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觉得累? 也许是休息方法没找对

2021-01-26 01:23杨放如
祝您健康 2021年2期
关键词:脑力劳动者心身疾病体力

专家介绍

杨放如

杨放如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从事心理咨询、临床心理学与心身疾病的科研、临床及教学工作20余年,主持教育部及省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有关心理治疗及心身疾病防治研究论文20余篇,2002年被科学技术部、中宣部、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擅长心理咨询、临床心理学与心身疾病的科研、临床及教学。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全天

▎疲劳也有不同类型

要找到正确的休息方法,我们首先要认清“疲劳”本身的内涵。日本专家将疲劳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身体有疲劳感,有失眠、食欲差的表现。

第二阶段: 想逃避负担,倦怠、烦躁、易受伤,但在外表上可能没有明显表现。

第三阶段:忧郁、过度自责、不安、无力,如同变了一个人。

近年来,处在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人都有所增加,这部分人群不一定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多疲惫,而是选错了休息的方式。

▎不同的人群,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休息方式

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过度思虑焦虑者,他们身体和大脑所需的休息方式是不同的。

1.体力劳动者

好好睡一觉,对睡眠不足者和体力劳动者非常适用。体力劳动者的劳累,大多是由于繁重的体力劳动或过强的运动强度,体内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引起的。如果十分疲劳,可以通过睡觉将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并把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如果不是很累,也可以在床上先躺一躺,闭目静息,让全身肌肉和神经完全放松后,再起来活动活动。

2.脑力劳动者

脑力劳动者的大脑皮层极度兴奋,而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的状态,对这类人的疲劳而言,睡上一觉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来恢复体能,而是要找一件事,把自己的神经放松下来。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改变活动的内容

第一种休息方式是改变活动的内容。大脑皮层有100多亿个神经细胞,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联合功能区,如果这一区域处于活动状态,另一区域就处于休息状态。

这种活动内容的转换,可以是今天写5小时的文案,明天就转换为给自己的盆栽剪枝、浇水、拔草。

这种转换也可以是脑力劳动间的内部转换,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他集中精力于一个问题,用功的时间稍长就感到疲倦。但是,他可以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而不间断。这是因为,这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所带来的疲劳感,这种对问题交替进行研究的方式,让他整天用功而不知疲倦。

·重燃生活的热情

脑力劳动者的疲惫主要来自对一成不变的生活的厌倦。所以,最好的休息方式是找到可以燃起生活和工作热情的活动。如果你干完一件事,能够幸福地感叹“好期待明天再来”,那么这件事就是最好的调节情绪的方法。这是以“做”来解“乏”,用积极的休息取代消极的放纵。

当然,最适合自己的活动或方法,还是需要自己去摸索,比如有的人觉得打扫卫生,把家里的瓷砖擦洗得闪闪发光会产生满足感,有的人觉得玩危险刺激的项目可以让自己更放松,而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也没能找到令自己感兴趣的休息方式。

在这里,为脑力劳动者推荐几种富有创意的休息方法,大家感觉疲惫时,不妨试一试:

(1)看两小时可以让你开怀的漫画或小说,代替去KTV唱那些一成不变的“口水歌”,这种方法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也非常实用。

(2)重新思考旅行的意义,认识到旅行不只是换个地方消遣。

(3)试着改掉周末晚上去酒吧的习惯,晚上10点入睡,早上7点起床。可以在晚上去人少的街上走走,或是感受一次晨间剧场,过一个与以前完全不同的周末。

(4)不盲目扎堆去度假村。可以找一条从没走过的街道,把它走完,此时你会发现这个令你感到腻味的城市,其实有你以前完全没有体会到的妙处。

(5)做点有困难的事。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可以为自己再找份“工作”,但不要和你现在的职业类似,可以是去孤儿院做义工,或者去一个复杂的机械工厂从学徒干起,或者做一道非常复杂的数学题。

(6)学习一项新的技艺,比如弹电子琴、打鼓等,每周末练习一小时以上。

(7)积极社交。每周与工作圈和亲戚以外的人打交道。女性更需要走出去和朋友聚会,听听别人的生活感触。

·过度思虑者

过度思虑者需要通过休息提高注意力,提高对自我情绪的控制力,改变自我认知,久而久之,你还能因此改善自身免疫力。下面推荐几种方法:

(1)正念呼吸法:找一个安静的场地盘腿坐下(也可以坐在凳子上)。可以选择闭上眼睛,也可以睁眼,如睁眼,需要找到一个目标物盯着它。然后,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跟着自己的呼吸说“我正在呼气,我正在吸气……”“呼吸就是意识的锚”,当你的意识随意乱走的时候,要记得用呼吸把意识“拽”回来。

(2)动态冥想法:无论你在做什么,都应将你的注意力放在上面。比如走路时,练习把注意力放在走路这件事上,感受腿跟手的动作,感受脚与地面的作用力,感受自己腿部的发力……学会用这样的方法来掌控自己的注意力。

(3)压力呼吸化法:心理和身体有着紧密的联系,要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心理压力。可以想象自己全身都在呼吸,而你的压力随着呼吸,慢慢地呼到体外。

(4)消除“猴子思维”:我们的大脑中总会冒出非常多的想法,正是这些想法让我们不能专注地思考,这些想法被称为“猴子思维”。消除“猴子思维”的方法,就是想象自己是月台,那一列列的火车就是你的想法。它们经过你的月台,然后开向远方,而你还是在那里。你要想象自己的想法如同列车般驶过,经过你、远离你。这样,你会逐渐摆脱掉这些想法对你的影响。

(5)放空归零法:每天用10分钟到半小时的时间,放下身上肩负的所有社会角色,做一個“空杯”,去享受你生命的“原角色”。你可以去晒晒太阳,在草坪上呆坐、抱抱大树、画画填色、打架子鼓等。每个人会有自己独特的放空方式,但需要你自己去发现。

(6)黑白分明法:白天无怨无悔,开心干活;晚上回归生命,养精蓄锐,安心睡觉。人生总是遗憾与美好共存。我们应将遗憾留在白天,让烦恼不过夜,可以养成睡前写下烦恼和第二天计划的习惯,睡后则静下心来,排除杂念,及时调整心态。

(谢明霞    整理)

(编辑    杨小龙)

猜你喜欢
脑力劳动者心身疾病体力
心身疾病 宜先治心
成年脑力劳动者人群血管阻塞程度与运动健身方案的制定
脑力劳动者健身路径锻炼方法论述
老年心身疾病诊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对安康市脑力劳动者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
心身疾病
——心理导致的身体疾病
中国超重儿童的体力活动干预研究——体力活动意向及身体自我满意度的影响
人类的收留
加油!
陆尚博的思想有些什么问题?/我对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