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糖蛋白抑制剂对子宫内膜癌的辅助治疗研究

2021-01-27 08:32杨丽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糖蛋白抑制剂内膜

杨丽娜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恶性肿瘤,多发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女性[1]。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根据患者病变情况、年龄、身体状态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他治疗方案多配合放化疗、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P-糖蛋白属于一种跨膜糖蛋白,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能够与药物结合,起到抑制药物疗效的作用,所以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尽管化疗能够杀死肿瘤细胞,但药物作用多受到机体P-糖蛋白过度表达影响,造成化疗效果降低,不利于临床疗效的保证[2]。因此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措施中,辅助P-糖蛋白抑制剂或有利于改善P-糖蛋白产生的耐药作用,提高治疗疗效。为进一步分析P-糖蛋白抑制剂在子宫内膜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某院2018年1 月—2019 年12 月的200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具体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0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对照组患者年龄36 ~65 岁,平均年龄(42.30±2.20)岁,病程0.30 ~2.50 年,平均病程(1.35±0.20)年,体质量指数(BMI)19.00 ~25.00 kg/m2,平均(21.05± 0.82)kg/m2。研究组患者年龄组成35 ~66 岁,平均年龄(42.50±2.00)岁,病程0.35 ~3.00 年,平均病程(1.38±0.18)岁,体质量指数(BMI)19.50 ~24.80 kg/m2,平均(21.02± 0.80)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纳入标准:(1)诊断为子宫内膜癌;(2)于某院接受化疗,无P-糖蛋白抑制剂禁忌证;(3)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免疫系统疾病;(2)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3)同期接受其他临床治疗;(4)合并较严重脏器损伤,如肝肾功能衰竭;(5)合并精神疾病,不配合临床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研究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增加使用P-糖蛋白抑制剂,口服托瑞米芬片(厂家:芬兰Orion Corporation;批准文号H20130705;规格:60 mg×30 片),每日1 次,每次1 片。两组患者连续治疗三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变化、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血清肿瘤标记物以肿瘤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进行检测。生活质量以卡式(karnofsky,KPS)功能状态评分标准[3]进行评分,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消化系统损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 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 (±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 (±s)

组别 CA125(U/mL) CEA(μg/L) CA19-9(U/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100) 60.02±1.50 30.55±2.35 21.93±4.30 12.30±2.01 70.30±12.02 33.30±5.35对照组(n=100) 60.07±1.47 38.30±4.32 21.90±4.10 17.58±2.15 70.28±12.05 42.02±6.02 t 值 0.238 15.759 0.050 17.939 0.112 10.827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s)

组别 治疗前KPS 评分 治疗后KPS 评分研究组(n=100) 70.23±3.32 85.38±2.39对照组(n=100) 70.18±3.30 80.10±2.74 t 值 0.107 14.522 P 值 >0.05 <0.05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分析与讨论

子宫内膜癌作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类型,近些年来发病率逐渐提高,死亡率也在不断升高,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较大影响[3]。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可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化疗等多种措施,手术治疗作为较有效的治疗手段,多用于子宫内膜癌早期,而中晚期患者多需要接受综合治疗[4]。早期治疗子宫内膜癌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效果,其中以放化疗进行治疗的患者多需要配合化疗药物,但由于机体P-糖蛋白的存在,多造成化疗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与分布受到干扰。P-糖蛋白是保护细胞免受外来有害分子入侵的分子泵,能够作用于多种物质,对抗癌药物也起到“抵御”作用。P-糖蛋白通过与抗癌药物的结合,使得细胞内药物泵出细胞外,降低细胞内药物浓度,从而使得细胞产生耐药性[5-6]。这种防御机制下,化疗药物的应用受到影响,化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可能造成患者肿瘤复发等多种影响[7]。所以在常规放化疗手段下,还需要针对细胞耐药这一特点,抑制P-糖蛋白作用。P-糖蛋白抑制剂是以P-糖蛋白为靶点,抑制P-糖蛋白功能,恢复多药耐药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8-9]。

本次研究中指出P-糖蛋白抑制剂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在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上得到较好改善。血清肿瘤标记物多用于肿瘤筛查、诊断与临床疗效评估中,当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升高,可提示患者出现某些肿瘤相关症状,所以在临床诊断中通过监测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变化,有利于为临床疗效评估提供参考依据[10-11]。本次研究中辅助P-糖蛋白抑制剂的患者相较于常规放化疗治疗的患者,在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上改善效果更显著,也可提示P-糖蛋白抑制剂的临床疗效更高。另外,研究以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指出,两组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皆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而在P-糖蛋白抑制剂辅助治疗措施下,生活质量的提高效果更加显著,也说明了P-糖蛋白抑制剂的应用价值较为显著。最后,通过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指出,P-糖蛋白抑制剂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证实其具有药物安全性[12-14]。

总的来说,P-糖蛋白抑制剂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辅助治疗中,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是较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猜你喜欢
糖蛋白抑制剂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中草药来源的Ⅰ类HDAC抑制剂筛选
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天然海藻色素糖蛋白诱导Hela细胞凋亡作用
凋亡抑制剂Z-VAD-FMK在猪卵母细胞冷冻保存中的应用
尿al-酸性糖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埃博拉病毒包膜糖蛋白的密码子偏爱性分析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