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职高专“声乐基础与儿歌表演唱”的艺术表现力

2021-01-27 11:16程美华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50000
大众文艺 2020年9期
关键词:音域吐字胸腔

程美华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50000)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基础与儿歌表演唱”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幼儿师资的要求为出发点,以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要求为能力导向而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歌唱与表演相融合的综合性课程,更是培养其基本的职业能力与艺术素养的专业必修课。

“声乐基础与儿歌表演唱”是声乐艺术的范畴,初期需要学生了解歌唱的基本原理,如:认识人体的发声器官、人声的分类、人声不同时期嗓音的保护等;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知识,歌唱的姿势、呼吸、共鸣、咬吐字、情感的处理与表演等技能;培养音乐基本音准、节奏等音乐素养与儿歌清唱并表演等职业能力。在短短二年的包班上课中,普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唱好儿歌,同时脱颖更多优师人才势在必行。随着歌唱训练的不断深入,不断提高歌唱技巧,快速有效地提高学前专业学生歌唱的艺术水平,扩展音域、调节音响、丰富音色等歌唱技能是提高歌唱艺术表现力关键因素,如何扩展音域、调节音响、丰富音色一直是高职高专艺术老师不断钻研的课题。

一、扩展歌唱的音域

1.自然音域

音域是由每个人的发音体声带的长短厚薄决定的。所谓自然的音域,是指每个人在没有专业训练下的讲话或歌唱的音域。自然的音域在歌唱时只能自我陶醉,不能满足舞台与讲台的艺术交流,舞台与讲台的艺术表现力需要夸张的,声腔要更加宽广的空间,并且在原来自然音域基础上扩大音域范围。扩展音域需要加强声带的伸缩性,声带收缩松紧的运动,使得伸长缩短的张力变化能适应歌曲高低音变化的要求,如果声带放松,即声带没有闭合,气息冲击声带时,发不出声音,好比小提琴的弦是松的,再用力拉弓也发不出各种声音,同样的,当声带拉紧,闭合好,气息穿过声带就会发出你想要的高音,好比一名短跑运动员要做长跑等体能训练一样,要拓展音域来满足歌曲的演唱需求。

2.打破自然音域

学前教育专业的现有学生是经过高考录取的三年制专科生,从90年代初开始就取消入学的面试,她(他)们入校的年龄基本上是在17周岁或18周岁左右,已过了变声期,自然音域通常在小字组的g到小字二组的e,因为大多数学生是没有经过专业的歌唱训练,因此歌唱时的实际自然音高在小字组的g到小字二组的c,音高再往上就会捏扯嗓子或音高偏低等问题。当歌曲旋律最高音是小字二组的C时,练声是要扩大到小字二组的E音高左右,这样演唱小字二组的C歌曲高音才饱满。打破现有的自然音域,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调节声带的收缩形态,让气息在声带的边缘振动,得到假声,同时又与胸腔等共鸣配合,有效地扩展歌唱的音域。学前系的学生经过二年的声乐歌唱课的科学训练,一般同学的音域会在小字组的g到小字二组的f左右,在演唱儿歌过程中高低音自如、饱满,增强儿歌演唱的艺术表现力。

二、调节声音的音响

歌唱声音的音响是指歌唱声音的音量大小、强弱变化。调节声音的音响是声乐课堂的任务之一,没有声音的音量大小、强弱变化,即没有歌唱的色彩,歌唱就变得平淡乏味,必然失去儿歌表演唱的艺术表现力。音量大小、强弱是发音体器官肌肉紧张用力与直流强弱的程度以及音波振动的大小决定的,调节声音的音响要调节气息与共鸣器官。

一呼一吸是歌唱的气息,气息是歌唱的原动力,“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歌唱音量的大小与强弱要建立在气息的控制上,它是儿歌表演唱的重要艺术手段。

1.呼吸的训练

呼吸方法有腹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法、胸腹式的呼吸法等等,用胸腹式的呼吸法是歌唱中常见、最科学的呼吸方法。

