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艳华
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小康社会的建成意味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58页。小康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凸起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成就的标识,也是70多年来中国社会历史巨大变革的见证。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之际,回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有许许多多值得书写的丰功伟绩,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华彩篇章。分析探讨这一历史奇迹出现的原因,无疑是我们认识中国共产党、认识中国共产党治国经验的一个重要视角。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如何实现这一承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近代中国的国情,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础条件决定了: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说,小康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阶段性目标,它自然属于社会主义范畴,所以,小康社会建设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说,“中国也只有进到社会主义时代才是真正幸福的时代”。(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83页。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这是颠覆不破的真理。
认识小康社会,首先要把握两个关键词:一是社会主义;二是中国特色。显然,小康社会既不是社会主义的代名词,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但它既与社会主义相连,也与共产主义相关。那么,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建成小康社会,首先需要开创一条与之相适应的正确道路。进言之,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即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早在1956年4月,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总结的过程中,就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反思和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经过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进行着不懈探索,并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9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日臻成熟。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正是有了这条道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了根本保障。
一方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一切成就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取得的。回顾历史,清晰可见的是:党的十二大在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又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充分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的阶段。而小康社会建设的方案也以此为依据逐步形成和日臻完善;到党的十四大时,“又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5)《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45页。伴随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中国也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经过党的十五大到党的十六大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得以形成,同时,中国也实现了由建设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的飞跃。此后,党的十七大一方面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写入了党章;另一方面又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及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等。这表明,小康社会建设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五位一体的布局和新发展理念。与此同时,小康社会建设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进而也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骤推进到决胜阶段。由此,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的一个突出特点:治国始终不偏离社会主义轨道,但并不是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弱小走向强大的政党;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从一穷二白起家的。这其中隐含的一个奥秘,就是继承和不断积累。注重继承与积累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一条重要路径,也是一条重要经验。当然,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继承并不是简单地复制和照搬前人的成果,而批判地继承。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这样才能使其思想理论与实践成就不断发展和日益强大。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所作出的一种战略性选择。这个选择内含几代共产党人的理想和夙愿,小康社会的建成是从毛泽东开始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与实践上厚积薄发的结果。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小康社会建设的直接目标是让人民获得幸福。因此,将人民从旧制度下解放出来是走向小康的第一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8年的英勇斗争,“在我国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劳动人民成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13页。没有这一步,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不仅如此,“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18页。随着这场深刻社会变革的顺利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这为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证。
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小康社会的概念,但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新国家始终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来奋斗的目的,就“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8)《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3页。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际,毛泽东在新政协的讲话中又说:中国共产党“将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9)《毛泽东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48页。应该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为建成小康社会奠基:例如,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了起来。从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六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十九点六,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四点八。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21页。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0年中,即使社会主义建设遭遇过严重挫折,但“以一九六六年同一九五六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三倍。棉纱、原煤、发电量、原油、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巨大的增长……”。(1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23页。总之,我们已经建成的小康社会的基础,自然包含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奋斗所创造的成果。
小康社会的概念是邓小平明确提出的。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面对中国社会主义不合格的现实,以及对社会主义真谛的思考和探索,在社会发展目标上,邓小平采取了战略退却的思维。他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小康”的政治文化传统与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擘画了具有重大历史转机意义的社会发展目标,即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4页。的设想。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出发,重在消灭贫穷,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对于如何建成小康水平,邓小平提出实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1页。显然,这个目标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为了这个雄心壮志,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锲而不舍,一砖一瓦地为之进行积累和创造条件。
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要实现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此后,1987年党的十三大时就宣布:“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14)《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6页。与此同时,又重申了第二步和第三步的奋斗目标。这样,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完成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承诺的历史任务。
党的十三大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经过5年的奋斗,到党的十四大时宣布:中国“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15)《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0~211页。与此同时,继续坚持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这就为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1997年,党的十五大根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作出的预估是: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在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同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16)《江泽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页。之后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时宣布:“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17)《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42页。同时,大会还将十五大确定的“建设更宽裕的小康”提高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水平。伴随小康建设标准的提高,中国也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后,通过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及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时,胜利完成了十六大提出的小康社会建设规划。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经过五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18)《胡锦涛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19页。正是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此后,又经过五年的锐意进取和努力奋斗,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时宣布:“我们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19)《胡锦涛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13页。