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相关静脉桥内膜增生的动物模型建立与机制分析

2021-01-26 06:26李波刘长城李海明戴龙圣顾承雄
疑难病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菌素旁路颈动脉

李波,刘长城,李海明,戴龙圣,顾承雄

冠心病三支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首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治疗,大隐静脉桥是CABG应用最多的桥血管材料[1-2]。然而,研究显示T2DM显著增加CABG术后静脉桥闭塞风险[3]。目前研究已证实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肾病和神经病变)与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密切相关[4],但是T2DM相关的桥血管病变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尽管积极应用降糖策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T2DM患者CABG术后5年和10年生存率仍显著低于无T2DM患者,并且死亡风险增加2倍[5]。所以,高血糖并不是T2DM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增加的惟一决定因素。因此,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探究T2DM导致桥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异常机制意义重大。本研究确立了一种可靠、重复性强的T2DM相关静脉桥内膜增生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初步探讨了T2DM导致静脉桥病变的病理生理机制,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建模 2019年9—11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动物实验室进行实验。新西兰雄性大白兔36只,体质量2.5~3.5 kg(购买于北京芳缘养殖厂)。整个研究过程均普通喂养。将实验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T2DM组24只,对照组12只。

T2DM模型建立具体方法:将链脲佐菌素(Sigma公司,美国)溶解于4℃冰箱预冷pH 4.2的0.1 mol/L柠檬酸钠—柠檬酸缓存液中,配成25 mg/ml的链脲佐菌素溶液(每次现配现用,配制30 min内用完)。T2DM组模型兔禁食12 h, 用3%戊巴比妥钠盐溶液(1 ml/kg)经耳缘静脉缓慢注射进行麻醉后,将链脲佐菌素溶液按50 mg/kg剂量经耳缘静脉注射,3 d和6 d后分别再次注射等剂量溶液,之后每2周测量一次空腹血糖,连续2次血糖>11.1 mmol/L视为建模成功[6]。而对照组只注射等体积的柠檬酸钠—柠檬酸缓存液。

1.2 颈动脉旁路移植术方法 诱发T2DM 4周后,2组实验兔均行颈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6 h禁食水。麻醉同前,用“No-touch”法游离一侧颈外静脉。500 U/kg普通肝素全身肝素化后,用血管吻合轮(新华手术器械有限公司,山东淄博)将3 cm长颈外静脉离断后端—端吻合于原位颈动脉之间,建立兔颈动脉旁路移植模型,详细方法见参考文献[7]。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移植4周后,获取静脉桥,同时在对照组未静脉移植侧获取正常颈外静脉,作为空白对照组。(1)静脉组织结构观察:所有静脉组织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静脉桥组织结构;(2)静脉桥组织细胞因子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blot法检测白介素6 (IL-6)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蛋白表达,所用抗体分别为抗IL-6抗体 ab9324、抗VCAM-1抗体ab98954(Abcam,UK)。

2 结 果

2.1 造模情况 T2DM组中24只兔有20只成功诱发T2DM,3只给药后饲养期间死亡,1只给药后血糖值未达诊断标准;颈动脉旁路移植后,其中1只麻醉意外死亡,1只移植后2周死亡,最终18只静脉桥合并T2DM的模型兔成功存活4周,而对照组12只均成功存活4周。

2.2 2组静脉组织结构比较 移植4周后,T2DM组静脉桥病理重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HE染色显示T2DM组静脉桥的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增多,Masson染色示T2DM组血管平滑肌层结构紊乱,且内膜层增厚比对照组显著(图1);T2DM组静脉桥内膜增厚显著大于对照组[(137.8±19.2) μm vs.(116.2±15.5) μm,t=3.249,P=0.003)]。

2.3 静脉桥组织细胞因子比较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T2DM组静脉桥的IL-6和VCAM-1染色显著多于对照组(图2),而且Western-blot蛋白检测也显示T2DM组静脉桥IL-6和VCAM-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IL-6:12.5±2.2vs.7.8±1.4,t=6.549,P<0.001;VCAM-1:48.3±7.9vs.22.1±5.6,t=9.921,P<0.001),见图3。