(1)初期

首先,在练习呼吸中,可以用吹灰尘、一鼓作气搬起重物等类似的小练习,让学生感受气息的腹部发力点。在气息控制的练习中,我们可以用“数数”、用“上下牙轻轻挨着均匀地发“丝”音”,用简单的练声曲与歌曲让学生体会吸气时腰围扩张,横膈膜下沉,也就是气沉丹田,呼气时小腹慢慢收,让气息保持住,缓缓吐出,获得尽量均匀、舒缓流畅的均匀声音。

(2)中期

通过练声曲及“送别”“踏雪寻梅”“乘着歌声的翅膀”等歌曲练习,感受深吸气,只要半饱,气息通畅,可以支持连贯、较长时值的乐句。为了获得弹性的力度控制,要增强小腹的力量与爆发力,用弹跳的练声曲、跨度适中的练习曲等加以练习,呼吸要急吸急呼,横膈膜与小腹都迅速响应,腹部肌肉有弹性,发音点集中,声音跳跃与连贯控制自如,学生在听、模仿、练习、对比中获得流畅、悠长的气息控制力。

(3)后期

要想获得高音,避免高音声音的挤与尖,喉头一定要放松,这时不要过于强调胸腔的共鸣,口腔要竖起,气息吸深,小腹的力量加大有往回收的感觉,声带有张力,结合咬吐字与头腔共鸣的协调统一,声音高而不尖,强而不虚。如歌曲:“共和国之恋”“我和我的祖国”、儿歌“小狗抬轿”“吹泡泡”等,歌曲前半段是抒情,力度平稳的,唱到后半段高亢嘹亮的地方,力度是强的,气息要吸深、沉下,两肋向外扩,腹肌要有力,加大通过声带的气流,多大音量就需要用多少气,咬吐字与共鸣腔积极配合,共同完成扩大音响的效果。在儿歌“山谷回音真好听”旋律中“啊”出现了四次, “啊”强音时小腹用力支持气流通过,声带拉紧,感觉气流在头腔窦的位置模糊萦绕,眉心处有振动感,音量也相应得以扩大。 “啊”弱音时小腹力量缩小,高位置不变,小腹气息支持,鼻孔吹气,音量缩小,加上吐字与共鸣腔体的协调统一。“啊”—强—弱力度的变化对比,做到声音强而不尖不炸,弱而不虚,小腹的收缩力量随旋律的强弱自如伸缩,支持气流的呼出,当然也需要吐字与共鸣腔体的协调统一,童趣地描绘山谷中回音的奇妙,激发儿童探索大自然奥妙的精神。在儿歌演唱训练中做到声音的强弱、高亢、舒缓、快慢等气息自如调节,使艺术魅力得以呈现。

2.共鸣腔的调节

人声的共鸣腔体主要是头腔、胸腔与口腔,歌唱是通过发音体声带出声,再在头腔、胸腔与口腔中产生共鸣,产生优美的歌唱音响,表达儿歌的艺术美感。

(1)训练前

在儿歌演唱中,由于儿歌旋律的音区大多在自然的音区范围,大都在小字组g到小字一组的c之间,学前学生歌唱幼儿歌曲在这区间的人声音域是属于中音区,有人认为不需要练声等发声练习,就可以歌唱,在不需要练声情况下歌唱,会出现各种问题,其一是学生没法运用共鸣腔体进行歌唱,不带共鸣的歌唱,发出的歌声是“基音”,原生态的、没有穿透力的、没有泛音的声音等,缺乏歌唱的艺术表现力。只有在头腔、胸腔等共鸣的配合下,歌唱的音响才得以扩大,音乐产生律动,旋律线条起伏等,因此,通过头腔、胸腔与口腔等共鸣腔体的歌唱训练,获得头腔、胸腔与口腔共鸣并控制共鸣腔体,是儿歌演唱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