因此,大会将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改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建设”和“建成”虽然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却有很大不同,这表明小康社会水平有了飞跃式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小康社会建设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社会变革也是深刻的和根本性的:首先,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3页。其次,从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治理综合水平看,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特别是随着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和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中国现代化建设水平大幅度提升。其中,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教育事业发展、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各方面的数据都令人振奋。特别是决定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扶贫工作成就令人充满信心:6 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与此同时,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中国的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此外,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思想文化建设上,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由于全党全国大力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生态环境状况基础得到改善,等等。不仅如此,在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保障方面,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定步伐;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由此可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充分条件”,(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72页。因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口号。
在党的十九大以来的几年里,全党上下加足马力决胜小康。比如,从2020年5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2019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增长6.1%。城镇新增就业1 352万人,调查失业率在5.3%以下。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等等。特别是三大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 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污染防治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基本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水平得到提高等等。(22)《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人民日报》2020年5月23日。这些数据既表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积累的能量和基础。
综上所述,小康社会是多维度的文明成果的总和;小康社会的建成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前后相继、持续奋斗、不断积累达到的社会发展水平。它虽不是我们最终的社会理想,但为我们实现最终的目标准备了坚实基础。
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53页。因而,在一定条件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社会变革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往往源于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而产生的激情、勇气、定力等精神力量。
在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历史条件下建成小康社会,其难度之大,任务之艰巨不亚于革命战争。全面的小康社会建设,要求中国共产党以“在地域上、人群上一个都不能少”(24)习近平:《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2页。为基本底线,实现全部人口脱贫,建成惠及全体人民,包括整个农村、农民的全面小康社会,并达到社会各个领域全面协调的发展和进步。这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伟大壮举,也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未有的充满艰辛的伟大事业。因此,它需要具备强大的精神力量——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强大的政治定力。
“我们的事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经历世所罕见的艰难而不断取得成功。”(2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92页。从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而且,要保持现有的成果和进一步提升小康社会的水平还面临着种种风险和挑战。首先,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次,从历史的大环境看,中国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切都充满着不确定性;再者,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中国将继续进行改革攻坚,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同时,还必须应对一切外部环境变化的考验,如此等等,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稍显定力不足、信心不足、毅力不足,就可能半途而废。党的历史经验表明,越是在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刻,就越需要我们党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正可谓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难险阻,全力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源于其远大的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将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而共产主义理想表现在实践上,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大同。如前所述,建设小康社会的直接目标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江泽民曾指出,“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26)《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44页。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承诺,也是其永恒的使命。毛泽东曾说,“共产党人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2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59。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再到习近平,都抓住小康这个目标不放,原因就在于正确认识了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本质及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关系,即始终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初衷。
回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历史不难看出,小康社会的目标一经提出,我们党始终抓住这个目标不放,表现了强大的政治定力。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就是建立在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这一目标基础之上的,为坚守主义、信仰、道路,不为任何消极力量所动的强大的政治力量。从根本上说,小康社会的建成,关键在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体而言,在于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曾经遇到过种种挑战和障碍:自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启改革开放以来,对于要不要改革开放,实行什么样的改革开放,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等,不仅发生了“姓社姓资”的思想交锋,以及批评改革开放的“万言书”,而且还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然而,不论是遇到“左”的还是右的思潮的干扰,都没有动摇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心。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国内外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质疑、担心,邓小平就坚定地说:“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我们的政策不会变的。”(2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页。为了实现小康,甚至讲到我们要始终抓住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即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2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4页。他反复强调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邓小平旗帜鲜明地说:“我们有四个不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变,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建设不变,对外开放政策不变,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不变。”(3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1页。针对西方的制裁以及种种攻击,中国共产党人也表现了高度冷静和睿智。邓小平在分析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的国际战略,与此相适应,他还坚定地说:“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3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320~321页。只要“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3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321页。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风险和考验时所具有的、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定力。此后,在小康社会建设上,中国共产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功成不必在我”、(3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46页。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例如,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决胜小康社会的冲刺中,党始终抓住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一件一件扎扎实实地做。其中,在决胜的“重点”工作上,围绕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努力让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一是抓住老百姓衣食住行问题,改进民生,打扶贫攻坚战;二是保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在“全面”性上下功夫,包括坚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协调发展,坚持城市、乡村普遍发展和脱贫全覆盖等。对于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不懈怠、不浮躁、不停滞,一干到底。
