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 王怀钰
[摘要]教学组首先简单介绍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几种教学模式,包括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翻转课堂、多维互动专题教学法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ABL教学模式——以任务为目标的学习,即教学任务贯穿整个学期、整个课程的学习,并结合统计学课程特点,举例说明其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类型,如何承上启下实现多学科综合运用。教学组以统计调查理论内容为例,组织学生成立调查小组,讨论设定任务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各阶段的任务要求、完成方法和成果形式,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等,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进行具体设计,完成教师的教学要求,教师对成果进行评价并计入成绩。教学组最后对实际教学的实施效果做出反思和提出改进建议,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不断完善ABL教学模式。
[关键词]ABL;团队协作;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统计学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1—0063—03
PBL,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这种教育形式,需要任课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解决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学生对该问题展开探究和讨论,尝试在教师指导下能够主动积极、自主解决这个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不同,学生可以在课外以多种方式学习课程理论内容,比如用看案例视频、上网络课堂、做网络习题等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而在课堂上他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完成练习、与教师和同伴互动交流、合作上。多维互动专题教学是为实现教学目标与要求,调动学生、教师与社会等积极因素的教学实践,是在教学各环节综合运用诸多教学方式、手段和渠道的教学操作体系。以上各种教学模式均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创造力、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能够协同合作、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ABL提出及简单介绍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以下简称“本校”)统计学授课方式可以定义为Assignment-Based Learning(简称ABL),同样以学生为中心,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学习。整个学期布置一个中心任务,贯穿整个课程授课始终,教师减少理论内容讲解,让学生成立小组,课前收集资料、课堂讨论、课后整理和修正资料,最终形成调查报告。以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中熟悉课程理论内容。
ABL教学模型比较适合专业基础课程的学科教学,既能够发挥其专业基础课承上启下的良好作用,使基础课程比如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得到适当应用及巩固,又可以使后面的专业课学习更加丰富、生动。
二、统计学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一)统计学课程特点
统计学是一门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科学,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而言,它是少数几门定量分析的基础课程之一,是进行经济和管理决策依据的主要手段之一。经管类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薄弱,而统计学分析数据一定要以数学、概率等课程为基础,数学类课程学习具有抽象复杂、理论性强的特点,难度比较大,因此统计学作为其后续课程、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的基础课,教学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二)统计学教学现状
多数高校对统计学的先导课程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安排课时较少,尤其是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说,远远不能满足统计学课程要求。在进行统计学课程教学时,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教师课堂上偏重基础理论知识讲解,而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软件及分析数据能力的培养,这样很难适应现代化“复合型、重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
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统计学课程内容分散、重点不突出、概念较多、计算方法多样等,涉及的概率论中关于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内容更是让学生叫苦不迭,回归分析、时间序列、指数内容又与实际问题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具体,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三、ABL在统计学的具体教学设计
统计学教学设计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分析宏观问题的能力。统计的含义可以指统计工作,即包括统计资料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等过程,而统计调查是统计资料收集的主要形式,是整个统计过程的起点,对后续的整理和分析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和统计结论的正确性和指导性,于是笔者选择统计调查这一节作为代表性课程进行说明。
统计调查这部分内容教学设计应以统计过程为主线,突出统计调查的重要意义,强调其为整个统计工作真正的开始阶段,统计调查的成败直接决定了统计整理和分析的质量高低。
统计调查的具体教学内容包括:1.统计数据的来源;2.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3.统计调查的方法;4.调查方案设计;5.调查问卷设计;6.数据的质量。主要内容围绕调查方案设计展开,涉及概念很多,在具体调查中又都非常重要,使用错误会直接影响后续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质量,所以教学设计要具体,方向要明确,这样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如下。
(一)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为国民经济的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提供数量分析方法。
2.能力目标:收集数据资料的能力,设计调查方案和调查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成立调查小组完成任务,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其根源在于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数學基础普遍较为薄弱。本校经管学院各专业概率论的学时分配基本为工科48学时、管理经济类32学时,这满足不了统计学的教学要求,因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三)学习资源及学习平台
