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立场,玩转幼儿园户外游戏

2021-01-25 01:20金文燕
幸福家庭 2021年17期
关键词:冰激凌涂鸦教师应

金文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户外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自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以来,我园对户外游戏进行了改造,在开展户外游戏的过程中,陆续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本文基于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从户外游戏资源的选择与利用、户外游戏内容的优化与调整、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三个方面开展了实践探究,以期提升户外游戏质量,为其他教师开展户外游戏提供参考。

大多数教师常用成人固有思维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教师应思考幼儿是否真的喜欢这样的游戏,他们喜欢的游戏需要怎样的材料等,并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合理地安排幼儿开展户外游戏,投放合适的材料。

首先,教师可通过教研活动进行“头脑风暴”,归纳、整理园内适合开展户外游戏的项目及材料,拓展户外游戏场地,制作户外游戏预约表。其次,为充分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教师可采用固定预约和临时预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预约自己想要的户外场地。最后,教师可多倾听幼儿的心声,引导幼儿自主设计游戏计划和游戏规则。

在户外游戏中,教师和幼儿应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课程服务、为游戏服务。

1.园内自然资源。在开展“绿豆汤店”的游戏时,笔者发现,一位幼儿拿着杯子去水龙头边接了半杯水,另一位幼儿从地上捡起香樟树的果子放进有水的杯子里,又捡了一些黄色的小树叶,拔了一些小草放进杯子里,用勺子搅拌了一下,完成了美味绿豆汤的制作。香樟树掉落的果子、落叶以及青草都是户外游戏场地中随处可见的自然资源。

2.园内设施资源。园内设施资源有以下方面。

一是晨间锻炼器械。幼儿具有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利用安吉梯搭了一条进门的小路,并且利用轮胎和梯子、木板搭建了一座独木桥。幼儿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使用垫子、五彩圈、万能轮等材料开展游戏活动。

二是多样性的场地。多样性的场地,是幼儿开展游戏的重要资源。幼儿在户外场地获得的经验是室内环境无法代替的。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场地进行互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大班幼儿非常喜欢野战游戏,他们在考察了幼儿园的场地后,决定在幼儿园的野趣园开展野战游戏。幼儿利用野趣园里的轮胎和纸管搭建了一个个不同的掩护地,并在角落的三角房子里设置了一个野战医院,以让伤员及时得到医治,再继续参加游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还利用梯子制作了担架,利用垫子制作伤员床等,进一步丰富了游戏内容。

幼儿可利用水桶、小勺、铲子等工具,结合树枝、木板、塑料空瓶等材料开展玩沙玩水游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主动发现、大胆探索,能够积累关于深浅、干湿、多少、大小、对称等不同的认知经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

三是大型玩具。幼儿园的户外场地有很多大型玩具,如滑滑梯、钻箱、山坡架等。

笔者组织幼儿在户外滑梯上开设冰激凌店,内设两个柜台。幼儿在店内售卖甜筒冰激凌和杯子冰激凌。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发现杯子冰激凌里的海洋球容易被风吹跑,需要经常捡球,较为麻烦。经过幼儿的商讨,他们决定更换场地,将冰激凌店搬到了滑梯攀爬架的后面。同时,幼儿将甜筒冰激凌的尖角放入滑梯底板的小洞里,形成了展示架,他们还利用绳子和包包组合的方式将上面的冰激凌传送到客人手中。幼儿可在游戏过程中,应用身边的资源解决问题。

四是涂鸦区。我园具有宽敞的涂鸦墙和错落的涂鸦石,幼儿可以进行艺术创作,他们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粉笔绘画、水枪喷洒、颜料涂抹等方法,改造普通的石头、树叶和花盆等材料,实现自己的奇思妙想。

户外游戏不仅是身体锻炼运动,还包含了很多其他内容,我园结合幼儿的游戏经验,将户外游戏分为以下五类。

角色类户外游戏。幼儿园户外角色游戏具有自发性、趣味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教师可结合场地,引导幼儿借助收集的锅碗、地垫、帐篷等材料,开展创造性游戏。

建构类户外游戏。幼儿可利用安吉梯、智高积木等器械,或收集纸盒、废旧轮胎等材料,结合自己的意愿,通过搭建、构造、拼插等方式进行建构,从而锻炼思维,增强动手动脑能力。

探究类户外游戏。幼儿可在幼儿园的荷花池、种植园、养殖农场等场地开展探究活动,他们可通过播种、护理、采摘、收获等一系列活动,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同时,幼儿在给小动物洗澡、喂养等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动物的生长特征和基本特性,丰富自身的生活经验。

运动类户外游戏。运动类户外游戏以锻炼身体技能为主,幼儿可练习走跑、跳跃、钻爬、投掷等不同动作,发展自己的运动技能。

艺术类户外游戏。教师可组织幼儿在户外涂鸦墙与写生区,开展涂鸦、装饰、写生等艺术活动。

户外游戏属于自主性游戏,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性,适当地给予支持和引导,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正常开展。

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体。在户外游戏活动前,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选择机会,引导幼儿自主设计游戏计划、游戏角色、游戏公约等。

教师应允许幼儿以自己的方式与游戏环境、操作材料进行互动,鼓励幼儿在自主观察、感知与操作的过程中,积累、构建关于周围事物的感性经验。

晨间体育锻炼可按照材料分区,安排不同教师负责,开展幼儿户外混班、混龄游戏,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项目。混龄、混班式的户外体育锻炼游戏扩大了幼儿交往的范围,拓宽了个人游戏的空间,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幼儿在与不同年龄伙伴的交往中汲取了丰富的经验。幼儿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冲突,能促使他们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游戏化精神引领下,教师应引导幼儿以整合发展的视角开展游戏,充分利用资源,为幼儿游戏提供有效的支持。教师应遵循户外游戏的特征,让幼儿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开展游戏,在游戏中学习,用游戏点亮孩子的童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冰激凌涂鸦教师应
哇!甜甜的冰激凌
创意涂鸦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创意涂鸦
冰激凌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冰激凌
夏日冰激凌大作战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