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冰
(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暨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幼儿园(含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和民办普惠性幼儿园。自《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颁布以来,普惠性幼儿园的相关研究引起学界关注。2020年是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收官年”,因此,探究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情况,将为如何提升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提供问题导向。使用Bicomb2.0共词分析软件对所选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梳理分析,可以迅速把握近十年来普惠性幼儿园的热点研究领域,从而进一步预测普惠性幼儿园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题,对中国知网(CNKI)所刊载的文献进行普通检索,共搜索到有关文章577篇。通过人工筛选去掉报纸135篇、会议记录11篇、外文期刊27篇、无效文献45篇,获得有效文献359篇。
研究使用的工具为Bicomb2.0共词分析软件、SPSS统计软件。利用Bicomb2.0共词分析软件对所选取文章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词篇矩阵和共现矩阵。再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矩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输出聚类图。
1.筛选高频关键词
对所选取的论文进行关键词筛选、提取后,运用Bicomb2.0的词频统计功能,进行有效关键词词频统计。结合关键词词频分布的具体情况,确定20个频次大于等于6的高频关键词,其总的词频数为632,占有效关键词的44.2887%。这些高频关键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2010年以来我国普惠性幼儿园研究的热点。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高频关键词统计表
2.构建词篇矩阵和共现矩阵
运用Bicomb2.0共词分析软件生成所选取高频关键词的词篇矩阵和共现矩阵。
如表2所示,在词篇矩阵中,第一行所代表的是所选取论文的编号,第一列为高频关键词,其中的数字“0”与“1”则分别代表该高频关键词是否在相应的编号论文中出现,“0”代表没有出现,“1”代表出现。词篇矩阵用来生成近似矩阵。
如表3所示,在共现矩阵中,第一行与第一列均为高频关键词,对角线上的数字是该条目出现的总次数。通过关键词共现矩阵可以了解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共现次数越多,表示联系越紧密。从表3可知,“学前教育”与“普惠性”联系紧密。
表2 词篇矩阵(部分)
表3 共现矩阵(部分)
3.构建近似矩阵和相异矩阵
将词篇矩阵导入SPSS统计软件,选取Ochiai系数生成关键词近似矩阵,如表4所示。在近似矩阵中,数值越接近1,表明两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小,关系越密切。近似矩阵用来进行聚类分析。
表4 近似矩阵(部分)
本文用于统计数据的论文的发表时间在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内。按年份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如图1所示,2010—2019年我国对普惠性幼儿园的研究在数量上整体呈上升的状态,且在2016年后,关于普惠性幼儿园的研究文献数量大幅增加。具体来看,2010年发表论文2篇,这说明此时关于普惠性幼儿园的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普惠性幼儿园还未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2012—2014年,学界对普惠性幼儿园的研究呈上升趋势,这与《关于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学前教育的发展纳入政府民生工程,并坚持普惠性、公益性原则,以及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关系密切。2014—2016年,学界对普惠性幼儿园的研究稍有回落。2017年论文数量比2016年增加了约150个百分点,此后出现了研究高潮,论文的数量基本呈现直线上升的状态,这与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联系紧密。虽然在某些阶段,关于普惠性幼儿园的研究有所起伏,但研究趋势整体上呈上升状态,可以说,普惠性幼儿园的研究将会是以后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图1 论文发表数量图
为更直观地把握每年的研究热点,运用Bicomb2.0共词分析软件对359篇论文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出高频关键词的变化趋势图。为保证图像更加清晰,将10个高频关键词分别绘制在图2、图3上。由图2可知,关键词“学前教育”“普惠性”在2010—2016年间较不稳定,在2016—2018年呈上升态势,这与国家在实施学前教育第二期、第三期行动计划时,提出坚持公益普惠具有紧密联系,但2019年的相关研究数量稍有回落。“普惠性幼儿园”的使用频次自2016年起保持持续上升状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则从2018年起呈激增状态,这与《中国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颁布密切相关。由图3可知,与关键词“民办幼儿园”“对策”“入园难”“公益性”“普惠性学前教育”有关的研究相对来说并不多。对民办幼儿园的研究从2013年起才得到重视,“公益性”自2016年起一直保持平稳状态,“普惠性学前教育”在2017年以前的研究数量波动较大,2017年后研究日益增多。
图2 历年关键词变化图
图3 历年关键词变化图
根据高频关键词的关联度进行聚类分析,以此来反映高频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用表1所示的高频关键词的Ochiai系数生成近似矩阵,然后进行聚类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出高频关键词分为了5个领域,如图4。具体分布领域,如表5所示。
图4 高频关键词聚类结果图
表5 高频关键词聚类结果表
领域1为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现状研究,关键词包括“对策”“问题”“现状”。此领域的研究多是以某地区为例,分析该地区普惠性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的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与国家实行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各省市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有关。虽然各地区的普惠性幼儿园建设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且问题多涉及资金、教师队伍、管理方面。对此,很多学者都提出建议,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让普惠性幼儿园有资金可运转。基于此,地方政府可以借鉴美国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非全面系统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重点立法、重点投入。[1]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要确定合理的编制名额,提高待遇,以此来留住在岗幼师并吸引未入岗人才。在管理方面,则应该建立符合实际的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普惠性幼儿园教育质量,逐步实现从重视基础设施、办园规模等外在的硬标准,到注重师资、提高教学质量等内在软实力的提升。
领域2为普惠性背景下学前教育的研究,关键词包含“学前教育”“普惠性”“公益性”“教育政策”“民办幼儿园”。我国的学前教育以福利性质为起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原有的福利性质逐渐消失,但其基本性质依然是教育性和公益性。[2]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用专章阐述了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紧接着,“国十条”的出台明确了学前教育普惠性、公益性的基本原则。2016年,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又规定了民办学校的创办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办园属性。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规范发展民办幼儿园,对其实行分类管理,遏制过度逐利行为,分类治理无证办园。由此,民办幼儿园的发展轨迹出现更明显的分化,幼儿园创办者有的选择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有的选择了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有的选择了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在此情况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与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的衔接过渡就显得尤为重要。[3]除此之外,因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诸如将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窄化为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一味追求入园率和资源覆盖率等,[4]这些问题也亟须予以关注与解决。
