成为关乎国家安全、政治安全的重要部分。王传利教授认为,当前我们采取的仍是传统的源头切断管控网络舆情的方式,网络“解放军”尚未建立表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仍面临严峻挑战。

谢俊教授则在报告中指出,在万物互联的5G时代背景下,网络监管不仅要做到与时俱进,而且还要与国家发展和社会转型同步。对于5G 技术下网络意识形态的监管困境我们要用发展、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谢俊教授提出,在5G 时代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监管路径不仅会实现多主体、共协同的转变,而且会由传统的监管走向共治;5G 技术也将更进一步驱动网络监管信息审核、信息过滤从平面内容走向立体信息的发展,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中国传媒大学高教传播与舆情检测研究中心主任王保华教授则从网络舆情反腐的视角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作出了思考。王保华教授以“大数据驱动下的网络舆情反腐研究:特征、困境与探索”为题,从内容、技术、效果、影响四个层面对网络舆情反腐的特征进行考察,发现当前网络舆情反腐不仅面临数据搜集和隐喻化表达识别的技术性障碍压力,而且还存在尚待厘清的隐私边界伦理难题,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与技术发展不同步的发展困境。对此,王保华教授从挖掘数据、风险预判和服务抉择三个方面,积极探索网络舆情反腐新的发展路径。

四、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融合的技术支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哲学社会科学与大数据交叉融合发展的这一全新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供借鉴,更无先例可供遵循。对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主体来说,以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研究工具的操作难题是严重制约哲学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发展的拦路虎。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高剑波教授在以“新闻媒体大数据的计算”为题的报告中,以新闻媒体的大数据为例,对复杂性的理论概念、新闻媒体大数据工具的操作技术等,向与会学者进行了具体的讲解和详细的分析。此外,来自四川师范大学自然科学领域的杨娟教授,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为题,围绕如何从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抽取数据、运用计算程序方法建立研究模型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等相关问题,同与会学者进行了交流,为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层次融合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重庆邮电大学刘洪涛副教授从如何运用大数据进行主题挖掘的维度,为参会学者介绍了主题挖掘技术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运用。他从文本主题挖掘概念的含义、文本主题挖掘技术路线分析、知识图谱应用于主题分析以及大数据条件下原有模型的局限等方面,对当前大数据背景下文本挖掘技术的运用展开探讨,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研究提供了技术指导。

五、大数据技术助力党建研究的发展成效

百年建党,既有波澜壮阔的历史成就,也有艰难探索的经验教训。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党建开展研究,既要求我们广大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继续在这个新的领域锲而不舍地开拓创新,又需要我们努力创造出更多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代金平教授,以“大数据与文本挖掘技术在党建研究中的应用”为题,介绍了其研究团队运用大数据文本挖掘技术进行党建研究的思路和模式。代金平教授提出,要将大数据文本挖掘技术更多地运用于党建理论研究,不仅要积极打造科学合理的研究团队,而且还要加强大数据文本挖掘技术与党建理论研究二者的相互促进发展。

相较于从微观层面考察运用文本挖掘技术进行党建研究的论述,华北电力大学(保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华北电力大学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主任王建红副教授和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杨莉芸副教授则从宏观层面对大数据运用于党建研究进行了探讨。

王建红副教授以“‘大数据党建’的基本问题和研究思路”为题进行了发言。他提出,我们要以当前大数据应用于党建工作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严格厘清大数据党建的基本概念,明确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党建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切实可行的“大数据党建”的应用思路,从而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创新发展。杨莉芸副教授则以研究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主题研究的具体分布为切入点,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为大数据相关分析软件运用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和借鉴。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广峰老师从党内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出发,对党内政治文化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百年建党以来党内政治文化发展演进过程的梳理,得出我们要在新时代下发挥党内政治文化动力机制的积极效用,积极营造健康良好的政治生态的结论。

此次会议的召开既是一场思想的盛会,也是对于时代发展的回应。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科学高效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进一步发展,既是大数据时代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性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哲学社会科学自身与时俱进、面向时代问题的内生发展需要,同时也将为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发展提供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借鉴。

猜你喜欢
邮电大学社会科学舆情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西安邮电大学设计作品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