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关于大型集团公司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2021-01-27 12:12北京
现代企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培训师集团公司人才

□ 北京 应 超

(作者单位:北京金隅党校)

教育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为实现大型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目前,新常态下大型集团公司教育培训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产业结构日趋复杂、科技技术日新月异、经济总量日益扩大、现代化水平逐日提高、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的现实需求,这种形势和研究表明,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沉下心来,从真正的需求做起,将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一、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大型集团公司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强企计划,以服务大型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为目的,以人才队伍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人才结构调整和优化为主线,着眼于提高公司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大力实施能力增值工程,推进大教育、大培训,根据领导、管理、专业、技能、辅助五类人才的特点,实行差别化管理,个性化培训,努力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格局,为适应大型集团公司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基本原则。①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根据大型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统一规划公司各类人才的培养、储备和开发工作,统筹安排大型集团公司的各类教育培训资源。②分级管理、分类实施。建立四级培训管理网络,进行分级管理。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和不同类别、层次员工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实施分层、分类的全员培训。③整体推进,重点突出。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计划,既要大力实施分层分类的全员培训,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又要突出重点,对核心业务岗位的员工加强培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④结合实际,适度超前。以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满足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为目标,按照“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专什么”、“干什么会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和适度超前的原则开展培训工作。⑤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在抓好基础培训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模式,整合岗位的知识技能模块,采用模块化、分阶段的学习方式,实现针对性、个性化培训,提高学习效果,解决工学矛盾突出问题。

3.目标任务。实施“关键岗位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资源优化工程”和“培训创新工程”,完善培训管理与运行体系、培训支持与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培训工作水平。

二、实施关键岗位人才能力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大规模培训

1.经营管理人员培训。①突出抓好二级单位领导干部及其后备干部的培训。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为重点,坚持每年对二级单位领导干部轮训。加强二级单位后备干部培养,突出理论武装、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②着力抓好二级企业中级管理人员培训。二级企业中级管理人员以提高完成任务的管理能力为目标,以脱产集中培训和在岗培训相结合,采用讲授法、小组研讨、体验式培训、职务轮换、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③持之以恒抓好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培训。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培训,以提高完成本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以自学、在岗培训为主,综合脱产学习、专题讲座、小组研讨、技能训练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

2.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突出抓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以提高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大研讨式培训力度,通过举办高级研修班,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到国外作访问学者等方式,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全面加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以提高专业素质和增强创新能力为重点,采取短期培训、专题研修、技术研讨、技术比赛、导师指导等方式,不断进行知识补充、更新和拓展,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学习、岗位成才。对大型集团公司新引进的高校毕业生,由集团公司统一组织入职教育,重点进行企业文化、理想信念教育、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培训,增强毕业生对公司的认同感,促使他们尽快融入到公司的生产建设中去。

3.技能操作人员培训。根据大型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不同需求和技能操作人员在基础、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采取长训与短训相结合的办法、按照分层次和分类别培训并进的思路大力开展技能操作人员培训,强化技能训练。在技术等级方面以中级工和高级工培训为主,并不断加大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培训力度,强化技能训练。

4.国际化经营人才培训。以提高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为重点。根据外闯国际市场需要,采取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脱产培训与海外项目锻炼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外语和国际化经营业务培训。按照工程技术服务板块市场开拓区域,有针对性地培训英语、俄语、德语、日语等语种人才,培训一批能较好承担国外施工任务的国际化水泥工程队伍。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开展国际项目管理、涉外法律法规等国际化业务培训。