总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困难、攻克所有难关,最终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所在。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依靠力量都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运用。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3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35页。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只要与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没有越不过的坎。中国共产党相信我们的人民是具有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的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3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67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高扬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依靠人民的力量来治理国家。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说“我们相信中国人不笨”,他鼓励人们敢想、敢试、敢闯,提出放手发动群众。他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3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2页。正是由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底气和不竭的力量。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来的时刻,习近平借用古人的话说:“‘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就是说,大鹏冲天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盈;骏马急速奔跑,不是靠一只脚的力量。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3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98页。总之,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气和力量就是建立在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基础上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事业,它不仅需要中国共产党正确领航,还需要极大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这从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的工程——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中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首先,在脱贫攻坚的领导方式上,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依靠群众,发挥基层干部群众首创精神的做法:比如,通过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增加大学生村官的方式,直接扎根群众之中,与群众共同奋斗。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到2018年,“全国累计选派43.5万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派出277.8万干部驻村帮扶。目前,在岗第一书记19.5万名、驻村干部77.5万名”。(3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49页。这也是发挥群众主体力量的一个重要方式。其次,通过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军队和武警部队扶贫、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了全国上下总动员、齐上阵,实现了有效的社会总动员。第三,通过各种政策机制将人民凝聚起来,使之形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合力。例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怎么扶贫的问题上,实施了“五个一批”工程,其中通过发展生产工程的脱贫,是立足当地资源,引导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生活,实现了就地脱贫;生态工程的脱贫,就是通过补偿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从而使之脱贫。再如,通过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发展贫困地区人口能够受益的产业,如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服务业等方式,以达到脱贫的目的,等等。通过各种具体有效的政策措施,把人民群众广泛地纳入到了脱贫攻坚的整个工程中,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由此汇聚成了强大合力,这是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力量。
总之,中国共产党是依靠人民治国的政党,所以,才有了成功治国和实现社会理想的力量源泉。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就没有成功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就确立建设小康的目标,乃至“建成”和“决胜”小康的条件、实施战略、路径等方面,都作出了科学回答,形成了系统的思想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论基础之上的,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的,因而也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
首先,小康目标的提出意味着我们党从过去脱离实际的“左”倾冒进思维中彻底摆脱出来。邓小平说:“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40)《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9页。自从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坚持以此为依据认识和解决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在中国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基本依据。当年,邓小平把建设小康“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了一点”。(4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4页。这是邓小平通过国际比较,看到了当年我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300美元这个实际,才决定建设社会主义从小康水平做起。在邓小平看来,将目标定低一点可以防止急躁情绪,避免又回到“左”的错误上去。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是我们党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成果。
其次,决胜小康的目标同样尊重了客观历史事实。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形势、成就、任务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既看到成绩、认清机遇,又准确地把握存在的短板、困难和挑战,并以此为依据谋划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在此过程中,综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地规划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顺应历史和人民愿望,及时地推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4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60页。使小康社会建设不断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前进。例如,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使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全面从严治党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号召力得到增强等等。特别是决胜小康的攻坚战成绩斐然,到2020年底,中国的整族、整县脱贫陆续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成就有目共睹;成功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令世界瞩目。这些都为我们“决胜”提供了重要保证。可以说,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遵循了唯物辩证法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提出全面建成和决胜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回答了如何实现其奋斗目标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
首先,“四个全面”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运用了抓主要矛盾和注重事物之间联系的思维方法。“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4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0页。“四个全面”战略抓住了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通过对这四个领域突出问题的解决带动了整个国家治理。因为这四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的战略目标,其他三个战略都聚焦于这个目标。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失去了动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不全面从严治党,决胜小康社会就失去了政治保证。总之,“四个全面”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四个全面”战略实施,在实践中产生了纲举目张的作用。
其次,“五位一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辩证法的运用。恩格斯说:“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4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49页。五位一体布局就是遵循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提出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为此,提出了实施五位一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方案,其内容包括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显然,这个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防止长短不一的整体性布局。这个布局,不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关系,都展现了科学的辩证的逻辑思维。
仅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阶段的工作部署和所实施的对策为例,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的这一突出特点。对于如何顺利实现“决胜”的目标,党中央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花大力气,集中破解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对此,从宏观到具体,从战略、政策到具体路径均形成了一系列科学、严谨、精准、可行的方略。其中主要的是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性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同时,提出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为化解和防范重大风险,努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4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8页。
为补短板、强弱项,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因为只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才能确保使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预期内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对此,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对策:一是提出“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4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48页。二是在具体路径上,构筑起全社会扶贫的强大合力,包括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加大投入、实施社会动员、激发内生动力等。三是在具体工作对象上,强调“精准”二字。所谓精准,即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做到“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4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51页。其中又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由于科学与精准施策,最终“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4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48页。
在补短板方面,除了脱贫攻坚外,另一个重点是补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在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中,生态环境治理的滞后导致生态文明成为决胜小康的短板。对此,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立有利于生态建设的法律制度及政策导向,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确保了小康社会在生态环境上达标。
从四个全面战略到五位一体布局,再到新发展理念,以及抓重点、补短板、攻难关的具体对策,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的哲学思维,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思维特点。
综上所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成就蕴含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经验。这些历史经验既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科学性,即社会发展动力不是单一的,是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多种要素的综合有机体。同时也表明,大国治理需要有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的强大政党的领导,这个政党必须准确把握自己的国情,并能掌握科学理论、选择正确道路及团结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创造丰厚的物质基础,实现理想的社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