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莹 (湖北工业大学 430068)
封面于书如同脸面于人, 给予读者第一感官印象。优秀的书籍便如同拥有了漂亮的“脸庞”和高雅的“气质”。封面设计是书籍的门面,是对书籍内容的理解,是读者能够首先看到的书籍内容艺术化的展现,一张好的封面能与读者产生心灵碰撞,使他们对书籍所描述的内容产生更多遐想。因此封面的设计不能脱离其受众群体,以及书籍本身的内容,不能只是单纯的提供一个漂亮的外观,而是要全方位的契合书籍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才能集内在美和外在美于一体, 使内容具有十足魅力, 让读者一阅倾心。
文革的结束以及改革开放等政策的实施,为求知若饥的人们打开了大门,也应运而生了一批优秀的书籍出版社和书籍设计家,这为中国书籍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以及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加,书籍除了内容要精彩,封面也需要设计得精美又有灵魂。生令人赏心悦目的封皮在促进书籍销售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正视并解决。
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成熟,设计者们纷纷弃用了最原始的手工绘制封面的设计方式,改用计算机图形软件制图,不可否认的是计算机为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各种快捷键、智能画图填色等工具的使用,使得封面设计的方式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来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这个改变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高了设计者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说设计模板的胡乱套用、图形图片的全网通用、象征符号的反复使用等,都导致了封面设计庸俗化、大众化,使其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失败品。而封面需要的是独特的、有指代性的、能传达书籍内容的设计,模板再好看,再符合主流审美,只具备“形”而无“意”的设计始终是没有灵魂的。
20世纪80年代的设计师会反复阅读书籍内容,然后根据其主旨设计合适的图案、色调以及材质等,每一张封面都别出心裁独、一无二且与书籍内容密切相关。反观当今这个“快餐”时代,利字当头,似乎一切东西甚至是书籍知识都是为了能卖出去,于是设计者将书籍封面设计得精美绝伦足以夺人眼球,但是这种封面乍一看只觉得好看,却无法给读者传达内容信息,也无法带给读者更多遐想,仅仅只是给书籍提供了一个漂亮的外观,它的本质作用并没有做到,而传递信息才是它最重要的使命。
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将书籍卖得贵一点再贵一点,更多精装书籍横空出世,设计者在封面上镶金贴银,使用贵重的材质,以求达到经济的高收益。这种过度包装的做法使得文学书籍具有艺术气息的封面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封面设计的立意是指设计师要根据对书籍内容的阅读理解,来进行的书籍主旨内容艺术形象具体化的呈现。立意表达的准确与否决定了这是否是一个优秀的封面,也会直接影响到整本书籍的档次。20世纪80年代的设计师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足以拟补他们没有受过系统的设计教育的缺憾,在设计前设计师会认真阅读书籍内容,根据书籍的主旨以及受众群体来进行封面的设计,通过形式将其更好更完整的表达出来,做到封面设计与书籍内容的高度统一。因为封面的尺寸有限,要容纳书籍庞大的内涵,就需要凭借艺术的手法去展现其意境,使读者看到的不仅仅只是一幅毫无意义的画面,而是透过它所展现的有限去联想更多的无限。设计者的表现形式越含蓄,带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就越大,让读者对书籍内容产生探索的欲望是优秀的封面设计应该做到的。如果说好的立意是一片文章成功的关键,那么同样的,好的立意艺术化的呈现也是一张封面设计成功的关键。
对于书籍整体而言,构图是书籍内容形象化的点睛之笔,决定了封面设计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20世纪80年代的封面设计具有很高的视觉美感,在构图上,设计者严格遵循平面构图规律和形式美法则,注重点、线、面等元素在构图中的运用,使它们和谐共存又相辅相成,增强了书籍封面的视觉冲击力。这种设计形式突破了文革期间的“政治化”倾向,呈现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封面设计的构图,处理好艺术形象的主次关系是首要的,另外要注重与书籍整体内容的是否契合,只有主次分明,才能突出封面设计的主题。书籍中的主要形象或主题思想要或多或少的体现在封面构图中,并且要对其进行精简的提炼与表达,“妙语者不必多言”。如果封面的构图能够做到:多一点则显得繁琐,少一点则显得空洞,才是正真的做到了精湛的表达,这也是设计者对封面设计的不懈追求。封面设计构图的重要原则是先加后减,最后呈现给读者的效果应该是简约鲜明又准确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化繁为简是要随意删减,否则封面则失去了其灵魂,变得单调无趣。另外在封面设计的构图中,图片作为一个面,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图片的内容可以很丰富,比如所有能看到的实体实物及所有脑海中艺术化的意识产物,都可以成为构成封面的元素。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受到当时技术的限制,封面图片是设计者亲手绘制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油画写实、国画写意、工笔线描等。图稿经过设计者的多次修改与认真校对,成为了耐人寻味的经典。现如今,我们的技术与工艺已经成熟了,有更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在封面上表现出来,但我们依旧要学习那个年代的设计者的敬业与专业,创造出更多优秀经典的封面。
封面的色调是体现书籍整体情感的重要组成因素。20世纪80年代的封面设计在色彩搭配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表现方式,颜色变化和谐又丰富,简约却不简单,并且逐渐开始使用多种色彩相互结合的方式,增强了封面的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因为色彩对于读者的视觉刺激最为强烈,是关键的视觉传达符号,不同的色调会让读者产生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当然不同的群体对色调的审美感知也不尽相同。作为设计者应熟知使用的色调,得体的进行艺术表达,使其符合书籍的特性。比如儿童更偏爱鲜艳高纯度的色彩,因此儿童类书籍封面更趋向于用红黄绿等区分度大、色相明确的明亮的颜色。相反的,成年人的书籍在封面设计中应采取相对低调含蓄饱和度低的颜色,此外学术理论类型的书籍更该如此。合理的搭配色彩,立足于受众群体的色彩定位,注意保持封面色调氛围与书籍内容一致,才能创造出有内涵有特点又吸引读者的优秀封面。
封面设计与书籍内容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立意、构图和色调三个方面。这三个部分相辅相成,共同协作。这绝不是简单的对书籍进行包装,要做到即符合书籍气质又满足市场需求是一门学问。我们要抱着和20世纪80年代的设计者们一样严谨认真刻苦钻研的态度去对待封面设计,汲取前人的经验与精华,在封面设计中追求创新,在书籍内容上不断挖掘,避免出现封面与内容不相关的现象,尽力解决当今封面设计存在的问题。在跟随时代的潮流中,我们要擅于运用新出现的计算机图形技术,而不是被它牵着鼻子走,逐步迷失方向,忘记了封面设计的初衷。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需做到的是:将封面设计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更好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与创新不断为当代书籍的封面设计注入新的灵魂,以此来促进封面设计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