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牙童趣
2004年出生的李如琳自小在深圳蛇口长大,她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同学们口中的“非深户”,让李如琳过早地明白了自己的不同。
李如琳的父母没有太高的学历,早年来到深圳打拼,起早贪黑奔波不断,并没有太多时间和能力教导女儿。
中考以前,李如琳也曾为自己的未来拼搏努力过,但最后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本来就没考出太好的成绩,同一个学校不同归属地的学生还要面临不一样的录取分数线,心里难受又生气的李如琳独自想了好久,最终叫回了为她四处奔走寻找接收学校的父母。
15岁的女孩镇定且认真,她打算去一所好一点的职校,学些实用的本领,以后走上用手藝吃饭的道路。可父母却极力反对。他们甚至动员亲友相劝,就算让女儿回老家上高中也行。在父母眼里,女孩甚至比男孩更需要一份好的学历,以助其立足社会。
双方僵持许久,直到填报志愿的前两天,李如琳再次推心置腹地与父母交谈。她深知自己的成绩不够理想,就算回到老家上高中也不一定能奋起追上。她觉得只要有一技之长,也可以闯出一片天地。
李如琳自小喜欢动手多于动脑,穿绳、黏土等手工做得非常出色。从兴趣爱好出发,一句“想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彻底说服了父母。李如琳如愿来到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在首饰设计与制作专业开启全新的历程。
上了职校后,李如琳对着不断重复的技能基础学习发起冲锋。她对手工制作是真的感兴趣,在同学深感时间难熬时,她却能做到乐在其中。
也是因为敢于挑战自己,在随后的能力评估中,她被选入学校的雕蜡集训队,以“陪跑”的身份为全国珠宝制作职业技能竞赛而努力。
第一次参加比赛便是国家级,李如琳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她的第一想法便是不能拖同学后腿。可随着在实验室做蜡模的时间越来越长,李如琳想要拼尽全力,不后悔走这一遭。沉浸在自己的雕蜡世界,蜡块和雕具成了她的全部。当第一件珠宝首饰在她手中诞生时,李如琳信心倍增。然而刚入门的她到底比不过身经百战的全国各地选手,第二轮就被淘汰的她有些挫败,但也让她认清了自己的实力。
就在她调整好心态准备离开时,比赛要增加名额的消息传出。喜出望外的李如琳再次下场。这一次,她还是落选了。李如琳放声大哭。可接下来的反转,再次让人喜出望外。已经回到学校发狠钻研雕蜡的李如琳得到消息,有参赛同学弃权比赛,自己被安排为替补选手上场。
兜兜转转还在这个舞台上,李如琳突发奇想,以新颖的角度设计作品,最终在国赛中超常发挥,拿到了冠军荣誉。
都说上职校的孩子没前途,以后找不到好工作,也活不出个样子。可16岁的李如琳却打破了大众意识里的“偏见”。
别看她平时万事不在乎,可一进入工作室,她就像变了个人,一丝不苟、“斤斤计较”。作品上就算只有一点点小瑕疵,她也要重新打磨,再做一个。凭着这股钻研的劲头,李如琳在专业上的技术愈发过硬,她成了同学眼中的“老师傅”。
现在,回过头来,17岁的她想要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把文化知识也学好。因为她有个大大的留学梦,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