图3 2组IL-6、VCAM-1蛋白电泳结果

3 讨 论

建立可靠的T2DM合并静脉桥内膜增生的动物模型对研究T2DM相关的桥血管病变机制至关重要。目前,国内最常用小鼠诱发T2DM模型,然而小鼠周围血管细小,建立动脉旁路移植模型存在技术困难,可重复性较差,所以本研究选用兔诱发T2DM并行颈动脉旁路移植。链脲佐菌素和四氧嘧啶是国内外最常用的化学损伤诱导DM的药物。与四氧嘧啶比较,链脲佐菌素对肝肾功能损伤小,建模容易存活,对胰岛β细胞具有高度选择性。上述两种药物建立兔DM模型经静脉注射给药剂量范围为40~150 mg/kg,二者建模成功率无显著差别[6]。所以本研究选用链脲佐菌素50 mg/kg,共给药3次,每次间隔3 d,诱发T2DM。研究表明,一次性大剂量给药,直接导致胰岛β细胞广泛坏死,容易诱发T1DM;而多次小剂量给药,只破坏部分胰岛β细胞,并造成周围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容易诱发T2DM[8]。 对于使用颈外静脉行颈动脉旁路移植,笔者选择血管吻合轮,而非缝线直接缝合。吻合轮内径固定(1.5 mm),无缝线吻合相关吻合口狭窄风险,容易操作,也可保障旁路移植手术的安全性和一致性。本研究结果证实,建立兔T2DM相关静脉桥再狭窄模型的方法效果可靠,可重复性强。

图1 3组兔颈静脉桥HE和Masson染色结果(×100)

注:A.T2DM组血管IL-6表达;B.T2DM组VCAM-1表达;C.对照组血管IL-6表达;D.对照组VCAM-1表达

以往研究表明,控制血糖本身不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9-12]。本研究中模型动物正常喂养,未控制血糖。移植4周后,静脉桥病理观察发现,T2DM显著增加血管壁中炎性细胞浸润,这表明T2DM加重静脉桥炎性反应,进而促进静脉桥内膜增生。该结果与Zhang 等[13]研究猪模型发现糖尿病在冠状动脉中诱发炎性反应的结果相一致。

笔者进一步分析了T2DM相关静脉桥病变的分子机制。T2DM可促进致炎性细胞因子IL-6和VCAM-1在静脉桥中的大量表达。大量研究证据表明,T2DM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EC)和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 SMC)功能[14-16]。VCAM-1是细胞黏附分子超家族成员,在血管损伤刺激下主要由EC和SMC大量分泌,并黏附白细胞,促进血管炎性反应[17-18]。动物模型研究表明,应用单克隆抗体阻断VCAM-1生物活性,可显著缓解血管内膜增生[19-20]。

IL-6是重要的致炎因子,不仅可促进细胞黏附分子合成,而且可诱导SMC增殖并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后者可分解细胞外基质,促进SMC向内膜下迁移,最终导致内膜增生[21]。研究表明T2DM患者血浆IL-6水平较无T2DM患者高2~3倍[22]。 Xiang等[23]发现IL-6高表达与CABG术后静脉桥病变密切相关。当前研究表明,IL-6可通过JAK/STAT、ERK1/2和PI3K等多种信号分子通路调控细胞病理生理活动[24]。

尽管本研究结果表明,T2DM可通过调控致炎因子IL-6和VCAM-1的表达影响静脉桥病变,但是T2DM通过何种信号分子通路机制发挥作用,仍然需要使用T2DM相关静脉桥病变模型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来阐明,这对寻找新的干预靶点意义重大。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李波、刘长城:论文撰写,论文修改;李海明:数据分析;戴龙圣:研究实施;顾承雄:研究设计,论文审核

猜你喜欢
菌素旁路颈动脉
多黏菌素B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火电厂脱硫废水旁路烟气蒸发技术的喷雾干燥塔系统数值模拟研究
黄连素对耐多黏菌素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逆转和mcr-1基因消减作用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旁路放风效果理论计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或只一步之遥
等电位倒闸操作的原理研究与操作注意事项
国内首个0.6%伊维菌素预混剂(伊力佳)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