领域3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关键词包含“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教育质量”。“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属性定位事关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幼有所育’目标的实现”[5],其定位的准确与否还会影响教育质量。所以,准确定位并解读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有助于加快实现到2020年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尽管我国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得到进一步完善,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且在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结构失调、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6]将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将有效解决因非基本公共服务属性定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为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实质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让人民在社会发展中得到利益,[5]从而能够有序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促进结构优化,达到质量提升。
领域4为普惠性幼儿园的短板研究,关键词包含“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幼儿园教师”“普惠性幼儿园”“农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资源”。因企事业办园和集体办园的急速萎缩,“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日渐突出,于是普惠性幼儿园应运而生,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当前我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存在认定标准模糊、财政经费投入不足、优质教师缺乏、扶持政策笼统、保教质量不高等问题,[7]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除此之外,农村学前教育一直是学前教育的薄弱之处。东北师大的一项研究中指出,普惠性幼儿园大部分增设在农村,但在2015年,通过田野调查发现,村屯学前教育陷入了难以突破的低收费、低质量的恶性循环怪圈,且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功能理解十分片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和发展。[8]同时,农村小微型幼儿园也面临着制度设计层面、师资生存境遇层面、区域多重贫困层面的困难。[9]以上这些层面都要求我们关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比如探讨怎样合理配置不同区域的学前教育资源,从而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
领域5为普惠背景下的幼儿教育研究,关键词包含“幼儿园”“入园难”“幼儿教育”“教育公平”。幼儿园是幼儿教育极其重要的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虽然各式各样的幼儿教育辅导机构层出不穷,但进入幼儿园仍然是绝大多数家庭的选择。目前,占有较多社会经济资本的家长群体的子女可能能以较少的支出享有更高质量的公共教育资源,[4]而处境不利的幼儿则面临着“入公办园难”的问题。并且,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进一步推进,有学者运用CPPS人口预测工具对2016—2035年学前教育适龄幼儿数和在园幼儿数进行预测,发现我国学前教育现有幼儿园数量、教师数量和经费投入都不足以应对未来幼儿激增的状况,[10]入园将会越来越难。教育起点难以保证公平,势必会影响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更加关注幼儿教育的发展,在质与量上保证公平,尽量避免教育分层。
依据对近10年来普惠性幼儿园的文献资料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关于普惠性幼儿园的研究正逐步增加且研究热点较为集中,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研究景象。但研究热点中的某些关键问题仍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因此,本文结合上文分析及相关文献,展望普惠性幼儿园研究的未来指向,以供学界参考。
“建设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提出,意味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定位从以往的‘准公共产品’逐渐向‘公共服务’倾斜的重大变化”[11],而普惠性幼儿园是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路径,这也就意味着,要改革创新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路径。刘焱提出普惠性幼儿园要实现一体化发展,需破解公办幼儿园的编制之困,建立以非营利制度为先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2]实现公办园与普惠性民办园一体化发展,确实是“众望所归”,但是,目前政府对于普惠性民办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以奖代补、实物资助等,不能满足其实际要求。据此,如何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让其有资金、有数量、有质量地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关注。
资源配置是指资源在不同用途或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分配,资源配置的前提是资源的稀缺。[13]研究者们运用了多种分析方法,诸如使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法、非参数的数据包网络分析法等,对现有的资源配置进行研究,他们分析的内容多集中于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队伍以及基础办园条件这三个方面。并且,在研究中发现,政府主导下的学前教育供给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14]在此情况下,如何规划资源布局结构,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布局的合理化,以及如何确保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率最优化,将成为未来更多学者研究的方向。此外,如何将精准扶贫与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更好地结合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成本分担与“入园贵”问题紧密相关。对1998—2010年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研究发现,OECD国家中,绝大多数的政府承担了学前教育成本。[15]虽然中国也在逐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但是其成本分担比例仍然偏低,且“中部塌陷”现象明显,即中部地区的家庭在成本分担上占有较大的比重。[16]除此之外,乡村家庭成本分担的负担率高,并且每年都在不断增长。[16]成本分担比例失调,定会影响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而普惠性幼儿园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必须以福利制度和市场机制为共同基础,[17]据此,研究者就要关注我国福利趋向,研究如何缩小不同收入阶层的教育支付能力差距,如何减轻家庭成本分担,同时,也要警惕市场的逐利取向,研究如何加强对资本的正确引导,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来分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