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存亮 王子超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最前沿的工作,需迅速对患者实施救治,并把患者安全转送医院进一步诊治,目前院前急救人员年轻化趋势,技术水平参差不齐[1],容易出现误诊、误治[2],产生医疗误解和纠纷[3]。急救人员对患者身体状况的把握往往基于临床经验或者直观推断,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学标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是可根据基本生命体征快速做出病情评估的方法[4],年轻医师易掌握,我院急诊医学科率先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应用在院前急救中,事实证明,MEWS 的应用使医护人员对患者得到病情病况有了更为准确的判断和参照,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有效救治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减少了潜在的医患纠纷的发生。现将我院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选择2019 年2—4 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120院前急救558 例患者,对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实施MEWS,其中,男298 例,女260 例,平均年龄(39.9±19.7)岁,疾病类型:实施MEWS 组患者呼吸系统疾病60 例,心血管系统疾病131 例,失血性休克3 例,颅脑损伤26 例,创伤279 例,其他疾病59 例;同时选择2018 年2—4 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120院前急救532 例患者,未实施MEWS 作为对照组,男276 例,女256 例,平均年龄(38.7±18.2)岁,对照组患者呼吸系统疾病59 例,心血管系统疾病200 例,失血性休克4 例,颅脑损伤26 例,创伤170 例,其他疾病73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排除依从性差、不配合诊治者、院前死亡者、转运至外院者。所有患者及监护人自愿参加本研究,并获得知情同意书,研究程序经过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 急诊患者MEWS 的制订 在参考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并科室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标准的MEWS,评分时采用5 个参数(精神反应、脉搏、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5],5 项的总和即为总的评分,以此对于患者病情潜在的危险性进行有效判别。
1.2.2 人员培训 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学习,掌握MEWS 使用流程和意义,组织演练,达到每位医护人员均可掌握的目的。
1.2.3 MEWS 的应用 急救车转运途中由医师完成评分计算填写;MEWS 分值越高,提醒该患者的潜在病情越重。MEWS 0 ~3分表明患者病情稳定;MEWS 4 ~7 分表明在患者的转运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其病情;MEWS ≥8 分表明该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危险性。
1.2.4 MEWS 评分方法 见表1。
(1)急诊抢救率;(2)专科病房住院率;(3)30 d 内病死率;(4)患者或家属对服务的满意度(满意度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及其家属通过对院前急救人员接诊是否迅速、对病情初步判断是否准确、医护人员对待患者及其家属的态度、医护人员的业务是否熟练、就诊区域是否整洁卫生等多方面进行“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的选择评价),科室对转运质量的满意度。
采用SPSS 19.0 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用Spearman 秩相关分析。
需要进行急诊抢救的患者有31 例,病情危险性随着MEWS评分升高而增加(r=0.975,P <0.05)。住院患者81 例,随着MEWS 评分的增加,患者的住院率也随之提高(r=0.984,P <0.01)。见表2。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558 例,其中7 例患者死亡,551 例存活。病死率为2.00%。患者MEWS 评分结果显示:患者病情随着MEWS 分值升高而加重,死亡率也随之升高,患者严重程度的判别,MEWS 5 是最佳截断。MEWS 评分处于0 ~4 分的患者无死亡病例;当MEWS >5 分时,存在“潜在危重病”的风险;MEWS ≥9分表明患者病情危重、预后较差,死亡率高达66.67%,5 分是MEWS 评分的界值,≥5 分组患者与<5 分组患者病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各分值区间存活率和病死率结果见表3。
满意度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及其家属通过对院前急救人员接诊是否迅速、对病情初步判断是否准确、医护人员对待患者及其家属的态度、医护人员的业务是否熟练、就诊区域是否整洁卫生等多方面进行“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的选择评价,详见表4。
表1 改良早期预期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表
表2 急诊患者抢救率、住院率与MEWS 评分的关系
表3 MEWS 评分的死亡频数分布(例)
表4 实施前后患者及家属的就诊满意率及科室对转运质量满意率比较[例(%)]
近年来,患者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是医疗质量监控和管理的核心目标。院前急救中,使用MEWS 评分系统,能帮助年轻医生正确判别,从而有效避免患者延误治疗或潜在危重患者的无准备地转运,并对于转运途中的潜在危险因素的规避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6]。
方婷婷等[7]采用APACHE-Ⅱ和MEWS 评分对一组急诊科留观患者进行判别,并对所有患者的去向和预后进行追踪和随访,结果表明患者的MEWS 评分为5 分时,危重患者的比例明显升高。冯雪连[8]应用MEWS 评分评估某地区医院约4 286 例急诊患者的病情,结果表明,危重患者当MEWS 评分≥9 时,其病死率增高,建议MEWS 进行患者病危程度的判别,以便于有针对性的采取急救措施。
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MEWS 分值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抢救率、住院率、死亡率也随之升高。判别患者严重程度的最佳截断为MEWS 5 分。截止目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系统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9]。但获取APACHE 评分的全部参数的时间较长,最长可达24 h,不利于对患者的及时评估,而且有些参数的检验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成本高导致性价比低,进一步导致APACHE 评分不便于在急诊科使用[10]。而MEWS 评分,仅有5 项基本的生命指标(收缩压、心率、呼吸、体温和神志评分)包括在内,具有诸多优势,比如应用简单、方便易得、快速获取临床信息、所受院前急救救护车车载设备等条件的限制较少,有效缩短了从患者接受院前急救人员接诊和病情评估结束的时间。尤其是当院前急救人员评估危重患者的病情时,可优先选择该方式,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正确精准分析,改进之后,未出现漏诊、误诊、患者抢救延误或者护送途中发生意外,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医疗纠纷,使转运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急诊患者抢救的过程中,转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1]。在此过程中要增加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感和满意度[12]。
综上所述,采用MEWS 评分系统使护士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是简单的医嘱执行者,而是主动的观察者、干预者,患者和家属也认可了护士的工作,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其抢救技术的满意度,从而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有效的避免了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