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以Z大学为例

2021-01-25 09:47任永瑞
教育观察 2020年44期
关键词:日志民办高校大学

任永瑞

(郑州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及《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的颁布,国家及各个高校开始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社会性发展、情绪情感等都有很大的帮助。[1]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起步晚、发展快,同时在财政、社会资源等方面不具备与公办高校相应的优势,因此,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现状更值得关注。

笔者通过采访省内大多数民办高校,发现其学前教育专业都具备创立时间短、发展速度快等一系列特点。笔者所在的Z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具备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般特征,其学前教育专业从2016年开始建立只有三年多的时间。因此,选取Z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情况作为研究对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现状。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是这样解释教育实习的: 教育实习是 “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院高年级学生到初等或中等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专业训练的一种实践形式”[2]。Z大学学前教育的实习有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三大类,本文主要研究在校生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的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其中认识实习包括教育见习,安排在第三学期,专业实习包括教育考查、教育调查、教育实训(小课题研究),分别安排在第四、五、六三个学期,两类实习共同组成了Z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在校实习。因为Z大学目前只进行过认识实习、教育考察和教育调查实习,因此本文中的实习对于2018级是指认识实习,对于2017级是指专业实习。

一、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概况

(一)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流程

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流程是充分全面了解一个学校学生基本实习情况的基础。其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根据时间节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表1为Z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各项工作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无论在实习前还是实习中,甚至是实习后,教师和学生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其中书面类主要是指以书面文字的方式所做的关于实习的各项工作,行动类是指在实习前以召开实习动员大会的方式向学生说明实习的情况和调动其实习的积极性。

表1 Z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实习中的各项工作情况

(二)计划方案中规定实习的内容

实习计划和大纲是学生实习的方向,对学生整个实习起到指引作用。学生在每次实习前都有具体的实习大纲,其中明确规定通过此次实习学生应该获得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学会的方法等,但是往往通过实习学生获得的有益的东西不仅仅只有这些。如果进行深挖,发现理想的实习效果是学生不仅仅实现了大纲所规定的应该达到的目标,很可能获得许多其他有益的收获或者一些隐性收获。例如,通过实习更加喜爱孩子,更加热爱幼儿教师这个岗位。因此,学生通过实习最理想的状态是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都有所发展。在编制访谈提纲时,所问学生的问题除了包含本次实习大纲中规定的目标之外,还包含一些隐性目标。表2以2018级本科生最近的一次实习为例,具体说明学生应该达到哪些实习目标。

表2 Z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认识实习三维目标

表2中,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是根据认识实习大纲凝练而成的,情感目标是笔者的初步拟订。在实际实习完对学生的访谈中每位学生所获得的三维目标的内容与最初设置的肯定有所不同,可能有的同学更加深入,有的同学稍微浅显,有的同学有所偏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根据最初设定的目标去一一对照来判断一次实习效果的好坏,表2中的三维目标在实际的访谈中只是作为参考标准之一,学生具体的实习效果根据访谈的结果,有可能补充完善实习的目标,即通过实习学生获得了跟之前预想不一样的好的结果和收获,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一步指导日常教学甚至是下一次实践。因此,只要学生的回答方向正确、立场积极、态度乐观,就可以对实习结果做出积极判定。

综上所述,Z大学实习在前期计划上都比较完善,实习时间均匀分布在第3到第8学期,且每个学期的实习承上启下,体现了实习的过程性和连续性,并且每次实习不论是实习前、实习中还是实习后,教师和学生各司其职,做了充分的准备,Z大学实习的准备工作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充分。

二、影响实习效果的因素分析

Z大学实习准备工作十分完善,但是,在实际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实习效果是否如预期一致,本文运用访谈法,对刚参加过教育实习的学生进行访谈,同时笔者作为Z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实习负责人,经验相对丰富,根据实地观察到的实习情况拟定了对实习学生的访谈提纲,对实习完的学生第一时间进行半开放式的深度访谈。此处以2017级和2018级本科生的实习为例,本次实习时间是一周,包括2017级六个本科班、2018级三个本科班共465人,实习结束后九个班级每个班级随机抽取2人,共18人开展个别访谈,访谈问题共11个,涉及影响学生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和直接询问实习效果两种。第一种是影响学生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如指导教师、实习幼儿园、实习评价方式等;第二种是直接询问实习效果,如实习中的收获、实习的感想等。通过对两种问题进行访谈可以了解学生的实习效果。