“互联网+教育”广泛受到关注,纯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教学需要,统计学尤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数学基础和一定的实践能力。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或者手机无线网络、在一个网络虚拟教室进行网络授课和学习的在线学习飞速发展,本校的统计学课程是辽宁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教学视频和习题比较完备,能在线解答学生学习的疑问,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建立微信和QQ群,随时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家也有很多公开网络课程(M00c)的教育资源,这些亦可作为课程学习的辅助工具。
(四)课程教学实施的创新思路
1.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课程内容简单讲解
课前布置学生提前熟悉统计学教材相关内容,包括:了解数据来源中直接来源的主要形式——统计调查与间接来源——书籍、期刊、报纸、网站等的优缺点及局限性;了解各种调查组织形式(普查、抽样调查等)的特点;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步骤;收集各种问卷,为上课讨论做准备。
教师确定若干选题方向,学生提前收集相关资料做一定了解,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学习重点即可,以学生讨论和教师具体指导为主。由于学生的时间、精力、财力等限制,教师确定的选题方向不宜过大,调查规模也应以本校范围为主,调查内容也主要以学生熟悉的内容为主,如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大学生网络购物情况调查、大学生逃课情况调查等。
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宏观问题的能力,也为了与课程后半段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和指数内容对应,我们要求学生在调查报告中体现“大数据”内容,对小组选题内容的国内外数据做一定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充分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和经济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从数据上对党和国家的工作做出肯定的结论和理性分析。
2.小组分工和讨论,设计具体调查主题
学生自由组建小组(5~6人为一组),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让每组学生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社会的热点问题或者与专业相关的问题,作为自己的调查项目。组员推荐小组组长,每个学生应具体分配相应的工作,明确各自的工作内容,并做好准备。
3.完成统计调查方案
学生可以参考教材内容,完成包括确定统计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及填报单位,制订调查项目,确定调查时间及时限,制订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群策群力,学生一般都能很好地完成布置的任务。
4.完成统计调查问卷的设计大纲
搜集调查问卷的工作在课前已经完成,教师利用多种形式,比如多媒体播放视频、图片、优秀问卷、典型案例,或者网络资源演示,可对不同的问卷形式进行讲解,包括问卷结构、问题的形式、问卷设计的原则、不同问题的整理分析方法等都以具体实例说明,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课前收集的问卷进行集中讨论。
因为问卷质量会影响后期统计整理和分析的质量,所以不能过早进行问卷调查。本节课只初步设计问卷的题目、结构、问题形式、问题个数、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的分配数量,等等。随着课程讲解的逐步深入,学生同时可以翻阅资料,参考问卷样例学习,在最终发放问卷前,每个小组可以不断修正调查表和问卷内容,使调查过程和结果更令人满意。另外,在课堂上各组之间要进行相互评价、交流。
5.明确统计整理和分析的手段
各小组可借助于EXCEL或SPSS统计软件对搜集的调查问卷信息进行整理、绘制统计图和统计表、构建统计模型、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并给出结论。因为各组的主题不同,所以这样也可以保证每组独立完成。学生本节课确定调查主题后,可以在课后学习相关软件,为以后的整理和分析做准备。
6.确定上交统计调查报告时间和具体要求
课程全部结束后,在课程设计周完成问卷整理和分析具体工作,上交完整调查报告。在每次授课过程中,不同的小组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各自经验。调查报告的格式及字数不限,以调查问卷为主,调查表格等为辅,不强调问卷设计复杂、调查规模过大,以问卷设计准确合理、整理分析正确、理论应用无误为主要标准。
7.课后整理统计调查方案和问卷设计大纲
根据课堂讨论结果并按照教师指导意见修改统计调查方案和问卷设计大纲,整理后以小组为单位上交教师,每个小组成员按照方案明确调查目标及要求,完成各自工作,配合组长完成必要工作,教师应进行阶段性检查并给予指导。
(五)课程的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应该以各组上交的统计调查方案和问卷設计大纲为基础,根据各组调查方案中的调查目的,结合调查问卷的大纲,教师给予相应的意见和客观评价,并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同时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开展下一步工作,这个成绩也可以作为教师进行阶段性检查的依据。
调查方案已经明确每位组员的具体工作,故而教学评价应体现每位学生的工作内容,不应该以小组做笼统概括,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杜绝滥竽充数的情况发生。
1.教师评分
教师根据阶段性工作和最终报告的质量,分析完成得好的部分,指出分析过程中的不足之处。(1)事先确定每个阶段性工作的权重,如设置5个阶段性工作,每个阶段占10%,共计50%;教师根据学生上交的阶段性成果客观给出成绩。(2)确定最终调查报告的权重,可以设置权重为50%,根据最终调查报告给出相应的分数。最终以加权平均的方式得到教师评价总得分,教师评分全部计入课程平时成绩,即占总成绩的30%。
2.学生相互评价,进行综合打分
(1)课堂授课阶段,小组之间匿名投票打分,并分别对整组和组员的表现进行打分。
(2)最终将调查报告匿名投票打分计入课程设计分数。每次投票打分可按算术平均计算得分即可,阶段性成果也可使用前面的权重50%,最终报告占50%,最后以加权平均的方式得到学生评价综合得分。
3.最终评分标准
(1)课程的平时成绩由教师全部评价、阶段性成绩和报告成绩加权平均。
(2)课程设计成绩按照教师占70%、学生综合打分占30%的加权平均计算。
四、教学效果与反思
教学组每位教师,根据多年授课经验和教学反馈,不断研讨、及时修正。目前本校统计学课程体系比较完备,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让任务贯穿一个学期的整门课程始终,学生能深切感受到统计学这门科学的前后连贯性,也能通过具体实践和小组合作,将课堂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和团结。同时,这不仅巩固了基础学科比如概率学的学习,而且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及调查报告也越来越专业,这种能力在大学生专业比赛中也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毕业生在工作中也能反馈出统计方法在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在校期间的锻炼,使毕业生降低了工作的难度、缩短了适应新角色的时间,这些成绩也受到家长、学生和用人单位各方的一致肯定。
ABL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极个别学生的作用仍旧是有限的。这一方面是学生个人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学生较多的原因,教师不可能估计到每个细节,也希望将来可以继续改进教学设计具体内容和多种考核形式,不断研究及修正。同时也应该看到,一门课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有限的,如何能够将这种形式应用到多门课程的学习中,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