三、实施培训资源优化工程,完善支持与保障体系

1.优化培训资源。按照“持续优化、规范管理、提升效益”的思路,积极构建完成大型集团公司培训优势集群,提高培训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形成以内部培训机构为基础、外部培训资源为补充、现代化培训手段相配套,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适应大型集团公司发展需要的培训基地网络。①优化整合培训基地。结合大型集团公司培训基地建设战略布局和区域性培训中心的设立要求,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组建或完善“企业大学”,加强培训资质、师资、市场、投入、基础设施等“五个统筹”,发挥集团化优势,逐步将大型集团公司培训机构整合发展为一个资源相对集中、功能布局较为合理,精干高效、运转灵活的干部职工培训实体,成为国内乃至世界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一流培训基地。②充分发挥培训资源效能。大型集团公司党校、培训中心是实施培训的主体,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强化品牌建设,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努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建立功能互补的培训格局。要积极争取各类培训资质,实现资质资源全集团公司共享。加强培训机构的基础建设,不断优化办学环境;大力推进培训机构的教学改革与管理创新,提升核心培训能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③合理利用外部优质培训资源。在坚持以自己为主、提升自身培训能力的基础上,适度引入外部优质培训资源为自己所用。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培训机构的合作,有计划地选拔骨干人才“送出去”培训进修;进一步加大“请进来”力度,聘请更多高水平专家、教授来集团公司讲学、指导。

2.提升培训师资和培训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水平。①加大专职培训师队伍建设力度。加强专职培训师队伍建设。实施培训师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计划,采取在职进修、系统培训、现场调研、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培养,保证专职培训师每2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2个月,调研实践时间不少于1个月。力争用2到3年时间,使大型集团公司培训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培育出一批代表行业不同专业较高教学水平、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培训名师,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培训开发能力、较高管理水平的培训团队。②优化兼职培训师资源。根据人才培训特点和需求,充分利用大型集团公司内外部资源,选择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各级管理、技术和技能人才担任兼职培训师。倡导和鼓励大型集团公司各级党政领导上讲台授课或作专题报告;有重点选聘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高水平培训师作为大型集团公司兼职教授。制定兼职培训师管理办法,加强考核和管理。③加强培训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要把热爱培训事业、综合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培训部门。加强对培训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岗位交流和实践锻炼,努力提升培训管理水平,加快培养一批熟悉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掌握现代培训管理技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项目开发人员和培训管理专家。

3.优化培训项目,丰富学习资源,实施网络化教学。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为基本框架,系统规划培训课程建设。定期开展精品培训项目、精品课程评比,建成一批大型集团公司主体专业(工种)精品培训课程体系。按照开发与利用相结合、自主开发与外部选用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研发与系统培训项目教学大纲配套的学习资源,包括具有企业特色的课件、案例、视频、图纸、教材等。加大信息化建设,实施互联网+教学。

四、实施培训创新工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创新培训机制。①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管理五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加强对人才培训与选拔、使用、待遇等的统一管理,把培训作为上岗、任职、晋升的必要条件。对各类关键岗位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实行就业准入,逐步推行岗位资格培训制度和定期培训制度,把培训作为发现、考察、识别人才的重要渠道。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要全面考察学员学习表现和培训效果,将各类人员受训情况、培训表现和成绩等纳入个人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并作为其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②完善培训项目运作机制。以完善培训管理运行体系为重点,推行培训项目化管理,每个培训项目都应成立项目组,通过竞聘产生项目负责人,按项目管理方式运行培训工作。③建立培训成果转化机制。重点班次培训过程中,应围绕大型集团公司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确定重点研修课题,让学员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提出改进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供集团相关部门及企业决策参考。培训结束后,组织人事部门和培训机构要强化督促指导,促使学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创新,将培训收获转化为工作成果。④建立健全学习机制。建立健全知识管理体系,不断丰富和拓展各种学习方式。坚持并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各基层单位相应建立集体学习制度。

2.创新培训手段和方式。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依托网络建立网络培训学院,针对不同层面分层分类开发优质课程,实现网上自主选学、在线答疑辅导、在线考试、培训信息网络化管理等功能,有效缓解工学矛盾,提高培训效能。

猜你喜欢
培训师集团公司人才
还剩几只
人才云
企业内部兼职培训师队伍建设实践探讨
论特大型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期刊联合征订启事
我国第一批FIDIC国际认证培训师候选人初审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
最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