影响学生实习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本文把影响学生实习效果的因素分成内因和外因。影响学生实习效果的外因,如学生对实习目的和内容的理解、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幼儿园、实习时间长短等,影响学生实习效果的外因,如是否喜欢幼儿、喜欢幼儿园、喜欢和幼儿相处、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看法等,内因和外因共同影响着学生实习的最终效果。

(一)影响实习效果的外因

对实习目的和实习内容的理解是保证实习效果的首因,从访谈结果看,每个学生都表示很清楚本次实习的目的和内容,但是让他们展开具体谈,每位学生说的差异性又很大,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把握实习目的的,少部分回答了部分大纲上要求的目的。例如,2017级教育调查实习,实习的内容大纲明确规定是围绕如何写研究报告,但是学生回答实习内容时还是以认识幼儿园、观察幼儿等认识实习的粗浅内容为主。因此,在实习目的方面,学生能够把握一定的方向,但是不能清楚、准确地认识实习目的。

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是Z大学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效果的评价方式,实习日志是过程性评价,在大纲中有明确规定每天的完成要求,实习报告是终结性评价,反映学生对整个实习的收获。两种评价方式得到了大部分被访谈学生的认可,但是部分学生表示任务量过大,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有重复性,实习报告只是实习日志的综合版。另外,有同学表示,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都是最后一起写的,直接从网上抄。因此,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从表面上看似乎考查了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考查,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监督的不力和任务量的过多重复是导致其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

在实习指导教师方面,部分受访学生表示实习指导教师不是本专业,交流次数也比较少,导致学生在实习中的困惑无人可问,这是影响实习效果的很重要的因素。

关于实习前的准备,大部分受访学生表示是通过实习动员大会才明白实习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的,但是动员大会时间短,对具体实习过程中的操作指导是概括性的,所以学生对在具体的实习过程中需要完成的日志和最终实习报告的撰写方法还是不能完全掌握,再加上部分指导教师是外专业的,因此,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对于学生来说更是摸不着头脑。

最后,相当一部分受访学生表示实习时间太短,没有学习到自己想学习的知识,建议增加实习的时间。大部分学生表示刚刚进入状态,刚刚和所在班里小朋友熟络起来就面临着分别,很多学生感觉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可实习时间已经结束了。

(二)影响实习效果的内因

在哲学中,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决定的,在访谈提纲中体现在对学生实习前以及实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的询问,因此,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间接来讲就是培养一种价值观,对实习的效果起到最重要的影响作用。

通过对受访学生情感因素的调查,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比较认可,认为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很有价值、很充实、生活很有趣,对未来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期待;部分学生表示看到了幼儿教师的辛苦,觉得这个职业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关于对幼儿的看法和与幼儿相处等问题,几乎每位受访学生都表示很喜爱幼儿,愿意和幼儿进行交流,但是部分学生表示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和孩子进行交流,碰到个别幼儿的特殊情绪问题或者众多幼儿寻求帮助时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可见学生不论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认知,还是对幼儿的情感态度都是积极的,但是这种积极性可能在实习过程中经受不住实践的检验。

三、提高教育实习效果的措施

(一)简化过程性评价,规范终结性评价

前文中提出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反映每天去参观幼儿园还要完成实习日志,实习指导教师也表示每个学生五份实习日志加上实习报告,最后一起上交批改压力比较大,目前是每天让学生撰写实习日志,任务比较繁重、单调,针对实习日志的改进措施是将其简单化。例如,可以运用网上交日志的办法,指导教师在当天的中午或者下午把作业发到手机端,题目类型可以有选择、判断、简答等,当天晚上规定时间要求学生必须交齐,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和教师的任务量,随时随地进行作业的提交和批改,不会造成学生最后疯狂补日志和教师疯狂批改的现象。最终实习报告可以用规范的格式写在规定的作业纸上,由指导教师进行统一批改。