(2)训练后

歌唱的声音音响主要来自哼鸣,哼鸣是共鸣腔中的主力军。歌唱训练做发声练习时,一般从哼鸣开始。初学者可以体会:小孩子撒娇发出的嗲声,用“嗯”带出哼鸣哼唱;夜深人静时偷笑的位置是最佳的头声位置等,都可以找到哼鸣的感受,找到窦的焦点与振动感,有些同学唱哼鸣时,有站不稳且快昏倒的感觉,即找到了头腔哼鸣的正确位置。加入哼鸣的练习曲与歌唱曲训练,这时的头腔哼鸣感觉:如同一座铁塔的塔尖,让哼鸣萦绕着塔尖,发出朦胧、悠长的声音。胸腔共鸣的训练:象打哈欠一样边打哈欠边说话,自然说话的共鸣位置或是清嗓子时的状态,这时下颚自然下垂,喉咙打开,猴头与支气管振动引起胸腔的振动,就获得胸腔共鸣。口腔是鼻腔与咽腔的通道,是鼻咽腔的高速隧道。演唱儿歌口腔共鸣不能缺席,歌唱过程中老师要求不断保持微笑的状态或上牙咬苹果等,下颚自然放下,软腭抬起,牙关放松,舌放平顶着下齿背,用“U”“e”练声曲及带这个母音的歌曲加以训练等。在歌唱的训练中,获得歌唱的泛音共鸣,即头腔、胸腔与口腔等共鸣腔体的协调运用,扩大歌唱儿歌的音响效果。

三、丰富歌唱的音色

有人说,歌是诗的产物,唱是说的夸大。威廉.莎士比亚说过:“好的说话就已经获得了一半的歌唱”。我国传统的声乐理论:“字领腔走”“腔随字走”“字正腔圆”等等,这些经典理论都道出了歌唱吐字归韵的方法。学前的课程有专门的口语课,口语训练的咬字、吐字方法与歌唱的很相似,共同为儿歌演唱创造各种各样的声音音色。结合歌曲情感的理解与处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如:“小老鼠打电话”儿歌中有二个角色:老鼠与猫,老鼠的音色浑厚暗淡,猫的音色明亮高亢。“拔萝卜”中多段体的角色:老婆婆、老爷爷、大姐姐、小朋友等,挂住哼鸣位置唱,声带有张力,小腹有力,吐字要快,每个角色都需要丰富的声音音色来美化它,唱到老婆婆旋律时胸腔共鸣要有支撑点,音色低沉柔和;唱到老爷爷旋律时胸腔共鸣要多一些支撑点,浑厚粗矿;在大姐姐旋律处头腔共鸣要多一点,明亮高亢;在小朋友旋律处头腔共鸣要有,小腹控制力度跳跃,活泼纤细,吐字口语化,用吐字的方式控制每一段角色的音色。大班儿歌“小河之歌”,每一句音色都充满了线条粗细的力度变化,表达出小河的流畅与快乐,第二段歌词是小河因为人类对它的污染而生病了,音色低沉暗淡,歌唱出小河的伤感与无奈,用情感带歌唱的音色变化来抒发人类对大自然破坏的后果,警示要人人爱护大自然。咬吐字与情感的处理一起丰富歌唱的音色,使儿歌演唱具备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让儿歌充满了色彩与魅力。

扩展音域、调节音响、美化音色都是从歌唱深奥的理论中提炼的基本要素,在呼吸、共鸣、咬吐字与表演等技能训练中相互兼顾、协调,在短短的二年时间里,只有学前艺术老师不断钻研这些要素并把握好课堂的高效性,才能培养更多社会所需要的优师人才。

猜你喜欢
音域吐字胸腔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食管癌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机探讨
绕口令
胸腔积液中CRKL的诊断价值
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
搭建声音转换和统一的桥梁
浅谈语言在歌唱中的作用
歌唱语言中的咬字吐字探讨
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与吐字
午晤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