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莹莹 (渭南师范学院 莫斯科艺术学院 714099)
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的发展呈现出“自律性”受制于“他律性”的特征,社会变革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的频繁发生将艺术裹挟于时代与社会变革的洪流中。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艺术从属性远超自律性成为我国近现代美术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题材范畴。艺术家在对特定历史时期选择性还原的基础上添加了更深层次的历史精髓和文化内涵。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以视觉图像的表现方式构成了一部可视的图像革命史。区别于以艺术内部变革为主导的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向,中国艺术家通过一些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主题性创作,用艺术作品呈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与爱国志士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英雄气概和革命意志。
从新中国艺术发展史和美术创作的思想脉络来看,虽然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时间轴线不足百年,但作品具有相对独立的美术形态蕴涵着与时代命运休戚与共的精神内涵和历史价值。一方面集中反映了中国艺术在西方文艺思潮与写实主义艺术、社会体制变革与思想价值革新双向互流的冲击中,对绘画创作主题、图式风格与文化内涵的逐步探索;另一方面以艺术作品独特的方式肩负着再现革命场景的历史价值,发挥着传承革命精神的美育使命;第三方面在“文化软实力”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社会语境中,对当代艺术家如何用视觉语言图式塑造国家形象与民族精神具有指导意义。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西省陕北地区,1948年3月中共中央迁至河北省(平山)西柏坡地区。“十三年”间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人在陕北地区经历了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人民解放战争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最终迎来了革命的全面胜利,陕西地区成为中国革命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政治环境、地缘优势与社会发展需要使该地区成为艺术家进行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素材来源。
将特殊时期的美术创作放置于近现代中国绘画史,以当下的审美意识来审视陕西地区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首先,将现阶段“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项目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革命历史主题美术创作运动相比较,可以折射出美术史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审美趣味与价值内涵的变化规律;与此同时,可以清晰的意识到历史逻辑的复杂性贯穿社会体制、创作理念、资源媒介全过程。其次,解读艺术家进行美术创作的主观与客观因素、材料与技法手段、再现与表现内容等特定层次蕴含的深刻意义对国家美术创作工程具有多维度的指导意义。第一个层次的指导意义存在于精神穿透客观材料的物化过程;第二个层次的指导意义存在于作品本身所表现的事件情节、人物形象等客观内容中;第三个层次的指导意义是构成作品的形式语言在画面中形成的审美趣味;第四个层次的指导意义存在于艺术作品以形式语言为媒介传达出的文化意义。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清晰明确的富含这些层面的意义,例如《开国大典》这类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不仅仅只是经典的油画作品,已经由平面图像符号转变为具有民族情感象征性的精神文化符号,饱含“新中国成立”的象征意味。
陕西地区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集社会意识形态、精神文化内涵与民间艺术精华于一体,是多位艺术家和艺术团体艺术观念与表现技法的聚集。在丰富陕西地区精神文化生活、鼓舞广大民众的革命斗志方面具有文化传播和美育功能。陕西地区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以延安“鲁艺”精神为思想指引,深受革命历史题材木刻版画艺术的影响;同时以“长安画派”代表画家石鲁和追求“圣地意识”的领袖画家刘文西为先锋,结合“秦文美”现象,蕴涵“人本主义”思想。陕西地区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研究是对特殊历史时期艺术风格与政治内容、时代背景、民族精神、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之间复杂性关系的多维度分析。
20世纪初叶木刻版画艺术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劳苦大众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历史事件成为木刻艺术家创作的主要素材。此类木刻版画印刷品在鼓动人民军队和群众拿起武器抵抗侵略、反对内战,传播革命精神、凝聚人民群众向心力等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木刻艺术家用生动形象的木刻作品物化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倡导的文艺精神“对于革命而言文艺是强有力的团结、教育民众的武器”。间接或直接地促进社会变革的同时开启了建国后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形势、社会变革与文艺思想的作用下艺术家积极参与歌颂新生活的艺术创作活动,经反复的艺术实践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了“长安画派”“新金陵画派”“京津画派”“岭南画派”等艺术群体。其中“长安画派”成为陕西地区极具地域性特征的艺术家群体,肩负着弘扬时代精神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深入现实生活、回归民间艺术、关注传统文化,一方面将借古开今、改革创新,回应救亡与革命的现实诉求。
1972年在“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3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中,展出了几幅描绘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期进行革命实践的美术作品,署名“秦文美”。“秦文美”作为陕西省文化局的美术创作组织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政治内容和时代使命,是文革时期和红色题材美术创作的典型代表。“秦文美”或“陕西现象”开始逐渐成为陕西地区的标志性文艺符号,陕西地区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异军突起。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意识形态与政治因素的双重影响之下,伴随着艺术家的逐步探索,绘画的主题、图式以及表现手法产生了新的变革。陕西地区艺术家表现出来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存在微妙的共性特征:将视觉形式语言与绘画图式相结合用美术创作定格革命历史;将现实主义传统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用美术创作弘扬粗狂朴实的革命正气与真挚浓烈的爱国情感。
1.主题的设定:回到现实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术创作主题以描绘毛泽东同志在战争时期的工作、生活状态及革命实践为主,涉及其他领导人的美术作品仅有《刘少奇和安源煤矿》《井冈山会师》和《南昌起义》。以领袖情怀为主的创作模式无形中借助“伟人形象”与普通民众之间产生了审美距离。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回归,艺术家开始由集中刻画“伟人形象”的模式转向了塑造“普通民众”伟人形象的模式,陕西画家戈跃选择周恩来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与普通士兵一起纺线的生活场景为主题完成了作品《普通一兵》。画家将人民领袖“伟人形象”巧妙地放置于朴素的人民群众和生活场景间,也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敬仰与爱戴定格在画布上。主题设定的微调为新时期陕西地区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发展方向带来了新的思考。
2.图式的变革:突破传统
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从文革余悸中解救出来的艺术家们试图在理论研究和美术创作中突破固化思维,寻求新的表现样式。“伤痕美术”“乡土情怀美术”等艺术风格开始滋生,改革开放引发的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拓宽了艺术家的创作视野,使得现实主义艺术的精神内涵与实践经验具有更加深刻而广阔的意义。在“伤痕美术”大批创作的反思阶段,1979年,郭全忠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完成《万语千言》,作品描绘周恩来总理重回延安的场景。画家直面延安农村贫苦落后的生活现实,在写实风格中大胆的融入写意笔法,从主观创作意识上强调画面的平面性,弱化体积和空间。
3.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人本主义创作思想的回归
改革开放以后,“人本主义”思想逐渐占据艺术创作的主流地位。这种变革并不局限于绘画题材、绘画语言或表现技法,也表现在实事求是反应客观生活的创作理念中。1980年,陈丹青的研究生毕业作品《西藏组画》成为“人本主义”艺术创作的标志。在传统思维模式与新兴艺术潮流、陈旧艺术观念与新社会意识的双向冲击下,艺术家开始将关注点转向新写实主义艺术。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中陕西画家邢庆仁的《玫瑰色的回忆》,区别于描绘英雄主义或者战争情节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画家运用一种比较含蓄的方法、隐喻式的形式来表现对历史的印象,把观者的审美思绪引向“人性美”之境。
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是对特殊时期历史的选择性还原,是对民族战争、解放战争滚滚硝烟中的革命情怀的弘扬,是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开拓意志的彰显。艺术作品虽不完全等同于历史的真实性,但作品本身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革命的图像史料,具有延伸意义和历史价值。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是以某个历史节点为坐标传承革命精神,传播红色基因,是新形势下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民族文化复兴的视觉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