(二)教育实习作为新的生长点,以评促学

在询问学生认为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比较好地检验或者深化实习效果时,大部分受访学生表示在实习结束后用辩论赛、小组讨论、分享交流会的形式检验实习效果比较好。学生表示在实习过程中有很多无法用书面语言表达的感受或者感觉到困惑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基于此,可以考虑把教育实习作为新的生长点。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多属于应用科学模式,这种模式以“知而后行”作为基本的假设而建立,这样模式下的实习仅仅是把所学理论运用在实践中的单向过程,但是现实生活中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3]例如,学生在实习中可能发现新的感兴趣的问题,实习结束如果大部分学生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班级内部可以组织一场关于这个问题的辩论赛,专业的教师可以一同参加辩论赛,结束后每个学生再根据辩论赛的过程写一篇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此形成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指导和促进。

(三)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和多样化

由于Z大学规定每个班必须配备一位指导教师,且不能多班共用一位指导教师,现实的情况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有限,因此,肯定会有其他高校也存在专业教师数量无法满足学生实习需求的情况。笔者提出两个解决方法。一是分配完实习指导教师后对非专业的教师进行此次实习的相关方面的培训,尽量加强非专业教师的专业化;二是把目标扩展到校外,例如,可以让幼儿园教师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可以给幼儿园教师一定的补偿,笔者所接触到的实习都是把学生分成小组进入幼儿园的不同年龄班,可以提前制订观测学生每日实习情况的任务量表,该班幼儿园教师只需要对在该班实习的若干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打分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指导教师的任务量。

(四)加强实习前和实习中实习教师的直接指导

目前Z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前的准备主要是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动员大会从实习注意事项、实习时间安排等方面给学生交代了实习基本事项,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但是具体学生实习过程中需要完成的日志和报告却存在较强的专业性,所以需要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前专门对本班学生进行指导。另外,在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带领班级学生一起到对应幼儿园进行实习,以便学生遇到问题能随时得到解答,学校或者学院可以让教师采取每天打卡或者晒照片等方式保证指导教师每天必须到岗。非工作时间学生有问题也可以通过QQ或者微信等方式在线咨询教师。

(五)关心学生的情感,实习前教会学生一些人际交流的技巧

实习前的情感态度和实习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起到隐性的重要作用。在访谈中,大部分学生表示喜欢幼儿,也喜欢和幼儿交流,喜欢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但是部分学生出现和幼儿交流,或者和幼儿园教师交流不畅的情况。因此,建议正式实习前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规范完成实习作业的同时,可以以讨论会或者分享会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和幼儿、幼儿教师沟通的技巧,也可以邀请有经验的学姐、学长进行经验的分享,以减少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六)增加单次实习的时间,单次实习多任务

部分学生表示一周的实习时间过于短暂,Z大学各个学期都有实习任务,每个学期一周。鉴于此,可以对这项工作进行改进。Z大学的经验表明,实习的频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保证每次实习有充足的时间也是保证学生实习效果的关键。可以把两个学期的实习任务目标融合到一个学期的一次实习中来,例如,用两周的时间去完成原来的两个实习目标,学生可以同时进行两个方面的研究,这样实习时间得到了基本的保证,学生的实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四、结语

民办高校学前教育是在许多其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基础上开办的,有许多的经验可借鉴。但是,通过实际对学生的访谈发现,实习时间长短、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前的情感指导、实习的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无形中都对学生的实习效果产生着方方面面的影响。因此,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不仅要紧追直上,也要充分保证实习的质量,重视学生的感受,重视实习的真正价值,稳扎稳打,这才是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前进方向。

猜你喜欢
日志民办高校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一名老党员的工作日志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扶贫日志
大学求学的遗憾
雅皮的心情日志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游学日志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